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能力专题突破--意义影响类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07-09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重点梳理】
1.答题思路
影响型设问一般要从多角度分析,如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对本地区(事物)的影响和对其他地区(事物)的影响,现在的影响和将来的可能影响,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影响等。注意如果设问给出限定条件,只能从所要求的方面进行分析。如“分析说明××对××的有利影响或不利影响”,对于这类设问,要注意审题,抓住限定词,知道从哪个方面进行分析。
所谓地理意义,是指某事物所产生的地理方面的影响。意义实质上是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意义、积极影响、作用三者画等号。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以开放性为特征的地理意义类试题有增加的趋势,其命题的基本形式是针对某一地理事物来设问,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在××方面的意义”“运用××知识(原理),分析××对××的意义”等。
2.答题规范
(1)影响型答题规范
项目 影响分析
工业集聚 有利影响 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有利于生产协作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降低运费和能耗
不利影响 容易出现争地、争水、争公共设施的现象;加剧当地的环境污染
人口迁移 有利影响 对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缓解人地矛盾;迁出人口家庭收入增加
对迁入地: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弥补劳动力不足,促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高素质人才的流入,节省教育投入
不利影响 对迁出地:身体素质或文化素质相对较好的劳动力资源流失,基础教育投入多、回报少,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利
对迁入地:引起或加剧生态环境问题;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会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城市化 有利影响 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村发展;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城市是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城市化便于城市文化向乡村扩散和渗透,影响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不利影响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内涝频发等;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
产业转移 有利影响 对转出地:原主导产业向外转移,使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将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向外转移,环境状况得到改善
对转入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缓解就业压力
不利影响 对转出地:就业机会向外转移,减少本地区就业机会,引起失业人口增加
对转入地:接收产业转移的同时,往往也接收了环境污染

 

(2)意义型答题规范
①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通常从组成地理环境的各类要素(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岩石、土壤、城市、交通、产业等)来组织答案,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
②人文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应该围绕经济、生态、政治和战略四个方面来宏观把握,并按照试题的具体要求,从四个方面或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进行微观深入分析。
地理事象 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 昼夜交替、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水循环 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促进水资源更新、塑造地表形态、地球各圈层联系及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等
岩石圈物
质循环
①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②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
③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了地表环境
洋流 ①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②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
③寒流和暖流交汇处可以形成渔场
④洋流对航运有显著的影响,海轮顺着洋流方向航行,速度快;反之速度慢
⑤洋流还会将一个海域的污染物带到其他海域,扩大污染范围、降低污染程度
我国地
势特征
利于海洋上湿润空气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许多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江河在地势阶梯交界处产生巨大的水能
修建交
通线
合理布局交通网;有利于沿线地区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地区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联系;增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
资源
跨区
域调
配(以
能源
为例)
对调入区:缓解能源紧张;提高清洁能源比例,改善大气质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对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缓解因植被破坏造成的生态压力)
三峡工程 防洪(减轻洪水威胁、减少湖泊泥沙淤积);发电(开发水能,缓解能源供应紧张);改善航运;供水;灌溉;发展旅游、水产养殖;调节气候等

 

 
 
                                          【对点训练】
1.(2022·山东潍坊·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巴公路连接中国和巴基斯坦,是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穿越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和兴都库什山,沿线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地质灾害频发,成为公路安全运营的主要威胁。中巴公路不同路段地质灾害差异显着,其中红其拉甫(左图)段泥石流和溜石坡(右图)(中巴公路北部地区发育的一类特殊高寒高山冰川地带的边坡地质灾害类型)多发。

(1)说明红其拉甫路段区域的气候对泥石流形成的作用。
(2)指出红其拉甫路段溜石坡多发的地形地貌条件。
【答案】(1)高寒气候,温差大,风化作用强烈,冻融作用显着,形成较多的碎石;该地降雨稀少,植被稀少,水土易流失;夏季降水集中,加上积雪及冰川融化,水源丰富,易暴发泥石流。
(2)该地地处高山峡谷;山谷中上部坡度大,中下部坡度较缓。
【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红其拉甫路段海拔高度较高,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岩石分化作用强烈,冻融作用明显,多碎屑物质;该地气候高寒、降水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保持水土作用较弱,水土易流失;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且夏季气温较高,冰雪融水量大,水源丰富,易发泥石流。
(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地处高山峡谷地带,山体坡度较大;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红其拉甫路段山谷中上部的斜坡体坡度较大,坡面物质不稳定,易于滑动,中下部的坡度较缓,溜石坡易堆积。
2.(2022·福建福建·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尤姆洼地(下图)位于埃及西部沙漠,底部低于海平面45米,基岩上方覆盖深厚的淤积层。研究表明,该地淤积层是尼罗河泛滥和风沙活动的产物,其中的流水沉积物粒径较细,风沙沉积物粒径较粗。
尼罗河每年6~10月泛滥,给下游沿岸地区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70kaBP(即距今70千年),泛滥的尼罗河水冲过矮山,自此便可自由进入法尤姆洼地,加龙湖由此形成,面积不断扩大,一度占据几乎整个洼地。5kaBP起,尼罗河上游降水呈减少趋势。从3.8kaBP开始,埃及陆续修建了众多水利工程,减轻了尼罗河洪水对法尤姆洼地的威胁,促进了灌溉农业的发展。加龙湖的补给水源也随之转变为河渠来水和少量灌溉退水。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加龙湖面积不断萎缩。

(1)分析70~5kaBP期间法尤姆洼地年蒸发量的变化特点。
(2)分析5~3.8kaBP期间尼罗河上游气候变化对加龙湖面积的影响。
(3)说明加龙湖面积变化与法尤姆洼地灌溉农业发展的关系。
(4)分析3.8kBP以来灌溉农业发展对法尤姆洼地沉积物粒径的影响。
【答案】(1)地处沙漠,蒸发旺盛。加龙湖面积扩大,年蒸发量升高。
(2)加龙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尼罗河泛滥的河水。尼罗河上游降水减少,流量减少,下游泛滥进入法尤姆洼地的水量减少,加龙湖面积萎缩。
(3)加龙湖面积萎缩,洼地内裸露面积增大,便于被开发为耕地,促进灌溉农业的发展;灌溉农业规模扩大,促进人口增长,使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的需求增加,汇入洼地的水量减少,使加龙湖面积进一步萎缩。
(4)尼罗河泛滥进入法尤姆洼地的水量减少,流水沉积减弱,风力沉积增强,沉积物粒径增大。
【解析】(1)该地纬度位于30度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晴天多,同时纬度低,气温高,位于埃及西部沙漠地带,蒸发强烈。从材料可知70~5kaBP期间,泛滥的尼罗河水冲过矮山进入法尤姆洼地,形成加龙湖,且面积不断扩大,由于本区太阳辐射强烈,加龙湖面积较大,故年蒸发量升高。
(2)从材料可知5~3.8kaBP期间,尼罗河上游降水呈减少趋势,而加龙湖是尼罗河泛滥的河水越过矮山而形成,其主要的补给水源就是尼罗河泛滥的河水。而尼罗河上游降水减少,致使尼罗河流量减少,导致尼罗河下游地区泛滥进入法尤姆洼地的水量减少,加龙湖面积萎缩。
(3)从材料可知,3.8kaBP开始埃及修建众多水利工程,促使尼罗河洪水进入法尤姆洼地的流量进一步减少,加龙湖面积萎缩,洼地内裸露面积进一步增大,使得裸露土地开发为耕地成为可能,促进了灌溉农业的发展。而随着灌溉农业规模的逐渐扩大,加龙湖的补给水源也随之转变为河渠来水和少量灌溉退水,而该区人口逐渐增多,使得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需求进一步增加,汇入加龙湖的水量进一步减小,使加龙湖面积进一步萎缩。
(4)从3.8kaBP开始,埃及陆续修建了众多水利工程,尼罗河洪水进入法尤姆洼地的流量进一步减少,使得流水沉积作用减弱。而该地气候干燥,处于沙漠地带,伴随流水沉积的减弱,风力沉积作用进一步增强,沉积物的粒径增大。
3.(2022·山东潍坊·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四川与西藏、云南交界处,金沙江支流巴楚河上游海拔3500米以上,有一条长约20k的山谷,谷内常年云雾缭绕,植被良好。据考察,河谷西侧为花岗岩地层,分布着许多一直喷发的温泉;河谷东侧为石灰岩地层,分布着许多间歇喷泉。左图示意该河谷的地质构造及其温泉分布,右图示意间歇喷泉剖面。

(1)从地质作用角度,说明该段河谷的形成原因。
(2)分析该段河谷东侧间歇喷泉的形成过程。
(3)从气候角度,分析温泉对该段河谷植物生长的有利影响。
【答案】(1)板块挤压(地壳运动)导致断层发育;断层线附近岩石破碎,易被侵蚀,随着地壳不断上升,河水侵蚀下切形成河谷。
(2)河流东侧为石灰岩地层,水沿裂隙运动由于水的溶蚀作用形成许多孔洞;该河谷段地热丰富,地下热气和热水沿裂隙进入并充满孔洞时,水、气会在巨大压力下沿通向地表的通道猛然喷出,形成喷泉;等孔洞再次被热水热气充满时,便会再次喷发,周而复始,形成间歇喷泉。
(3)众多温泉不断喷发,产生大量雾气,增加大气水汽,河谷降水较多;温泉释放大量热量,气温较高,日温差较小。
【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在四川与西藏、云南交界处”可知,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断层发育;断层附近岩层破碎,容易被侵蚀;地壳抬升之后,该地岩层出露地表,在流水的不断侵蚀作用下,断层附近的破碎岩石被侵蚀掉,形成河谷。
(2)分析该段河谷东侧间歇喷泉的形成过程主要从空洞、喷出原因以及间隙喷发的角度进行分析。空洞产生的原因:根据材料信息“河谷东侧为石灰岩地层”可知,河流东侧石灰岩广布,受断层的影响多裂隙发育,地下水在岩裂隙运动时,不断溶蚀裂隙,产生孔洞。喷出的原因: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壳不稳定,地热资源丰富,地下热水和热气沿着裂隙上升进入孔洞之后,会形成巨大的压力,使得地下水沿着孔洞喷出,形成喷泉。间歇喷发的原因:地下水喷发之后,地下孔洞会腾出空间,地下热水和热气再次充满孔洞,达到一定的压力之后,地下水再次喷发,周而复始,形成间歇性喷泉。
(3)温泉对该段河谷植物生长的有利影响主要从水汽和热量的角度进行分析。水汽:该地温泉众多,且不断喷发,会导致水蒸发量大,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区域降水增多,水分条件较好,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热量:温泉喷发,会使得地下的热量释放出来,使得区域的气温升高,热量条件较好,且昼夜温差较小,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等。
4.(2022·河南开封·模拟预测)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塔吉克斯坦是中亚五国之一,以农业为主,棉花种植在国民经济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畜牧业、采矿业也有一定的比重。该国耕地总面积少且复种指数低。下图示意塔吉克斯坦区域概况。

(1)分析帕米尔高原在塔吉克斯坦水资源国家安全中的作用。
(2)简述大面积种植棉花对该国资源安全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3)塔吉克斯坦矿产资源丰富,有人却反对该国大力发展采矿业,请说明反对的理由。
【答案】(1)帕米尔高原位于该国的东部使其位于中纬西风带的迎风坡易形成地形雨降水比较丰富;海拔高,气温低,有较丰富的高山冰川积雪融水;是塔吉克斯坦主要大河的上游段径流量较大;地势东高西低,可以为西部干早的地区提供充足水源。
(2)大面积种植棉花,易导致农业结构单一,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小,粮食等农产品对外依赖度高;棉花需水量大,大面积种植易加剧水资源短缺;大面积种植棉花,会破坏草地资源,导致土地荒漠化加重;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土壤盐碱化等。
(3)塔吉克斯坦采矿技术低采矿业附加值低;本国人口较少。工业化水平低,国内市场狭小;大部分矿产供出口,离消费市场远运输成本高;采矿业易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解析】(1)由图可知,塔吉克斯坦位于中亚地区,当地水资源较为缺乏,气候干旱,降水主要来源于盛行西风吹来大西洋的水汽,加上东侧的帕米尔高原对大西洋的水汽起到地形抬升作用,在帕米尔高原西侧形成大量地形雨,同时帕米尔高原海拔高,高原冰雪量丰富,有大量的冰雪融水,因此帕米尔高原可以提供丰富的水资源,且塔吉克斯坦地势整体呈东高西低的趋势,东部水资源可大量流向西部,为西部地区提高大量水资源。
(2)大面积种植棉花对该国资源安全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考虑水资源、土地资源、土壤资源等方面,大面积种植棉花会耗费大量的水资源,加剧当地水资源短缺情况;同时当地气候干旱,草场面积广阔,过度开垦,大量发展种植业会破坏草地资源,导致土地荒漠化;只大面积种植棉花,使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缺少粮食资源,加剧粮食资源的对外依赖性,加剧粮食安全问题;不合理的灌溉易导致土地盐渍化,破坏土壤资源等。
(3)从自然和社会经济角度考虑:当地生态环境脆弱,大力发展采矿业,容易使当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塔吉克斯坦经济较为落后,技术水平低,因此开发采矿业以开采为主,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并且本国经济水平落后,国内市场狭小,周边经济发达国家少,因此销售市场远,运输成本高。
5.(2022·山东枣庄·高三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当两条冷锋相遇,把暖空气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形成的“Y”字形锋面,被称为锢囚锋。
冬春季节,途经新疆由西向东移动的寒潮侵袭青海省通常有两条路径:一路通过阿尔金山山口进入柴达木盆地,形成西路冷空气;另一路沿河西走廊东移,至祁连山东端从青海东部沿着河流谷地向西回流倒灌,形成东路冷空气。某年2月下旬,两股冷空气在青海湖附近迎面相遇,形成青海湖锢囚锋(如下图所示)。该锢囚锋形成后,先向东移,后向西移,最后消失。

(1)在锢囚锋剖面示意图(下图)中填出冷暖气团,并用箭头标注出其移动方向。

(2)分析地形对冷空气入侵青海省及青海湖锢囚锋形成的影响。
(3)结合此次寒潮的移动方向,说明锢囚锋形成后“先向东移,后向西移”的主要原因。
【答案】(1)气团名称标注正确;箭头方向标注正确

(2)西部的阿尔金山山口利于冷空气向东进入较暖的柴达木盆地,并形成东移的冷锋;祁连山阻挡冷空气并使之东移南下,河西走廊的狭管效应增强了风速;湟水谷地便于冷空气向西倒灌,并形成西移的冷锋;青海湖及周边地区地势起伏小,利于相对移动的两条冷锋相遇,形成锢囚锋。
(3)前期,由西路冷空气形成的东移冷锋势力强,由东路冷空气形成的西移冷锋势力较弱,故二者相遇形成的锢囚锋东移;后期,随着寒潮主力的东移,东路冷空气势力增强,导致锢囚锋西移。
【解析】(1)由题意“当两条冷锋相遇,把暖空气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形成的“Y”字形锋面”可知,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锋;图中暖空气被迫抬离地面到高空,在锋面上方的气团是暖气团。在锋面下方的气团是冷气团。原来的锋面移动是冷气团主动靠近暖气团,后两条冷锋相遇,箭头如下图所示:

(2)由材料信息“冬春季节,途经新疆由西向东移动的寒潮侵袭青海省通常有两条路径:一路通过阿尔金山山口进入柴达木盆地,形成西路冷空气;另一路沿河西走廊东移,至祁连山东端从青海东部沿着河流谷地向西回流倒灌,形成东路冷空气”可知,西部的冷空气一路沿阿尔金山山口向东进入较暖的柴达木盆地,形成了向东移的冷锋;另一路冷空气沿河西走廊东移至祁连山东端,后冷空气沿青海省东部河谷便于向西倒灌,并形成西移的冷锋;柴达木盆地到青海湖东部之间的地势起伏不大,便于相对移动的两冷锋相遇,形成锢囚锋。
(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寒潮整体上自西向东移动;寒潮发生的前期西路冷空气势力强,东路冷空气势力弱;随着寒潮主力的东移,在寒潮发生的后期西路冷空气势力渐弱,东路冷空气势力渐强;前期西路冷空气形成的较强冷锋推动东路冷空气形成的较弱冷锋向东移动,后期东路冷空气形成的较强冷锋推动西路冷空气形成的较弱冷锋向西移动;故锢囚锋形成后会先东移后西移。
6.(2022·山东聊城·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体效应(下图)是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线(如林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其实质是隆起地块内部基面海拔比周围低地高而引起的热力效应。使山体内部气温比外国高。

研究表明山体效应改变了山区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水平梯度与随海拔高度变化的垂直梯度,使得山体内部比外部出现云量减少、降雨量减少的现象。山体效应通过山体内外同海拔高度上气温差以及山体内外同类型垂直带界线高度差来定量化。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和阿尔卑斯山最热月同海拔高度上的气温剖面。

(1)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山体效应形成的机制。
(2)据图推测青藏高原与阿尔卑斯山林线分布的异同。
(3)比较青藏高原与阿尔卑斯山山体效应的强弱并分析原因。
【答案】(1)地面辐射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山体内部海拔高,空气较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山体外部多,地面辐射传递给大气的热量也较多。山体外部的地面热量传递到同山体相同海拔高度时热量已大为减弱;山体内部气候较为干燥降水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山体外部多,传递给大气的热量也较多。
(2)同:两个山地的林线均自边缘向山体内部逐渐升高(或边缘(外围)低,内部高)。异:青藏高原内部林线高于阿尔卑斯山内部林线。
(3)青藏高原的山体效应比阿尔卑斯山更强。原因:青藏高原的海拔(基面高度)更高,空气更稀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更多;青藏高原的体积和面积更大,山体的增温现象更显著;青藏高原整体纬度较低,全年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多。
【解析】(1)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距地面越远(海拔越高)获得的热量越少。根据山体效应示意图,山体内部海拔高,空气较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山体外部多,地面辐射传递给大气的热量也较多,山体内部的气温T1较高。山体外部的地面热量传递到同山体相同海拔高度时热量已大为减弱,T2较低;根据材料,山体内部比外部出现云量减少、降雨量减少。山体内部气候较为干燥降水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山体外部云量较多,降水较多,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的多,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少,传递给大气的热量也较少。所以山体内部气温比同高度的山体外部气温高,形成山体效应。
(2)林线主要受热量和水分条件影响,高大的山体有山体效应,造成山体内部比山体外部气温更高,降水更多。因此两个山地的林线均自边缘向山体内部逐渐升高(或边缘低,内部高)。根据第3题的分析,青藏高原的山体效应比阿尔卑斯山更强。所以青藏高原内部林线高于阿尔卑斯山内部林线。
(3)根据材料,山体效应的本质是山体的热力效应所产生的同海拔山体内部气温比外部高的气温空间格局。影响山体效应的基本因素有纬度,山体的高度、面积、体积等。由图中信息可知青藏高原的海拔(基面高度)比阿尔卑斯山更高,空气更稀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更多,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更多,地面辐射传递给大气的热量更多;青藏高原的体积和面积更大,山体的增温现象更显著;青藏高原整体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比阿尔卑斯山更高,全年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多。因此青藏高原的山体效应比阿尔卑斯山更强。
7.(2022·河南郑州·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下图)。螺狮粉是柳州最具地方特色的名小吃之一。2018年,柳州螺蛳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螺蛳粉以米粉(大米制成)、螺蛳(凉性食物)、腐竹为主料,配以酸笋、泡红椒、泡山被等十多种辅料和佐料制做而成,营养丰富,具有辣、爽、鲜、酸独特风味。伴随着柳州螺狮粉餐饮小店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尤其是2014年首款袋装螺蛳粉问世以来,柳州螺狮粉迅速风靡全国。近年来,柳州市方便螺狮粉生产厂家由最初的1家发展到现在的127家,实现了爆发式产业化发展。为了克服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柳州市通过以低产田主养和稻田套养的养殖模式,迅速扩大螺蛳养殖面积;引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十基地十微田园十农户”的共建模式,建设丘角、青豆标准化种植区,并加大竹笋的种植力度。同时,当地建成了多个螺蛳粉生产集聚区和柳州螺蛳粉小镇。初步统计,多样化口味的产品远销美国、马来西亚、墨西哥、澳大利亚等40多个国家。2021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到501.6亿元。

(1)从地理环境角度解释风味独特的螺蛳粉在柳州出现的主要原因。
(2)简述近年来螺蛳粉风靡全国的主要原因。
(3)说明方便螺蛳粉产业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4)说出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对其它地区经济发展的启示。
【答案】(1)柳州位于亚热带,盛产水稻;气候潮湿,辣椒有驱寒除湿的功效;螺蛳属于凉性食物,具有去火的功效;当地饮食习俗的影响。
(2)螺狮粉风味独特且营养丰富;商业网点布局广泛,提高知名度;生产技术改进,方便储存和运输;电商和快递业发展。
(3)柳州市方便螺狮粉产业化发展可以引入投资增加,经济发展增速,税收增加;相关配套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4)螺狮粉本身是柳州最具地方特色的名小吃之一,因此产业发展要找准特色产业,形成品牌效应;加强三产融合,健全产业链条。
【解析】(1)由文字材料可知:螺蛳粉有辣、爽、鲜、酸独特风味,柳州人口味偏重酸辣,受当地饮食习俗的影响;螺蛳粉的粉由大米制成,而柳州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盛产水稻;柳州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又位于湿润区,气候潮湿,辣椒有驱寒除湿的功效;螺蛳属于凉性食物,具有去火的功效;
(2)螺蛳粉有辣、爽、鲜、酸的独特风味且营养丰富;全国各地不断涌现螺狮粉餐饮小店,商业网点布局广泛;2018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提高了螺蛳粉的知名度;生产技术改进,袋装螺蛳粉的问世更方便储存和运输;近年来电商和快递业发展扩大了消费市场。
(3)方便螺蛳粉产业发展提高了当地知名度,吸引投资增加;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额大,使经济发展增速,税收增加;螺蛳粉的原材料供应到生产和销售等促进相关配套产业发展,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4)螺狮粉是柳州最具地方特色的名小吃之一,发展中更容易提高知名度。所以地区产业发展需要找准其特色产业,形成品牌效应;柳州市在发展过程中引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十基地十微田园十农户”的共建模式,建成多个生产集聚区,加强三种产业的融合,健全产业链条。
8.(2022·新疆·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鹿特丹港是欧洲吞吐量最大、最繁忙的港口。20世纪80年代以来,鹿特丹港与芬洛展开合作,利用芬洛集散物资并完成报关,通过铁路及内河到鹿特丹港出海。芬洛在西北郊区建成了荷兰最大的物流仓储基地。鹿特丹港口公司在这里先后获得了铁路连接线及内河码头的经营权,实现对芬洛交通物流产业的全面托管。2004年起,芬洛依托发达的温室农业基础,实施“绿港”战略,将农产品种植、加工、包装等环节与仓储和物流体系连接,经鹿特丹港直通全球市场。下图为荷兰简图及芬洛物流仓储与农业用地示意图。

(1)简析鹿特丹港将物流仓储业转移到芬洛地区的主要原因。
(2)简述大型物流仓储基地选址芬洛西北郊区的有利条件。
(3)说明芬洛将铁路连接线和内河码头交给鹿特丹港经营管理的原因。
(4)阐述“绿港”战略对芬洛农业产业发展的意义。
【答案】(1)(与鹿特丹相比)芬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土地成本低:邻近德国和比利时,有利于扩大经济腹地(或物资流量);铁路运输、内河航运发达,交通便利;港口拥挤程度低,船舶进出港效率较高。
(2)西北郊区位于港口附近,且有多条铁路和高速公路连接,便于货物集散;郊区地价较低,建设成本低:周围地区农业发达,农产品运输需求量大,可提高仓储物流利用率。
(3)与芬洛相比,鹿特丹港口经营历史悠久,有着成熟的管理机制和先进的技术(反向答芬洛劣势也可);有利于与鹿特丹港协同运作,实现海陆(河)联运,提高运输效率,降低中转成本。
(4)延长产业链,提升农业生产的附加值;便于产品快速运抵市场,保障新鲜度,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打造地域性特色产业集群,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解析】(1)物流仓储业需要较大面积的土地,为了降低成本需要寻找更加低价并且交通便利区域作为仓储物流用地,结合图中与鹿特丹相比,芬洛地处内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土地成本低;由图可知,芬洛与德国和比利时邻近,有多条高速公路、铁路经过,交通便利,有利于扩大经济腹地。与海港鹿特丹相比,芬洛河港拥挤程度低,船舶进出港效率较高。
(2)本题涉及的区域尺度比第一问涉及的区域尺度缩小,具体到大型物流仓储基地选址芬洛西北郊区。结合右图可以看到,西北区靠近河流在港口附近,且芬洛西北郊区有多条铁路和干道经过、又有火车站,有利于货物进行集散;图中还可以看到,西北在仓储用地附近有农业用地,利于农产品收获后的仓储和外运,从而提高仓储物流的利用率;最后位于郊区面积开阔,建设成本低。
(3)芬洛将铁路连接线和内河码头交给鹿特丹港经营管理的原因从鹿特丹港管理的优势条件和交给鹿特丹港经营管理的益处分析。鹿特丹港口优势:鹿特丹港是欧洲吞吐量最大、最繁忙的港口,与芬洛相比,鹿特丹港口经营历史悠久,有着成熟的管理机制和先进的技术。交给鹿特丹港经营管理,将有利于芬洛与鹿特丹港协同运作,实现海陆(河)联运,提高运输效率,降低中转成本,取得更高收益。
(4)由材料可知,实施"绿港"战略,将农产品种植、加工、包装等环节与仓储和物流体系连接,经鹿特丹直通全球市场。农产品加工,可以延长产业链,提升农业产业的附加值;农产品种植、加工、包装等环节与仓储和物流体系连接,便于产品快速运抵市场,保障新鲜度,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经鹿特丹直通全球市场,表明这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将芬洛打造成地域性特色产业集群地,从而降低内部交易成本,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9.(2022·江苏江苏·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2月17日.国家发文同意在京津冀帝地区启动建设8个算力枢纽,并规划了张家口集群等10个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并”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东数西昇”中的“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草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算力枢纽和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分布示意图。

(1)据图描述我国上要算力枢纽的分布特征、
(2)与东部地区相比,简析西部地区大力发展数据处理的原因,
(3)说明我国“东数西算”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总体布局的积极意义。
【答案】(1)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西部内陆);东部沿海地区级别较高:数量较少;西部内陆地区级别较低,数量多.
(2)西部地区能源清洁可再生;能源充足且廉价;土地资源丰富,地价较低;政府政策支持;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我国体算力水平,带动和关产业发展西部算
(3)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我国算力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西部算力支撑东部数据运算,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缓解东部能源紧张状况及数据应用需求大的问题,促进东西部数据流通;促进相关产业转移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分布特征主要从整体和局部两方面分析,由图可知,我国算力枢纽总体上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具体看,东部沿海地区较西部地区数量少,但级别更高。
(2)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众多,在西部地区大力发展数据处理可以充分利用该地的能源优势、土地优势,从而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也可带动西部相关产业的发展,且政府政策也支持。反观东部地区能源资源紧张,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3)“东数西算”,简而言之,就是建设数据中心,把东部地区经济活动产生的数据和需求,放到西部地区来计算和处理。东部地区算力基础设施资源紧张。与之相对应的是,西部地区有能源、有土地,算力资源丰富。通过构建类似于能源领域“西气东输”的“东数西算”,把东部的数据流动到西部存储、计算,能够改善东中西部数字新型基础设施不平衡的布局。因此“东数西算”对于东部地区而言,可以缓解东部能源紧张状况及数据应用需求大的问题,促进相关产业的转移;对于西部而言,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提高西部地区经济收入,增加就业;对于全国而言,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促进绿色发展、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10.(2022·安徽·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的交界处,由多条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海拔4000米以上的多座山峰终年积雪,形成西北地区的“湿岛”。河西走廊是我国古今交通和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依据土地适宜开发的程度、自然资源的丰富度、生态环境的脆弱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地理背景,将河西走廊建设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限制的是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下图示意河西走廊主体功能区规划。

(1)从区域关联性分析祁连山脉被誉为河西走廊“母亲山”的原因。
(2)分析大规模工业化开发对河西走廊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3)简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对河西走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义。
(4)从环境承载力的角度分析河西走廊部分地区放弃风力发电的原因。
【答案】(1)祁连山脉高山冰雪融水,给气候干旱的河西走廊提供水源;山前形成洪积-冲积平原,绿洲发育,人口、产业集中。
(2)破坏地表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加剧了水资源短缺;造成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破坏土地资源。
(3)利于引进资金、技术,扩大特色农业生产规模;利于(承接产业转移,)延长产业链,提升农业产业的附加值;利于打造地域性特色产业集群,降低内部交易成本,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便于产品快速运抵市场,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4)当地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和经济规模小,电力需求量小(远距离输送,成本高);风力发电项目建设破坏植被,改变地貌,脆弱的生态环境难以恢复;风力发电设备运行对野生动物产生严重影响;风力发电不稳定,需要搭配火电,会增加成本,污染环境。
【解析】(1)从区域关联性(即不同区域间要素流动)分析,祁连山自西北至东南走向,几乎贯穿甘肃大地,高大的山峰截住了气流和云团,在高山发育了众多的雪山和冰川。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的东北侧,气候干旱,祁连山脉高山冰雪融水给气候干旱的河西走廊提供水源,在山前形成了众多洪积扇与平原,土壤肥沃,地形平坦,因而河西走廊有了绿洲农业,人口、产业集聚。
(2)工业的发展对自然环境会产生较大影响,河西走廊由于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因此工业的发展会破坏地表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同时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工业发展,需水量大,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工业发展过程中产生工业“三废”,造成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破坏土地资源。
(3)丝路经济发展战略(政策因素)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影响:河西走廊农业产业可以获得大量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利于特色农业农产品种植、加工、包装、仓储和物流体系相连接,可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形成地域性特色产业集群,形成集聚效应,降低成本,建立品牌,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等。
(4)从环境承载力角度分析,当地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建设工程破坏植被,对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影响,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且难以恢复,另外当地人口和经济规模小,经济相对落后,电力需求量小;且风力发电相对不稳定,因此储电成本高。
11.(2022·安徽安庆·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院社区位于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冷水镇的高山地区,居民以移民搬迁为主,经过实行土地流转、建立农村合作社、社区工厂等措施,实施“还山上生态林,建山下新社区,办社区新工厂,育时代新农民”村级发展模式。大规模种植核桃、牡丹等,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2017年并被评为“全国文明村”。下图为三院社区位置示意图。

(1)简析三院社区发展核桃种植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2)指出土地流转对提高三院社区核桃产业竞争力的作用。
(3)从工业投入角度,推测三院社区工厂的主要类型,并说明理由。
(4)说出三院社区发展模式的意义。
【答案】(1)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低;距冷水镇较近,产品外运较便利;当地政策的扶持:农村合作社经营,市场有保障等。
(2)通过土地流转,扩大核桃的生产规模:统--经营和管理,提高核桃的品质:通过土地流转,科学种植,统-加工和销售,可以提高核桃的总产值。
(3)原料导向型工业或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理由:山上核桃、牡丹等原料丰富需及时加工,优先发展原料导向型工业:移民劳动力丰富,技术水平不高,应大力发展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4)生态:山上建生态林,保持水土,改善了生态环境:经济:通过土地流转,居民增收,建立农村合作社、社区工厂,发展乡村旅游,壮大实体经济:社会:安置居民就业,育时代新农民,提高居民素质。
【解析】(1)农业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劳动、政策、科技等,结合材料可知:三院社区位于高山地区,以移民为主,说明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低廉;通过土地流转、建合作社,说明有政策的支持,技术和市场的保障;结合图中三院社区的位置及周边地区的交通线路的分布,距离城镇较近,对外联系方便等。
(2)土地流转是目前我国农村经营比较普遍现象,公司从农户中租赁土地,农民在公司务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其最主要作用是扩大规模,增加产量,提高规模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管理,提升品质,保障核桃的标准化;统一销售,提升经济效益。
(3)从工业投入角度,工业类型有五种: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动力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技术导向型。结合三院社区的现状,大规模种植核桃、牡丹等,农产品丰富,且易腐烂变质,需及时加工,应为原料导向型;社区工厂是为了解决移民就业问题,针对移民数量多,但技术水平不高的现状,应发展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4)结合材料三院社区的发展模式:还山上生态林,建山下新社区,办社区新工厂,有时代新农民。可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作答。山上建生态林,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建农村合作社、社区工厂,发展旅游,利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育时代新农民,提升村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等。
  本文标题: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能力专题突破--意义影响类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gaokao/8572.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gaokao/8572.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