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5.1热带的植被类型(4)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09-10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5.生产力

  雨林每公顷植物量平均400—500t ,以占地面积1700万km2计,总量达7650亿t ,即占全球所有植物干有机质重量的41%,或者说有1475亿t的CO2被禁锢在此,而大气圈中CO2总共才7000亿t。热带雨林的净生产量每年每公顷约10—30t ,总计可获470亿t 干有机质,亦占全球净生产量的1/4,或全部森林的60%。

  对泰国雨林的研究报导表明,雨林呼吸消耗掉总生产量的78%(叶呼吸占60.1 %),净生产量的28.6t/ha,其中用于营养器官生长的有3.13t,具体分配为茎2.9t,根0.2t,叶0.03t,另有25.5t有机质脱落。所以此具体地段的群落已接近相对平衡状态。

  “成熟”的热带雨林在植物体内储存的营养元素数量庞大,与30cm厚土壤上层相比,每公顷公斤值比数分别为:氮4580∶1830,磷125∶12,钾820∶650,钙2520∶2580,镁345∶370(Nye等,1960)。在此土层内分布着65—80%的根系,它们所利用的营养元素主要来自植物脱落物。每年有10—20%的生物量要死去脱落,归还土壤,并快速分解(前8—10周内可有半数矿质化)。亚马孙河地区每年1公顷可返回106公斤氮,2.2公斤磷,斯塔尔克(Stark,1969)估计南美雨林每天每平方米可矿质化5.4克,约可维持总生产量6.0g/m2·d。另有报导认为,此地2—15cm土层内,吸收根皆发育菌根,借此可以直接从残落物获取养分。树冠部位残落物形成的腐殖质,则为附生植物生存提供条件。

(三)类型和分布

  热带雨林的共同特征虽然十分鲜明,但具体生境的差别仍然在其结构和生活型组成上留有烙痕。但热带雨林的分类尚无统一方案,在此仅介绍比较确定的分布较广的类型。

  1)热带低地雨林 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条件下,排水良好的低海拔地区(在东南亚低于750—1200m)。它具有典型的雨林群落特征。

  2)热带山地雨林 在东南亚又分为较低山地(海拔1500m 以下)与较高山地(海拔1500—3000m)两类(Van Steenis,1950;Whitmore,1984)。在这种环境中降水较丰而气温偏低,雨林乔木高度不及前一类型,附生植物非常繁茂,下层有较多树蕨和棕榈植物。

  3)热带沼泽雨林 此类型分布在至少有周期性淹水的地方。它又被分成淡水(富养)沼泽林和泥炭(贫养)沼泽林。前者在亚马孙河宽平谷地占地很广,具板根或支柱根的高大乔木密茂地生长于阶地上,洼地积水处则为巨大王莲(Victoria amazonica)占优势的漂浮群落。非洲和亚洲的热带也有这种类型分布。另一类型发育在下凹地形并有由植物残体聚积形成的厚层泥炭上面,泥炭呈强酸性,pH常低于4,其外貌颇似低地雨林而植物种类贫乏、乔木较稀,这在沼泽中部尤为突出,并有许多呼吸根在地面出露。各大洲热带均可见到泥炭沼泽雨林,在印度尼西亚据估计其面积可达1700万ha。

  热带雨林局部遭受采伐,火烧或开垦后,可经过演替过程逐渐恢复成林。演替初期多为草本植物盘据,如常受火灾则白茅(imperata)可占优势,如非洲的非洲白茅(i. cylindrica var.afri-ca)、东南亚的大白茅(i.cylindra var.major)、南美的巴西针茅(i.brasiliensis)等。其后灌木和幼树出现,很快一些喜光速生但材质轻软的小乔木或乔木获得发展,如刚果盆地的刚果桑(Musanda cecropioides)、东南亚的山黄麻(Trema spp.)和血桐(Macaranga tanarius)、热带美洲的轻桑(Cecropia spp.)等十分常见,并形成稠密丛林。最后原始雨林的一些树种逐渐成熟起来。至于雨林恢复程度则受破坏严重情况、破坏频度及当地环境条件影响呈现很大差异。

  本文标题:5.1热带的植被类型(4)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53/11129.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53/11129.html

标签:植被类型热带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