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1.3真核藻类和真菌、地衣(2)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09-12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大西洋中部从巴哈马到亚速尔的热带海水中有大量马尾藻(Sargassum)漂浮生长,因获马尾藻海之称。红藻门(Rhodophyta3700种)绝大部分生长在温暖海洋,而且附着于基质上,没有浮游类型,主要为多细胞类型,含有叶绿素a与藻红素等色素,可吸收蓝光,热带清水下近200m深处尚有分布。紫菜属(Porphyra)和麒麟菜属(Eucheuma)是较常见的红藻。早期真核藻类可信的化石保存在15亿年前的岩层中。估计单胞真核藻类是在15至20亿年前从某些蓝藻分化演变而来。在澳大利亚,9亿年前的黑色隧石中保存有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化石,表明此时出现了减数分裂即性的分化,个体间基因交流和基因重组合加强了植物的种类变异和适应能力。各种藻类的繁荣大大加快了大气中游离氧浓度的增长,使它在7亿年前就已达到现代大气中氧气含量的1%(另一估计达现代含量的1/3),此时臭氧已经出现,地表紫外线有所减弱,海洋生物活动空间扩大,有机质营养逐渐丰富,使异养型生物获得迅速发展。寒武纪海洋中褐藻、红藻、绿藻等都比较繁茂,它们躯体较大,形态和结构复杂多变,种类更趋多样化。
二、真菌(Fungi)
  真菌是特殊的生物类群,只有少数单细胞类型如酵母菌(Saccharomyces)。大多数真菌个体由菌丝缠绕构成,菌丝直径约1—15μm,长度很大(可达数m),细胞之间有带孔的横隔,或者没有横隔,变成多核型单细胞菌。菌丝错综复杂地形成各样外貌的真菌,总体称为菌丝体。
  真菌的细胞壁为多糖类的几丁质,为植物界所罕见。真菌有细胞核而没有叶绿素,完全是异养型(寄生、腐生或共生)。其繁殖方式多种多样,在各类孢子囊中产生的各型孢子传播方便,在空气中到处浮游,遇适宜环境即可萌发长出菌丝。真菌种类繁多,有记载的2850属约7万多种(有人估计可达25万种)。很多真菌是经济植物的大敌和动物的病源,有些可供食用和药用。常见的真菌有根霉属的面包霉(Rhizopusni-gricans)和毛霉属(Mucor),腐生于面包、果实、蔬菜和粪便等潮湿的有机物上面。茯苓(Poriacocos)、灵芝属(Fomus)、银耳(Tremellafusiformis)等为常用中药。蘑菇(Psalli-otacampestirs)、香菇(Lentinusshiitake)、口蘑(Tricholomagambosum)、黑木耳(Auricul-ariajudae)为常用食物。锈菌的种类极多,寄生于高等植物,小麦锈菌(Fuccinia)寄生于麦类和多种草类上,常造成严重减产。粘菌的营养体无细胞壁,可吞食固体食物和细菌,它的孢子则具纤维素胞壁,所以虽与真菌同为异养型却另成一门。
  真菌可能由真核藻类失去载色体而演化形成,它的单细胞原始类型发现于10亿年前古老的真核生物化石群之中,而多细胞类型主要发展于陆生生物出现以后。真菌靠分解有机物质释放的能量维持生存,与细菌等合称自然界(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的分解者,对营养物质循环和生物的生活都有重要意义。
三、地衣(Lichenes)
  地衣乃自养型的蓝藻或绿藻与异养型的真菌共生体。真菌菌丝构成各种形状的主体,吸收养分和水分,藻类混生其间或成层状,进行光合作用。两者共生非常稳定,具有一定形态外貌和“结构”,所以也被分门别类地划分出三大类1700种。壳状地衣紧紧贴伏于基质上面(如岩石、树皮);叶状地衣具扁平的叶状体;枝状地衣类似枝条具有分枝,有的悬垂于树上,如松萝(Usnea)。地衣适应能力很强,分布于陆地各种生境中。
  本文标题:1.3真核藻类和真菌、地衣(2)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53/11158.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53/11158.html

标签:真菌地衣真核藻类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