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北京市旅游名胜_门头沟区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08-29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内边长城敌台】在北京门头沟区西北山区。分布于沿河口、龙门口、 黄草梁、洪水口一线长达 40 公里的山巅或险隘处。筑于明万历元年(1573 年)至三年。隶属真保镇紫荆关所辖。原有敌台十五座,其中三座已毁。分 上下两层,高约 15 米,宽 10 米以上。底层用石条铺砌,墙身砌砖;上层周 围有垛口,上下层之间有梯相通。敌台上的石额都刻有编号(自沿字第壹号 至第拾伍号),敌台之间有的虽无城墙连接,但能凭地形据险,彼此呼应, 形成一道连续性的防线。在洪水口东侧梨园岭还有一座无编号敌台,其形制 外观与编号敌台基本相同。 【百花山】在北京门头沟区西北与房山县交界处。海拔 1,991 米,山阴 终年冰雪不化。山中植物繁茂,盛产杉漆、药草、蘑菇、黄花。春夏之交, 百花灿烂,色彩缤纷,香气袭人,山因此得名。山中旧有菩提树、仙人桥、 望海石、龙王庙、白水庵、瑞云寺、龙潭、摔龙石、金章宗石床等古迹,今 古建筑均已无存。 【戒台寺】又名戒坛寺。在北京门头沟区马鞍山,距市区 35 公里。唐武 德五年(公元 622 年)建,称慧聚寺。辽咸雍年间法均高僧在此建坛传戒。 明上统十三年(1448 年)重修,改名万寿寺。清时多次重修扩建。现存建筑 多为清代遗物。寺坐西朝东,依山势高低而建,主要有天玉殿、大雄宝殿、 千佛阁(已拆除)、戒坛等。戒坛为汉白玉筑高台,平面呈正方形,通高约 3.5 米,分三层,每层石台四面部镌有文饰和石龛洞,雕刻精致,为明代原 物。千佛阁重檐层阁。建筑宏伟,登高可俯视浑河。群岚迭翠,气象万千。 寺院还分布多处庭院,格局新颖,清幽别致,颇具江南寺院风貌。寺外塔院 内辽塔、辽碑、元幢及白皮松等林木与红墙金顶交相辉映,更使占刹增色生 辉。 【戒台古松】在戒台寺内。著名的有抱塔松、卧龙松、活动松、自在松、 九龙松、莲花松、凤眼松等。前人有诗曰:“潭柘以泉胜,戒台以松名:一 树具二态,巧与造物争。”古松分植于寺内几组重要建筑旁,树型各异,枝 干槎丫,不论严寒酷暑,傲然挺立,使得戒台古刹更加恬静肃穆。 【沿河城】在北京门头沟区西北山上。为明代边塞城堡,屯兵要塞。城 东西长约 420 米,南北长约 300 米,有东西二门,东门名万安(已被拆除), 西门名永胜,均为砖石结构。城墙用呆石和鹅卵石砌筑《现大部塌毁)。城 中有《沿河口修城记》石碑一座,记载明万历六年(1578 年)副都御史张卤 督建城防始末。 【潭柘寺】在北京门头沟区群峰环列的潭柘山山腰。因寺后有龙潭,山 间有拓树而得名。始建于晋代,原名嘉福寺,故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 城”的谚语。唐代名龙泉寺,金皇统时改名大万寿寺,明天顺元年(1457 年) 复名嘉福寺,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 年)改称岫云寺,其名称更迭频繁,但 俗名潭柘寺却流传遐迩。现存建筑为明清两代遗物。殿堂依山势而建,成阶 梯形层层高升。东西配殿相辅,古朴雄奇,环境优雅。是一处高山清泉、松 柏交翠的自然风景区。寺分东西中三路。中路有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 宝殿、三圣殿(已不存)、毗卢阁等。大雄宝殿为黄瓦重檐庑殿顶,大脊两 端琉璃鸱吻上,系以黄闪闪的鎏金长链,气势轩昂。毗卢阁踞寺最高点,登 阁远眺,如入画境。东路由庭园式建筑组成,有方丈院、延清阁和万岁宫、 太后宫等,碧瓦朱栏,修竹挺秀,清泉潺潺,幽雅别致。院内有流杯亭一座, 名猗玕亭。西路有戒坛、楞严坛(已不存)、观音殿等,庄严肃穆、瑰丽堂 皇。寺外有安乐延寿堂和塔院等建筑,有金、元、明、清各代塔群,玲珑多 姿,是研究佛教和古建筑的珍贵实物。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大师的墓塔 也在这里。三圣殿侧的帝王树,直干探天,粗可数围,相传为辽代遗物,距 今已近千年。 【猗玕亭】俗称流杯亭。在潭柘寺东院。亭方形,绿琉璃瓦四角攒尖顶。 四周有坐凳栏杆,地面为汉白玉石砌,上凿一蟠龙形水渠,引水入渠中,以 耳杯(羽觞)盛酒,放置水渠入口处,耳杯顺水飘流,三五文人雅士。于春 日列坐渠旁,取杯饮酒。这是因袭汉魏时曲水流筋的习俗,取修禊禳灾之意。 【帝王树】在潭柘寺内三圣殿旧址东侧。是株银杏树。高 30 多米,围 6 —7 米,绿荫如盖。传说植于辽代,已有近千年历史,清高宗封它为帝王树。 西侧的一棵,枝干丛生,传说每出一帝,树就增生一干,因名配王树。
  本文标题:北京市旅游名胜_门头沟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51/11035.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51/11035.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