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2024年河南省七省联考适应性演练文综地理试题(2)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4-01-21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56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长江航运价值高,素有“黄金水道”之称。2022年,长江通航船舶多达12万艘。长江江面上航行的船舶多以柴油机为动力,日益增长的船舶数量威胁长江的生态环境安全。
湖北省宜昌市(图7)是我国著名的“水电之都”,每年近6万艘次的船舶在宜昌待闸、过闸。2023年,宜昌市提出打造“电化长江”先导区的战略,大力发展船舶电动化,广泛建设岸电设施(船舶靠港、待闸期间停用自身燃油发电,改用陆岸电网的电力供应),加快长江航运能源结构转型。近年来,宜昌市依托资源优势和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基础,建设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图片

(1)列举长江航运价值高的具体表现。(6分)

(2)分析宜昌市打造“电化长江”先导区的优越条件。(6分)

(3)与燃油船舶相比,说明电动船舶的优点。(6分)

(4)分析宜昌市建设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对电动船舶产业发展的作用。(6分)

(5)为评估“电化长江”的环境效益,科研人员拟在港口附近风力较小的区域布点,监测船舶污染物的排放情况。说明科研人员选址的合理性。(4分)
  【答案】(1)我国最长河流,通航里程长;通航吨位大,大吨位航道长;支流多,航运网络发达;沟通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连接大海(太平洋),便于实现河海联运;无结冰期,可全年通航;含沙量较小,淤积状况较轻。   

(2)临长江黄金水道,通航吨位高、船舶多;邻近三峡水电站,电力资源丰富、成本低;水电产业发达,电力基础设施完善,协作条件好;依托三峡,经济较为发达,具有资金、技术支持;政府提出先导区战略,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提高,政策支持力度大。

(3)减少对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利于能源安全;减少尾气、废水排放,减轻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保护长江及沿岸环境;降低能源成本,从而降低船舶运行成本;减轻船舶自重,增大载重量,提高有效吨位。

(4)为电动船舶提供关键设备,促进电动船舶生产;产业集群产生规模效应,降低电池成本,从而降低电动船舶生产成本;扩大电动船舶的生产规模,推动“电化长江”的普及;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推动电动船舶产业技术升级;提升宜昌电动船舶产业知名度,形成地域品牌效应。

(5)港口附近船舶多,便于扩大数据面,提高研究的准确性;港口附近便于开展对比,研究使用岸电的环境效益。风力较小的区域,船舶排放的污染物不易扩散,且不易受外来污染的影响,便于控制变量准确研究。

【分析】本题以宜昌市打造“电化长江”先导区为材料,设置5道小题,涉及河流的航运功能、工业区位、工业发展的影响、水污染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江航运价值高,素有“黄金水道”之称。长江为我国最长河流,通航里程长;长江为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江阔水深,通航吨位大,大吨位航道长;长江支流众多,沟通南北,流域面积大,航运网络发达;干流横贯东西,由内陆直通海洋,沟通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连接大海(太平洋),便于实现河海联运;通航河段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上,河流没有结冰期,可全年通航;流域内植被覆盖度较高,水土流失较轻,河流含沙量较小,淤积状况较轻。

【小问2详解】宜昌临长江黄金水道,临长江黄金水道,通航吨位高、船舶多,每年近6万艘次的船舶在宜昌待闸、过闸;宜昌邻近我国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电力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湖北省宜昌市是我国著名的“水电之都”,水电产业发达,电力基础设施完善,协作条件好;依托三峡,宜昌经济较为发达,有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基础,具有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2023年,宜昌市提出打造“电化长江”先导区的战略,加快长江航运能源结构转型,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提高,政策支持力度大。

【小问3详解】燃油船舶以柴油作为动力,柴油属于化石能源,为非可再生资源,使用电动船舶可以减少对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利于能源安全;柴油燃烧过程中排放大量污染物,使用电动船舶可以减少尾气、废水排放,减轻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保护长江及沿岸环境;水电成本较低,使用电动船舶可以降低能源成本,从而降低船舶运行成本;电动船舶不需要油箱储油,可以减轻船舶自重,增大载重量,提高有效吨位。

【小问4详解】动力电池为电动船舶的核心部件之一,建设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可以为电动船舶提供关键设备,促进电动船舶生产;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市场知名度(竞争力),获得规模效益,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降低电池成本,从而降低电动船舶生产成本;电池产业与电动船舶产业为内部有紧密联系的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推动电动船舶产业技术升级;集群发展有利于加强统筹布局,突出专业特色,形成区域品牌,提升宜昌电动船舶产业知名度,形成地域品牌效应。

【小问5详解】港口为供船舶停泊的场所,过往的船只多,便于扩大数据面,提高研究的准确性;港口附近靠近岸电设施,便于开展对比,研究使用岸电的环境效益;风会推动水体运动,加速污染物扩散,风力较小的区域,水面较为平静,污染物受水体运动影响小,船舶排放的污染物不易扩散,且不易受外来污染的影响,便于控制变量准确研究。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孔雀河地处天山南施,源于博斯腾湖,流域内松散堆积物广布,河岸两侧有胡杨林分布。20世纪70年代,图示研究区(位置见图8)的地下水丰富且基本处于天然状态。1980年以来,流域内水资源利用强度日渐加剧,尉犁镇以下河段出现断流现象。2016年开始,在夏季对孔雀河进行生态补水。图9示意甲、乙、丙三地地下水埋藏深度的变化。

图片

图片

(1)简述20世纪70年代图示研究区地下水丰富的条件。(6分)

(2)分析2006~2015年甲、乙两地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的差异。(6分)

(3)胡杨生存的临界地下水埋藏深度是8~10米。简析2010~2019年乙、丙两地附近胡杨林的长势变化。(6分)

(4)说出在夏季对孔雀河进行生态补水的理由。(6分)

(5)有人提出在夏季补水的基础上增加冬季补水,说明该措施的合理性。(4分)

【答案】(1)孔雀河源于博斯腾湖,湖泊补给量大且稳定,孔雀河水量较大,较稳定;河流沿岸多松散堆积物,河水易下渗、侧渗补给地下水;胡杨林减缓蒸发,涵养水源;松散堆积物孔隙大,地下水储存空间大;人口密度小,人类生产生活取水少,对地下水的影响小。   

(2)甲地地下水埋深波动下降,下降幅度大;乙地地下水埋深缓慢下降,下降幅度小。原因:甲地地处农田,农业灌溉耗水量大,且距离孔雀河较远,得到河流补给较少,地下水入不敷出;甲地地处农田和自然植被过渡带,农业生产耗水少,胡杨能涵养水源,且距离孔雀河较近,更易获得河流补给。

(3)乙地地下水埋深始终维持在胡杨生存临界埋深以上,能够满足胡杨生长需求,胡杨持续生长,覆盖率提高,生物量扩大;丙地地下水埋深降到临界埋深以下,无法满足胡杨生长需求,胡杨逐渐死亡,生物多样性减少,群落衰退。

(4)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夏季农作物生长耗水量大,农业生产需水量大;夏季胡杨生长需水量大;孔雀河天然洪峰出现在夏季,但在人类干扰下,夏季水位下降最明显;胡杨在种子主要在夏季形成,可以借助水流扩散,且提高河岸土壤湿度,利于种子萌发和定植;冬季为结冰期,补水难度大。

(5)缓解径流量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保障全年有水,维持生态效益;冬季温度低,蒸发弱,补水直接损耗较少,提高地下水位;能更多留存到来年春季,满足胡杨和农作物生长需要;补给沿岸地下水、土壤水;减轻冬春季节干旱风蚀;减轻荒漠化。

【分析】本题以孔雀河流域相关图文资料为材料,设置5道小题,涉及不同水体的相互关系、植被与环境、河流的水文特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孔雀河地处天山南麓,源于博斯腾湖,博斯腾湖面积较大,补给给孔雀河的水量较大且较为稳定,因此孔雀河水量较大且较稳定,为流域地下水提供了丰富、稳定的水源补给;流域内松散堆积物广布,孔隙大,河水易下渗、侧渗补给地下水,同时沉积物具有较大的储水空间,利于下渗,地下水储存空间大;河岸两侧有胡杨林分布,胡杨林可以涵养水源,减少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量,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20世纪70年代该地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人类生产生活取水少,对地下水的影响小。

【小问2详解】本题直接读图即可获取甲、乙两地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的差异。读图2可知,甲地地下水埋深波动下降,下降幅度大;乙地地下水埋深缓慢下降,下降幅度小。原因为:甲地地处农田,农业灌溉耗水量大,大量抽取地下水灌溉,使地下水位降低。且甲地距离孔雀河较远,得到河流补给量较少,地下水的补给量远远小于支出量;而乙地地处农田和自然植被过渡带,农业规模较小,对水资源的消耗较少,同时胡杨能涵养水源,且距离孔雀河较近,更易获得河流补给,地下水较为稳定,下降幅度小。

【小问3详解】2010~2019年乙地下水埋藏深度浅,埋藏深度约为2米左右,远低于胡杨生存的临界地下水埋藏深度,地下水埋深始终维持在胡杨生存临界埋深以上,能够满足胡杨生长需求,土壤水分条件好,胡杨林长势良好,持续生长,覆盖率提高,生物量扩大;丙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幅度大,土壤水分条件十分不稳定,且在12年左右地下水埋藏深度超过了胡杨生存的临界值,无法满足胡杨生长需求,胡杨逐渐死亡,生物多样性减少,群落衰退。

【小问4详解】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水体消耗量大;读图可知,孔雀河流域有大面积的农田,夏季农业用水量大,大量引用河流水进行灌溉,河流水量少;孔雀河沿岸有胡杨林等植被的分布,夏季为植被的生长期,植被需水量大。夏季冰雪融水量大,孔雀河天然洪峰出现在夏季,但在人类干扰下,流域内水资源利用强度日渐加剧,尤其在夏季水位下降最明显;胡杨在种子主要在夏季形成,可以借助水流扩散,且提高河岸土壤湿度,利于种子萌发和定植,而由于河流水量减少,尉犁镇以下河段出现断流现象,不利于胡杨林植被的扩散和生长;冬季气温低,为河流的结冰期,补水难度大。

【小问5详解】该地降水稀少,冰雪融水是湖泊和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冬季气温低,冰雪融水量小,河流处于枯水期,水量小甚至出现断流。冬季补水可以缓解径流量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保障全年有水,维持生态效益;冬季温度低,蒸发弱,补水直接损耗较少,补水时水体较多的下渗进入地下,可以补充地下水,提高地下水位;冬季补水能增加地下植被根系对水体的吸收,能更多留存到来年春季,满足胡杨和农作物生长需要;冬季气候干燥,沙尘天气多发,补水可以增加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减轻冬春季节干旱风蚀、减少风沙活动,减轻荒漠化。
2024年,安徽、黑龙江、吉林、江西、甘肃、广西、贵州将正式实施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实行“3+1+2”模式的新高考。七省份连同河南、新疆于2024年1月19日至21日举行普通高考适应性测试。

  本文标题:2024年河南省七省联考适应性演练文综地理试题(2)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gaokao/23682.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gaokao/23682.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