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36.世界地理分区质量检测题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3-03-04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读下面世界区域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两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海和多哈附近海域均面临石油污染
B.北海和多哈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
C.北海到多哈海域最近航线走巴拿马运河
D.北海盐度比多哈附近海域大
2.当右图中60°附近海域海水流向与左图中海水流向一致时(  )
A.意大利罗马温和湿润
B.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
C.巴西高原牧草生长旺盛
D.伏尔加河出现凌汛现象
1.A 2.B [第1题,北海石油资源和渔业资源都较丰富;多哈临波斯湾,波斯湾石油资源丰富,两海域在开采石油过程中不注重环境保护会造成环境污染,故选A项;波斯湾位于北回归线附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再加上海域封闭,海水盐度大;北海到多哈走苏伊士运河较近。第2题,左图中北大西洋暖流由西南流向东北;右图北印度洋海域为季风洋流,当该处洋流流向和左图相同时,该处吹西南风,为北半球夏季。意大利罗马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南半球冬季时,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巴西高原草木枯萎;俄罗斯的伏尔加河冬季结冰,但由于由北向南流,不会出现凌汛现象。]
依据资料和图,完成3~4题。
2013年2月1日22:00,北京某个背包客从首都机场出发,中途在迪拜转机停留6个小时,共飞行了9小时,到达12°E附近非洲某机场。他在博客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从小镇出发后,处处是绿色的密林,湿热的感觉非常明显。继续前行,枯黄的草木逐渐减少。几天后,乘坐的越野车在驰骋时卷起粉末一样的细沙,连呼吸的都是沙子,很多地方都能捡到湖盐的结晶体………好看的沙漠玫瑰。”

3.他到达非洲某机场的时间是(  )
A.2月1日6:00                               B.2月2日12:00
C.2月1日18:00                             D.2月2日6:00
4.上图中的四条旅游线路与博客中描述的景观变化一致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D 4.A [第3题,非洲某地12°E处于东一区,与北京东八区相差7个时区,当北京时间22时,东一区15时,飞行及停留15小时,到达时为第二天6时;选择D项。第4题,从描述的情况来看,沿途经过雨林气候,草原气候,最后到沙漠气候,甲线路符合这个条件。]
读下图,甲、乙、丙、丁均为世界主要国家,回答5~6题。

5.有关四国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国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B.乙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C.丙国北部海域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D.丁国位于欧洲大陆上的“十字路口”
6.有关四国大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国的最大港口皆受到暖流的影响
B.四国的首都职能均属单一
C.四国最大城市都是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
D.四国的主要城市都分布在东南沿海
5.B 6.A [本题组考查对主要国家地理特征和城市职能、分布的掌握程度,难度不大。甲图为澳大利亚,最大港口悉尼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首都职能单一,为政治中心,悉尼为国际著名金融中心;乙图为巴西,热带经济作物产量大,出口多,但不是世界主要农产品出口国,最大农产品出口国应是美国,最大港口圣保罗受巴西暖流的影响;丙图为日本,北部有著名的北海道渔场,港口受日本暖流的影响,首都东京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丁图为德国,汉堡为最大港口,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下图示意某项地理要素在1965~2025年的世界变化趋势。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纵坐标表示的地理要素是(  )
A.汽车需求量                                     B.国内生产总值
C.劳动力数量                                     D.能源消费总量
8.序号①、②、③表示的地区依次为(  )
A.中南部非洲、东欧和中亚、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B.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东欧和中亚、中南部非洲
C.东欧和中亚、中南部非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D.东欧和中亚、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中南部非洲
7.C 8.C [第7题,注意提取纵坐标信息,最大值接近40亿,其中2003年南亚约为8亿;高收入国家1965年至2025年变化趋势是先增后减,最大不超过5亿。再结合世界人口可判断。第8题,①变化较小,说明人口增长较慢,可能是东欧和中亚地区;②与南亚变化趋势一致,且增长快,可能是中南部非洲,③数量大于南亚,只能是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故C项正确。]
9.挪威幽深曲折的峡湾是大自然中哪位大师的杰作(  )
A.海浪的搬运作用
B.风力的风化风蚀作用
C.冰川侵蚀和海水入侵
D.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
C [挪威大西洋沿岸曲折的海湾是受冰川侵蚀和海水入侵而形成。]
初级产业产品的外销为澳大利亚重要外汇来源之一,近五年来由于降水极少,该国已面临“百年大旱”。权威人士提出“若再没有足够的雨水,将停止大部分农地的灌溉”。据此回答10~11题。

10.“停止农地灌溉”的措施一旦执行,受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停止农地灌溉最可能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  )
A.铁矿石和煤炭价格上涨
B.牛羊肉和稻米价格上涨
C.乳品和原油价格上涨
D.羊毛和小麦价格上涨
10.A 11.D [本题组考查澳大利亚农业区的分布,以及其农业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难度不大。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国之一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甲区域是澳大利亚重要的混合农业区,主要发展小麦种植和牧羊;同时该区域水资源缺乏,严重依赖灌溉,所以灌溉停止会严重影响该区域农业生产。]
下图示意某大洲局部区域等值线分布,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虚线表示的是(  )
A.≥10 ℃积温(℃)                              B.一月海平面气压(hPa)
C.年日照时数(h)                                 D.年降水量(mm)
13.影响图中虚线向南凸的主要因素是(  )
A.洋流因素                                         B.地形因素
C.纬度位置                                         D.大气环流
12.C 13.B [第12题,年日照时数山地高于平原、内陆降水少的区域多于沿海降水多的区域,结合图中信息可判断虚线表示的是年日照时数;近地面标准大气压为1010百帕,平原应高于山地,可排除B项;积温值应该山地低于平原,故A项错误;年降水量沿海多于内陆,故D项错误。第13题,该地位于南美洲,西部有安第斯山脉,山脉阻挡了西北暖湿气流,使大陆降水少而晴天多,日照时数多,所以虚线向南凸的原因是受地形影响。]
二、综合题(共48分)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拉开波湖,该湖除北部委内瑞拉湾沿岸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外,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湖泊东部的奥里诺科河水能蕴藏量大,流域面积88万平方千米,人口约有225万,人烟稀少。


(1)分析马拉开波湖“湿”“热”的原因。(8分)
(2)说明甲、乙两地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10分)
(3)你认为奥里诺科河是否应该大力发展水电,请说明理由。(8分)
[解析] 第(1)题,“湿”说明空气湿度大,可从降水多和湖面蒸发强角度分析;“热”与纬度低而太阳辐射强有关,还与盆地地形有关。第(2)题,从气温——降水柱状图可判读气候特点与气候类型。第(3)题,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注意观点与理由的统一。
[答案] (1)湿:多对流雨和地形雨,降水充沛;气温高,河流众多,湖泊面积大,蒸发旺盛,水汽多;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任意答对两点即可)
热:纬度低,气温高;盆地地形不易散热。
(2)甲地全年高温多雨;形成原因是地处低纬,全年高温,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同时受暖流增温增湿影响,全年多雨。乙地全年高温,一年分为干湿两季;形成原因是地处低纬,全年高温,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干季时沿海山地阻挡了水汽进入。
(3)观点一:应该大力发展水电。奥里诺科河水能资源丰富;发展水电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修建大坝具有防洪、灌溉、养殖等综合效益。
观点二:不应该大力发展水电。奥里诺科河流域人烟稀少,电力需求小;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低,技术落后,发展水电能力有限;建坝破坏河流生态。(任意答对三点即可)
15.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回答以下各题。(22分)

(1)图中海域N为________,习惯上我们将该海域称之为该国的“产业运河”。请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该地区终年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
(2)图中城市M为日本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其工业布局形式属于________。
(3)图中岛屿P为________;二战以来,该岛屿的A类工业区逐步衰落,而B类工业区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请运用地理知识简要分析A类工业区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4)该国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图示地区为日本的四国岛、九州岛和本州岛南部地区。N为濑户内海,它处于山脉的背风坡,降水较少。M为临海型的钢铁工业。二战以来日本经济工业衰退,高科技工业迅速发展。日本北海道附近是世界上著名的渔场,它位于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的交汇处。
[答案] (1)濑户内海 原因:受到南(四国岛山地)北(本州岛山地)部山地的阻挡,导致该地区冬夏季节降水均稀少。
(2)临海型
(3)九州岛 衰退原因:①工业结构单一;②世界性钢铁过剩;③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④环境污染严重;⑤能源危机。
(4)大陆架面积广,位于温带海区;有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在北海道附近交汇
  本文标题:36.世界地理分区质量检测题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19505.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19505.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