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考点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相关计算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4-02-11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考点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相关计算

(2020·山东卷)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从位于5 200米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下图),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图中“魔鬼营地”是( A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题关键 先根据“魔鬼营地”特点判断地形类型,然后根据高度表判断。
解析:依据信息可知,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中,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中,丙、丁位于山脊,乙位于鞍部,这三个营地所处的地形部位都有利于空气流动,只有甲位于山谷,地形封闭,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故选A。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一般包括五个方面,如下表所示:
读图五方面 读图内容 分析、解决问题
读数值范围 ①区域地势起伏大小
②海拔最大值、最小值
判读区域地形特征,判断坡向(迎风坡、背风坡、阳坡、阴坡)
读延伸方向 区域等高线整体凸出方向
读疏密程度 ①坡度陡缓——密陡疏缓
②坡面凸凹:高疏低密——凸坡,高密低疏——凹坡
①农业:陡坡发展水土保持林,缓坡修梯田
②工程建设:为了使道路平坦,公路尽量沿等高线修建,“之”字形道路是为了降低坡度
读弯曲状况 ①山脊:凸向低处
②山谷:凸向高处
③鞍部:正对的两山峰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①判断河流流向: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②判读等温线的变化:山谷地势低,气温较两侧高,等温线凸向温度低的方向;山脊相反
读局部闭合 ①山顶、山峰:中间高四周低
②盆地、洼地:四周高中间低
③表示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判读规律:“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判读局部海拔高低、高度范围或高差等
 
2.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与实践应用
(1)估计陡崖的高度

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现为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如图中甲处。假设n为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为重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大的,H为重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小的,则图中n=4,d=100米,H=400米,H=100米。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进行以下计算:
①陡崖的相对高度(ΔH)
计算公式为(n-1)d≤ΔH<(n+1)d。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300米≤ΔH<500米。
②陡崖的绝对高度
a.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H<H+d。图中崖顶的绝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400米≤H<500米。
b.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d<H≤H。图中崖底的绝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0米<H≤100米。
(2)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①估算方法:一般来说,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数值不同的等高线,等高距为d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H<(n+1)d。
②例证:如图所示,求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A、B两点之间有3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利用公式可得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米<H<400米。

(3)闭合等高线的计算
闭合等高线计算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

条件 判读 举例
若闭合曲线数值与相邻等高线中的高值相等 则曲线内的数值高于这个高值,且不超过一个等高距 图中A点的海拔为200 m<A<300 m,符合“大于大的”
若闭合曲线数值与相邻等高线中的低值相等 则曲线内的数值低于这个低值,且不超过一个等高距 图中B点的海拔为100 m<B<200 m,符合“小于小的”

 

(4)计算两地的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米)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0.6 ℃×H)/100米。
 
角度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020·浙江7月选考)我国某山脉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 500~3 600米。图1为该主峰附近地形图,图2为图1中某地的谷地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2谷地景观可见于图1中的( B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解析:由图1可知,乙地等高线凸向海拔较高处,为山谷,符合图2的地形特征,B正确。
2.图2谷地的成因是( D )
A.构造断裂下陷                                           B.流水侵蚀作用
C.岩层挤压弯曲                                           D.冰川侵蚀作用
解析:构造断裂下陷谷地两侧为断层,坡度应较陡,A错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谷地多呈V形,谷底比较狭窄,B错误;岩层挤压弯曲形成的谷地往往受外力作用影响小,而图中山脉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说明该区域地层形成时间早,受外力作用影响时间长,C错误;由图1可知,乙处海拔为3 440~3 520米,图2为底部比较平缓的U形谷,由材料可知,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海拔为3 500~3 600米,故该谷地主要是由第四纪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D正确。
 
角度2 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
(2022·安徽省江淮十校联考)下图为合肥市某中学地理考察小组寒假期间在野外考察时画的等高线地形图(局部)。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六地中最大高差可能为( B )
A.250米                                                       B.300米
C.350米                                                       D.400米
解析:据图可知,等高距为50米,①②地的海拔在500~550米,③为600~650米,④为800~850米,⑤为700~750米,⑥为800~850米,六地海拔落差最大的两地是①(或②)和⑥(或④),最大高差在(800-550=250米)到(850-500=350米)之间,最大高差为250~350米,选项中只有B项300米位于此区间。故选B。
4.有关图中河流干流流向的说法,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C )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西北向东南
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
解析: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根据图示指向标可知,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C正确。
  本文标题:考点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相关计算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beike/23825.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beike/23825.html

    标签:等高线地形图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