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降水及主要类型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3-01-11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降水:指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和固态水,主要有雨、雪、霰、冰雹等。一般把近地气层中水汽直接凝于物体上的霜、露也作为降水物统计于降水量中。
大气中的水分低层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的。大气中的水分,主要来自海洋,以及大陆上江、河、湖沼、水库、潮湿物体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水汽进入大气以后,由于它本身的分子扩散和气流的传递而分散于大气之中。云、雾、雨、雪、冰雹、霜、露等,就是大气中的水分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形式。例如,大气降水,如果温度在0 ℃以上即为雨;温度在0 ℃以下是雪;空气强烈抬升,则可能形成冰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状态,多余的水汽就要凝结为雾或云。可见大气中的水分变化是天气变化的主要方面。
  雨:为滴状的液态降水,主要由云中冰晶或雪粒因水汽转移、碰撞、合并等作用,不断增大到上升气流无力支撑而下降融化而成。也有由液态体水滴直接增大下降而成的。雨滴也有足够重量,下降时清楚可见。降雨时的云多为雨层云(或高层云),均匀地密布全天,有时是积雨云。
  雪:由冰晶组成的六分支的星状、六角形状或柱状的固体降水。由于气温较低,水汽在空中直接凝华所致。有时夹有针状结晶,不很冷的时候,很多雪花融合成团(像棉絮)。从雨层云(或高层云甚至卷层云)下降的雪是连续的,降雪强度无急剧变化。降雪时天空大多是均匀密布的云层。
  雹:为透明的球形或略呈圆锥形的冰状降水现象。小冰雹直径约2~5毫米,大的冰雹直径大于5毫米。雹是发展得特别旺盛的积雨云的产物,持续时间不长,降落的范围也不大,但由于从几千米的高空降下,冲击力很大。因此往往损坏房屋、果树、庄稼,伤害人畜,是灾害性天气之一。
  霰:为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的圆锥形或球形的颗粒团状降水,直径约2~5毫米。由过冷水滴碰在冰晶(或雪花)上冻结所致,通常在温度近于0 ℃时降落,常见于下雪之前或与阵性雨雪同时降落。
  划分降雨等级的标准
降雨等级 24小时降水量(毫米)
小雨 0.1~9.9
中雨 10.0~24.9
大雨 25.0~49.9
暴雨 50.0以上

  形成暴雨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气旋的发展、锋面活动、强烈雷雨及台风影响等。地形的影响也会促使暴雨的形成。我国暴雨主要出现在夏季,南方地区在春季和秋季也有出现。

 

  本文标题:降水及主要类型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beike/17013.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beike/17013.html

    标签:降水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