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2)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02-06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据预测,从1990年到2000年,我国平均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约1400万,即使平均每年有600万转移到城市和其他非农业部门,到本世纪末因新增劳动力而滞留于农业内部的剩余量也将达到约8000万,再加上现有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估计到2000年时,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将在2亿左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所面临的形势是多么困难和严峻。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尽管我国有着巨大数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并不是我国所特有的现象,而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普遍趋势。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就业构成便能反映出这种趋势。1993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整个就业人口的比重,美国是2.7%,日本是5.9%,而我国却高达56.4%。

  70年代末以前,我国农业内部实际上已存在着大量的过剩劳动力。在农业劳动生产效率较低,甚至存在着大量无效劳动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过剩的事实被掩盖了。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的特点,有时还造成劳动力短缺的假象。这样以隐蔽形式存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就难以转向农业外部。70年代末,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赋予了农民较大的择业机会,为农业大量的过剩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创造了条件。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和深入,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农业劳动力便开始以较快的速度向非农业部门转移。80年代中期以后,转移的数量猛增,除了按规定安排进城工作、就地转入乡镇企业和在农村从事多种经营外,还有大量的农民从内地流入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形成空前庞大的流动人口。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大量迅速转移,使我国人口的就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从事第一产业(指农牧业)人员的比例下降,从事第二产业(主要指采矿业和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主要指服务业)人员的比例上升,尤其是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上升较快。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

  在现阶段,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就地向非农业产业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进入当地的乡镇企业,或从事建筑、运输及服务业等活动;二是异地转移,主要是农业劳动力由农村进入城镇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非农业经济活动,成为城镇流动人口。出于目前我国城市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全国绝大多数城镇的住房、交通、供水、供电、副食供应及市容环境等还需进一步改善,城镇中的待业人口还有数百万,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接纳数千万来自农村的流动人口。所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农村各种副业和服务业,特别是加强为农业产前、产中及产后服务的第三产业,以吸收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这应该成为现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

  本文标题: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2)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152/597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152/5971.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