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回归地理教材 梳理地理错题(3)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12-02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下面请注意常用设问动词的释义,以利于你们审题时准确理解,答题时规范使用。
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比较要有供比较的对象,如不同的国家;也要有比较指标,如人口数量、耕地面积等。在对比分析中,选择和把握合适的对比标准十分关键。
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判断由概念组成,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反映现实的结果。
分析:是把一件事情、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分析的意义在于细致地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主线,进而解决问题。
阐释:就是阐明陈述并解释。阐释地理原理与规律时,经常要把多个相互联系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从数量上展示和说明地理事物分布、特征,以及各种关系是否协调。
运用:是指能够运用所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力和科学观点,判断和比较一些地理事物,分析和解决一些地理问题。
综合:将细小的内容合成一个概述或结论。
审题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通过对历届学生的调查了解,分析近五年高考题,与文科综合各科教师的交流了解到:文科综合科目中政治学科的书写量最大,历史学科较大,地理书写量最少。但政治、历史学科因为试题信息类型比较简单,以文字叙述和简单的图表为主,审题不难,容易切入问题;地理学科试题信息复杂、类型多样,尤其是新情景、新图表,透彻理解需要花费时间,故审题时思考的过程较长。这就更加凸显了地理学科审题的价值,故我把审题单独列为至关重要的一关,审题精细些、慢些无妨。
第三关“表达关”:书写顺序方面要求结论在前,原因在后,一般建议按照综合题设问的顺序回答问题。基本要求是行距适当、字迹清晰、整洁大方、无明显错别字、在规定区域内答题,综合题的解答的较高要求是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点。
综合题正式书写答案之前建议罗列学科术语关键词(不必大段书写,考场时间宝贵,根据各题赋分值大致确定要点和重点即可),这即是打草稿(打腹稿)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审题关联密切,建议最后两周自主复习时加强对地理学科小专题知识模块的整合,对各题型思维模型的建构很重要,但不宜生搬硬套。下面按照高考能力考查的角度,划分综合题的主要题型,建议你们可以在以下方面尝试建构思维模型(以下所列仅供参考)。
第一类:地理事物分布类
思维模型: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主要从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规律)和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两方面概括。
例如2007年北京文综卷:
36题(1)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状况。
再如2008年北京文综卷:
36题(1)描述提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6分)
36题(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8分)
第二类:地理特征描述类
思维模型:
(1)地形(地貌)特征主要从地形种类(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地面起伏状况(坡度陡缓.相对高差)主要地形区部分等方面概括.
(2)地表环境特征主要从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方面概括.
(3)气候特征主要从气温(高低的季节变化.年较差),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四季的变化(冬夏季节的长短)等方面概括.
(4)河流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量的大小.水位的变化(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的多少.结冰期.河流落差. 水系主要从河床的宽窄.河水流速的快慢.河流长短.支流的多少及分布等方面概括.
(5)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6)工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
(7)农业.工业.城市等区位特征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分析.
农业区位: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因素: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劳动力、工业和城市的发展、科技、政策

工业区位:自然因素:地形.水源等;经济因素:资源、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社会因素:个人偏好、工业惯性、国防、就业、平衡性别比例等;环境因素: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
城市区位: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河流(湖泊);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教、旅游。
例如2008年北京文综卷:
36题(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7分)
第三类:成因解释分析类
思维模型:自然原因一般从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河流.湖泊).植被.土壤.矿产.洋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来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类各种活动.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战争).宗教等方面分析.分析时应该抓住主要原因.常见的有以下专题内容:
   逆温、温度变化原因、温差大小、光照强弱、降水、气压、天气、气候、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洋流、渔场、地震、滑坡、泥石流、沙尘暴、水能、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地貌成因、地质构造、河流水文变化、旱涝、岩石成因、缺水原因、人口分布、人口增长、人口迁移、逆城市化等。
例如2009年北京文综卷:
36题(2)比较图中两水文站所测河流含沙量的差异,任选一个水文站分析其原因。(8分)
再如2008年全国文综卷Ⅰ:
36题(2)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11分)
第四类:原理阐释运用类
思维模型:这部分就高考题来看,考查自然地理原理和过程的频率较高。自然地理的核心主干知识包括:五大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过程(大气受热、大气环流、水循环、地壳物质循环、生物循环)、四大地理规律(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洋流的分布、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等)。“自然灾害与防治”属于自然地理范畴,关键是掌握自然灾害的概念、种类、分布、成因、防灾与减灾的措施。建议采用变式图来建构思维模型。
例如2009年安徽卷:
33题(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10分)
再如2008年全国卷Ⅱ:
36题(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12分)
36题(4)说明该农耕系统对防治这些气象灾害的作用。(12分)
又如2008年山东卷:
26题(4)针对图中A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6分)
第五类:对比阐释分析说明类
思维模型:这类综合题形式很多,比例较高,有整题对比,有小题对比,有题内要点对比,呈现方式有显性出现,有隐性反映的,稍微留心即可识别;审题时要结合设问梳理出答题要点,对照书写答案,一般均能命中要点。
例如2009年四川卷:
36(4)比较长江中游“地上河”与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的不同及其治理措施的差异。(12分)——显性呈现,根据分值,很容易确定要点(4个要点),此题回答时可采用表格对比。
36(5)运用区位理论分析“东汽”从十堰搬迁到乙地的主要原因。(12分)——隐性呈现,书写时时刻注意对比。
  第六类:对策措施影响意义类
  思维模型:意义类(经济意义、社会意义、环境意义);影响(正面、负面);效益(经济、社会、环境);措施(生物、工程、技术)
  例如2009年北京文综卷:
  36题(3)概述图中高原国土整治的主要任务及措施。(5分)
  36(4)简述渭河平原的成因,说明该平原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7分)
  36(5)指出图中的山脉名称、走向,并简述其自然地理意义。(10分)
  同学们,高考即将来临,愿你们领会“三关”要求,坦然面对抉择。高考只是人生中重要的一次考试,当你们顺利走进考场之后,你们的人生之路必将从此改变,预祝你们金榜题名,前程什锦!

  本文标题:回归地理教材 梳理地理错题(3)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gaokao/15076.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gaokao/15076.html

标签:地理教材地理错题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