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中国历史时期蚕桑、植棉业和纺织业的分布和变迁(6)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1-07-03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清时河北棉织品之精良, “亦遂与松、娄匹”(清方观承《棉花图》)。陕西中部葭川、宜君、鄜州、 耀州等地农村棉织业也有可观,然产质量均不高,无竞争能力,只能在附近 销售。其他如福建建宁府、广东的广、惠、琼、廉、雷等府州虽也有棉织业, 但不很发达。 明清时黄河流域植棉业比较发达,而棉织业则不如长江流域。明王象晋 《群芳谱》说:“北方广树艺而昧于织。”徐光启《农政全书》说:“今北 土之吉贝贱而布贵,南方反是。”这是因为北方气候干燥,日照长,雨量少, 适宜于棉花的生长。同时也因为气候干燥,湿度不够,给纺纱带来困难。 故而所织棉布质量上无法与江南竞争。另外,早期棉织业产地川、闽、 粤一带,在明清时已趋衰落。广东的棉布多来自吴、楚(《广东新语》)。 福建的棉布“悉自他郡至”(《闽大记》)。泉州的丝缕棉絮,皆仰吴、浙 (嘉靖《泉州府志》)。
  四川人民甚至不谙纺织,由江楚成布,运川销售(《清 高宗实录》乾隆三十年十月)。总之,由于东南地区棉织品质量深受各地欢 迎,其他产地包括有悠久历史的棉织业区均因无力竞争,纷纷衰落。 近代外棉、棉织品的输入,对中国植棉业和棉织业产生很大影响(鸦片 战争前后外棉的输入,仅次于鸦片占第 2 位,织棉品占第 3 位)。这是对中 国民族棉织业的重大打击。但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美洲棉种包括陆地棉、 海岛棉的传入,对中国棉种的改良上起过一定的作用。由于美洲棉是细绒棉, 纤维长质量高,不过百年很快地几遍全国,代替了传统的粗绒棉。20 世纪 20 年代前,北至直隶,南延两粤,东则浙、苏,西及甘、陕皆试种洋棉。
  本文标题:中国历史时期蚕桑、植棉业和纺织业的分布和变迁(6)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49/2719.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49/2719.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