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新建一中2023届高三地理押题卷3

作者:李富炳来源:未知 时间:2023-05-23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石油对外依赖度高且以海运为主。一般将流量大于均值的货流线称为显著流。下图示意中国海丝之路进口原油货流在八大区域的分布脆弱度(单位时间内港口最大流量/总流量)和集中度(某港口货流量/区域内所有港口货流总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海丝之路集装箱海运网络脆弱性的因素不包括(   )
  A.货流集中      B.货物种类      C.气象海况      D.恐怖主义
2.中国与南非之间原油货流脆弱度和集中度都较高的原因是(   )
  A.区域内核心港口多                B.原油贸易总流量大 
  C.区域内核心港口少                D.原油贸易总流量小
3.可有效推动海丝之路石油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是(   )
  ①加强建设海丝之路沿线的潜力中小港口  
  ②提高港口的集中度和显著流的货流总量
  ③挂靠优势港口,扩大沿边地区的开放格局   
  ④增建中国海外自贸区,增强原油贸易活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B    2.C    3.B
  【分析】1.货流集中会导致单程运输量加大,港口的最大流量提高,脆弱度提高,脆弱性增强,而气象海况不稳定、恐怖主义直接导致海运网络脆弱性高,ACD与题意不符。货物种类与港口的最大流量、总流量、海运风险度关系较小,故影响海丝之路集装箱海运网络脆弱性的因素不包括货物种类。因此本题选B。
  2.中国与南非原油货流脆弱度和集中度都较高是因为进口原油货流被区域内少数核心港口垄断,如中国从南非进口的显著流全部由南非区域内的德班港和开普敦港承担,以及主要由中国区域内的青岛港和杨浦港承担。根据:脆弱度=港口的最大流量/总流量,集中度=某港口货流量/区域内所有港口货流总量,并由图可知南非地区显著流占总流量比例很大(显著流集中),可推测脆弱度和集中度都较高的原因是区域内核心港口少,核心港口的最大流量较大所致,故C正确,A错误;由图可知南非地区显著流占总流量比例很大,说明中国与南非之间原油贸易总流量大,D错误;依据脆弱度=港口的最大流量/总流量可知,总流量大有利于降低原油货流脆弱度,故B错。所以本题选C。
  3.中国进口原油海运网络货流分布格局不均衡,少数港口具有明显优势,但挂靠优势港口会导致泊位紧张、装卸货物不及时等,③错误。提高港口的集中度和显著流的货流总量会加大少数港口优势,增加脆弱性,②错误。加强建设海丝之路沿线的潜力中小港口,通过潜力港口分担核心港口货流量,给中国进口原油提供更多航线选择,避免因货流过度集中而导致脆弱性高,可缩减运输时间和成本,提高运输效率。此外,增建中国海外自贸区,增强中国与海丝之路沿线区域的原油贸易活力,扩大沿边地区开放格局,将有效推动海丝之路原油贸易可持续发展,①④正确,故本题排除ACD三项,选B。

  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的关系遵循库兹涅茨曲线规律。当人均收入到达7000~8000美元这一临界点之后,随人均收入增加,环境污染由高趋低,污染程度趋缓。图意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经济发展阶段与污染程度的关系是(   )
  A.在拐点前一直增加                B.在拐点后下降明显
  C.拐点的时间明确                  D.在拐点后经济增速快
5.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污染水平反而降低,其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   )
  A.人口、城市减少                  B.治污能力提升
  C.工厂、企业减少                  D.环境自净能力增强
6.“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意思是发达国家在碳减排过程中应该负更大的责任,这是因为发达国家(   )
  A.人口数量更多,工业更发达        B.技术力量雄厚,更有能力减少排放
  C.过去排放了更多的二氧化碳     D.经济实力强,更能承担减排带来的损失
  【答案】4.B    5.B    6.C
  【解析】4.读图可知,在拐点前污染程度并不是一直增加,A错误。拐点之后,污染水平下降明显,B正确。拐点时间在工业化中后期之前,工业化初期之后,但时间并不明确,C错误。与拐点前相比,GDP曲线变缓,经济增速变慢,D错误。故选B。
  5.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人口、城市、工厂、企业增多,AC错误,随着经济的发展,治理污染技术提升,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完善,污染水平降低,B正确。环境自净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
  6.“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曾写入《京都议定书》,这一原则是指发达国家过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排放了更多的二氧化碳,应该带头应对气候变化,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今天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源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累积排放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而这种累积排放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在其先行的工业化过程中造成的。此外,在新近的全球化进程中,先行工业化国家还通过跨国贸易、投资和技术输出、产业转移及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向发展中国家输出了高碳的发展模式乃至高碳生产与生活方式,使得高碳发展的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复制甚至强化。就此而言,发达国家对于今天出现的全球气候变化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发达国家必须充分履行其在公约中关于率先减排、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资金支持的承诺,利用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有利地位和优势,在世界经济整体低碳转型中发挥其主导和示范作用。

  “干暖盖”是覆盖在较湿空气之上,具有一定厚度的高温干燥空气层,是强对流发生的重要前兆。乌鲁木齐三面环山,局地环流受地形影响显著。某年12月11日出现极端暴雪天气,降雪持续了33个小时,暴雪前的12月9日乌鲁木齐上空867~755hPa高度存在明显“干暖盖”。读12月9日乌鲁木齐温湿廓线(露点: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保持气压一定的情况下,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完成下面小题。

7.12月9日20:00,乌鲁木齐(   )
①近地面气流沿坡下沉               ②近地面气流沿坡上升
③750hPa高度盛行偏南风             ④750hPa高度盛行偏北风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8.“干暖盖”的存在为暴雪的形成提供的条件是(   )
A.使水汽持续积累,积聚能量        B.为暴雪形成源源不断地提供水汽
C.激发对流运动,促进水汽急剧抬升  D.与近地面大气热量交换强,增强能
【答案】7.A    8.A
【解析】7.读图可知,此时乌鲁木齐近地面温度较低,乌鲁木齐三面环山,冷空气沿坡下沉,会导致冷空气在近地面积聚,而气流沿坡爬升一般对应温度较高时,①对、②错;750hPa高度气温较高,说明有暖气团堆积,对应的应是来自低纬的偏南风,③对、④错。故选A。
8.“干暖盖”是稳定的逆温层,抑制了对流,使其上、下方水汽积累,“干暖盖”打破后,积蓄的强大能量会触发强对流天气,A对,C、D错;“干暖盖”是暖干气团,无法提供充足水汽,B错。故选A。
石冰川是由岩石碎块和冰体组成并沿谷地或山坡缓慢移动的混合体,常见形态有舍状和叶状等。石冰川是高寒山地环境下的产物,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石冰川结构。据此完成问题。

9.影响石冰川形态的主要因素有(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冰岩比重      D.地形地势
10.岩屑堆的形成过程是(   )
①冰川运动②冰体融化③碎屑堆积④吸纳碎屑
A.②①③④      B.④②①③      C.①④②③      D.③④①②
11.石冰川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弱于冰川,是因为石冰川(   )
A.分布地区太阳辐射弱              B.内部冰体的储量较少
C.表层岩石碎屑隔热好              D.前端植被调节气温强
【答案】9.D    10.C    11.C
【解析】9.石冰川是由岩石碎块和冰体组成并沿谷地或山坡缓慢移动的混合体,常见形态有舍状和叶状等。它的形态主要是石冰川在重力作用下滑动形成,因而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形地势,D正确;纬度位置主要影响的是热量,进而影响冰川的体量,对冰川的形态影响小,A错误;海陆位置主要影响的是降水,进而影响冰川的体量,对冰川的形态影响小,B错误;冰岩比重会影响冰川的体量,也会影响石冰川的滑落速度,对石冰川的形态影响较小,C错误;故选D。
10.岩屑堆主要是石冰川在重力作用下滑落过程中,将岩体碎屑带到低处,冰川融化后,岩屑堆积而成,其本质是冰碛堆积物;所以其形成过程应该为①冰川运动④吸纳碎屑②冰体融化③碎屑堆积,故选C。
11.根据材料显示,石冰川主要由岩石碎屑层和冰岩混合层组成,且岩石碎屑层覆盖在冰岩混合层上方,这样表层岩石碎屑就阻隔了冰岩混合层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起到了隔热效果,使得石冰川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弱于冰川,C正确;冰川分布区与石冰川分布区海拔差异不大,太阳辐射差异小,A错误;石冰川内部冰体的确储量较少,掺杂有岩体碎屑,这样会使得石冰川温度变化更剧烈,受外部气温的影响更大,B错误;石冰川前端主要分布为岩屑堆,植被覆盖少,调节气温能力弱,D错误;故选C。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共46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盐沼常发育于潮间带的淤泥质海岸;盐生草本植物生长于盐沼面上并受海水的周期性淹没,对水温极为敏感。盐沼面上的潮沟网系具有输送水沙物质的功能。盐沼区的变化受潮水涨落影响,小潮时水流主要在潮沟中运动,大潮时水流可浸漫盐沼的大部分,水流溢出潮沟、漫过盐沼表面。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盐沼面积大幅度减少,亟待保护。江苏弶港盐沼(下图)地处中国东部淤进型强潮海岸,潮沟广泛发育,盐沼达15km²。

(1)根据当地自然环境,简述盐生草本植物的生长习性。(4分)
(2)分析潮水涨落时,潮水通过潮沟对盐沼区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6分)
(3)从气候的角度分析近年来弶港盐沼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的原因。(6分)
(4)有专家建议将盐沼区开发成为滨海湿地公园,你是否同意,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1)盐沼区的植物会周期性的被海水淹没,所以具有耐盐性、耐缺(低)氧性、喜湿等生长习性。(4分)
(2)小潮时水流只在潮沟中运动,盐沼区地表形态稳定,变化幅度小;大潮涨潮时水流溢   出潮沟,将泥沙带往盐沼面,盐沼不断淤高、展宽;大潮退潮时,由于外力侵蚀(溯源侵蚀、侧蚀、自然裁弯取直等),增加了潮沟的密度,使盐沼区地表形态破碎化。(4分)
(3)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淹没盐沼地;海水温度升高,动植物死亡或者迁徙,导致盐沼地自然退化;全球变暖,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多发,破坏盐沼区的水土环境,导致盐沼面积减少。(4分)
(4)同意开发为滨海湿地公园:盐沼区面积大、生态好、临海分布,吸引力强;邻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消费市场广;开发为湿地公园,可有助于盐沼区的保护;可以带动就业和增收。(4分)
不同意开发为滨海湿地公园:;盐沼区会周期性的淹没,开发成本高;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盐沼区生态脆弱,开发容易造成生态破坏;人流量增加,容易造成环境污染。(4分)
【分析】本题以江苏弶港盐沼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植物类型、海岸地貌、全球变暖影响、区域开发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据材料“盐生草本植物生长于盐沼面上并受海水的周期性淹没,对水温极为敏感”可知,盐沼区的植物会周期性的被海水淹没,所以具有耐盐性、耐缺氧性、喜湿等生长习性。
(2)据材料“小潮时水流主要在潮沟中运动”可知,小潮时水流对地表影响小,盐沼区地表形态稳定,变化幅度小;“大潮时水流可浸漫盐沼的大部分,水流溢出潮沟、漫过盐沼表面”可知,大潮涨潮时水流溢出潮沟,泥沙随水流被带往盐沼面,在盐沼出沉积,使盐沼不断淤高、展宽;大潮退潮时,由于溯源侵蚀、侧蚀、自然裁弯取直等外力作用,增加了潮沟的密度,使盐沼区地表形态破碎化。
(3)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会淹没盐沼地,使盐沼地面积缩小;海水温度升高,盐沼地原有动植物不能适应环境变化,出现大面积死亡或者迁徙,导致盐沼地自然退化;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增多,对盐沼区的水土环境产生破坏,导致盐沼面积减少。
(4)同意开发为滨海湿地公园:盐沼位于潮间带,面积大;临海分布,生态好,吸引力强;邻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开发为湿地公园,可以加强对盐沼区的保护;可以增加就业和提高收入。
或不同意开发为滨海湿地公园:盐沼区会周期性的被海水淹没,开发成本高;周期性的被海水淹没,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盐沼区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开发容易造成生态破坏;人流量增加,容易造成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污染。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倒淌箐村地处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区,有亚洲象活动的踪迹,常住人口150人,长期以来以种植天然橡胶为生,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仅为276.5吨(单是北京某电厂一年碳排放就达400万吨)。倒淌箐村面临紧迫的“消碳”任务,2021年在跨国企业昆明分公司支持下建立“消碳庄园”。“消碳庄园”引导村民搭建光伏板发电,种植200亩坚果、芒果等经济作物,安装100个木质蜂箱养蜂,为县里的蜂产品公司提供优质蜂蜜。“消碳庄园”安装蜂箱对缓解人象矛盾发挥了积极作用,蜜蜂常成群在森林中活动。下图示意倒淌箐村的位置。

(1)倒淌箐村碳排放较低,却面临紧迫的“消碳”任务,对此作出合理解释。(4分)
(2)与昆明相比,分析该公司在倒淌箐村建设“消碳庄园”面临的困难。(6分)
(3)简述“消碳庄园”安装蜂箱对缓解人象矛盾的作用。(6分)
(4)从养蜂产业的角度,为“消碳庄园”提高“消碳”效果提出合理建议。(8分)
  【答案】(1)倒消箐村规模小,以农业为主,碳排放量低;橡胶种植(结构简单,固碳能力较弱)规模大,对雨林的破坏强,导致雨林固碳能力下降。(4分)
  (2)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与该公司联系成本更高;基础设施薄弱,初期建设投资更大;技术水平低,对农户的指导投入大。(6分)
  (3)养蜂提高了村民收入,降低了他们对农作物种植的依赖;养蜂使村庄获得充足资金,能及时补偿野象侵袭造成的损失;蜂群能形成屏障,抵御野象侵袭。(6分)
  (4)改用更环保的蜂箱材料(使用更耐久的木材);减少蜜源植物农药和杀虫剂的使用;使用新能源汽车进行蜂蜜外运(或蜜蜂转场);利用蜜蜂辅助农作物授粉,改善作物长势,提高农作物固碳效果。(8分)
  【分析】本大题以倒淌箐村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农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农业区位因素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详解】(1)碳排放较低,却面临紧迫的“消碳”任务说明除去正常排放还有一些产业间接产生大量碳排放或者破坏自然界固碳能力。结合材料“长期以来以种植天然橡胶为生”倒消箐村规模小,以农业为主,碳排放量低;但是单一的橡胶种植规模大,其群落结构简单,固碳能力较弱,对雨林的破坏强,使得当地雨林固碳能力下降,间接影响整体的消碳任务。
  (2)注意题干要求,与昆明进行对比分析。倒消箐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与该公司联系成本更高,运输成本也较高;倒消箐村相对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初期建设投资更大,潜在成本高;倒消箐村村民技术水平低,公司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对农户进行指导。
  (3)安装蜂箱对缓解人象矛盾的作用要从产业带来的经济影响以及生态作用进行分析。养蜂提高了村民收入,降低了他们对农作物种植的依赖,使得农户对于土地的需求减少;同时养蜂使村庄获得充足资金,能及时补偿野象侵袭造成的损失,减少了村民对于野象活动的厌烦;生态角度上,蜂群能形成屏障,抵御野象侵袭,减少人象接触。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注意题干要求从养蜂产业的角度分析。材料选择上,改用更环保的蜂箱材料,使用更耐久的木材,减少资源的破坏和浪费;通过技术提升,减少蜜源植物农药和杀虫剂的使用;跟随国家科技发展,使用新能源汽车进行蜂蜜外运,进一步降低碳排放;农业上,利用蜜蜂辅助农作物授粉,改善作物长势,提高农作物固碳效果,综合提升消碳效果。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换一个视角欣赏风景,家门口也可以成为“诗和远方”,本地游也可以“深度游”。2022年10月27日,北京市文旅局联合各区政府、经开区管委会向市民和游客推出21条“漫步北京”文旅骑行主题线路,以“骑行十沉浸体验”为核心,以“文化十创新业态”为纽带。
  简析北京市推出21条“漫步北京”文旅骑行主题线路的主要目的,并指出这些文旅骑行主题线路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将北京市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北京市传统文化的宣传,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注意保护相关基础设施和文物;合理的进行活动设计,更好的将传统文化和相关旅游活动更好的结合。(10分)
  【分析】本题以北京市推出21条“漫步北京”文旅骑行主题线路为资料,涉及了线路设计目的和旅游线路问题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北京市推出21条“漫步北京”文旅骑行主题线路有助于转北京市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北京市推出21条“漫步北京”文旅骑行主题线路有助于促进北京市传统文化的宣传,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文旅骑行主题线路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需要结合设施保护和旅游活动进行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文旅骑行主题线路设计活动中需要注意保护相关基础设施和文物,防止文化设施出现损坏;在旅游活动中需要合理的进行活动设计,更好的将传统文化和相关旅游活动更好的结合。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珊瑚藻礁是由壳状珊瑚藻为主体构建的礁体,具有弱化海水酸度、抵御波浪和提供海洋生物洄游繁衍的环境等功能。其发育需要适当的水温、光照及营养盐分。我国某岛发电厂需配套建设码头,为了保护该区域的珊瑚藻礁,有关专家对码头的原建设方案进行了调整。调整内容包括码头位置、防波堤长度和栈桥类型等。下图为该码头建设工程新旧方案示意图。

  简析调整码头位置、防波堤长度和栈桥类型的生态意义。
  【答案】码头外推:远离藻礁区,降低码头修建和运行对珊瑚藻礁发育环境的干扰;保护珊瑚藻礁的生态功能。缩短防波堤:减少防波堤对海岸水文条件的影响而造成泥沙淤积;有利于藻礁区与外海的盐、水等物质交换。修多孔栈桥:减少对沿岸海水运动的阻挡,减弱珊瑚藻礁区淤塞程度;最大限度保留藻礁区水体交换以及海洋生物洄游通道。(10分)
  【分析】本题以保护珊瑚藻礁的措施为背景材料出题,涉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阅读图文材料提取信息以及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对学生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素养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详解】据图可知,码头位置向外推:码头位置向海洋内部推移,远离了藻礁区,可以降低码头修建和运行对珊瑚藻礁发育环境的干扰;据材料“珊瑚藻礁具有弱化海水酸度、抵御波浪和提供海洋生物洄游繁衍的环境等功能”可知码头远离藻礁区后,可以保护珊瑚藻礁的生态功能。据图可知,防波堤长度缩短:结合所学,防波堤具有防止港池淤积和波浪冲蚀岸线的作用,故防波堤长度缩短后,可以减少防波堤对海岸水文条件的影响而造成的泥沙淤积;防波堤长度变短,减少了对海浪的阻挡,有利于藻礁区与外海的盐、水等物质交换。据图可知,栈桥类型由原来的实底栈桥变成了多孔栈桥:多孔栈桥相较于实底栈桥,让一部分海水得以交换,从而减少对沿岸海水运动的阻挡,减弱珊瑚藻礁区淤塞程度;据图,原来的实底栈桥阻挡了鱼类洄游路线,修建多孔栈桥后,能够最大限度保留藻礁区水体交换以及海洋生物洄游通道。

  本文标题:新建一中2023届高三地理押题卷3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gaokao/21585.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gaokao/21585.html

    标签:高三地理押题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