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图说二十四节气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06-08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二十四节气是指二十四个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是这样的: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立春,2月4日或5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是二十四个节气的第一个节气

  雨水,2月19日或20日。雨水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也表明雨量开始增多,枣树发芽

  惊蛰,3月5日或6日。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孟宪军从上午八点拍到下午一点,花了5个多小时,鞋子、衣服沾满了泥渍,终于拍到了这只刚结束冬眠的青蛙

  春分,3月20日或21日。分,即平分,表示昼夜相等,春分日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春分时节春祭,北方也桃李盛开

  清明,4月4日或5日。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发新芽,万物始生长,春耕开始,踏青扫墓

  谷雨,4月20日或21日。“谷雨前后,种瓜种豆”。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5月5日或6日,是夏季的开始,雷雨增多,是农作物生长的最重要节气,也是百花齐放的季节

  小满,5月21日或22日。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芒种,6月5日或6日。“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等,“种”指种子。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

  小暑,7月7日或8日。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但不到最热的时候

  大暑,7月23日或24日。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这个节气雨水多,气象灾害最为频繁。大家要学会避暑

  立秋,8月7日或8日。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

  处暑,8月23日或24日。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意思炎热的暑天结束。处暑之后,秋衣渐浓,夏景渐渐消失

  白露,9月7日或8日。天气转凉,露凝而白。“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天气转凉

  秋分,9月23日或24日。秋分时,昼夜平分。这一天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称秋分。秋分时节,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秋分后,一天比一天凉。我国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寒露,10月8日或9日。寒露,露水已寒,将要结冰,鸿雁大举南迁。民间还有“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一说

  霜降,10月23日或24日。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草木黄落,蛰虫咸俯

  立冬,11月7日或8日。“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

  小雪,11月22日或23日。小雪到,虹藏不见,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

  大雪,12月7日或8日。大雪前后,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了

  冬至,12月21日或22日。冬至表示寒冷的冬天来临。冬至这一天,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北方有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习俗

  小寒,1月5日或6日。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大寒,1月20日或21日,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大寒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我国大部地区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过了大寒又立春,即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本文标题:图说二十四节气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kepu/renwen/817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kepu/renwen/8171.html

    标签:二十四节气24节气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