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2024年河南省七省联考适应性演练文综地理试题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4-01-21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莆田市地处东南沿海,水产养殖业发达。2022年,福建省首个工厂化循环水“楼房养虾”基地在莆田市建成,其核心理念是用最少的地、最省的水,养出最优质的水产品养殖大楼里四季恒温,每日养殖用水通过微滤机等设备进行循环“自洁”,养殖密度可提高到常规池塘养殖的10倍以上。部分养殖用水被输送到楼顶的微藻类培养池中,经过微藻类的作用后,连同微藻类直接输回到各层养殖池内。据此完成1~3题。

1. 该“楼房养虾”基地能够实现高密度养殖的主导条件是

  A.养殖经验丰富        
  B.市场需求旺盛

  C.养殖品种优良        
  D.养殖环境优越

2. 培养的微藻类可以

  ①补充天然饵料        ②降低池水溶氧量

  ③净化养用水            ④减少养殖用水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 “楼房养虾”模式可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推广的最主要优势是

  A. 建设投资少            
  B. 技术难度低

  C. 土地利用率高         
  D. 水资源消耗少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楼房养虾”基地养殖大楼里四季恒温,每日养殖用水通过微滤机等设备进行循环“自洁”,因为养殖环境优越,所以养殖密度可提高到常规池塘养殖的10倍以上,实现高密度养殖,D正确;2022年,福建省首个工厂化循环水“楼房养虾”基地在莆田市建成,养殖经验并不丰富,也没养殖特殊的品种,AC错误;市场需求旺盛对水产养殖有一定影响,但不是“楼房养虾”基地能够实现高密度养殖的主导条件,B错误。故选D。

  2.藻类是虾的食物,培养的微藻类可以补充天然饵料,①正确;降低池水溶氧量容易造成虾缺氧,不利于虾的生长,②错误;培养的微藻类可以消耗养殖用水中过多的营养物质,净化养殖用水,但不能减少养殖用水量,③正确,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组合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养殖大楼里四季恒温,每日养殖用水通过微滤机等设备进行循环“自洁”,建设投资大,技术难度高,AB错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土地紧张,“楼房养虾”模式可以实现高密度养殖,土地利用率高,C正确;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降水丰富,水资源消耗少不是其主要优势,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水资源,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

  大都市区的人口、就业空间分布差异显著。以距离市中心远近,将伦敦、纽约、东京巴黎四大都市区划分为四个空间图层,其中第一、二图层为中心城区,第三、四图层为外围城区。图1示意四大都市区不同图层居住人口和就业人口密度,据此完成 4~5 题。

图片

4. 从第一圈层看,“职多住少”现象最显著的大都市区是
  A.伦敦       B.纽约 
  C.东京       D.巴黎

5. 四大都市区中

  A.伦敦中心城区居住供给充足            
  B.纽约外围城区就业高度集聚
  C.东京居民平均通勤时间较长            
  D.巴黎各圈层间职住差异较大
  【答案】4 C    5. C

  【解析】4.“职多住少”现象应体现为居住人口密度小,就业人口密度大。读图中第一圈层数据可知,纽约、巴黎第一圈层居住人口密度和就业人口密度都较大,“职多住少”现象不显著,BD错误;伦敦和东京第一圈层居住人口密度都较小,就业人口密度都较大,但两城市居住人口密度差异不大,就业人口密度东京远大于伦敦,因此从第一圈层看,“职多住少”现象最显著的大都市区是东京,C正确,A错误。故选C。

  5.伦敦中心城区居住人口密度远小于就业人口密度,居住供给并不充足,A错误;纽约第一圈层就业人口密度远高于其它圈层,说明城区就业高度集聚在第一圈层,B错误;东京“职多住少”现象最显著,因此居民平均通勤时间较长,C正确;巴黎各圈层居住人口密度和就业人口密度差异最小,各圈层间职住差异较小,D错误。故选C。

  【点睛】职住平衡的基本内涵是指在某一给定的地域范围内,居民中劳动者的数量和就业岗位的数量大致相等,即职工的数量与住户的数量大体保持平衡状态,大部分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勤交通可采用步行、自行车或者其他的非机动车方式;即使是使用机动车,出行距离和时间也比较短,限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样就有利于减少机动车尤其是小汽车的使用,从而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挪威南部某高寒地区的植被主要由地衣、小灌木等组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该地区灌木向高海拔的地衣群落扩张,植被出现“绿化”现象(图2);夏季地衣下的土壤温度比灌木下的土壤温度高1.45℃。据此完成6~8题。

图片

6. 该地区植被“绿化”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增多           B.气温升高  
  C.光照增强           D.风力减弱

7. 该地区夏季灌木下土壤温度低于地衣的主要原因是灌木下土壤

  A.吸收太阳辐射较少
  B.吸收大气逆辐射较少
  C.反射太阳辐射较多    
  D.释放地面辐射较多

8. 随着灌木的扩张,该地区土壤

  A.日温差变大        B.厚度增加
  C.有机质减少        D.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6. B    7. A    8. B

【解析】6海拔越高,热量条件往往越差,高海拔地区因热量条件较差限制了灌木的分布高度。近年来,该地区灌木向高海拔的地衣群落扩张,植被出现“绿化”现象,说明温度升高,热量条件更加充足,更高海拔处也适合灌木丛的生长,B正确;制约高海拔地区植被生长的主导因素是热量,而与降水、光照、风力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

  7灌木地上生物量较多,植被对太阳辐射产生较强的遮挡,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因此土壤温度更低,A正确,C错误;太阳辐射是地面温度升高的直接热源,与大气逆辐射关系不大,B错误;土壤温度低释放地面辐射较少,且释放地面辐射量的多少是土壤温度高低对应的结果,而不是原因,D错误。故选A。

  8随着灌木的扩张,该地区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日温差变小,A错误;生物活动加速土壤的形成,厚度增加,B正确;灌木的枯枝落叶多于地衣群落,土壤有机质增多,C错误;灌木扩张,生物多样性增多,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土壤形成主要因素有:(1)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提供矿物质和无机养分;(2)生物是土壤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提供有机物;(3)气候是土壤形成的动力因素,提供水分和热量;(4)地形影响光照、热量和水分等条件,影响物质转换;(5)时间和人类活动等也会影响土壤形成。

  沙粒在被风搬运的过程中,从迎风玻向前运动到背风坡滑落堆积下来。随着沙粒不断的搬运和堆积,在沙丘内部形成与背风坡倾斜方向一致的斜层理。当风向发生改变时,沿着沙粒前进方向又会形成新的沙丘。图3示意某地区地质地貌发育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9~11题。

图片

9.下列地区最可能出现图示地质地貌发育过程的是

  A. 青藏高原南部
  B. 内蒙古高原西部
  C. 德干高原东部
  D. 巴西高原北部

10.以下风沙沉积层形成最早的是

  A.S₁         B.S₂          C.S₃          D.S₄

11.风沙沉积层Ss形成时

  ①风力较强 ②风力较弱
  ③风向多变 ④风向稳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9. B    10. A    11. D

  【解析】9图为沙丘地貌的发育过程,沙丘为典型的风力堆积地貌,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旱、半干旱的地区。青藏高原南部、德干高原东部和巴西高原北部降水均较丰富,不利于沙丘发育,ACD错误;内蒙古高原西部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最可能出现沙丘地貌发育过程,B正确。故选B。

  10图中S5覆盖在S1-S4之上,说明S5形成时间最晚。S1-S4中,斜层理倾斜方向是一致,读图可知,S2部分覆盖在S1上,说明S2形成晚于S1,同理S3晚于S2,S4晚于S3。因此选项中风沙沉积层形成最早的是S1,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读图可知,S5沉积层内部斜层理十分一致,说明风向稳定,没有明显变化;S5沉积层顶部较为平坦,没有出现明显的沙丘,说明风力较弱,综上所述,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选D。

  【点睛】新月形沙丘是流动沙丘中最基本的形态。沙丘的平面形如新月,两坡不对称,迎风坡缓,背风坡陡。

  本文标题:2024年河南省七省联考适应性演练文综地理试题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gaokao/23682.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gaokao/23682.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