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印度洋洋底地形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09-13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第二节 洋底地形
  在印度洋洋底展布着“入”形的中央海岭(大洋中脊),它包括印度阿拉伯海岭、中印度洋海岭、西印度洋海岭和南极-澳大利亚海丘。 中印度洋海岭是印度洋中央海岭的北部分支,大致从阿姆斯特丹岛(40 °S 和 80°E 附近)向北西方向延伸。中印度洋海岭平均宽度 800km 左右, 它一般高出两侧海盆 1300—2500m,个别脊峰露出海面形成岛屿,如罗德里 格斯岛、阿姆斯特丹岛和圣波尔岛等。中印度洋海岭西北部分叫阿拉伯-印度 海岭,高度较大,一般离海面只 1800m 左右。阿拉伯-印度海岭向西延伸,进 入亚丁湾。
  中印度洋海岭在地貌上表现断裂复杂,崎岖破碎,中脊裂谷表现 出时断时续的特征。 西印度洋海岭在罗德里格斯岛附近与中印度洋海岭相接,向西南行,过 爱德华群岛后叫大西洋-印度洋海丘,西至 15°W 附近与南大西洋海岭相连。 西印度洋海岭也被切割得很破碎,相对高度 1500—3000m。 印度洋中央海岭的东南分支叫南极-澳大利亚海丘,它的中脊高度较小, 脊部距海面一般在 3000 m 左右,中脊区宽 500km 左右,南极-澳大利亚海丘 中脊裂谷不太明显,中脊外侧两翼多以阶梯状缓慢下降向深海过渡。 印度洋中央海岭被一些与之垂直或斜交的断裂带切断错开。欧文断裂带 切断阿拉伯-印度海岭,这条断裂带向东北延伸与伊朗高原东侧的兴都库什平 移断裂带相连。维马海沟(VemaTrench)走向东北-西南斜切中印度洋海岭, 海沟平均宽度 25km,长 700km,海沟最深处 6402m。在中印度洋海岭与西印 度洋海岭分叉处,有一巨大的纬向断裂带,叫罗德里格斯断裂带,其东段没 有完全切过中脊区,但西行经过罗德里格斯岛以南,直到毛里求斯岛东侧。 切断西印度洋海岭的有马达加斯加断裂带、爱德华(Edward)断裂带和莫桑 比克断裂带。其中马达加斯加断裂带切断西印度洋海岭后,向北经过马达加 斯加海台东侧和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大陡崖,与欧文断裂带相呼应。阿姆斯特 丹断裂带在 80°E 附近把中印度洋海岭与南极-澳大利亚海丘切断移开。印 度洋中央海岭的最大特点是岭脉崎岖错杂,中轴裂谷纷繁,与大西洋海岭的 脉络清晰、裂谷单一有明显的不同。 由于“入”形中央海岭的形势,把印度洋分成三大区域:东部区域由于 被东印度洋海岭( 90°海岭)所分隔,而分成中印度洋海盆和西澳大利亚海 盆。中印度洋海盆南北纵贯,北部为恒河水下冲积锥所掩覆的斯里兰卡深海 平原。中印度洋海盆西北为阿拉伯海盆,几乎全部为印度河水下冲积锥所填 积。西澳大利亚海盆北部直接与爪哇海沟相接,有不少东北-西南向的海丘分 布其间,东南部因被一些海岭、海丘和海台分割,海底地貌显得错综复杂。 南澳大利亚海盆位于南极-澳大利亚海丘以北,地貌单调低平,只是靠近澳大 利亚大陆南边,有一些不高的海丘,打破了单调的景色。
  西部区域海底地貌更为复杂。首先由于马达加斯加岛的中间突起,把大 洋海盆分成好几部分:该岛以北有索马里海盆;该岛的西南和东南有莫桑比 克和马达加斯加海盆,此两海盆为图 13-1 印度洋洋底地形 马达加斯加海台所隔开。在马达加斯加岛与马斯克林海台之间,有许多火山 形成的海峰和在火山基座上发育的珊瑚岛,这些海峰和珊瑚岛之间,为小片 的深海平原和断层性的海沟所占据。 印度洋南部区域海底地貌最为简单,整个区域只是因克罗泽群岛和克尔 格伦海峡的高隆,才把它分隔为三海盆:克罗泽海盆、大西洋-印度洋海盆和 南极-东印度洋海盆。 印度洋的海盆一般深度为 4500—5000m,只有西澳和南澳海盆深度较 大,平均约 5500m,而中印度洋海盆的北部和阿拉伯海盆因受恒河和印度河 的泥沙填积,深度只 3000—4000m。 印度洋中的大陆架总面积约 436×104km2,只占整个印度洋面积的 5.68%。印度洋周围大陆架的平均宽度比大西洋狭窄,除波斯湾和马六甲海峡 外,以澳大利亚北部、马来半岛西侧、印度半岛西部边缘宽度较大,最宽处 在孟买以北,达 352km。 印度洋大陆架外缘,大陆坡的坡度亦较小,平均为 2°55′,比太平洋 和大西洋大陆坡的平均坡度都小。印度洋大陆坡的宽度也不大,一般只 20— 50km。 印度洋大陆边缘地貌的突出特点是大陆隆或海台较多且分布亦广。印度 洋的大陆隆有的是浊流或大陆坡滑动崩塌,使大量碎屑物质堆积于深海平原 边部而成,也有的原是大陆的一部分分异沉降而成。 在非洲沿岸有厄加勒斯海台和莫桑比克海台,在马达加斯加岛南部有马 达加斯加海台。这三海台的水深都在 2500m 左右,其特点是顶部缓坦微向东 倾。
  在马达加斯加岛东北,有一马斯克林海台,此海台呈弧状南北伸延,长 达 2300km,这一海台深度一般只一百到数百米,甚至有的地方高出海面构成 岛屿。马斯克林海台北部的塞舌尔群岛上,有元古代和下寒武纪花岗岩基底 出露,这说明它属大陆型地壳性质;而此海台的南部的马斯克林群岛附近的 基底则属大洋型地壳性质,露出海面的岛屿多属珊瑚岛或火山岛,如留尼汪 岛就是火山岛,它在第三纪初期还发生过喷发活动,现高出海面 3069m,为 印度洋中最高点。 在邻近澳大利亚的大陆隆有埃克斯默思海台和纳彻腊利斯特海台,前者 位于埃克斯默思湾以北,西南-东北延伸;后者位于纳彻腊利斯特角以西,它 的北、西、南三面均以陡急的坡崖直降深海底。在 30°S 附近,还有一东西 向的块状大陆隆起,名叫断裂海岭(Broken Ridge),它比周围海底高出 1000m 以上。在此断裂海岭南边即为很深很长的迪阿曼蒂纳(Diamantina)断裂带 西段的奥勃(Ob)海沟。总之,靠近澳大利亚大陆的大陆隆,实际上就是该 大陆的断陷或分离产生的。邻近亚洲大陆的大陆隆,以印度半岛西侧向南的查戈斯-拉克代夫 (Chagos-Lacapes)海台最为突出。此海台南北延伸 4000 km,海台水深 一般不超过 1800m,其中查戈斯、马尔代夫和拉克代夫三群岛大多是在海台 上发育的珊瑚礁岛屿。
  另外,在印度洋东部有一大致沿 90°E 走向的东印度洋海岭,南北长达 5000km 左右,差不多从 10°N 直达 34°S,是地球上最直的线状构造,它与 大洋中脊不同,海岭中轴没有裂谷,也无转换断层和地震活动。据研究,它 可能是大洋地壳发生隆起而形成的地垒构造,或是由于原大洋地壳西盘上冲 于东盘之上而成。但也有人根据从岭脊上钻探到煤和泥炭土等,因而认为它 原是一列下沉的岛屿。东印度洋海岭的深度约 1800—3000m,在 27°20′S 的地方,海岭的最高峰顶距海面只 870m。 水下冲积锥(深海扇)和岛弧-海沟系在印度洋海底地貌中表现也很突 出。在孟加拉湾有一巨大的恒河水下冲积锥,其面积达 2×106km2,比恒河流 域的面积还大(图 13-3)。这一巨大的水下冲积锥,“取代”了这一区域的 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部分。在此水下冲积锥上部直到河口还形成宽达 13 —36km 的水下溺谷,溺谷在水下冲积锥上再分散成树状扇形谷,一直延伸上 千公里。在阿拉伯海也有一与此类似的印度河水下冲积堆,但规模比恒河水 下冲积锥小。 在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之西,经苏门答腊、爪哇、努沙登加拉群岛 (小巽他群岛)之南,有一带与这些岛屿伴生的很长的海沟,其成因与太平 洋中日本海沟相似,是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形成的。这一岛弧 -海沟系具有平行的双重岛弧,其中苏门答腊、爪哇、努沙登加拉群岛相当于 火山内弧,安达曼群岛和明打威群岛一线相当于非火山外弧。两列岛弧之间 为水深 3000—4000 m 的较浅的海沟,外弧外侧才是爪哇海沟。爪哇海沟宽 50 —100km,长 4500 km 以上,海沟最深点 7450m①。 印度洋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与冈瓦纳古陆的分离和特提斯洋的缩小衰减 过程紧密相关。 大致在三叠纪以前,冈瓦纳古陆还是一个整体,特提斯洋呈巨大的三角 形楔在北方劳亚古陆和南方冈瓦纳古陆之间。到侏罗纪时冈瓦纳古陆开始分 裂,至晚侏罗世,即距今约 16—14×107a 之间,非洲大陆与南极-澳大利亚 大陆之间出现大洋中脊,古特提斯洋向西南方向侵入,构成了印度洋的雏形。 这时,马达加斯加和印度还与非洲大陆连成一体,不过其间常被浅海侵漫。 其后一段时期(距今 14—10×107a)大陆与海洋的轮廓变化不很显著。到了 晚白垩世(距今 10—8×107a)又是大洋扩展时期,此时印度、马达加斯加 岛与非洲脱离,相继在马达加斯加与印度之间发展了大洋中脊,于是印度随 着洋底的快速扩张,每年向北北东方向移动 10cm 左右,直至早第三纪末(6 × 107a)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脉。澳大利亚与南极大陆分离可能到 第三纪初才开始,其后向北方推进直到爪哇深海沟。由此可知,印度洋的现 代轮廓和规模直到第四纪才形成(图 13-4,13-5,13-6)。 总之,印度洋的形成过程与冈瓦纳古陆的分裂和古特提斯洋的缩减衰退 过程相联系,而且与南大西洋的形成基本是同时进行。
  本文标题:印度洋洋底地形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54/11179.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54/11179.html

    标签:印度洋洋底地形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