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课堂教学提问行为的四种方式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3-03-10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是教 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渠道,其中教师的课堂提问是把知识引向深 入的重要形式。教师会不会问,问什么,怎样问,直接反映着教师教的艺术 和学生学的质量。辽宁锦州李子老师总结了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四种提问方 式: (1)引趣悟道,切入正题的直问 “兴趣自疑问和惊奇始”,这一规律告诉我们,兴趣是求知的大门,如 果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入手,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一开 始就处于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的位置上,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好。因此要十分 重视自觉地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条件。如在讲“运动和静止”时,一开始发 问:“同学们,听说过用手抓飞行着的子弹这事吗?”学生感到不可思议, “子弹飞得那么快,用手能抓得住吗?”教师肯定地回答:“确有其事。第 二次世界大战时,一法国飞行员在二千米的高空飞行时,曾发现一个小虫在 蠕动,伸手一抓,不得了,原来竟是一颗子弹。”“子弹?”这时再利用学 生好奇心理问:“这是什么道理呢?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运动和静止。” 通过这样抓住课本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把学生感兴趣的 材料与要讲的内容结合起来并融为一体的分析讲解,大大地提高了授课质 量。 (2)指点迷津,校正思维航向的拨问 教师在指引学生攀登知识的台阶时,学生遇到困惑是经常的,及时解开 “扣子”,越过思维障碍,需要教师按照程序引导点拨,叫学生疑云消散、 茅塞顿开以期达到“自致其知”。始讲“物质”这一唯物主义哲学大厦的基 石时,先列出物质和意识这两大类现象,着重列出物质现象的方方面面,像 日月星辰、山川湖海、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鸡马牛羊、细胞、病毒、电子、 磁场、做工种田、阶级斗争……,然后让学生观察思考物质现象和意识现象 各有什么特点,当学生的思维机器开启后,教师再点拨:①物质都是实物吗? ②物质都是“硬”的东西吗?③物质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吗?④物质都是看得 见摸得着的吗?当学生按上述问题思考得出结论后再明确交待:一切事物都 有它自己的性质和特殊的结构,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不 同表现形式或叫具体形态。学生在明了这一点后,再接着问:“抛开这些具 体事物和现象的各自特点,看看在它们中有没有共同的特点,如果说有它是 什么?”从而揭示出“客观实在性”这一物质的根本特性。这一特性还能为 人所感知,因而又具有可知性。点拨、思维到这里,物质的科学概念就被揭 示出来了。这样,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普遍,最后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 在叙述方法上又由浅入深、步步深入易于被学生理解和吸收。 (3)全面感知,形成系统的答问 任何一本书的内容编排都是按一定的知识结构组织起来的完整体系,一 般地说不应变动结构和调整体系。教师在授课时,应顺应这种知识本身的内 在联系,在章与章、节与节、问题与问题之间架设新旧知识联系和过渡的桥 梁。通常用发问求答或设问自答这两种方式。如在讲马克思主义运动观时, 首先向学生发问“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当学生回答出是“物质”后,再问 “物质是怎样存在的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完“物质是运动的”内容 后,再继续追问“物质运动是杂乱无章的,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当学生把 “是什么”和“怎么样”掌握后,马克思主义运动观的内容就随之被内化了。 (4)按学生认知规律和教材内容逻辑层次层层递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科学,有其确切的内容、固定的含义和严格的界 限。它的科学性要求在论证它时要有明确的观点、充分的论据、合理的论述 和透彻的说明。采用什么方式将学生的疑点、难点和教材的重点向学生系统 地灌输?把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分散成若干问题讲解是必要的。教师为此要 精心设计一连串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拾阶而上,揭示出知识的理解过 程。并在问与答的间隙留下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积极思考,训练其科学的思维 能力。在讲“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时,按 四个思维层次进行。即:①规律是事物间的一种联系;②只有事物间的必然 联系才是规律;③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强加上去的;④ 事物的这种必然联系是由该事物的本质决定的。学生在这样连续有序的提问 中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听起来有味,思起来也顺理。
  本文标题:课堂教学提问行为的四种方式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370/1960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70/19601.html

    标签:课堂教学提问行为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