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天公可以作美(3)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03-24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实际上消雾时常常要在地面设置多个催化剂撒播点,在地面上数米高度上施放催化剂,但这关系到风向和风速问题。国外的一些国家常布置多个撒播点,根据具体情况自动调整位置。

  致于消暖雾,科学家们还在努力探索。国外曾有机场采用加热焚烧的办法驱雾,如巴黎奥利机场有一大群燃烧炉,在消雾时能自动点火,可耗油量很大,而且效果不明显,所以并不十分可取。法国戴高乐机场还把喷气式飞机派上了用场,在有大雾时,工作值班人员开动喷气发动机,利用高温喷气来驱赶浓雾。另外,还有利用声磁波消雾的方法,也没有达到实用的程度。

  (4)人工防雷:防雷这种提法是否准确,有待于探讨。但人工防雷已有几百上千年的历史了。有人曾经指出,在我国古代建筑的各种楼阁上存在着避雷装置,这并非不可信。可是避雷并不等于消雷;严格地说,它还没有达到满足人们真正防雷的要求。

  1749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用风筝作实验,揭示出了雷电的秘密。后来,他把一个尖铁棒架在高物上,铁棒下面还接有一根接地的铁丝,从而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避雷针”。“避雷针”实际上是在引雷和招雷,因为它在雷雨放电时,会使周围的物体带电产生破坏作用。为此有人认为,1926年美国彼卡订尼军火库的火灾、1967年埃尔赛贡多储油库的火灾,就是避雷针“引火烧身”产生的破坏结果。

  后来,人们发现了“避雷针”的症结所在,即单根避雷针不能容纳巨大电荷的通过,要想有效地避雷,必须设置更多的通道。为此 20世纪中期,美国的“消雷公司”研究出了新型“消雷器”。此消雷器把避雷针的针尖数量增多,并进行了合理排列,下面再用导线接上触地装置。在雷雨发生时,地面电荷和雷雨云的电荷因异性相吸,开始相互流动。在此过程中,雷电中的电场强度会受到削弱,雷击事件因此减少。

  我国在 70年代开始消雷技术研究,并且在云南、贵州、湖南、浙江、福建、河北等地进行了一些试验,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例如,昆明气象站在太华山已建有一座 25米高的“避雷针”建筑物,由于此地雷雨经常发生,且能量很大,几乎每年都有雷击伤人的事件,1967年到 1979年就发生了五起事故。1979年后,自从该地安装了一座 6.5米高的消雷器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过雷击事故。我国在 80年代末已研制出新型消雷器。

  (5)人工防暴雨:

  前面说过,人工能降雨、消雹,能否在多雨季节人工减少降雨呢!这的确是个有意义的话题。应该说,这并非不可能。其实,不要说人工减少降雨,连人工削弱台风、人工改变台风路线都可能实现呢!现在一些科学家们正在努力进行各种尝试,争取把这些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

  本文标题:天公可以作美(3)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155/6079.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155/6079.html

标签:天公可以作美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