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在滇南的密林中-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07-24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六)在滇南的密林中-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地处中国云南边疆的西双版纳地区恰好是中国热带的北界,因此兼有热带和亚热带的气候特点。

  如果说埃及文明古国的兴旺是发源于尼罗河,那么西双版纳的富饶美丽则来自奔腾的澜沧江。澜沧江两岸的原始森林,直到建国初期才有了人的足迹。这里是中国仅有的两大片热带雨林中的一片,是中国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1.动植物生命的摇篮

  在植物种类中,西双版纳地区仅高等植物就达4000 余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食用植物200 余种,药用植物300 余种,油料植物100 多种,珍贵用材树100 余种,竹类50 多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植物几乎有50%分布在这里。西双版纳的动物区系是中国大陆动物区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这里分布着兽类62 种;鸟类400 余种,约占全国鸟类总数的1/3,其中云南特产的种类约70 种;鱼类近100 种;两栖类32 种。在这些丰富的动物资源中,稀有珍贵的动物250 余种,这里保存的野象、野牛、白颊长臂猿、懒猴、巨蜥、犀鸟、绿孔雀等都是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动物。物种丰富的程度胜过我国其他地带,被称为“动植物王国”。同时科学家还认为它又是许多物种起源的地方,故又有“动植物生命的摇篮”这一美称。

  澜沧江流经的河谷盆地集中了西双版纳热带丰富资源的精髓,沿着这条清澈湛蓝的江水伸入河谷盆地中,一年两、三熟的水稻以及香蕉、荔枝、杧果、番瓜⋯⋯各种热带水果比比皆是,傣族人民别致的竹楼掩映在高大挺直的槟榔树丛之中,别有情趣。

  西双版纳就象一颗青翠欲滴的明珠,为人类保存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资源。

  经调整后的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面积为241700 公顷,地跨景洪、勐海、勐腊三县,分为5 片建立保护站进行管理。

2.具有干湿季节交替的热带季风气候

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带来大量暖湿气流,北方南

下的冷空气因高山阻挡而难以入侵,形成了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高温多湿的

热带季风气候。这里的年平均气温达22℃,全年无霜,年平均降水量2000

毫米以上,无明显的春、夏、秋、冬季节划分,只有干、温季交替的不同,

每年5~10 月为雨季,11 月至翌年4 月为干季,这段时期气温稍低,日温差

较大,常有辐射雾形成。在过去,当西双版纳还处于原始状态时,每晚11

时左右,整个大地便被笼罩在濛濛的浓雾之中,直到次日中午12 时方消,雾

以较粗的水滴出现,犹如下降小雨,以致植物叶面不断掉下水珠,如果站在

一株香蕉树下,便会清晰地听到小水点落在香蕉树大型叶片上的嘀嗒声。这

些雨状雾弥补了干季水分的不足,而且又集中于夜间,对植物的生长极为有

利。所以这里四季常青,作物具有速生丰产的优点。植物得到足够的热量和

水分条件,生长发育良好,形成了繁茂的热带雨林。

最近十几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西双版纳的森林遭到严重

破坏,在50 年代建立起的大勐龙自然保护区已不能发挥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整个西双版纳地区的湿度降低,森林面积缩小,致使热带森林及作物的

生长、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循环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加强自然保

护区的管理,逐步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热带雨林的繁茂生长,已成为

迫在眉睫的任务。

3.热带雨林奇观

世界热带雨林集中分布于赤道两侧南、北回归线之间的高温多雨地区,

中国热带雨林已处于雨林分布的北缘,又是在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发育而

成,因此从雨林的外貌、结构、种类组成等方面都有别于赤道雨林。西双版

纳自然保护区由于干湿季分明的气候,形成了部分上层乔木具有一段较短而

集中的换叶期,但整个森林仍具有常绿的外貌及雨林的其他特征,这种雨林

就称为季雨林。

(1)直立如屏的板状根热带季雨林是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最主要的原生

植被类型。高大参天的乔木树种极其丰富,一般树高为30~35 米,少数高出

优势林冠之上的树种可达45 米,参差不齐,层层相叠,难以划分出明显的界

限,只是从乔木树种不同的水分生态适应性,大体可分为4~5 层,郁闭度达

90%以上,通常在50×50 平方米的群落样地中就含有高等植物100 种以上,

足见其植物种的丰富程度。生长旺盛的上层树木一般胸径都在50 厘米以上。

具有代表性的季节雨林树种千果榄仁胸高处的直径大者达到4 米。番龙眼、

箭毒木、龙果、高山榕、刺桐、缅漆树、半枫荷、天料木、卢氏葱臭木、大

乌臼、白榄、大叶朴、木奶果、大叶藤黄、韩氏榕、降真香、鸡血树、多瓣

蒲桃等均为这种森林的主要组成者。这些乔木的树冠大小各异,胸径及高度

也很不一致,但大多数都具有一种在温带森林中从未见过的板根结构,这是

一种非常有趣的生物特性,即在接近根部的茎基生出放射状的侧根,这些侧

根延伸到数米远,形状扁平如木板,板翼高出地面数米之多,直立如屏,成

为热带雨林中的一种奇特景观。

(2)奇特的老茎生果树木开花结实是植物正常的生命活动,尤其在夏秋

黄金季节到来时,累累硕果挂满树梢枝头,这本是人们早已熟悉的自然现象。

但在热带雨林中,一些乔木树开花结实却不遵循人们习惯了的常规,榕树、

木奶果、树菠萝、番荔枝等便是这类树种,它们的果实不是着生在新芽发出

后抽出的新生枝条上,而是在老化粗壮的主干上,有无数颜色鲜艳而晶莹的

果实密集贴茎而生。这对初到雨林的人来说是一种陌生而又费解的怪现象,

在植物学界,把这种异常景象称为老茎生花和老茎生果,是热带雨林独具的

又一特色。对于这种奇特现象的生理机制,植物学家们众说纷纭,但大多认

为这是植物在演化过程中一种古老的特征被保存下来的结果。

下木层在热带季节雨林中不显著,它们实际上是由高大乔木更新后的幼

树及一些小乔木组成的。鸡矢树、尖叶楠木、云南大沙叶、菲岛桐、鹅掌柴、

米仔兰、山茱萸、印度血桐、紫金牛、腺萼木等为常见种。

林内阴湿,草本稀少,只有在树冠间隙形成的林内“天窗”下那些透进

微弱阳光的空地上有海芋、柊叶、球米草、仙茅、卷柏、金毛狗蕨、爱地草

等生长。

(3)能攀善爬的附生植物在西双版纳的热带森林中,除了层层相叠、树

冠交错的高大乔木外,还有一些十分奇特的植物,这类植物或是没有直立主

干的藤本植物;或是不依靠土壤中的养分为生而爬上各种树木去完成它们的生活史。它们既能攀上高大乔木的树冠,又能生于树干,枝桠甚至叶片上,

于是便出现了树上有树、叶上长草的奇异景象。很难划分它们属于森林中的

任何一个层次,因此这类植物便被称为“层间植物”或“层外植物”。

“层间植物”的生活型繁多,有的是草本,有的为灌木,还有一些经过

生存竞争最后长成了大树,也有人们不大注意的苔藓和地衣。它们大多数种

类的生活方式属于“附生植物”和“寄生植物”。

各种层间植物在森林中所占的位置也各不相同,巨大粗壮的木质藤本植

物横七竖八地从各个方面伸出,相互缠绕或伸向乔木,有些藤本常常吊挂于

其他乔木枝干上或高攀于树冠之顶,其茎粗达20~30 厘米,扭成索状或绞绳

状,在林中巧妙地攀援穿行。人们想要随着藤蔓去寻根究源是十分困难的,

对进一步认识和研究它们的生态生物学特性也就受到某些限制,有些甚至难

以确定它们应属于哪一类植物。这里常见的木质藤本植物是使君子藤、桫拉

藤、蛇藤、岩爬藤、象羽叶藤、省藤等。

还有两种特殊的大型木质藤本植物是具有长达10~25 厘米大叶片的崖

角藤和具有羽毛扇状巨型叶片的麒麟叶。这两种藤本植物的根不扎入土壤

中,而是附着于其他乔木树干上,待长出新苗后便借助乔木树干爬上树冠,

以便得到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这便是附生植物的生活方式。小型的附生植

物在西双版纳的森林中种类极为丰富,尤以蕨类植物和兰科的各种兰花最为

普遍,窠蕨、松叶蕨、石斛、鸟舌兰等奇妙地生于大树的枝桠、树叉及树枝

上,长出各种枝叶和花朵,包围着树桠,高悬于空中,形成热带雨林中别致

的空中花园。最小的附生植物多为苔藓和地衣,它们生在林下的树叶上,常

被人们所忽略。

寄生植物和附生植物一样,在热带雨林中占据着相同的空间,它们也不

生长在土壤中,而是长在其他大树上,且对寄主植物危害很大,一旦附着于

树干上,长出幼苗后,根部便深入寄主植物树干中,无情地吸取等主植物的

养料,最后寄主植物便会因缺乏营养而枯黄死亡;寄生植物也随着寄主植物

的死亡而失去生命的支柱。

(4)绞杀植物雨林中还有一类十分特别的大型植物,它们多数是桑科的

榕属植物或五加科的树种。这类植物常从附生于其他树上开始,最后将附主

植物置于死地,而自己却得到旺盛生长,发育成大树。它们具有附生植物的

特点,但又不完全象附生植物,它们能把附主植物摧残致死,但又不是靠吸

收附主植物养料为生,自己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故把它们形象地

称为“绞杀植物”。绞杀植物与附主植物之间进行着一场你死我活的生存斗

争,当绞杀植物附着于附主植物树干上以后,便不断生出许多不定根从乔木

高大的树枝上向下悬垂,所以称这种不定根为气生根;随着时间的推移,气

生根不断伸长向下扎入土壤中并逐渐增粗,无数气生根互相交织成网状的外

套,紧紧地缠绕包围在附主的树干上,形成强度的压迫作用,逐渐抑制和破

坏附主植物运送营养物质及水分的输导组织,绞杀植物则爬上附主植物的顶

部争夺阳光,根部深入土壤中争夺水分和养分,最后附主植物便因缺乏必要

的养料而死亡,绞杀植物则长成绿树成荫的大树,在热带雨林中成为一组特

殊的生态类群。

具有各种不同生活方式的层间植物,成为热带雨林具有标志性的特征。

(5)“独木成林”的大青树 还有一些树种长期适应热带季雨林湿润的

生境,叶子尖端形成长尾状的滴水叶尖,榕属的高山榕便具有这种独特的叶形,很是优美;高山榕树冠庞大,茎干粗壮,不仅具有厚实的板状根,而且

从树枝上常常可以生出许多气根,这些气根扎入土中,形成一根根树干状的

支柱,形成“独木成林”的景观,所以傣族人民常把它种植在村寨附近作为

纳凉之地。他们喜爱高山榕强大的生命力及四季常青的优美的树形,故称它

为“大青树”,并作为吉祥的象征。

在保护区的热带季雨林中分布着一类特有的望天树林,它集中分布于勐

腊县境内的补蚌地区。望天树在群落中以其高达50 余米的身躯独占上层,而

且是一种稀有的珍贵树种,成为保护区中重要的保护对象。

4.岩石上的森林

山地丘陵起伏是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地形的最大特点,正是山地复杂多

样的地形变化,为各种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条件。在保护区的勐腊县有一

类特殊的石灰山,这些石灰山是在二叠纪的石灰岩基质上发育而成的,石灰

岩在热带地区丰富的雨水淋溶及河流侵蚀作用下,形成各种喀斯特地貌,千

姿百态,异常优美。它不仅有着类似桂林山水的溶洞,也有与云南石林相近

的“小石林”。而更为珍奇的是,在这些岩石构成的山上生长着繁茂的热带

森林,这种森林称为石灰山季雨林。

石灰山岩石多于土壤,水分不易贮存,种植树木要付出巨大的劳动才得

以实现。那么自然状态生长的繁茂森林又是如何从稀少的土壤中去获得水分

和养料呢?原来石灰山上的森林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对石灰岩这种特殊的

生境产生了极强的适应性。很多树木的根系极其发达,长长的伸入岩石缝隙

的土壤中吸取养料和水分。但由于许多石灰山的岩石覆盖面积达80%以上,

根系很难伸入土壤中,因此这里的树木便从四面八方形成密集的网状根固着

于岩石表面,把岩石包围起来;还有一些植物形成象热带季雨林中的板根顺

岩壁生长,遇到岩石间有土壤的缝隙,便挤进去形成牢固的根系,充分利用

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为了保存来之不易的水分,以维持树木的生长发育,

石灰山季雨林树种的叶子常常是硬革质,摸上去有光滑之感;还有一些树叶

则被一层蜡质所覆盖,这样它们便能反射阳光,减少水分的蒸腾。

石灰山季雨林由于具有特殊的基质,因此树种组成也有着适应这种基质

条件的特性,与热带季雨林有着明显的区别。有一种分布很广的树叫龙血树。

从这种树的名称来看就非常特别。这是一种属于百合科的乔木树,别看它的

高度仅10 多米,但却有着粗壮的树干,常常可达到1 米。这种树不仅有着长

长的带状叶片,形成优美的树姿,可以选作观赏树,而且它还是一种珍贵的

药用植物。龙血树的树干受伤后便会流出一种树脂把受伤部分染成紫红色,

也许这紫红的颜色就是这个奇怪树名的来历吧。被树脂染红的这部份坏死

木,便是贵重的中药“血竭”。现在,自然保护区中已加强了对龙血树资源

的保护。

常绿乔木光叶白颜树为石灰山季雨林占优势的特征植物,成为森林中占

据上层的主要树种。在上层出现较多的落叶大树,是石灰山季雨林区别于热

带季雨林的另一特点。例如大樟叶朴、柯仑木、嘉榄木、九层皮、长叶榆、

毛叶朴、半枫荷等乔木树在干季到来时,部分树叶脱落,露出灰白色的树干,

极其耀眼,构成石灰山季雨林特殊的群落外貌。这种生活习性,是适应石灰

山较干燥的特点而形成的。

具有多种美丽树型、象征热带风光的棕榈科植物,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季雨林中都经常可见,给人以特殊景观之感。在石灰山季雨林中具有代表

性的棕榈科植物鱼尾葵,以其特别的叶片而受人们的喜爱。在高达20 米的挺

拔树干顶端,生长着许多羽状全裂的大叶片,每一片大叶的顶端裂片为扇形,

两侧裂片为具有不规则缺刻的菱形,看上去与鱼尾十分相似,因此而得鱼尾

葵的名称。这种树全身是宝,茎含有丰富的淀粉,边材是手杖、筷子及工艺

品的好原料,根部可做强筋骨的药;把它植于庭院中又是一种美丽的观赏树。

5.热带生物资源宝库

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类型的丰富和物种的繁多,难以在这里一一列举,现

在已知其中的许多植物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药用植物在西

双版纳的林海中更是丰富,难怪有人形容说,在西双版纳只要随地一坐就压

倒三棵药草。古柯、安息香,猫须草、广霍香、檀香、吐根、儿茶、肉桂等

名贵南药的野生种都可在这里找到,许多难以治疗的病症也逐渐从热带野生

植物中寻找到药源。例如治疗高血压病的降压灵,长期以来依靠进口的印度

蛇根草配制,自从在西双版纳找到了它的近亲植物——云南萝芙木以后,发

现其疗效并不亚于印度蛇根草,从而结束了进口蛇根草的历史;进入国际市

场的云南白药的主要配料——七叶一枝花和治疗麻疯病的大枫子,在西双版

纳热带森林中也很常见;此外,近几年新发现的美登木可提取抗癌药物。

有的植物种子含有能食用的油脂,或作为工业用油,常见的有油瓜(油

渣果)、打油果、山㭎、石栗、山桔子、风吹楠等10 余种。值得一提的是葫

芦科的木质藤本油瓜的种仁,含油率高达71.9~77%,是一种美味可口的食

用油,目前已进行驯化栽培。禾本科的香茅具有一种柠檬清香味,可提炼香

精作为化妆工业原料,现已广为栽培;多种樟科植物也为芳香油原料。剑麻,

蕉麻、番麻等是良好的纤维植物。还有许多优良用材树、单宁植物、淀粉植

物等。

丰富的植物和茂密的森林,给多种热带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和繁衍的优

越条件。森林中的各种鸟类最为丰富,羽色艳丽的原鸡是现在家鸡的祖先,

又是味道鲜美的珍禽;绿南鸠、灰头南鸠、画鹛、灰白鹦鹉、赤胸拟啄木鸟、

银耳相思等小型鸟类,都是热带森林中的常客。而最珍贵的鸟类首推双角犀

鸟,体型较大,全长达1 米左右,雌鸟孵雏期间的生活习性极为特别,雄鸟

将雌鸟用泥封于空心树干中,并留一小孔,以便送食给雌鸟,直到幼鸟被孵

出才结束这段有趣的生活,这也许是一种保存种族的生存竞争方式吧。林下

的绿孔雀、蓝翅八色鸫等,都是保护区中的珍贵鸟类。兽类中的野象(亚洲

象)、野牛、水鹿、孟加拉虎、小灵猫以及懒猴、熊猴、猕猴等多种猴类都

是我国稀有珍贵动物。特别是白颊长臂猿是灵长类中比较进化的种类,被列

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还有一些鼠类及飞蜥、巨蜥、蟒蛇等爬行动物。

所有的动物都与其生存的环境构成和谐的生态系统,其物种的丰富程度

及结构的复杂性,均为各类生态系统所不及,因此在热带地区建立以保护生

态系统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具有深刻的科研及经济建设意义。

  本文标题:在滇南的密林中-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13/9125.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13/9125.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