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5)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08-14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除了离极漂移以外,魏格纳还从地图上看出大陆是明显地向西漂移的。这特别明显地表现在南美洲和北美洲的西缘,作为漂移着的大陆的前缘,在向西漂移过程中由于受到太平洋底的阻挡,于是褶皱,挤压成高大的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而在巨大陆块的东缘,作为漂移着的大陆的后缘,曾经脱落下一些陆地的碎片,这些落伍的“行者”,在大洋中构成了星罗棋布的岛群。那么,这个向西漂移的力又是来自何方?

  魏格纳认为,这个西漂的力,是来自于太阳和月亮的引力所产生的潮汐摩擦力。他指出,地球自转的速度由于潮汐摩擦而减缓,这种减缓应当对地球表层表现最为明显,从而使地球表层或各大陆相对于地球自转(由西向东)有滞后的趋势,也就是说导致大陆缓缓地向西滑移。作为新地球观的大胆假设,大陆漂移说以其惊世骇俗的观点打破了一百多年来人们的传统的偏见。

  一些颇有头脑的学者,已经预见到了它的伟大意义,认为,“这个理论一经证实,它在思想上引起的革命与哥白尼时代天文学的革命相比拟”。但是,统治了世界达百年以上的海陆固定学派不肯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他们争相攻击魏格纳的观点,诅咒他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狂人,他们还利用自己所把持的刊物和学会对魏格纳及其大陆漂移说发起全面进攻。但是,真理毕竟永远是真理,它不会因历史的尘封而变成谬误,或黯淡无光,相反,是金子,就总会发光的。

  本世纪60 年代以来,由于古生物学、海洋地质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又获得了新的充分的证据。世界各国的学者们对大陆漂移说重又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从而形成了“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的三大理论,揭开了一系列重大的地质奥秘。大陆漂移说又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从50 年代开始,科学家们就逐步发现,大洋底部并不是理想的盆地或平川,它也像陆地上一样坎坷不平,也有高山、平原、丘陵、盆地等各种各样的地形。1956 年,美国科学家尤因和希曾首先指出,世界大洋洋底纵贯着一条加续延伸长达64000 公里的中央海岭体系。中央海岭又称中洋脊。在大西洋和印度洋它正好位于大洋中部,边坡较陡,分别称为大西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在太平洋,海岭偏居大洋东侧,且边坡较缓,通常称为东太平洋海岭。这条巨大的海底山岭,犹如一条巨龙,蜿蜒曲折,从北冰洋到大西洋、印度洋,直至太平洋,连成一个环绕全球的大洋中脊系统。在大洋中脊的中央还有一道宽40 多公里、深1 至3 公里的中央裂谷,这里便是火山和地震最为频繁的地带。人们还出乎意料地发现,海洋沉积层的厚度很小,根据地震探测平均只有0.5 公里。如果以每年沉积一毫米厚的沉积速度来计算,只要大洋存在过10 亿年,就应当有厚达10 公里的沉积物。人们还陆续在洋底的基岩崖壁处挖到一些较老的岩石样品,但直到60年代开展深海钻探以前,还没有发现过比白垩纪(距今13500 万年)老的岩石。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海洋动物的大多数纲和所有的门在早古生代就已经存在,在此后没有能产生出一个新的门,这表明海水的存在无疑已有漫长的历史,海洋必定在前寒武纪就已经存在。然而,从以上事实看来,洋底的年龄比大陆,甚至比海水本身都要年轻得多。如果认为大陆和海洋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海底的年龄就应当与大陆一样古老,在洋底还应当累积起非常厚的沉积岩层,但事实却截然相反,这就迫使人们不得不认真考虑洋底和大陆是在移动的了。60 年代初,美国普林斯顿的海洋地质学家赫斯提出了“海底扩张说”这一新颖的见解。

  本文标题: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5)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beike/9954.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beike/9954.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