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北京气候-冷暖、旱涝与灾害性天气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3-01-16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一)冷暖变化及特征 1.冷暖时段的划分 用北京 250 年的热量资料进行冷暖时段的划分,将气温距平累加曲线上 升段做为偏暖段,下降段做为偏冷段。同时,还参考了滑动平均曲线、逐年 演变曲线,从图 4-24 a、b、c 看出,各种曲线型表现的年平均气温的变化 有明显的阶段性。 按上述划分要求及 t 检验的结果,年平均气温分为四个偏冷段和三个偏 暖段(见表 4-33)。在偏冷段中,冷年出现的概率为 28%,几乎三年一遇, 暖年概率极低仅为 3%,此期间的温度一般比常年低 0.2—0.5℃,个别年份 有时低 1℃以上。在偏暖段中则暖年出现概率多于冷年,温度平均比常年高 0.2—0.4℃。冷暖段的长度都约为 40 年左右(首尾两时段不包在内),也就 是说平均一个冷暖周期长度为 88 年左右。 从北京各项热量冷暖时段比较图(图 4-25)看出。除负积温外,资料 较长的年平均温、≥0℃积温以及资料较短的其它界温的积温变化趋势基本一 致。所以,他们之间具有准同步的气候振动特征。标志着冬季寒冷程度的负 积温,其冷暖段的位相变化同其它各项热量相比,差异较大。1852—1879 年、 1936—1950 年间,各项积温均还在偏暖段,而负积温已处于偏冷段了。说明, 负积温要比其它热量条件提前 22 年进入下一个不同的气候时段。 1950—1969 年北京各项积温都先后进入历史上的较冷段。而负积温却提 前在 1936 年进入冷段。自 1972 年以后,气温回升,已出现 6 个暖冬(1973 —1978 年)。而反映作物积极生长期的≥15℃的积温则急剧下降,1979 年达 历史最低值,形成相反的位相,表明负积温可能出现转折,其它各项积温的 冷段仍将持续。 2.冷暖时段的持续时间 北京各项热量随时间的变化存在有两年以上的各种周期活动。(图 4- 25)反映了北京各项积温的冷暖时段差异不大。但偏冷时段持续年数略大于 偏暖时段。平均周期为 70—90 年,接近世纪周期。此外,还有次振动大约在 30 年以下。值得注意的是,22 年的太阳黑子周期(海尔周期),月亮 19 年 周期的选中,说明日、月、星球对温度振动和气候冷暖变化是有一定的影响。 3.各项积温和偏冷偏暖段的振幅 各项积温在不同冷暖时段里的振幅有明显的差异(见表 4-35)。年平 均温在冷段及第一暖段最大振幅分别是-0.5℃和 0.4℃。冷段积温最大振幅,≥0℃积温是-102.7 ℃,≥10℃及≥15℃积温分别是-131.6℃、-205.9℃,负积温振幅最小为23.6℃。暖段以≥10℃积温振幅最大为 118.9℃,负积温最小为 22.9℃。 60 年代前后,北京各项积温先后由偏暖段进入偏冷段。1964—1979 年的 年平均温低于 250 年平均值(0.5℃),为有资料以来最冷气候段。其它各项 积温也都有表现,其中以≥15℃积温降温最多,比 1830—1979 年平均值 3772 ℃少 205.9℃, 26 年来以平均 8℃/年的速度下降,1979 年达历史最低值, 为 3038.2℃。负积温降温最少,44 年平均降低了 23.6℃,下降速度只有 0.5℃/年。该冷段同前一个冷段相比,强度明显的增强(见表 4-34), 同建国初期的暖段相比,年平均温降低了 0.7℃,对秋粮作物影响较大的≥ 15℃积温偏低了 292.1℃。负积温偏低了 46.5℃。表明夏季振幅大于冬季振 幅。 综上所述,各项积温的冷暖变化,呈周期性交替出现。在每个偏冷或偏 暖段中又存在各种不同尺度的小振动,主周期为 70—90 年,短周期在 30 年 以下。一般讲,偏冷段持续时间及振幅都略大于偏暖段。各积温之间比较是 夏季振幅大于冬季。从 60 年代起,已处于凉夏的偏冷气候段里。 4.未来气候趋势估计 对北京近 250 年的冷暖变化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现在的第四偏冷段仍是 处于 102 年时间尺度的偏冷段。因为,若温度按正态分布,以 2.4 倍标准差 (Sn)推算,则波动重现尺度近于 102 年;以 3.3 倍标准差(Sn)推算,近 于 102 年尺度变化。现以年平均气温为例,1969 年为 10.6℃,较常年 11.8 ℃偏低 1.2℃,是目前第四寒冷段最冷的一年。从表 4-35 可知,平均气温 的常年标准差 Sn=0.6℃,可推知 102 年降温值为 0.6℃×2.4=1.4℃>1.2 °。说明目前寒冷段尚属于 102 年尺度的振动。鉴于前面两次偏冷段维持时 间大约在 40—50 年间,这次冷段若从 60 年代算起则接近 20 年,还将持续 20 年左右甚至更长一些。因此,推测未来气候演变趋势是直到下个世纪初, 北京同全国一样仍处于第四个偏冷时段里。 从热量逐年及十年滑动平均值的计算的结果看,其值同实际值拟合程度 还是相当接近的。对未来的 20 年计算结果也表明到本世纪末主要是处于低温 段。但在这个偏冷段未结束前会有小的温度回升,可能出现在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这同张家诚先生用祁连山树木年轮指数的分析预报结果基本是一 致的(图 4-26)。

(二)旱涝

北京年降水量变率大,其值为 29%,故旱涝频繁。在《华北、东北近五

百年旱涝史料》中,诸如“赤地千里”“禾苗枯槁”“水深数尺”“陆地行

舟”的记载屡见不鲜。

根据中央气象局整编的“我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和北京 250 年降

水资料,总结出北京旱涝的气候规律。

1.近 500 年旱涝分析

根据北京市近 500 年旱涝史料中所记载的灾情,将旱涝划分五级:1 级

涝、2 级偏涝、3 级正常、4 级偏旱、5 级旱。为了便于定量分析,使降水量

的确定与旱涝级别相一致。先把降水量按下列标准划分三级:R³R0+d/2 为多

雨年;R0-d-/2£R<R0+d+/2 为正常年;R<R0-d-/2 为少雨年。式中 R 为汛期( 6

— 9 月)总降水量,R0 为汛期平均降水量,d+为正距平的平均值,d-为负距

平的平均值。据计算 R≥800 毫米为涝,R 在 625—800 毫米为偏涝,R 在 465

—625 毫米为正常,R 在 300—465 毫米为偏旱,R<300 毫米为旱。

从上述标准所划分的降水量等级和近 500 年旱涝等级资料统计可以看

出,旱涝史料和降水量的各级百分率比较接近(见表 4-35)。在通常情况

下涝和旱两级气候概率各为 9—10%,正常年气候概率为 35%,偏旱比偏涝

气候概率稍大,分别为 26%与 21%。另外,旱涝趋势是后 250 年比前 250

年偏旱年数增加 3%,而偏涝年数减少 5%,这也是气候振动的一种表现。
2.旱涝规律 旱涝变化并非按气候概率均匀分布,而是交替出现,呈周期性起伏。(图 4-27)清晰地显示出北京旱涝的长期变化趋势,其中低谷附近表示偏旱年数 少对应多雨期,高峰附近表示偏旱年数多对应少雨期。500 年资料中有 6 个 起伏波动,平均长度为 80 多年。另外,还可看出前 250 年旱涝波动不够显著, 特别前两个高峰,其偏旱年数的最高值均未超过 5 年。但近 250 年中这种波 动较为显著,其中 18 世纪 40 年代偏旱年数为 8 年,18 世纪 90 年代无偏旱 年数,分别为近 500 年来偏旱年数的最高和最低极值。 (图4-28)为北京汛期降水10年滑动曲线,其极大和极小值分别在1748 年和 1789 年,其振幅为 418 毫米。如以汛期(6—9 月)平均降水量 534 毫 米为界,划分多雨期和少雨期,则界线明显。250 年有三次起伏,平均长度 为 80 多年。而多雨期维持的年数一个比一个缩短(56—24—16 年),少雨 期的年数有逐步增加的趋势(42—45—54 年)。这表明近 250 年以来,正以 波浪式向干旱少雨的趋势发展,这同样是气候振动的一种表现。 根据以上分析,多雨期和少雨期的具体划分有以下特点(见表 4-36): (1)少雨期中,旱和偏旱年数占 49%,涝和偏涝年数占 17%,即少雨 期约为多雨期的图 4-27 1470 年以来每 10 年偏旱年数(实线)和 30 年滑动 平均(虚线)曲线图图 4-28 1724—1974 年汛期降水的 10 年滑动平均(实 线)和谐波分析(虚线)曲线3 倍,正常年占 34%,接近气候概率。多雨期情况大致与少雨期相反。用 x 2 检验,少雨期共 291 年,x 2=31.79,多雨期共 190 年 x 2=44.40,均超过自 由度为 4 时 0.01 的信度要求(13.28),表示和气候概率有显著性差异。 ( 2)1724—1974 年 6— 9 月平均降水量为 534.2 毫米,但在三个多雨 期中,平均降水量分别为 630.7、664.5、641.8 毫米,平均距平为 106.8 毫 米。三个少雨期中平均降水量为 80.7 毫米。旱、涝振幅为 187.5 毫米,是常 年平均数的 31.1%。汛期降水量平均数的这种变动仍是气候振动形势之一。 (3)1470 年以来连涝两年或两年以上包括偏涝的年份共有 11 次,其中 10 次发生在多雨期中;连旱两年或两年以上,包括偏旱的年份共 13 次,均 发生在少雨期中。 (4)雨期的平均周期为 80 年左右,这和图 4-27、4-28 中的平均波长 一致。其中少雨期变化于 35—54 年之间平均为 49 年;多雨期变化于 14—56 年之间平均为 32 年。 80 年左右的周期称为世纪周期。似乎和太阳黑子相对数序列的 80—100 年长周期有关。用 1724—1974 年 6—9 月降水序列作谐波分析(图 4- 28)。 发现有 79—102 年周期、 F 值均超过 10.0,其中 89 年周期 F 值达 15.9,均 远远超过 0.01 的信度要求。1470—1974 年旱涝等级序列的方差周期分析中 也有 80 年周期,这表明雨期 80 年左右的世纪周期是显著的。另外,用综合 时间序列方法分别对北京近 77、251、505 年汛期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 中谐波和方差周期分析表明还存在 35 年左右的吕布纳周期和 22 年的海尔周 期。从周期分析结果表明,未来 10 年将继续处于少雨期中。 本世纪上半叶为少雨期,其中 40 年代为最盛时期,偏旱年数占 70%。 继 50 年代为历史上一个明显而短暂的多雨期之后,1965 年起汛期雨量的 10 年滑动平均曲线已下降到平均线以下。1965—1984 年 20 年中已经历了 11 个 少雨年,9 个正常年和 2 个多雨年,所以从 1965 年已进入少雨期,大约可持 续到本世纪末。 3.旱涝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旱涝的地区分布是平原易涝,山区易旱。在干旱年份,有水库的地区, 农田水利工程配套就能进行灌溉缓解旱情,而无灌溉条件的地区,只能靠降 水。多雨年份,山区由于地表迳流大,不会出现内涝,但历时短,强度大的 暴雨会引起山洪暴发,甚至出现泥石流;而平原区特别东南郊地势低洼,则 会因泄水不畅出现沥涝。旱涝的时间分布是春季和初夏易旱,夏季易涝,但 夏涝频率仍小于夏旱频率。 旱涝指标的确定:习惯上都以小于某时期常年降水量的 70%为干旱的指 标,大于 150%为涝的指标。但它仅考虑了降水的气候特征,而没有考虑作 物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和反应,因而不能确切地衡量当地水分条件的利弊程 度。为了反映气候条件与作物之间的供求关系,采用蒸散力与降水量之比(即 供求差)作为衡量旱涝的数值指标,即 K 值。旱指标 K 值均大于 1.5,轻旱 K 值为 1.5—2.0,旱 K 值相当于 2.0—4.0,重旱 K 值大于 4.0。涝指标 K 值 小于 0.5。 本市的旱涝大致分为五种类型: 春旱:是指 3— 5 月降水稀少。概率为 90%左右。因地势、土壤、地下 水等情况的差异,旱情有所不同。一般山区、丘陵、岗地的旱情比平原严重, 平原又以通县、大兴的低洼地旱情轻。在春旱中,旱与重旱年份要占 90%以 上,由此可见,本市春旱十分频繁,而且重旱概率大。若无灌溉条件,冬小 麦产量锐减,春播作物也难以播种。 初夏旱:指 5 月下旬至 6 月干旱少雨。是继春旱之后又一常见的旱灾, 其出现概率为 50—70%,平原区略低一些,约为两年一遇。山区、半山区和 丘陵地带初夏旱的机遇较高约为 70%。 夏涝:7—8 月雨水过多,田间积水,对夏播作物的幼苗影响很大。据统 计,自 1959 年以来西北部山区没出现过夏涝,房山的山前及怀柔中部的迎风 坡夏涝概率为 30%左右,其它地区为 20%左右。 夏旱:雨季推迟或 7— 8 月降水稀少。本市雨季正常年始于 7 月上旬, 概率为 61%。夏旱的机遇,山区大平原小,西北部山区约 2 年一遇,其它地 区为 3—4 年一遇。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山区甚于平原。 初夏涝:雨季提前到 6 月中旬来临,并形成连阴雨天气,雨量达 50 毫米 以上,就会出现初夏涝。影响麦收以致丰产不丰收。夏涝机遇山区低于平原, 西北部山区几乎不出现,东北部山区约为 20 年一遇,平原地区 5—7 年一遇。 从多年旱涝发生的状况分析,灾情的发生是错综复杂的。如出现春旱的 年份可能是单一的春旱年,也可能是春旱连初夏旱,甚至又连伏旱,也可能 是前旱后涝。因此,在预防自然灾害上,要有几种准备,既要抗旱又要防涝 及持续抗旱等。 (三)灾害性天气 1.暴雨 暴雨是北京夏季最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 (1)暴雨灾害 本市降水集中在夏季,往往是由几场暴雨构成的。暴雨 日数多则年雨量多,反之则少。暴雨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有三个方面: ①洪涝,作物被淹、庄稼冲毁,土壤流失。 ②花期逢暴雨,受精不良,结实率降低。 ③暴雨多伴有大风、冰雹,致使作物倒伏,折断死亡,果实糜烂。北京近 30 年来 8 月中旬的暴雨危害最大(见表 4-37)。南部平原可达 80%以上。其中通县、大兴县为 100%,北部平原 40—50%,东北部山区为 50%左右,延庆县为 100%。平均每 3—4 年发生一次暴雨灾害。8 月上旬暴 雨危害率除延庆县为 100%外,其他各县多在 40—60 之间,每 4—6 年发生 一次暴雨灾害。 (2)暴雨的空间分布 北京暴雨分布与年降水量分布相一致。是以百花 山、军都山、云蒙山为界。此界东南迎风坡暴雨多在 150 毫米以上,分为三 个中心:房山区、怀柔县暴雨区,降水量都在 180 毫米以上;平谷县东部暴 雨区,降水量 150 毫米以上;通县、大兴县及昌平县平原区,是相对少量雨 区,前两县降水量不足 120 毫米,昌平县平原区降水量约在 100 毫米左右。 两大山脉西北的背风坡是暴雨最少区,其中怀柔县北部、门头沟区西北部雨 量不足 60 毫米(见图 4-29)。 图 4-29 北京地区年暴雨量分布图 (3)暴雨的时间分布暴雨的年际变化大,据统计 1956—1979 年,日降 水量≥50 毫米的暴雨共出现 190 次,年平均 8 次左右,最多年 15 次(1959 年),最少年 2 次(1957 年),最多时一个月达 7 次(1959 年 7 月)。暴雨 最早出现于 4 月上旬,最晚结束在 10 月下旬。其中 80%的暴雨集中在 7—8 月,更集中在 7 月中旬至 8 月上旬,此期间出现的暴雨要占全年暴雨总数的 54%,占 7— 8 月暴雨总数的 66%。北京四次 400 毫米以上的特大暴雨,均 出现在此时段内。 暴雨强度中,大暴雨占暴雨总数的 35%,特大暴雨占 14%(见表 4-38)。 其中约有 60—80%的雨量集中在 3—15 小时的时程内。(4)暴雨成因 每次暴雨过程的雨区范围均不同,有的是局地暴雨,有 的可波及几个区县,有的是全市性暴雨。特大暴雨过程中心基本出现在海拔 1000 米山前迎风坡地带,仅有个别例外。 ①地形对产生暴雨的影响 北京每年 6 月中旬开始受夏季风控制,副高北 跳,气旋和锋面不断形成,潜在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使强对流天气明显增强 增多。加上“北京湾”的喇叭口地形,正对夏季风:其一由于喇叭口效应, 促使气流辐合抬升;其二山麓地带崎岖不平,坡向不同,增温不同有利于热 力不稳定条件的发展;其三阻挡暖湿气流移动滞缓,延长雨时。在以上气候 背景和地形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使降水强度增加,暴雨频率较高。 ②天气形势对暴雨形成的作用 暴雨的产生还要有一定的天气形势相配 合。天气过程归纳有以下七类:蒙古低涡低槽型是北京产生暴雨最主要的天 气形势,占暴雨总数的 48%,占特大暴雨总数的 64%。其次切变型、回流型、 内蒙低涡型及东北低涡型。此外西南低涡和台风型虽出现次数较少,但一旦 出现就造成特大暴雨,例如西南涡造成的北京“63.8”大暴雨和 1972 年 7 月 27 日台风造成的怀柔枣树林大暴雨等。 2.冰雹 冰雹是北京危害农业生产的又一灾害性天气,尤其在山区、半山区更为 严重。北京地区降雹频繁,几乎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灾害。如通县县志上记 载“明朝万历十五年(即公元 1587 年)六月初二暮,通州大雨雹,自西北方 来,大如鸡卵,间有如杵如升者,坏民房屋牲畜”;昌平县志“明朝天启二 年(即公元 1622 年)夏四月,险雨怒号,雹如卵坏屋瓦,禾水偃拔”。建国 后也曾出现过多次严重雹灾,1964 年 6 月 10 日午后,先后从延庆县、怀柔 县、昌平县等开始,全市十三个区县部分乡普遍降雹,平谷县等地伴有 8 级 大风。雹径从鸡蛋、核桃大小到玉米粒大小不等,平均重量 3.5 克左右,最 大重量 9.6 克,地面积雹 2—10 厘米厚,全市计有 40 万亩农田果林受灾,个 别区县还有人畜伤亡,是一次范围广,灾情重的降雹过程。次日,全市又有 八个区县连续出现雹灾。1969 年 8 月 29 日下午全市十个区县先后降雹,直 径最大达 16 厘米,重 2 公斤,地面积雹半尺厚,城区还伴有几十年未见过 的大风,阵风达 11 级,长安街路灯有 2/ 3 被冰雹砸坏,民房玻璃瓦片破碎, 近郊丰台、海淀区六个乡白菜被毁,万余亩大秋作物和果树受灾,减产 50% 以上。城近郊区出现这样严重的雹灾实属罕见。 1984 年 6 月 2 日下午怀柔县北宅乡的一场雹灾,降雹 20 分钟左右,雹 粒大如鸡蛋,更多象栗子状,冰雹满山遍野铺盖一层,低洼地区淤积冰雹约 一米厚,眼看 800 亩黄熟的麦子砸成平地,果树只剩下干枝。给农业生产带 来极严重的损失。 (l)冰雹的地区分布 冰雹分布和地形关系极为密切。北京山区面积大, 地形复杂受热不均,容易产生热力对流,在一定的天气系统配合下,有利冰 雹的生成和发展,造成局地性的降雹。所以,山区雹日多于平原(见图 4- 30)。延庆县年平均雹日达 14 天,城区为少雹区,年平均雹日 l—2 天,东 南部年平均雹日 3 天左右。就山区而言,迎风坡灾轻,背风地灾重。 图 4-30 年平均雹日数分布图 (2)冰雹的时间分布 降雹有明显的日变化。本市大部分地区降雹时间 多出现在午后至傍晚(15—19 时),称午后多雹型。出现机率占全天降雹时 间的 70%以上。降雹平均初日为 4 月中旬,平均终日为 10 月初。年平均雹 日数为 28.7 天。降雹的年际变化较大,个别年份初日可提前至 3 月下旬或推 迟到 5 月下旬;终日可提前到 8 月底或推迟到 11 月上旬。年雹日最多 46 天 (1971 年),最少为 12 天(1968 年),相差 3.8 倍。 据 1964—1978 年 15 年降雹资料统计,降雹有三个高峰。5 月下旬到 6 月下旬为初夏高峰期,降雹概率为 73—93%;7 月中旬为盛夏高峰期,概率 87%;8 月下旬到 9 月上旬为夏末秋初高峰期,概率 70%左右。冰雹成灾概 率在 50%以上。其中 6 月中旬为最高峰,概率达 80%;其次是 7 月上、中旬 概率为 60—70%;初夏和夏末成灾概率为 50%左右。 本市冰雹连续出现时间最长可达 5 天,常见是连续两天。冰雹的连续性 在 6、7 月份的高峰期表现尤为明显。地区分布是西、北部山区连续降雹机率 较大,城近郊区和东南部机率较小。持续时间为 7—8 分钟,在 15 分钟以下 占 58%,15 分钟以上占 42%。 ( 3)冰雹直径 冰雹直径(见表 4-39),以玉米粒、豆粒(0.5-1.0 厘米)大小最多见,直径在 6 厘米以上的冰雹出现较少。(4)降雹路径 本市冰雹源地都在山区,其移动路径与地形密切相关。 降雹路径大致由西向东或西北向东南移动,主要路径有四条(见图 4-31)。 图 4-31 冰雹路径示意图 第一条 从怀柔县北部的卯镇山起往南分成三支。东支沿白河河谷到达密 云水库北部;西支沿渣汰沟到四海;中路由琉璃庙往南到怀柔水库北部。第 二条从延庆海坨山往西南经香村营、燕羽山分成两支。东支经大羊山穿过怀 柔、密云县南部到平谷县熊儿寨、黄松峪一带;西支经长陵过沙河到海淀区。 第三条从官厅水库顺永定河河谷而下到石景山区,往东进入城区。第四条起 源于百花山,经猫耳山过房山区到大兴县境内。 以上四条路径是平均路径,有时也可能偏离这几条路径,有时属于局地 降雹。 3.连阴雨 连阴雨是指连续 3 天以上的阴天并伴有降水的天气。根据资料统计,多 雨年份连阴雨次数较多。从连阴雨出现的时间及对作物的影响,分麦收连阴 雨和夏末秋初连阴雨。 麦收连阴雨除延庆县为 7 月 l—20 日外,大部分地区为 6 月 16 日到 7 月 5 日。麦收期间日照时数≤6 小时的日数达 3 天以上,过程降水量≥20 毫 米,这样的降水天气称麦收连阴雨。山区连阴雨次数多于平原,平谷县最多, 丰台区最少。出现机遇为三年一遇到两年一遇不等,有的年份不出现连阴雨。 连阴雨过程一般为 4—7 天,最长可达 12 天。 夏末秋初连阴雨常伴随低温,使玉米水稻灌浆过程缩短,影响籽粒重量 降低产量。8 月份的连阴雨的次数及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当年汛期雨量 的多寡。机率是三年二遇到四年三遇,持续日数为 3—5 天,最长 7—8 天。 4.低温冷害和冻害 低温冷害和冻害的实质都是温度偏低导致减产。低温冷害是指作物生育 期内热量不足或作物某一发育阶段遇到低于生物学下限温度时,引起作物生 育期延迟、晚熟或直接影响作物结实器官的形成,造成作物减产的灾害。冻 害是农作物生育阶段遇到严寒和其他不利气象条件而受害,早晚霜冻和寒潮 均可对作物造成冻害。此外大风、干旱等还能加重冻害。 5.风害 风是农作物重要的生存条件。它即是 CO2、O2 和水汽的输送者,又是农 田小气候的调节 者。但大风和静风对农作物都有害。大风危害包括机械损 伤(如茎杆折断、倒伏、果实脱落等)和生理损害(如花器萎蔫、生理干旱 等)。静风对作物是间接危害。在静风环境中,乱流交换作用减弱,形成 Co2 和 O2 的低浓度环境,作物生理机能受到抑制,光合作用显著减弱。同时,在 土壤较湿润的情况下,不利于根部有毒气体的逸出,造成植物中毒。 干热风又称干旱风,是小麦生育后期的一种自然灾害,缩短小麦灌浆过 程造成毙熟。干热风指标:日最高温≥30℃,相对湿度≤35%,风速≥ 3 米 /秒。本市干热风主要危害地区为山前暖区,尤以昌平县、房山县为重。为三、 四年一遇。

  本文标题:北京气候-冷暖、旱涝与灾害性天气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315/17423.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15/17423.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