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第14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3-02-23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第14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

最新考纲 核心素养定位 考情报告
1.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掌握主要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分布特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2.理解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综合思维)
3.能够结合示意图,根据河流特征判断地形特征。(地理实践力)
以区域分布图、剖面图为背景,考查河流地貌的类型、形成过程以及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和发展、农业生产的影响等,考查频度较高,选择题、综合题均可命题。

 


[梳 理 知 识 体 系]

[再 现 基 础 知 识]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1.河流侵蚀地貌
综合河谷的演变图,回答问题。

河谷发展阶段 侵蚀类型 地貌
初期(A) 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 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
中期(B) 向下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 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
成熟期(C) 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 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形

 

【易错辨析1】 峡谷、急流、瀑布为什么一般分布在河流的上游?
提示 河流的上游,河底纵坡较大,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表现得最为强烈,加上岩石的性质和构造条件的影响,常形成峡谷、急流和瀑布。
2.河流堆积地貌
结合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回答问题。

(1)出山口处a:洪(冲)积扇或洪积冲积平原。
(2)中下游地区b:河漫滩平原
(3)入海口c:三角洲
【易错辨析2】 冲积扇和洪积扇的形成有何不同?
提示 洪积扇发育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山前,冲积扇发育于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山前。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影响聚落的形成

2.影响聚落的规模
(1)耕地破碎地区:乡村规模相对较小
(2)耕地连片地区:乡村规模较大
3.影响聚落的选点
河流冲积平原上的聚落,要考虑洪水的威胁,一般分布在洪水淹不到的地方。
4.影响聚落的分布
(1)平原低地:沿河呈线状分布。
(2)山区河谷中: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
【易错辨析3】 河口三角洲地带一定是聚落密集区吗?
提示 不一定。如黄河三角洲聚落密集度较低,这与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洪灾,黄河多次决口、改道,盐碱地分布广有关。其聚落密集程度远低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勒拿河三角洲面积广阔,但由于纬度高(北极圈以内),气候极其寒冷,不利于人类生产、生活,无常人居住。

考点一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例1】 (2017·全国卷Ⅱ,9~11)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1)~(3)题。

(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
(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
[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审题能力培养]
第1步 从文字材料获取信息
①洪积扇形成过程是:河流、沟谷的1洪水较多;在2山口位置;坡度骤减,地形平坦;流速减慢;大量碎屑物质堆积。
②贺兰山东麓洪积扇连片分布,除甲地外,洪积扇堆积物以3砾石为主,颗粒较大。
③贺兰山东麓南部洪积扇耕地4较少
第2步 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

答案 (1)C (2)B (3)B

1.河流侵蚀地貌
(1)河流的侵蚀方式与河谷特征
侵蚀方式主要有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不同河段,河流所受的侵蚀方式不尽相同,地貌各有差异。如下图所示:

(2)河流凹岸侵蚀与凸岸堆积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于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所示:

2.河流堆积地貌
冲积平原是典型的堆积地貌,有三种类型:
组成及分布 形成机制及图示
洪积—冲积
平原(山前)

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流出谷口,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最后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地貌特点: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堆积物质由粗到细
河漫滩平原
(河流中下游)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河漫滩,河流改道,废弃的河漫滩,连接成河漫滩平原。地貌特点:地势平坦、宽广
三角洲平原
(河口地区)

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堆积形成三角洲,若干个河口三角洲连成三角洲平原。地貌特点: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

 

知识拓展 河流堆积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共同性: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活动。
(2)不同点:洪积—冲积平原既不旱,也不涝,为农业高产田;河漫滩平原旱涝较为严重,粮食产量不稳定;三角洲地区易出现土地盐碱化,影响农业生产。

(2019·深圳高三期末)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下图是扇三角洲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扇三角洲的特征是(  )
A.发育在河流入海口                          B.分布在湿润地区
C.沉积物大多为粉沙                          D.可多次堆积形成
(2)图中的辫状河流(  )
A.流量稳定                                          B.河道较深
C.容易改道                                          D.无结冰期
解析 第(1)题,扇三角洲发育在河流出山口,与水体相连,但不一定是河流入海口,A错。扇三角洲是河流堆积作用而形成,有河流、山体、水体的地方可发育,不一定在湿润地区,B错。沉积物具有明显的分选性,下层是砾石、粗砂,上层大多为粉沙,泥土,C错。读图并结合文字材料,可知经多次堆积形成,D对。第(2)题,图中的辫状河流是河流在冲积扇上多次改道形成,C对。受山间降水量影响,流量不稳定,A错。位于地势较平坦的三角洲,落差较小,河道较浅,B错。不能确定有无结冰期,D错。
答案 (1)D (2)C

素养一 区域认知:河流地貌特征分析
1.(2018·全国卷Ⅰ,6~8)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1)~(3)题。

(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
A.T0                                                      B.T1 
C.T2                                                       D.T3
(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
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
(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
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河段位于河流上游,下蚀作用明显;且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说明T0为河漫滩,枯水期河流水位降低,河漫滩出露地表,接受泥沙堆积,面积会扩大。第(2)题,河流流速越快,堆积的砾石颗粒越大。由材料可知T3时期砾石的平均砾径最大,说明T3时期该断面流速最大,A正确。第(3)题,图中显示T3、T2、T1现位于地势较高的河流阶地上,说明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抬升作用。由图可知,每个时期的阶地面都较平坦,说明各个时期内地壳比较稳定,可推断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间歇性抬升,D正确。故选D。
答案 (1)A (2)A (3)D
素养二 综合思维:河流弯曲段地貌分析
2.(2013·海南地理,22,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河流在弯曲段存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
法国罗讷河上的圣贝内泽桥始建于1177年,13世纪和15世纪曾大修和重建,1668年被废弃。1669年的大洪水冲毁了河流右岸的桥墩,后来左岸的残桥(左侧图中粗实线)成为旅游景点——圣贝内泽断桥(右侧照片)。

通过比较断桥处河流左右岸附近河水的深浅及流速差异,说明该断桥能保存至今的原因。(10分)
解析 河流在弯曲河段有“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现象。结合图文材料可知,圣贝内泽桥修建于河流弯曲处,右岸为凹岸,侵蚀作用强,河水较深、流速较快,甚至在洪水期冲毁桥墩;而左岸堆积作用强,河水较浅、流速较缓,河流对桥的冲蚀作用较弱,所以断桥得以保存至今。
答案 桥梁修建在河流的弯曲河段,右岸为凹岸,水深、流急,对河岸的冲蚀强烈;左岸为凸岸,河水浅、流速慢,河岸较少受冲蚀,对断桥的冲蚀作用很弱。

考点二 河流流向判断


【例2】 图Ⅰ为某区域示意图,图Ⅱ反映图Ⅰ中的P地河谷剖面,图Ⅲ反映图Ⅰ中的湖泊水位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河流流向及湖泊类型分别为(  )
A.自北向南 淡水湖                          B.自南向北 构造湖
C.自南向北 冰碛湖                          D.自北向南 咸水湖
(2)R城的海滨浴场游客云集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湖泊蓄水范围为a ②湖泊蓄水范围为b ③S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④S城受盛行西风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
[审题能力培养]
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

答案 (1)D (2)C

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
(1)根据一条等高线,判断河流流向

(2)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断河流流向

(3)根据河床的深浅判断河流流向

(4)根据城市合理规划图判断河流流向

(5)根据河流地貌类型判断河流流向

(6)根据河流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河流流向
一般地,河流上游沉积物颗粒较大,且棱角分明;河流下游沉积物颗粒较小,且呈浑圆状;入海口处沉积物颗粒最小。

(2019·洛阳调研)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下图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读图,回答下题。

若该城市功能区布局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
A.西风;自西向东                              B.西北风;自东向西
C.东南风;自东向西                          D.东风;自西向东
解析 根据图例和指向标判断,重化工业区分布在城市东部,且城市布局合理,说明该地主导风向是西风。重化工业区布局在河流下游,所以河流流向是自西向东流。
答案 A

素养一 区域认知:河流流域特征分析
1.(2014·海南地理,18~20)如下图所示,位于湿润区的某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进入平原。读下图,完成(1)~(3)题。

(1)上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河流流量最小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上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修建水坝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3)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的原因可能是(  )
A.河流侵蚀、逐步将山脉切开
B.河流改道,由与山脉平行改为穿行
C.河流先于褶皱形成
D.山脉断裂,断裂处形成河流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地形及河流流向判断:甲位于河流上游,丙和乙位于中游,丁位于下游。因此A正确。第(2)题,通过图示分析,乙位于地势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最适宜建大坝,因此选B项。第(3)题,若山脉先形成,河流应平行于山脉延伸,即纵列分布,不会将山脉切开,更不会穿行山脉,因此A和B错;只有河流先于褶皱形成的前提下,才会出现河流穿行山脉,C正确。
答案 (1)A (2)B (3)C
素养二 区域认知:据等高线特征描述河流流向
2.[2015·安徽文综,35(1),10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上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
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10分)
解析 河流发育在山谷之中,等高线弯曲方向与河流的流向相反。
答案 (自源头)由东向西流经小尤尔都斯盆地,至巴音布鲁克附近向南流入大尤尔都斯盆地,然后再向东南流出本区。

考点三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例3】 (2015·北京文综,4~5)下图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  )
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
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
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
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
(2)图示地区(  )
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
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
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
[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
[审题能力培养]
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

答案 (1)C (2)D

不同地形区,河流地貌类型不同,对聚落形态、密度、成因及分布的影响不同,具体表解如下:
 
地形 高原 山区 平原
分布 深切河谷两岸的狭窄河漫滩平原 洪(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
形态 多呈狭长的带状 条带状 团状、带状
密度 较小
原因 地势相对较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丰富,淤积有肥沃的土壤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
举例 青藏高原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 甘肃省城市及人口的分布 四大文明古国发祥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技法点拨] 聚落合理选址的判断技巧
(1)根据地形判断。聚落应布局在地形平坦的地区。
(2)根据水源判断。聚落应布局在水源丰富或靠近水源的地区。
(3)根据交通判断。聚落布局应有便利的交通,位于沿海、靠近河流、有公路或铁路通过的地区。
(4)根据灾害判断。聚落布局应避免灾害的影响,应位于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影响不到的地区。

(2019·唐山期末)下图为我国某河谷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乙、丙两地所处地貌类型为(  )
A.三角洲                                              B.洪积扇
C.冲积扇                                              D.河漫滩
(2)该河谷地区最适宜聚落布局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乙、丙两地位于河床两侧,介于平均水位和洪水位之间,在洪水季节被淹没,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因而地貌类型为河漫滩。第(2)题,丁地地势高,不会造成洪水威胁,且地形平坦,比较宽阔,最适宜聚落布局;乙、丙两地处于洪水位以下,不能修建聚落;甲地较狭窄。
答案 (1)D (2)D

素养一 综合思维:聚落分布与自然灾害防御
1.(2017·海南地理,9~11)位于岭南山地的某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下图所示,尽管水淹频率很高,但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据此完成(1)~(3)题。

(1)在农业社会,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是(  )
A.谷地面积                                          B.河流水量
C.林木产量                                          D.风俗习惯
(2)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  )
A.通风                                                  B.避灾
C.采光                                                  D.美观
(3)这些集镇遭遇的洪水特点是(  )
①砾石多 ②退水快 ③历时长 ④流速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第(1)题,由题干提示,该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所以可知谷地面积是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第(2)题,该县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水淹频率很高,所以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可以在一、二层被洪水淹没时,方便人们避险和出行,所以这些集镇住宅能够“淹而不没,灾而无难”。第(3)题,根据材料提示,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说明集镇遭遇的洪水破坏力较弱,由该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洪水来时流速缓,带来的砾石少,洪水退水快。
答案 (1)A (2)B (3)C
素养二 综合思维:河流与聚落选址
2.(高考经典题)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纬38.5°所作的地质构造、地貌剖面图,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读图,完成(1)~(2)题。

(1)对图中四地地质构造成因、地貌外力作用方式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流水侵蚀
B.②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沙砾洪积
C.③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泥沙冲积
D.④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泥沙堆积
(2)图中城市历史上曾是某王朝的都城,该王朝一般会选择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修建皇家陵墓。图中较为理想的地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第(1)题,根据此地位于北纬38.5°,东经106°附近,且有黄河流经,可推知是银川平原,①地为贺兰山,地势较高,无法受到黄河干流流水侵蚀,A项错误。②地位于山口地区,由黄河的众多小支流形成沙砾洪积,不是干流洪积形成的,B项错误。③地有黄河干流流经,断裂下沉后黄河的泥沙在这里冲积形成冲积平原,C项正确。④地地势较高,黄河干流无法向高处堆积,D项错误。第(2)题,仔细读图,①为侵蚀山地,土层薄。②地洪积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地势较高,地下水埋藏较深。③为冲积平原,土层深厚,但地势较低,地下水埋藏较浅。④为沙丘覆盖的平原,土层较薄。对比四个地点,②地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符合皇家修建陵墓的选址条件,B项正确。
答案 (1)C (2)B

限时规范专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高考经典题)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1~2题。

1.该沙丘位于(  )
A.冲积扇                                              B.洪积平原
C.三角洲                                              D.河漫滩
2.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第1题,一般冲积扇位于山前开阔地段,洪积平原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三角洲位于河口地区。而题干明确告知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再结合图可确定爬升沙丘位于河漫滩。故选D。第2题,爬升沙丘是指沙丘移动受山地阻挡时,沙在风力作用下沿坡面爬升形成的沙丘,沙丘迎风坡面较缓,背风坡面较陡,再结合景观图可确定选C。
答案 1.D 2.C
(2014·重庆文综,8~10)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3~5题。

3.如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
A.河源                                                  B.凸岸 
C.凹岸                                                  D.入海口
4.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  )
A.石笋                                                  B.冰斗
C.风蚀蘑菇                                          D.花岗岩风化球
5.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 cm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映图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  )
 
 
解析 第3题,河源地区一般水流较急,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峡谷地貌,A项错误。河流在凸岸堆积,凸岸水流缓,较大的石块在这里沉积下来,形成砾石滩,B项正确。凹岸侵蚀作用显著,河水较深,不会形成滩地,C项错误。河口地区水流变慢,泥沙在此沉积,形成三角洲等地貌,不会形成砾石滩,D项错误。第4题,砾石变圆的原因是石块相互碰撞磨蚀,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关键找出各个选项的外力作用。石笋是流水的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A项错。冰斗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B项错。风蚀蘑菇是风吹动小石块对大石块碰撞、磨蚀,即风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与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C项正确。花岗岩风化球是风化作用下形成的,D项错误。第5题,仔细读图,图中有一石块标出为直径9 cm,通过与其他石块的比较分析,接近直径9 cm的石块最多。A项中各类石块所占比例相差不大,排除A。B项中接近9 cm的石块所占比例最小,排除B。C项中17~20 cm所占比例最大,排除C。D项中8~11 cm所占比例最高,符合题意。
答案 3.B 4.C 5.D
(2019·福建漳州八校联考)读我国江南地区某河谷剖面图,完成6~7题。

6.图示构造地貌为(  )
A.背斜山                                              B.向斜谷 
C.背斜谷                                              D.向斜山
7.甲、乙两地对应的位置正确的是(  )

解析 第6题,图示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该背斜中部的地势比两侧低,为谷地,故图示构造地貌为背斜谷。第7题,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可知,甲地位于乙地的北方,可排除B、C项;图中甲地堆积作用明显强于乙地,说明甲地位于河流的左岸或凸岸,可排除D项,故选A。
答案 6.C 7.A
(2019·东北三省四市第一次联考)大凌河是辽宁省西部最大的河流,含沙量大,洪灾频繁。明代以来,大凌河口或向南持续迁移,或向北跳跃。在往复摆动变迁的过程中,有的时期地转偏向力起主导作用,有的时期受河流堆积抬高地势或地壳运动改变地势的影响较大,同时,海洋对河道变迁也有一定影响。下图为明代以来大凌河下游河道及河口变迁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明代时期,大凌河下游河道向南持续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转偏向力                                      B.地势高低
C.海洋作用                                          D.人类活动
9.明代后期至民国时期,大凌河下游河道向北跳跃期间(  )
A.河道加宽变深                                  B.地壳运动稳定
C.河流含沙量减少                              D.海岸线退缩
解析 第8题,题目表明“下游河道向南持续迁移”,需注意其中的关键信息“持续”,说明存在一种规律性的影响因素,使得下游河道一直向南(向右)移动,由此判断A正确。第9题,该河流上游流经辽西地区,从上中游挟带了大量的泥沙,含沙量较大,下游流经平原地带,流速减慢,沉积明显,河道展宽变浅,A、C错误;“向北跳跃”意味着海岸线推进,D错误;B正确。
答案 8.A 9.B
结合某区域地形图,完成10~11题。

10.仅从自然条件考虑,图中四聚落中受泥石流威胁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四聚落中(  )
A.甲聚落位于河流交汇处,取水最方便,形成最早
B.乙聚落地势最高,洪涝灾害少,但发展缓慢
C.丙聚落在河流凹岸,水深易建码头,发展最快
D.丁聚落地形平坦,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慢
解析 第10题,图中丙聚落,位于河谷地区,河流上游等高线密集,河流落差大,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甲、乙、丁三聚落所处河谷较为平坦,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小。第11题,丁聚落位于河流交汇处附近,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水陆交通便利,最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形成最早、发展最快、规模最大。乙聚落位于河流上游,地势最高,水量小,洪涝灾害少;但受地形和交通的限制,发展缓慢。
答案 10.C 11.B
二、综合题(共46分)
12.(2019·河南省郑州市高三质量检测)读华北平原主要冲积扇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说出该区域冲积扇的分布特点,并分析该区域冲积扇形成的原因。(6分)
(2)分析该区域冲积扇上多古城的原因。(4分)
解析 第(1)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冲积扇(洪积扇)形成在山麓地带的河流出山口位置。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挟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即冲积扇。第(2)题,应从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分布特点:分布在太行山山麓地带或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河流出山口。
成因:河流流经太行山区,(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挟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
(2)靠近河流,可以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古城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气候条件优越。
1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下图分别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及丹娘乡附近河道景观图。

(1)描述该地区地形地势特征,并推测其发展趋势。(6分)
(2)简述图中沙洲的形成原因,说出影响沙洲中心沙山高度的地质作用。(8分)
(3)以该地区聚落和交通为例,简述地形对其影响。(8分)
解析 第(1)题,地形地势特征可以根据等高线判断出来。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受板块挤压,整体地势抬升;河谷地带受河流侵蚀作用,会逐渐变深。第(2)题,沙洲属于河流堆积地貌,成因可以从含沙量、搬运能力变化等角度考虑。因沙山位于沙洲中心,主要是受风力作用影响。第(3)题,地形对交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交通线路的位置、走向和交通运输方式上;地形对聚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聚落的选址、规模、形态等。
答案 (1)整体地势高,海拔多在4 000米以上,有较深河谷。发展趋势:整体海拔会逐渐升高,河谷会变深。
(2)上游地区河水流速较快,搬运能力强;河流含沙量较大;该河段地势高差小且河道弯曲,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下降,泥沙堆积,形成沙洲。风力作用。
(3)以交通为例:受地表崎岖不平的影响,该地交通线路多分布在地势较为低平的河谷地带;其走向多与等高线延伸方向一致;交通运输方式多以公路运输为主。
以聚落为例:聚落整体规模较小,聚落较为分散,聚落形态受地形影响较大,多分布在河谷地带。
14.[2013·全国卷Ⅱ,36(1)、(3),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
(2)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分)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解析 第(1)题,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会带来大量泥沙,枯水季节水位较低河床泥沙裸露,风出山口后,M处附近风力减小会导致风沙沉积。第(2)题,先表明观点,然后说明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如选择观点A沙丘群规模会扩大,则要根据材料中的沙丘群形成的条件说明理由,即风和河流带来泥沙导致沙源丰富,河床裸露、风力减小导致泥沙沉积。如选择观点B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则要说明泥沙来源减少的原因,以及限制沙丘群规模扩大的因素。
答案 (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
(2)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论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
  本文标题:第14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chu/19224.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chu/19224.html

    标签:河流地貌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