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地理微专题--河流地貌与冲淤平衡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3-04-25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考情分析】

年份考卷

考查内容

2020

Ⅰ卷

流水侵蚀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Ⅱ卷

河流沙金的形成过程

2019

Ⅰ卷

以黄河小北干流河段为背景,考查流水冲淤作用对堆积性游荡河道的影响

Ⅱ卷

霍林河流域山前地表形态变化,考查流水作用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影响

Ⅲ卷

美国内陆高山河床形态的演变,考查流水作用对河床形态的影响

2018

Ⅰ卷

以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阶地为背景,考查流水作用对阶地形成的影响

 

【必备知识】

常见外力地貌的成因分析

地貌类型

地貌成因

侵蚀地貌

流水侵蚀地貌

河谷、沟谷、峡谷

因流水对河床及两岸的冲蚀作用形成。河谷发育初期下蚀形成“V”形谷;之后侧蚀加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出现河湾,河谷拓宽,横剖面呈槽形

喀斯特地貌

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在含有CO2的流水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被溶蚀而形成

风力侵

蚀地貌

风携带的大量沙石对周围岩石的破坏作用形成的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戈壁等

堆积地貌

流水沉积地貌

冲积扇

河流流出山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洪积扇)

三角洲

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势低平,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缓慢,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堆积成三角洲

风力沉积地貌

风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在受到阻挡等作用时,风速降低,大量物质沉积而形成的地貌,如沙丘等

冰川堆积地貌

冰川携带大量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冰川融化,大量物质在原地堆积而形成冰碛地貌,如东欧平原等

       

【考法归纳】

一、全面分析河流地貌的形成发育

1.掌握流水作用的影响因素

(1)流水侵蚀作用的影响因素:

径流量、地表起伏、河道落差、流速、地表性质、植被覆盖状况。

(2)流水堆积地貌的影响因素:

必要条件

风化或流水侵蚀→搬运→堆积物(存在颗粒大小差异);地形平缓、河道弯曲、海水(湖水、河水)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下降;地壳抬升(下降)、地形条件、水域环境(海浪、洋流)→沉积环境(沉积空间)

区域差异

不同位置的堆积物、流速减慢的原因、沉积环境的差异,故堆积地貌形成的位置、形态存在差异

2.把握主要的河流地貌特征

(1)河流峡谷:多位于河流中上游,多因地壳上升、岩层断裂、经流水长期下切侵蚀而成。

(2)河曲地貌:一般出现在地形平缓、侧蚀作用强的区域。但山区的河曲地貌形成过程如下:平缓侧蚀河曲,或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后板块挤压地壳抬升,高差增大下蚀作用加强,深切形成“V”形河曲。

(3)河漫滩:河谷中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的部分称为河漫滩。

(4)河流阶地地貌

形成

河流阶地是常见的河流地貌之一,是由河流作用形成的沿河分布的阶梯状地形。阶地是在地壳抬升,河流下切过程中形成的。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形成宽阔的谷地或平原(河漫滩或河床)。构造运动或气候剧变的上升期,河流以下切为主,原来的谷地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面,如果这一过程多次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出现多级阶地

特点

先形成的阶地地势高,年代早,新形成的阶地地势低,年代新;只发生侵蚀而没有产生沉积物堆积的阶地为侵蚀阶地,完全由沉积物堆积形成的阶地则为堆积阶地

(5)三角洲地貌

①成因:位于河流入海口,因河床展宽、地形平坦、流速减慢、海水顶托、泥沙堆积而成。

②面积大小变化原因:

泥沙来源;海平面变化→海岸线变迁(三角洲面积增大,海岸线前进,陆地面积增大,海平面下降;面积减小,海岸线后退,海水倒灌,陆地面积减小,海平面上升)。

(6)其他地貌:河流出山口处形成的冲积扇;中下游地区形成的冲积平原;河口处形成的沙洲(或冲积岛)。

 

【拓展分练】

1.(高考全国卷)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图片

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答案:流域地形高差大,河流流速快,入海口泥沙沉积少;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河流含沙量小;入海口附近大陆架窄小,泥沙较难沉积成陆。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河流在弯曲段存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

法国罗讷河上的圣贝内泽桥始建于1177年,13世纪和15世纪曾大修和重建,1668年被废弃。1669年的大洪水冲毁了河流右岸的桥墩,后来左岸的残桥(下图左侧图中粗实线)成为旅游景点——圣贝内泽断桥(图右照片)。

图片

通过比较断桥处河流左右岸附近河水的深浅及流速差异,说明该断桥能保存至今的原因。

 

答案:桥梁修建在河流弯曲河段,右岸为凹岸,水深、流急,对桥的冲蚀剧烈;左岸为凸岸,河水浅、流速缓,对桥的冲蚀作用较弱。

 

3.(2020·山师附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长江源区沱沱河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受地形、降水、冰雪融水等影响,形成了大量高原冲积型河床和丘陵坦谷河床,发育了“辫状水系”。每年4~10月份,大量斑头雁迁徙至此,在沙洲和两岸峭壁上筑巢、孵化、繁殖,“辫状河道”成为斑头雁的“天然产房”。而每年的冬春季午后,“辫状河道”又成了风沙的源地,漫天飞扬的风沙严重威胁到横跨沱沱河的青藏铁路的正常运行。下图示意沱沱河“辫状河道”局部地形和景观。

图片

简述沱沱河“辫状河道”的形成原因。

 

答案:河流两岸比降(落差)大,雨季季节性洪水流速快,侵蚀和搬运能力强,泥沙来源丰富;河床平坦开阔,流速慢,两岸侵蚀的泥沙大量沉积在河床内;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河流水量大,水流易分汊;枯水期沙洲裸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我们一般见到的蛇曲景观大都是在草原或湿地上,但在青海省称多县称文镇的热喔拉山上,能看到通天河的多个连续拐弯(如图)。河流穿行在山脉之间,仿佛嵌入岩石深处,如游龙一般蜿蜒曲折,通天河的这种连续拐弯、特殊的蛇曲景观,被称为“嵌入式蛇曲”。科学考察表明,青藏高原在抬升到现在高度之前,曾经是低海拔、起伏和缓的地面。

图片

分析通天河嵌入式蛇曲地貌的形成过程。

 

答案:地质历史时期,青藏高原地势平坦,通天河以侧蚀为主,形成蛇曲;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挤压(伴随板块运动),青藏高原地壳抬升;河流落差增大,发生下切侵蚀(形成“嵌入式”河曲)。

 

【考法归纳】

二、河流冲淤原理分析

1.冲刷淤积平衡原理

图片

2.河流冲淤地貌的形成过程思路分析

图片

3.矿石(钻石、玉石等)向地表富集过程思路分析

图片

 

【拓展分练】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黄河宁蒙河段(图1)是指宁夏下河沿至内蒙古头道拐河段,由宁夏段(下河沿—石嘴山)和内蒙古段(石嘴山—头道拐)两部分组成。近20年来,该河段是黄河淤积最严重、洪涝灾害最频发的河段。1961~1986年,黄河上游先后建成盐锅峡、三盛公、青铜峡、刘家峡、龙羊峡等大型水利工程,极大地改变了宁蒙河段来水来沙特点,河段的冲淤量(河段冲淤量是输入沙量与输出沙量的差值)及排洪能力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冲积性河段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河道萎缩现象。加上凌汛的影响,宁夏河段水患问题严重。当前,计划在宁蒙河段起始段建设大柳树水利枢纽,对宁蒙河段进行综合调控。图2为不同时期黄河宁蒙河段汛期日流量过程变化示意图。

图片

分析冲淤量变大对宁蒙河段河道形态的影响。

 

答案: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河道变窄,河道萎缩,泄洪能力下降。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图1为缅甸翡翠玉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该地的翡翠是岩浆岩在高压条件下形成的。采玉期集中在每年十月至次年四月。清代,主要是人工采集河床上的翡翠石料(也称水石,如图2),现在则使用大型机械采掘。80%以上的翡翠原料出口中国并加工、销售。最近,缅甸准备将翡翠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

图片

根据资料推测乌龙河“水石”的形成过程。

 

答案: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岩浆侵入,高温高压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翡翠玉;翡翠玉随地壳上升运动出露地表,外力侵蚀、搬运、沉积于乌龙河上。

  本文标题:地理微专题--河流地貌与冲淤平衡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zhuanti/20896.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zhuanti/20896.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