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青海省(6)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1-06-28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经济概况
  青海自然资源虽极丰富,畜牧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但因人口 稀少,交通闭塞,使其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原有经济基础薄弱。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全省工、农(牧)业和交通运输业均有很大发展。但与东部沿海 发达地区相比较,则仍属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不发达地区。境内盐类、有 色金属、石油等矿产资源和水力资源、草场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均甚丰富。 农业 青海向为中国重要牧区之一。畜牧业历史悠久,95%以上的地区为 牧区和以牧为主的半农半牧区,天然草场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46.39%,主要分布于青南高原、祁连山地和柴达木盆地。其中可利用草场达 3345.04 万公顷,以草甸草场面积最大,约占 49.4%,草原草场占 27.5%,灌 丛草甸草场占 5.8%,沼泽草场占 12.6%,荒漠草场和疏林草场面积则较小。 ① 畜牧业以适应高寒能力强的藏系绵羊和牦牛为主,次为山羊和马,并 有少量驴、骡(东部农业区)和骆驼(柴达木盆地)。全省牧区均以草原畜 牧业为主,藏系绵羊所占比重大,分布广,是全国主要羊毛产区之一。历来 以生产富弹性、韧性及耐蘑的“西宁毛”著称,近年产量超过 1.6 万吨,为 1949 年的 3 倍多。牦牛头数约占全国牦牛总数的 40%,过去主要供乳、役用。 80 年代以来开始作为肉牛输往香港。 ② 全省种植业过去多集中于日月山以东的东部农业区,生产水平低,粮 食生产不能自给。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除东部农业区外,还在柴达木、共 和、沙珠玉、茶卡、门源等盆地和青海湖滨湖平原等地相继建立一批大型机 械化国营农场,在牧区中形成一些新垦区。目前全省耕地达 56.45 万公顷, 其中 70.8%为山旱坡耕地, 29.2%为水浇地。土地垦殖利用程度低,耕地分 布不均,一年一熟,复种指数不高,生产发展潜力大。农业以旱作为特色, 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主,其面积约占作物总播种面积的 68.09%,主要有春小 麦、青稞,次为蚕豆、豌豆、马铃薯等。经济作物较为单一,以油菜籽居绝 对优势,其他经济作物有限。
  在作物布局上,东部农业区作物分布上限一般 为海拔 3 200 米,青南高原则达 3 900 米。随海拔和温度的变化,作物的垂 直分布差异非常显著。在东部农业区,由河谷低地到浅山和脑山地区,形成 喜温的瓜果、蔬菜,温凉的小麦、豆类,耐寒的青稞、油菜的立体生产布局。 ③ 全国森林覆盖率最低的省份。全省有林地面积约 9.408 万公顷,而灌 木林面积则达 143.29 万公顷,森林 387 覆盖率仅 0.26%,包括灌木林仅 2.6%。木材蓄积量为 3063.57 万立方米。森 林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于东经 96°~103°的省境东半部,而西半 部甚至基本绝迹。山地森林多分布于祁连山、西倾山、阿尼玛卿山、巴颜喀 拉山和唐古拉山等山系,以云杉为主,次为圆柏和桦、山杨等。荒漠灌丛则 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青海湖盆地和海南台地的半干旱沙地上,以柽柳、 梭梭、沙拐枣、麻黄等为主。人工林多见于东部农业区和柴达木盆地新垦区。 野生植物资源分布广,数量多,尤以西宁大黄、冬虫草、青贝母、黄芪、羌 活、雪莲最为著名。冬虫草产量约占全国的 70%,为青海重要的传统出口物 资。 ④水产捕捞和养殖发展较晚。全省湖泊众多,水域广阔,除盐湖外,一 般均拥有一定的鱼类资源。青海湖和扎陵湖及鄂陵湖均盛产无鳞鱼,现已发 展为省内的两大天然渔场。淡水养殖则以柴达木盆地的可鲁克湖产量为较 大。
  本文标题:青海省(6)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49/1965.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49/1965.html

标签:青海省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