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中国传统的宗教节日(3)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1-04-10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丽江地区纳西族有一年两祭,即夏季和冬季的祭祖节,分别在农历六月与十二月的初二到十四日期间进行。各户都有不同的固定日期。夏祭比较隆重,冬祭则较简单。祭祖以后,都要宴请亲友共度节日。

  散居贵州等地的仡佬族,其祭祖节日期各异,有在农历三月初三,有在六月初六,有在七月初六或八月十五。一般早在节前半个月,就由全寨公推六家为领祭人,每晚半夜要由领祭人家中的老人到村口喊老祖公回来。节日当天,领祭人家带猪、鸡、锅、水到有神树的山上作准备,全寨男子都来参加。人们点香烛、焚纸钱、放鞭炮、念祭词,祈求祖公保佑全寨平安。供品有五谷合煮的饭,以鸡和猪的头、脚、五脏做的菜,以及酒和花椒树叶茶水等。祭毕,大家一起聚餐,剩余物分别带回家中与家人共享。

  我国东北的朝鲜族,也在农历三月初三的“三巳日”进行祭祖活动。这一天,妇女们上山采集金达莱花,制作食品用以祭祀。同时,她们也带酒菜举行踏青、春游活动。祭祖活动不仅仅是对于先人的怀念,而且也有祈求祖先保护后代子孙人丁兴旺、平安幸福的意义在内。

  黔东南地区苗族的鼓社节,又称“吃鼓藏”,每三、五、七或十三年定期举行一次。不定期的则由占卜临时决定。一般以七年为小祭,十三年为大祭。在农历十月或十一月乙亥日杀牛,进行14天的祭祀活动。由同一血缘的家族,包括几十、几百,甚至上千户集体进行。过节前先要确定鼓藏头,准备牛打架(斗牛)和祭祀之用的鼓藏牛。节日开始,要将祭祀用的双鼓接往鼓藏头家(接鼓);翻动过去埋藏的单鼓,以惊动祖先(翻鼓);另制一面单鼓,以便踩鼓后送往岩洞埋藏(制鼓);还举行斗牛、宰牛和送鼓等仪式。远近亲友都来参加,还要热情招待闻讯而来的客人。过去,人们在过节时杀牛多,耗费大甚至影响生产和生活,近来已有所改革。

  纳西族信仰东巴教,因巫师名为“东巴”而得名。东巴为纳西语,有“智者”、“经师”之意。其教祖为“丁巴什罗”。东巴教信仰多神,认为万物有灵,一般无系统教义、寺庙及组织。东巴能掌握象形文字“东巴文”,书写的“东巴经”,一般为父子相传,少数从师学习。东巴还通晓本民族天文、历法、艺文、医道。过去在纳西族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祭天、敬祖、婚丧、命名、节庆、动土、卜算、治病、驱鬼等过程中都起一定的作用。中甸县二坝一带的纳西族每年农历二月初八要过祭白水台的宗教节日。传说祖师丁巴什罗早期曾从师一个藏族喇嘛,因家贫而受到轻视,学不到经典。因此在一天夜晚,私自盗取经书到三坝乡的山洞中,边译经书边传教,终于创立了东巴教。因山洞中流出泉水,在附近因泉水中的钙化物多年沉淀,形成梯田状的白色水台,故而叫白水台。白水台被东巴教徒视为圣地,每年二月初八要汇聚来此,烧香礼拜,欣赏奇泉。人们在附近丛林中野炊聚餐,舞蹈对歌,赛马竞技,使之成为一个欢乐的祈福禳灾的节日。

  云南大理等地的白族,信奉“本主”是村寨的保护神。各村本主各不相同,但也有几个村寨合供一个本主的。各村建有本主庙,供着用香木雕成的本主像。有自然神、龙舟神;较多的是神化了的历史人物如南诏王细奴罗、段赤诚、杜朝选、百洁夫人等等。每年该村本主的生日或忌日,就要过“本主节”。届时,全村群众要敲锣打鼓,吹着唢呐,从本主庙中把本主请出神龛,用花轿或牛车接回寨内,安放在公房神台上。男女老少盛装在广场上举行耍龙、舞狮、踩高跷、唱乡戏等种种活动。求本主显灵保佑。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的“绕三灵”节日,就是悼念大理地区统辖“五百神王”的中央本主段宗榜的活动。传说南诏的爱民皇帝段宗榜到五台峰下进香,不幸暴病去世,所以民众都往佛都崇圣寺、神都圣源寺、仙都金圭寺绕行三天三夜,以示哀悼,故有绕三灵之称。

  本文标题:中国传统的宗教节日(3)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30/45.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0/45.html

标签:中国宗教节日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