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物质文明-农业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3-03-04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一)农业发源 关于人类何时开始有农业,其发源于何处的问题,因为考古发现很有限, 一直未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一般都认为农业开始于 1 万~2 万年以前, 其发源地可能是中东、中南美洲以及东南亚。美国人文地理学家索尔 (CarlO.Sauer)对探讨此问题最有成就。他在 1952 年提出六个基本条件用 来分析农业发源问题: 1.农业发源地的自然环境一定能供给适当的粮食给狩猎者或食物采集 者。缺乏粮食的地区不能成为农业发源地,因为该地不能使人有播种、收获 的经验来驯化作物。 2.农业起源地的地貌和气候应是富于变化的,植物和动物品种多且繁 茂。 3.大河流域的盆地很少有可能是农业起源地。因为当时尚无能力控制洪 水。 4.林地可能是农业起源地。因为早期的耕种者尚不能翻掘草地除去草 根,可是却可用剥树皮、烧火等方法除掉树木,而在林中空地耕种。 5.原始的耕种者一定具有某种利用植物的技术,如用植物纤维等。这样 他们就具备了农作物的耕种经验。 6.具有游牧性的狩猎者和食物采集者很少有可能开始作物的种植。因为 农作物需要经常的照顾、保护和管理。 从上述 6 个条件出发,索尔认为东南亚可能是最早的农业起源地,农业 技术由此为中心向外传播。他认为农业发展是由一个中心逐渐向外扩大。索 尔关于农业发源地地点的推测,已由近年的考古发掘中得到局部的证实。举 例来说,泰国斯匹瑞洞穴发掘发现该地的农业在 1 万年以前已开始。又如在 我国杭州湾河姆渡的考古发现,证明在 7000 多年以前我国已开始耕种谷物 了。不过有些学者认为索尔的看法也太片面一些了,有许多证据说明农业发 展是多中心的。具备适宜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背景,都有可能独自成为农 业发源地并向外传播,正如人们的“观念”传播一样。索尔也承认在新大陆 (美洲、澳洲等)存在这种各自独立发展的农业中心。但他相信,太平洋沿 岸的农业上的接触和交换要远较一般人所相信的多得多。 依据现有的证据,一般人都承认在东南亚、西南亚和中美洲都有各自独 立的农业发源地。甚至可能也不尽限于上述三地。中国的华北平原,印度的 印度河流域以及南美的安第斯山等,都可能有农业发源地。目前已经知道下 列作物的发源地:玉米和番茄发源于中美洲;咖啡发源于非洲;香蕉和茶始 于东南亚;花生、菠萝始于南美洲;向日葵、高粱始于北美洲;大蒜、大豆 始于中国;大麦、小麦和小米始于西南亚。地中海沿岸是橄榄和无花果的发 源地,而欧洲北部则是黑麦和燕麦的故乡。 很多作物,离开发源地移往别处,其繁荣可超过发源地。象咖啡原产于 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现在则盛产于巴西;橡胶和奎宁原产于南美,现在盛产 于东南亚;玉米原产于中美洲,现在却盛产于美国东部、阿根廷和匈牙利; 某种香蕉在中美洲和中非洲变得比它的原产地——东南亚重要得多。 作物从它们的原产地迁移到盛产区并不是偶然的事。有很多例子可以说 明新的盛产区比起原产地具有较好的环境。如温暖潮湿的衣阿华州对玉米生 产自然要比半干燥、较冷的中美高原有利得多。同时在原产地作物被驯化后, 往往有一些病虫害,可是移到盛产区,新的环境往往不利于此类病虫生长, 这对作物生产大有好处。一种作物的迁移,自然环境虽然很重要,可是也有 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茶叶,在美国东南部的自然环境很适于种植茶叶。 但美国人大都喜欢饮咖啡,而不大喝茶。再加上美国人工昂贵,负担不了繁 琐细致的茶叶采摘和加工等费用,自然不能与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等 国相比了。很明显,作物从原产地迁到盛产区,是受到自然环境和人文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综观起来,人们尚不清楚人类初期征服植物的细节,但基本情况业已明 了。目前认为作物的驯化始于 2 万年以前,定居的渔民为最初的耕种者;烧 火是开辟土地的重要手段。通过选种、连续种植并传播到更有利的地方去。 大约到了 15 世纪,人类对作物的选种已基本完成,其后的 400 多年,很少有 作物被驯化。最近的一个世纪科学选育种子技术有很大发展。如玉米杂交技 术,使玉米产量增加了 50%;甜高粱的新品种可用机械来收获;大豆含油量 大大增加,已变成为工业作物等等。 (二)世界农业区(见图 29) 农业是人类的主要经济活动,同时它又颇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比如作物 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因而作物就受到气候的影响。不同的气候带, 就有不同的作物。象热带、温带、季风区及干旱区等,各种作物的栽培就有 不同的界限。同时作物的生长也受到坡度、土壤的影响,因而它们也和地貌、 土壤类型、分布等有关。另一方面,世界上各民族的历史与习俗都不尽相伺, 他们的主食品和各种消费作物又有明显的差异。所以世界上各地农业区的形 成,是自然、社会、历史等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各具区域特征。 要进行世界农业区的统一划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自 1930 年以 来,不少地理学家利用不同的指标,就产生各种不同的划分方法。有的注重 于气候的影响,有的强调农业经营,也有着重于劳力与资本投于土地上的程 度,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因而就有各种农业地图出现。 这里姑不论世界上统一划分农业区的困难和结果,兹将在各个自然环境 内我们可以见到的各具特色的农业景象描述如下: 赤道雨林区此地终年高温而大雨阵阵,因此万物兴盛,雨林蔽天。在这 种自然环境下,产生了两种农业:一种是游耕,另一种是热带企业化农业。 游耕是一种原始自给的农业,在这种热带雨林区十分盛行。象亚马逊河 沿岸的印第安人或非洲刚果的乌班吉人,他们生产的作物有芋头、木薯、豆 类、小米、甘薯、花生和木薯等。他 们的耕作方法,是将树木砍倒,让阳光晒干,然后引火焚烧辟成旱田种上作 物。可是收获以后,因为降雨多而且多为暴雨,土壤多被冲走以致肥力大减, 加之杂草丛生不易除掉。与其原地耕种,不如放弃该块耕地而向它处移动另 辟。因其常换耕地,故称为游耕,又常用火焚烧,也称“火耕”。此种耕种 方法在朝鲜称为“火田”,日本称为“烧■”。其种植的最原始方法,只用 木棒在地面挖穴,播放种子,可称“耒耕”或“杖耕”。后期用简单的金属 工具挖穴,就是我们称为“刀耕火种”,此现象目前在我国四川凉山一带仍 可见到。这种耕作方式,其作物生产既分散,产量又低,仅供当地居民自给 之用,与世界市场毫不相关。 热带企业化农业的简单定义是将热带农产品供应给温带的消费市场。它 以欧美人的资金和技术,利用当地低廉劳动力所经营的企业性的特殊农业。 赤道地区终年高温而多雨,有甚多农产品。如咖啡、可可、蔗糖、香蕉,尤 其作为工业原料的橡胶,不能在中纬度的温带生产,同时又是居住在中纬度 具有高度生活水平的欧美人所不能缺少的物资,因此利用本地劳工和巨大资 金来发展热带企业化的栽培工业。著名的例子有马来西亚的橡胶,巴西的咖 啡,刚果的可可,爪哇的甘蔗和奎宁,菲律宾的马尼拉麻以及斯里兰卡的茶 和古巴的糖等。 草原区此区高温而夏雨充沛,唯有明显的干季,草类十分繁盛。此间形 成了放牧区。特点是土地开阔,人口稀少而多疾病。主要地区为巴西的中部、 阿根廷的南部以及澳洲和美国,以及中国的内蒙古。如阿根廷的潘帕斯主要 产苜蓿,是绵羊最理想的食料,因而大量饲养绵羊。该地所产羊毛约占阿根 廷的 30%。该区所产的牛肉世界著名。世界牛肉交易中,约有半数以上产自 本区,主要向欧洲,特别是向英国输送。澳洲和阿根廷一样,同为世界现代 畜牧区。澳大利亚的历史实在可说是一部畜牧史,甚至可以说是牧羊史。白 人到来之前,境内一无家畜。1788 年首批白人移入后,绵羊、牛、马、山羊 才逐渐输入。现在绵羊的只数超过其人口的 15 倍。其绵羊为优秀的美里奴 种,所产羊毛居世界第一位。美国的大平原有广大的畜牧区,先放牧牛与绵 羊,后逐渐变成玉蜀黍带而成为农牧混合区。因为美国人口增加及工业发达, 本区经济发展由牧到农,再由农到工,牧区已逐渐西移。分布在玉蜀黍带的 家畜为猪和牛,再向西大平原为牛,更西山麓地带则为绵羊。 干旱沙漠区自北非的撒哈拉大沙漠到阿拉伯,经中亚到中国的青藏大高 原以至蒙古的“戈壁”,这一条带为世界最主要的干旱区,该地人民以畜类 为生,随牧草而移动。畜类的肉为其食粮,乳为饮料,皮毛为衣与靴料和建 筑材料,粪为燃料,畜类又为其交通和运输工具。因此其日常的衣食住行无 不依靠牲畜。畜类以阿拉伯的马,中国西藏的牦牛,中亚的绵羊和撒哈拉的 骆驼最为有名。全世界游牧区的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 10%,但是全球的游牧 民族不足世界人口的 1%。因其谋生不易,故人口稀少,文化落后。在此区 定居的农业人口,只在有水源的地方。采用灌溉技术,此间也可生产玉米、 小米、棉花、甘蔗以及枣子。这种地区称为“绿洲农业”区,在目前随着交 通工具改进,已具商业化的形态。 季风区季风区高温多雨,而雨量集中于高温季节,最适于稻米的生产。 然而稻米的种植,也需要大量的劳力,如翻土、插秧、灌水、施肥、收割等, 工作繁重。可是在谷类中,稻米的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也能养活最多的人。 因此在东南亚,从日本经中国的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台湾西部到爪哇、泰 国的湄南河流域,缅甸的伊洛瓦底江流域,越南湄公河流域以及印度的恒河 流域,直到巴基斯坦,都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也是盛产稻米之区。 此间农业特色为人多地少,是精耕细作的农耕。耕地零星细小,少用机 械,多靠人力与畜力。为达到多产的目的供大量人口食用,故发明了施肥、 轮作、双季甚至三季收获、灌溉等措施以增产。此间人口众多,粮食需要量 大,因此所产的米只能供本地需求而不能大量外销。故大米在世界上不能算 是一种重要的贸易品。 地中海区本区的气候特色是冬湿夏干,夏热冬温,阳光普照。植物群落 为疏林、灌木和草原的混合体。因为濒临海岸,平地不多,地貌多由高山、 丘陵、低地组成。因而耕地有限,故农耕之外,必须兼营畜牧业。 地中海型农业可以说是一种农牧混合的农业。它盛行于世界上五大地中 海型气候区,即欧非地中海沿岸,美国加州,南美智利南部,非洲南端和澳 洲西南沿海(它们均处于大陆西岸、南北半球纬度 20~30°之间的地区)。 以环地中海区为典型,故称之为地中海型农业。畜牧以羊、牛、猪为主,作 物以葡萄、无花果、橄榄、柑桔、蔬菜及小麦为主。作物混合得十分复杂, 可说是最为“混合”的农业。世界上各种农业形式都可在这五个“地中海” 式区域内出现。在商品农业上,地中海式农业的最大优点是全年都可生产。 在夏季助以灌溉,可生产葡萄、桃杏、橄榄、无花果;在冬季则生产谷物、 梨子、苹果和蔬菜。一般说来,此间的农业都是小型经营而以人力为主。 今日地中海区生产的橄榄油占全世界的 90%,生产地为西班牙、意大 利、希腊和突尼斯。葡萄酒产量也很大,阿尔及利亚出口以酒为第一,占全 部出口的 43%,也占地中海区酒类输出之半。 中纬度温带区世界上主要的农业都在温带地区。一部分的原因是此地气 候温和,适于作物生长;另一原因是此间多为世界先进国家,有高超的农业 技术。盛行此间的是商业性混合农业,主要为西北欧和东北美。在这类地区, 湿润之地成为乳酪,干燥区成为谷类产地,城市附近则盛产花卉和园艺作物。 乳酪业以饲养乳牛、提供乳制品原料如奶油、牛油、干酪为主,其作物 也以饲料为主。虽系小规模的经营,但具有高度技术的企业性。世界上的乳 酪业有三大地区:最大的是欧洲,由大西洋沿岸直到莫斯科,以丹麦或瑞士 为中心绵亘二千英里。第二区为美国的东北部,五大湖沿岸包括新英格兰、 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密西根和威斯康辛及邻近的加拿大地区,亦约有二 千英里。第三区为澳洲东南沿海地带以及新西兰。以上地区为全年无旱季的 湿润气候,夏季凉爽,适于生长软牧草,如紫苜蓿、苜蓿和长穗草作为饲养 作物供乳牛食用。以上牧草可以生长在贫瘠的土壤上,而都市邻近的酪农便 与瘠土结下了不解之缘。酪农制品的最大消费地是都市。因为牛奶易腐败, 所以必近于都市。欧洲中部阿尔卑斯山与澳洲的酪农,因离消费地区较远, 故以出产固体奶油和干酪为主。 最主要的作物是小麦。小麦种植区的年雨量在 10~20 英寸之间,生长期 需要 90 天。土壤最高为黑土,这种土壤因富于有机质而呈黑色。又因雨量有 限,淋溶不深养料仍可保存,所以十分肥沃。而且小麦可以连续播种无需轮 种,更可不施肥料。中纬度的黑土带如苏联南部,美国中部,加拿大南部, 阿根廷东部和澳洲的中部都是小麦出产地。除小麦外,中纬度温带区又有商 业性的混合农业,兼营作物种植和牲畜饲料、农牧并举,其作物以小麦、黑 麦、玉米和甜菜为主,饲养肉牛和猪等。全球的混合农业有两大地区,一在 欧亚大陆,主要集中在德国及多瑙河流域。另一在美国。此外在墨西哥、南 美和南非也有小区域的分布。上述各地的混合农业不完全相同。首先是作物 的用途不同。美国混合农业的主要饲料作物是玉米,在中北部形成玉米带。 次要的饲料作物为燕麦和牧草。欧洲混合农业区的主要饲料作物则为牧草、 马铃薯、萝卜及甜菜等。美国混合农业中平均每户拥有 150 英亩土地,而欧 洲则为其半;美国农户大量使用机械,欧洲则较少。 在人口密集,都市众多的都市附近发展一种园艺业,如各种花卉、蔬菜、 水果等。此类园艺业在全球来看面积不大,可是在大都市附近,象伦敦、纽 约、东京、巴黎等,有相当大的园艺农业区。因在都市近郊,也称近郊农业。 苔原区这是高纬度的冻原地区。冬天冷而长,夏天温而短,因而一片冰 天雪地。自然少有农业,只有苔藓、地衣及矮树供驯鹿、野牛食用。沿海地 区只有海象、海豹及鱼类而已。这里的爱斯基摩人以冰筑屋,以革为舟,从 事渔猎谋生。自从和白人接触之后,带入中纬度人的疾病。又带入枪炮,虽 将渔猎技术提高,但猎物、鱼类也大大减少,致爱斯基摩人口也逐渐减少。 目前只有 35 万多人。在欧亚大陆北冰洋沿岸的拉帕人、希摩耶人和通古斯人 则在苔原上放牧驯鹿,或采集森林中的果实及狩猎、捕鱼等。 山地区山岳地区,往往生长期短,作物很有限。举例来说,在苏格兰南 部,近海平面地区的生长期为 240 天;到高度为 330 米的地方,减为 180 天; 再到高度为 600 米的地方,只有 135 天了。仅在山间谷地,由于气候较暖, 才有一些农业。但也有些作物喜欢生长在较高海拔的山上。如爪哇最好的茶 叶生长在 1200~1800 米的高山上;肯尼亚主要的咖啡产区是在 1400~1800 米的高山上。 在高山区,放牧是十分普遍的。春末夏初,牧草茂盛。牧人和羊群一起 登山。而秋后草地衰落,牧人和羊群一起下山。此类随季节变化的山区内垂 直移动的现象,称为山牧季移。山间农业最好的例子是在阿尔卑斯山。因为 山北坡和南坡所受的阳光不同,作物的生长高度自然不同,同时山坡和谷底 的温度也不同,适应的作物也不同,如巴西南部的咖啡多产于山坡而不在谷 底,原因是咖啡对霜冻甚为敏感。 (三)主要作物 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都要食粮以求生存。 世界上五分之四的食粮来自五种谷物,即大米、小麦、玉米和两种块茎作物 ——木薯和马铃薯。其他的则为高粱、小米、大麦、燕麦和黑麦。另一部分 食物是水果(香蕉为主要)、蔬菜、肉类及乳酪类。 世界上约有一半人口以米为主食。米仍盛产于其原始驯化区。小麦和玉 米的产区比米的产区广大得多了。但因米的单位产量高得多,可达一倍以上, 而且有的区域可在一年内连续收获 2~3 次。从地图上看,世界上人口密集之 区多是米的产区。大约 90%的米出产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和南部,而该地有 3/4 的人口忙于种植稻米。这种生产与消费同为一地的现象虽可在其他作物 中看到,但稻米却特别显著:产米的国家大量消费所产之米,而只与其他产 米国家互有交易,没有大量的米销售至欧洲和北美。所以稻米不象小麦是世 界上越洋过海的贸易产品。 稻米是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主要食粮,而小麦则是发达国家的主食。不过 小麦也在印度和中国生产与销售,一般说来小麦出产国都比较富裕。 小麦原始驯化于西南亚洲,而今日盛产于苏联和乌克兰,美国的大平原, 阿根廷的潘帕斯,澳洲中部和中国的华北。其分布与稻米迥然不同。稻米大 部分消费于自己生产的国家,只有 5%的稻米进入世界的贸易市场。小麦就 不同,大约有 15~20%的年产量被运到粮食不足的国家。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稻米和小麦在地理上是一个有趣的对比:稻米是东 方人的主食,小麦是西方人的主食;稻米盛产于高温多雨的季风区,小麦产 于寒冷干燥之地;稻米的种植是精密而需大量人力,小麦是粗作而使用大量 的机械;稻米大都消费于产地,为自给经济,而小麦则远销各地,为世界贸 易中的主要货物。如果说稻米是亚洲人的食物,则玉米可说是美洲人的粮食 了。玉米开始被美洲印第安人所驯化家植,到 16 世界世界各地才知道有这种 谷物。今日玉米生产遍及全球,而且成为非洲、亚洲以及美洲的主要食粮。 玉米的主要产区仍在美国的玉米带。 玉米既可生长在湿润地区,也可种植于比较干燥的地方。可生长于谷底, 也可繁殖于山坡。它的生长期很短仅需 3 个月。它是非洲人民的主要食粮, 可是它的单位产量远低于美国的玉米带。在美国,大部玉米被作为饲料,只 有 10%的美国玉米总产量(这已超过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总产量了)是用来做 面包等食用品。有一小部分玉米被运往西欧和日本,但玉米不是世界贸易的 重要食品。在国际救灾的情况下,玉米也不及小麦和稻米重要。 大豆不属于禾谷类,富含植物油和蛋白质。大豆和玉米一样可以生长在 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因为它根系发达,既可抗旱,又可改良土壤。它是在亚 洲东部开始驯化的,现在遍及全球。美国已成为主要产区,其产量超过中国。 在美国,大豆是用来搀入食料作为饲料,或榨油及其他一些用途。目前 大豆产量急剧增加,而且已进入国际市场。美国不但是大豆的最大出产者, 也是最大的消费者。美国的大豆产品中 2/3 为油料,3/4 为食用,有 90%的 豆饼投放到国际市场上。 除了上述稻米、小麦、玉米和大豆外,还有其他一些作物也相当重要。 以大麦为例,它的分布很象玉米,也被用来作食物及饲料,还可做啤酒的原 料。又如小米和高粱,都喜温耐干旱。中国黄河流域和东北地区小米的产量 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 1/3。印度、巴基斯坦、苏丹、阿根廷及苏联的中亚都 有出产。高粱主要产于中国的东北、印度及北非的半干旱地区,可造酒、食 用及作饲料。 燕麦可做面包,也做饲料,能适应贫瘠的土壤,其适应能力仅次于玉米。 在不能种植大麦、小麦的地方,可以种燕麦。其产地仅限于西欧。挪威、瑞 典、丹麦、苏格兰等国家多用燕麦作主食,而加拿大、美国及苏联用其作为 饲料。 黑麦也是欧洲作物之一。主要产地在北欧,限于北纬 50°以北地区。它 能适应那里冷而湿的气候,也适于碱性或酸性土壤。 马铃薯原产地为南美洲的智利和秘鲁,16 世纪才传入欧洲。西起英国, 东至苏联,在广大地域内均种植马铃薯,产量丰富。欧洲人多喜食马铃薯, 这是与亚洲人在食性方面的又一显著差异。 全球的农业产品,主要操在西方富人手中,他们的人口只有全球人口的 1/5。他们可以左右粮食价格,而生产这些作物的农民一无选择。特别是粮食 不足或遭受自然灾害的第三世界国家,只能用烟草、咖啡、糖等来换取富有 国家的粮食。这种全球性的互相依赖关系还将持续一定时期。 (四)图恩及《孤立国》 图恩(J.H.von Thünen, 1783~1850)是研究地表农业分布特点的第 一位地理学家。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欧洲急剧变动时期。由于人口急剧增加, 城镇迅速发展,粮食便极为需要。图恩本是一个农民,1810 年在德国模格兰 堡郡的罗斯多克镇购买了一片相当大的土地。当他种植这片土地时,他就注 意了农业生产中的地理问题。在他经营农业 40 年间,他利用所保存的资料来 研究农业的空间分布特征。1826 年,他发表的一系列文章,就成为他对农业 分布方面的基本学说。他的结论至今仍有重大影响。 图恩称其著作为《孤立国》。他为了进行分析就创建了一个区域实验室。 在这个实验室中,其经济是自给的,不受外来的影响,即其“孤立国”。为 了了解一个以都市为中心的区域内何种因素对农业发展有影响,他做了如下 几个假设:第一,在此“孤立国”内土壤与气候是一样的;第二,“孤立国” 内是一片平原,既无河流也无高山;第三,其中心位置是个单一的城市,四 周均为旷野荒地;第四,“孤立国”内农民使用自己的交通工具运输作物, 不靠运输公司之类专门的运输系统。各地通往该城的道路是一样的,即运输 的价格只与距离有关。从这些假设基础上,他开始研究其资料,目的是分析 在这种条件下农业空间分布的格式。他的结论是在此“孤立国”内,农产品 将以城市市场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分布。最近城市市场的将是最有利润的作 物,如蔬菜、牛乳产品。再向外伸将是能久贮的马铃薯及谷类作物。由于运 输费用与中心城市的距离成正比,因而应有一个生产作物的界线。此线之外, 因无利益而放弃成为荒地。他划分出了五个带:1.精作农业如花卉、蔬菜以 及牛乳业;2.森林区,为木材和燃料供给地;3.粗作农业,混合作物区;4. 牧区;5.即为不生产的荒地。图恩的模式中第二带为森林,或许令人奇怪, 这是因为图恩时代的欧洲木材和燃料占据重要地位之故。 图恩的学说或者不适合实际的世界农业分布形式。因为他的假设条件都 是理想的。实际上交通路线好坏不一,且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河流、山脉会 破坏地面的统一性。尽管如此,图恩的学说仍有它的价值,每个城市都有此 类同心圆状的作物带。以美国芝加哥为例,以芝加哥市为中心,其近邻的五 大湖区,是乳牛业为主。向外延至衣阿华州、伊利诺州和明尼苏达州,则以 玉米和小麦为主;其外至堪萨斯,以畜牧为主,再向外则为高山区了。
  本文标题:物质文明-农业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364/19528.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64/19528.html

    标签:农业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