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物质文明-工业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3-03-04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1.工业之母 工业革命发祥于英国,一个半世纪以来,这个经济上的大变动,开始于 三种工业。第一种是纺织业,发源于英国西部的兰开夏郡。这种改革是逐步 而且是从小范围开始的,后来机器织布机发明了,用来碾米的水力也加以利 用,渐渐的有了工业的雏型。不过这些还只限于农村,而且只能应用瀑布和 急流做为水力动力。到了 18 世纪,蒸汽机的发明改善了动力,但还只限于棉 花。一直到 1830 年,工厂一词还只是指出产棉布而言,因为没有别的制造业 可以雇用 150 名工人来从事全英国棉布业的纺织出产。棉布的交易随着大英 帝国的势力而扩展。举例来说,1850 年兰格沙 1/4 的棉布销往印度殖民地。 同时,英国的纺织业和美国南部的黑奴种植的棉花相互呼应。美国的棉花原 料源源地运往兰格沙的纺织厂。在美国第一个工厂,同英国一样也是纺织厂。 第二是金属工业。原始的金属工业限于近矿产产地的农村小规模经营, 以木材作燃料。在制钢过程中的化学作用,一直是深不可测。工业革命后, 制钢过程完全改观。从煤产生出的焦炭代替了木炭。大型的熔炉代替了锤打, 结果是新型的钢终于诞生。大量的钢从此大量生产,同时也带动了机械的生 产。 第三是铁路的兴建,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若无铁路的相助,很难想象 那些笨重的煤与铁如何运输。同时大规模的运河开始建造。 以上三种产业并不相互关联,却是相辅相成的。铁路的兴建促进了煤矿 的开采,如英国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就是把内地都翰的煤矿运到沿海地区去, 而铁与钢的生产也促进了铁路的建造。同时铁路的大量的开建也使英国小型 钢厂增加投资,扩大。1 英里的铁路就需要钢 300 吨。结果,最初的 20 年, 铁路兴建期间(1830~1850 年),钢铁的产量从 68 万吨增加到 225 万吨。 同时,煤的产量也由 1500 万吨增加到 4900 万吨。 英国为工业之母英国独占工业革命之果达一世纪之久。英国政府看到革 命带来的生产的发展,自然想独占工业发明的专利,不使工业发明和技术传 到他国。但这种新技术人人都想获得,在 19 世纪的下半期,工业革命开始在 德国、比利时,以及其他西北欧和中欧发展起来。欧洲铁路的兴建就标志了 工业革命在欧洲的逐渐扩大。1850 年,美国开始建造铁路。半世纪后,日本 也开始发展铁路,在本世纪 30 年代,工业革命的新技术也传到了苏联。 美国铁路的发展,使美国的工业革命迅速发展。在铁路的终点建立起钢 铁厂、冶炼厂、肉类市场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工厂。小城市也根据其特有的 资源和技术,发展其特殊工业,各式工厂就象雨后春笋般兴建起来。到 1916 年,美国的铁路延长到 25.4 万英里,联系起 77%的城市货运和 98%客运。 当工业革命传播到各个文化地区,常常被政治势力所扼杀。最突出的例 子是英国不愿使印度工业化,以免抢走英国的棉布市场。原来印度的纺织品 已远销各国。在 1815 年,印度运到英国的棉产品,要比英国本国产品多 5 倍以上。英国就利用高税率来保护自己的棉产品。同时,利用政治力量,使 印度的纺织工业中心趋于没落。例如在德干地区的印度纺织技工,有的竟被 赶到农村去从事农业劳动。最后,曾经一度为棉纺王国的印度只能将棉花原 料运到英国,反向英国购买成品。 英国的政治和军事压力用来帮助它向全世界推销它的产品,同时将它的 殖民地变成源源不断的原料供应站。它的政策,使印度的工业化延迟了半个 世纪。只有美国抵抗英国的控制,它的独立,避免了没有工业化的厄运。美 国政府也利用高税率,在 19 世纪防止大量的便宜的英国纺织品输入,这样才 使它初生的纺织工业得以发展起来。 工业传播的结果从 1870 年工业革命化后,将全世界分成“发达”与“不 发达”两种国家,并且界限极分明。百年后,只有日本和苏联介于其间,难 以分清是发达或不发达国家。 到目前为止,工业革命使小型工业更依赖于大工业。正象从前英国压制 印度的工业化一样,大工业企业集团取利于没有工业化的国家。从 1960~ 1963 年,美国的大企业集团就取得了 79%来自拉丁美洲的利益。结果“不发 达”国家的工业化,只有使那些大企业集团更有财力,象目前的方式,力量 集中在少数人手里。1985 年,全世界 3 万多领导企业集团可以控制除社会主 义国家外的全部生产,而这些大企业集团大都集中在北半球的中纬度的地 方。世界上工业财富的分布是极不平均的,到公元 2000 年,估计数百个工业 集团可以生产约值 42 亿美元的产品。这约占世界各种产品的 54%。 目前的工业决策对市场劳动力等因素的分析,并不是决定于一个业主, 而是由一个庞大复杂的国际组织的公司所决定。有的财团的营业利润可超过 若干个国家的生产总额。1971 年美国通用公司的年销量竟达 280 亿美元,比 瑞士那一年的生产总值 260 亿还多。无怪美国的 298 个大工业集团 1970 年的 1/3 利润来自国外市场。墨西哥 1970 年 77%的金属产品、84%的烟草工业、 100%的橡胶、电子和机械工业,以及汽车工业都控制在外商手中。又如阿根 廷的 50 种主要工业产品,50%是属于全球的大企业集团。从人文地理学上看 这种财富的分配,自从工业化以后,财富越来越集中,地域也越来越狭窄。 现代工业的发展依靠完善的交通系统。但各地区的交通设施各不相同。 如苏联,铁路运输是最重要的,公路却不太发达。美国则公路极发达,铁路 已走下坡路。西欧各国重视水运。但国情又各异,象荷兰,各种货运 80%要 靠河道与运河;法国注重铁路,而意大利公路又远比铁路和水运更重要。工 业不发达的国家,交通都比较落后,如非洲、亚洲中部,既缺公路,也少铁 路,但印度却是个例外。它的工业虽然不发达,可是铁路纵横,这不得不说 是大英帝国殖民地政策的结果。 2.工业区位 工业地理的研究就是要找出工业的区域差异性。必须了解工业的区位、 工业的特征和各工业间的相互关系。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并不简单,工业产品制造的过程,先由工厂集中 原料,再制造成产品分销市场。因此,工厂的位置选择就成为工业地理研究 的重点,工厂的设立有其区位因素。最重要的区位因素是原料来源,燃料动 力的供应,工人的补充,市场的地点,运输路线等。此外,地貌、租税、政 府条例等为次要因素。这些因素有的影响工厂的经济成本,如地税,不管产 量多少,其支出则一样。有些影响工厂的生产成本,如人工、运费、货物税 等则生产愈多,支出愈大。所有这些因素,在研究工业区位时,应详加讨论。 最理想的工业区位就是对原料、燃料、动力、人工和市场都十分方便的 地方。可是这几个因素常常不能各方都能兼顾到。所以,大多数工厂只能在 这些条件里挑最有利的区位因素,这也就是工业的偏向。举例来说,蔬菜罐 头业和蜜桔业就是偏向原料的工业,在工厂的厂址选择上就必须近原料产 地。但如果原料有几种又在不同的地区,则偏向原料的程度就减少了。如电 子工业的原料种类很多。偏向市场的工业的工厂的位置必须靠近消费者的地 区。例如成衣业、乳牛业等。偏向动力的工业,其工厂的位置就要在水力、 电力,或煤矿石油等产区附近。如炼铝业就多在水电或燃料价廉的地区。偏 向人工的工业则要靠近数量充足或技术熟练工人集中的地区。例如纺织业和 精细化工业就是例子。 失重与运费的考虑,在工业上十分重要有一个工厂只有一个原料来源 地,产品又只有一个市场。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工厂的位置就要靠其制造过 程中的失重率和运费两个因素来决定。所谓失重率就是从原料变成成品其间 重量消失的比率。一般而言,原料运费率比制成品运费高。如一产品失重率 为零,即千吨原料制成千吨成品。如果其原料运费率只有成品的一半,则工 厂位置自然要设在市场附近。如提炼石油工业,这便是偏向市场的计量解释。 又如某产品的失重率为 60%,即原料为 1000 吨。制成产品后,其重量 只有 400 吨了。如工厂设在市场,每吨原料由产地运到工厂的运费是 200 元, 1000 吨就是 20 万元,若工厂设在原料区,每吨制成品由工厂到市场运费以 400 元计算,则 400 吨成品的运费只有 16 万元。工厂位置自然设在原料区, 也就是原料偏向。不过,如果原料和成品运费率改变时,情形当然不同。总 之,失重率愈大,则工厂位置应愈偏向原料区。反之,失重率愈小,则会愈 偏向于市场。 一般来说,工厂不是设在原料产区,就是设在市场附近,很少设在原料 区与市场中间的。因为设在中间,把一次长途运输改为两次较短的运输,不 但运费增加(距离越长,运费率越低),而且货物装卸也多了一次。不过, 如果中途为水陆转运点或享有运费特惠的工厂,应是例外。 制造业包括下列三种活动:一是设厂,收集原料,招雇工人;二是将原 料改变形式,以增加其用途和价值;三是将增加用途和价值后的制成品运至 市场,加以销售。一般成品的市场多在都市,但也有许多成品的市场不在都 市,如钢铁的主要市场在机械工业或其他使用铁原料的工业中心。又如棉花 的市场则在纺织工业的中心。 韦伯氏的三角形区位论的建立,在人文地理上实为重要。德国人韦伯 (Alfred Weber)是创建现代工业区位理论的第一个人。他在 1909 年发表工 业区位学说(英文版在 1929 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他把工业区位的 因素罗列简化,寻出它的基本原理。他的理论的中心思想是区位因子决定生 产场所。将生产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的地点,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韦伯的 理论有四大前提,即:一、某地区是孤立的,在一个政府统治之下,气候地 貌,工人和技术都是一致的。二、资源,如水和泥砂到处都是,但另一些资 源如煤和铁等却分布于特定的地方。三、工人也只有特定的地区才有。四、 运费和距离以及重量都成正比,若在以上的假设中,决定工业位置时只要考 虑运费和工资就行。
  本文标题:物质文明-工业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364/19527.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64/19527.html

    标签:工业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