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中国崇敬的纪念节日(5)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1-04-10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云南剑川一带的白族,在农历正月十五要过一个“青姑娘节”,也是为了纪念一位死于非命的姑娘,但其情况却与百洁夫人不同。据说青姑娘是一位贤惠的媳妇,却因不堪忍受婆婆、丈夫与小姑的种种虐待,而于正月十五元宵节时投河自尽。白族姑娘十分同情青姑娘的悲惨命运,遂把这一天定为自己的节日。她们每到这一天就要扎一个青姑娘的模拟像,敲锣打鼓将她由河边迎回村中广场,围着青姑娘像歌舞,诉说她的不幸遭遇,哀叹在封建礼教压迫下妇女生活的可怜。这种歌唱逐渐形成了有名的白族民间长篇叙事诗——《青姑娘》。台湾高山族中的泰雅尔人,每年定期举行的祭吴凤节,祭祀的是一位汉族的官员。据说原居住在阿里山上的高山族有“馘〔guó国〕首”(即砍人头祭鬼)的习俗。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有一个叫吴凤的来此任通事,他尽力为高山族办事,受到当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这一年,他们又要砍外族人头进行祭祀,与吴凤商量。吴闻讯后,得知还存有过去砍得的人头40多个,就让他们用旧人头进行祭祀。如此过去40多年,旧人头已经用完,人们又找吴凤要求砍人头。拖了三年,吴凤见他们要求非常迫切,就说明天村头路旁有一个穿红衣,戴红帽的人走过,你们砍他的头即可。第二天砍头以后,才发现穿红衣戴红帽的人,原来就是吴凤自己。大家很是感动,不仅从此废除了砍人头祭鬼的陋俗,而且还为吴凤立庙,每年大家穿红衣黑裤,举行迎神、安神、酬神仪式,聚集在吴凤庙进行祭祀。庙前有一棵大树,平时不能随便碰它,祭祀时才砍下一些枝叶,献到吴凤灵前。

  有些民族有着自己的民族起源传说,因此就有了相应的关于纪念传说中的民族先人的节日。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山区的瑶族盘瑶支系,传说起源于神犬盘护。因盘护咬杀敌国国王有功,得与公主成婚,搬入山区,生六男六女,繁衍成为一个民族,所以有了祭祀盘护王的盘王节。这个节日一般在农历七月初七或七月十四、十五日举行。届时都要杀猪宰鸡,欢歌舞蹈,祭祖求佑。

  居住在桂西一带自称布努的瑶族,则又有关于创世女神密洛陀的传说。远古时,有一个始祖娘娘密洛陀,她创造了人间万物,又用蜂蜡塑造了几批男女人类,依次成为汉、壮、苗、瑶族。他们长大后,汉、壮、苗人远走他乡,只有瑶人留在山区,在密洛陀教导下开荒种地,发展繁荣。因为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是传说中密洛陀的生日,所以瑶族每年在这一天过节,称“达努节”(达努,瑶语为“不要忘记”之意)、“祖娘节”或“二九节”等等。每逢过节,要提前三天打铜鼓闹场,用装满火药的小铁筒打“冲天炮”,并跳包括猴鼓舞、猎兽舞、开山舞、采茶舞、牛角舞、芦笙舞在内的“兴郎铁玖舞”(意即“庆祝达努节的纪念舞”),人们吹奏唢呐,对歌,斗鸟,比武,以欢乐的活动纪念始祖娘娘的诞辰。

  有些民族为了对历史上的重大活动或事件永志不忘,也立有专门的节日予以纪念。

  居住在新疆伊犁等地的锡伯族,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要过“杜因拜专扎坤节”(意即“西迁节”)。这是因为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清政府在平定新疆准噶尔部和南疆大小和卓木之乱后,为了巩固充实西北边防,于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从盛京管辖的17个地区抽调锡伯兵1016人,有防御校、骁骑校各10人,连同眷属共3200多人,编成10个“扎兰”队,于农历四月十八日出发,风餐露宿,历尽艰辛,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长途跋涉,迁徙到新疆塔城一带屯垦戍边。不久,又迁驻伊犁河南岸。锡伯族人民为了记住这次历史上的民族大迁徙,每年四月十八日,就要办庙会,举行赛马、叼羊、摔交、射箭比赛,家家吃鲜鱼、蒸肉,妇女与老人到野外踏青,年轻人骑马郊游等,以此来纪念这个日子。

  云南省文山一带的壮族,所过的陇端节,也是一个纪念搬迁的节日。据说宋代侬智高起义后,几经征战,退守云南富宁县一带,最终失败。朝廷怕他们再次起事,就将一部分壮族人遣散到贵州等地。离别之时,万众痛哭,依依惜别。后来每到三月时,流落他乡的人都回来探亲访友,一年一度的会集,形成了陇端街。从此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壮族都过“陇端节”。

  本文标题:中国崇敬的纪念节日(5)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30/47.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0/47.html

标签:中国纪念节日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