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中国城市的城墙(8)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03-30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历史上洪水对太原城的威胁主要来自汾河和东山山洪。由于有坚固的城墙,才使太原城市避免了灭顶之灾。由此可见,历史上的太原城墙在城市防洪中的作用实在不可低估。
  城墙在早期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尤为显著,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墙才逐渐成为限制城市扩大和城市发展的障碍。
  城墙的范围是固定的,而城市却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二者之间必然产生矛盾,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城墙阻碍和限制城市的发展。城圈一旦划定,城市的范围和活动区域就基本上固定不变,对不断发展中的城市来说,当然是不能允许的。城市人口增加,工商业发展,文化教育设施增多,都要求扩大活动空间,但城墙不能移动,人们活动的空间始终有一定限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前期,一般来说,每个城市的城区就是指城内与关厢,城外基本上是农田,城市很少向郊区发展。只有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城市才向郊区推进,突破了城墙的限制。像武汉、济南、天津、上海、广州等城市都有这种情况。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无法阻挡的。然而,城墙对城市发展的限制作用是客观存在,确实延缓了城市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作用更为明显。因为城墙高大,无法逾越,所有的人只能从城门出入,而城门的数量有限,开闭有时,势必阻塞交通,妨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古代城市人口较少,但数十万人口的城市代代都有,城墙的阻隔作用不言自明。正因为如此,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不是多开城门,就是拆除城墙,为城市的发展创造条件。辛亥革命后,南阳就拆除了城墙,西安开辟了玉祥门、中山门、勿幕门、中正门(今解放门)等,增加了东、西、南、北出入口。建国后,几乎各个城市都在拆除城墙,使城市有了宽松的发展环境。由于城墙的封闭性,不仅限制了城市的范围,而且使城内外的联系严重受阻,为了城市的发展而拆除城墙也无可厚非。但盲目的乱拆除,破坏了文物古迹,带来的后果也是严重的。城墙是劳动人民建造的,表现了极高的建筑艺术,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有些已存在了数百年,甚至千余年,代表了各个时代的建筑工程水平,可以为发展旅游和研究工程技术服务。譬如,明清北京城,就代表了封建社会后期工程技术的极高水平,是巨大的文化宝库。但令人遗憾的是文化大革命中一声令下,迅速拆除,人们再也看不到如此伟大的工程了。当然,城墙是防御工程,对城市的保护也表现在防御方面,随着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这种防御作用已失去意义。按理说,拆除多数城墙也是应该的,但绝不应该拆除有保存价值的历史名城,破坏文物古迹。也就是说,对有保存价值的历史名城,能保存的还是应该尽量保存,以显示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高超,增强民族自豪感。长城也是防御工程,与城墙的结构和作用相似,只不过前者展成一线,后者围成一圈,略有差异而言。长城也早已失掉防御作用,但仍然加以保护,就是为了显示伟大的建筑工程和研究古代攻守战术,以及开发利用等。当然,保存了有价值的城墙,势必影响城市的发展,那就只有多开城门,向郊区发展,或干脆在它的近傍开辟新市区,似解决城市发展和城墙的矛盾。西安就是这样做的,既保存了历史名城,又开辟了新的市区,使古城与新市区协调发展,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合理地解决了城墙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应该是一个典型。由此证明,对城墙的阻碍作用要准确估价,不拆除历史名城,也能找到合理的途径,为城市的发展开辟道路。城墙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有利有弊,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应该进行研究。建国后的盲目拆除城墙,确实造成了一些损失,尤其是一些重要历史名城遭到灭亡的命运,损失更为严重。这就说明,尽管城墙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研究它的兴起和发展,为城墙开辟新的途径,以及探讨它与城市的关系,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标题:中国城市的城墙(8)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157/6173.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157/6173.html

标签:城市中国城墙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