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地理试题热考2风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4-04-16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2023·辽宁鞍山二模)太行山脉是我国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地理分界线,其山麓焚风(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增温形成的一种干热地方性风)较强,焚风往往以阵风形式出现,从山上沿山坡向下吹。太行山区有众多河流发源地或流经地区,其东麓地带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图1为太行山东西向剖面示意图,图2为太行山山麓焚风季节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id:2147489660;FounderCES
图1
id:2147489667;FounderCES
图2
1.太行山东西两侧焚风效应较强的坡面和焚风多发的季节及时间对应正确的是(  )
A.东坡、冬季、夜间多发                  B.西坡、夏季、白天多发
C.东坡、冬季、白天多发                   D.西坡、冬季、夜间多发
2.太行山春季焚风对当地农业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①气温升高,小麦返青期提前 ②热量增加,熟制改变 ③平原积雪消融,缓解春旱 ④蒸发增强,加剧干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陕西宝鸡二模)“圣塔安娜风”是秋冬季节扫过美国西南部(加利福尼亚州)和墨西哥西北部的一种风。每年秋季至初春季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沿海低地会出现一种强劲的干热风,被称为“圣塔安娜风”(下图),一般为东北风。它以助长洛杉矶附近林区野火而闻名。据此完成3~4题。
id:2147489674;FounderCES
3.与“圣塔安娜风”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是(  )
A.海陆热力差异       B.洋流
C.地形                     D.太阳辐射
4.助长洛杉矶附近林区野火的“圣塔安娜风”(  )
A.湿热,且风速大      B.湿热,且风速小
C.干热,且风速大      D.干热,且风速小
(2023·河北石家庄3月模拟)下图为全球某季节不同纬度气温及风速的空间分布示意图,风速等值线中“-”表示风向与“+”相反。据此完成5~7题。
id:2147489681;FounderCES
5.图示为北半球(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N处近地面风速大于M处近地面风速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B.下垫面状况非常均一
C.该季节南北温差较大
D.平原削弱风速不显著
7.P处风向及风速范围分别是(  )
A.偏东风20—30      B.偏东风30—40
C.偏西风20—30      D.偏西风30—40
(2023·浙江杭州二模)有研究团队利用某观测站5月下旬至6月中旬期间的气象数据,分析珠穆朗玛峰北坡某河谷的局地环流日变化特征,发现该河谷主要受山谷风和冰川风的影响。山谷风、冰川风都是冷热不均引起的局地环流,冰川风影响主要集中在下午时段且强度大。下图为某年5月28日风向、风速日变化图。读图,完成8~9题。
id:2147489688;FounderCES
注:风向以正北为0°,顺时针增大到360°。
8.该团队选择5月下旬至6月中旬期间的气象数据来分析局地环流是因为(  )
①大气环流影响弱 ②天气系统影响强 ③阴雨天气为主 ④晴朗天气为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冰川位于河谷的方位及冰川风对山谷风的主要影响分别是(  )
A.南方;削弱了山风
B.南方;削弱了谷风
C.北方;加强了山风
D.北方;加强了谷风
(2023·江苏南通二模)我国华北某山坡坡顶与坡谷海拔分别约为2200米和900米,山谷风显著。下图为某年冬季该山坡不同海拔气象站点山谷风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
id:2147489695;FounderCES
10.冬季该地谷风出现的主要时段为(  )
A.日出后至日落前
B.中午前至日落前
C.日落后至日出前
D.日落后至中午前
11.该山坡的朝向最接近(  )
A.南                        B.西                   C.东                   D.北
12.各站点谷风风向有一定的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微地形分布          B.地转偏向力
C.谷岭间温差           D.植被覆盖率
(2023·湖北十一校联考)“泻风”是气流越过山脉快速下沉形成的。图1是哥伦比亚的泻风所在区域的位置,泻风气流在近海地区、西科迪勒拉山脉、中科迪勒拉山脉分别形成对流中心,对流云体垂直向上,图2是某时段气流及对流云团分布图。据此完成13~15题。
id:2147489702;FounderCES
图1
id:2147489709;FounderCES
图2
13.泻风气流主要来自(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南美大陆              D.加勒比海
14.图2所示,西科迪勒拉山脉泻风出现的时间在(  )
A.冬季的上午          B.冬季的下午
C.夏季的上午           D.夏季的下午
15.中科迪勒拉山脉比西科迪勒拉山脉对流云团的高度低,原因是(  )
①到达中科迪勒拉山脉的水汽少 ②中科迪勒拉山脉海陆风环流弱 ③东侧干空气入侵 ④中科迪勒拉山脉海拔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23·湘豫名校4月联考)南极内陆地面辐射冷却产生的近表层冷空气,在重力作用下沿高原斜坡加速向下坡向流动,从而形成下降风,其分布形态决定了南极大陆近表层风场的主要特征。下图为南极当地时间某年1月18日23时我国中山站及其周边地区表层风场图(图中五角星表示中山站位置)。据此完成16~18题。
id:2147489716;FounderCES
16.我国南极中山站1月份晴天时近地面盛行的下降风主要以(  )
A.偏北风为主          B.偏东风为主
C.偏南风为主           D.偏西风为主
17.我国南极中山站1月份晴天时近地面下降风最大风速大约出现在(  )
A.日出时                 B.正午时
C.日落时                  D.午夜时
18.推测我国南极中山站可能位于(  )
A.谷地南坡              B.谷地北坡
C.谷地东坡              D.谷地西坡
 

 
热考2 风
1~2.1.A 2.D 解析第1题,根据图2信息可知,太行山夏季焚风效应较弱;冬季来自内陆的冷气团(西北风)强劲且干燥,一部分在山脉西坡(迎风坡)受地形阻挡堆积,另一部分气流越过太行山,在东侧(背风坡)下沉增温,且东侧海拔高差大,下沉增温幅度大;夜间太行山东坡坡面辐射冷却快,气流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风,与焚风风向一致,焚风随之加强;白天山地东坡增温快,气流沿山坡上升,为谷风,与焚风风向相反,对焚风有抵消和抑制作用,故焚风强度较弱。第2题,焚风效应会使热量增加,使得小麦返青期提前,但对熟制影响不大,①正确,②错误;焚风会使华北平原地区冬季地表积雪融化,缓解春旱作用减小,③错误;焚风增温会使蒸发增强,加剧干旱,④正确。
3~4.3.A 4.C 解析第3题,“圣塔安娜风”发生在秋冬季节,秋冬季节陆地降温快,形成冷高压,海洋降温慢,形成低气压,所以形成从陆地吹向海洋的冷空气,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洋流、地形、太阳辐射对其形成影响较小。第4题,加利福尼亚州位于落基山、海岸山脉西侧,冷空气向此推进时沿背风坡下沉,空气下沉容易增温,而这里地形落差大,空气下沉幅度大,升温幅度大,与此同时空气也会越来越干,而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山谷刚好为东北—西南走向,与这股变热变干的冷空气走向一致,又使其风速不断加大,势力越来越强。
5~7.5.B 6.C 7.C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近地面最小风速集中在10°S到25°N的区域,该区域为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区域,表明赤道低(气)压带移动到了赤道以北,故此时表示北半球的夏季,B正确;春秋季节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A、C错误;北半球冬季,赤道低(气)压带大部分南移,D错误。第6题,N处海洋面积大,海陆热力差异不显著,A错误;N处位于南半球西风带区域,主要为广阔的海洋,但也分布着陆地,B错误;N处不全是平原地形,D错误;南半球冬季,N处所在中纬度地区南北温差显著,导致气压梯度大,风速大,C正确。第7题,由于正、负值表示不同的风向,且M、N处为近地面西风带,所以正值表示偏西风,再根据图中P点的位置可以判定为偏西风;根据等值线的分布可以确定P处风速大于20小于30,C正确。
8~9.8.B 9.B 解析第8题,材料信息表明,山谷风、冰川风都是冷热不均引起的局地环流,这种局地环流容易受到大气环流的干扰,当地5月下旬至6月中旬期间大气环流影响弱,当地气象数据更能体现局地环流的特征,①符合题意;天气系统影响强,对局地环流干扰大,因此当地气候数据不能准确地反映局地环流特征,②不符合题意;当地的山谷风、冰川风等局地环流是冷热不均引起的,与阴雨天相比,晴朗天气时冷热不均更明显,因此晴朗天气时的气象数据更能反映当地局地环流特征,当地5月下旬至6月中旬期间应以晴朗天气为主,③不符合题意,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正确。第9题,材料信息表明,冰川风影响主要集中在下午时段且强度大。图中显示,当地下午风速大,风向方位角接近180°,应为南风,该南风应为冰川风,冰川风由冰川吹向谷地,因此冰川位于河谷的南方,排除C、D;冰川风由冰川吹向谷地,谷风由谷地吹向山坡,山风由山坡吹向谷地,冰川风与谷风风向大致相反,与山风风向大致相同,因此冰川风会削弱谷风、加强山风,B符合题意,排除A。
10~12.10.B 11.A 12.A 解析第10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山谷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因此C、D错误;结合不同海拔测点风向的转变,白天10时左右风向发生转变,吹偏南风,为谷风,18时左右风向又发生转变,吹偏北风,为山风,由此可知,冬季该地谷风出现在中午前至日落前,B正确,A错误。第11题,由图可知,该山坡白天谷风以偏南风为主,夜晚山风以偏北风为主,且海拔928米处谷风(偏南风)强烈,山风(偏北风)较弱,故该山坡朝向最接近南,A正确。第1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在不同海拔站点风力大小不同,风向也有一定的差异,主要原因在于不同海拔地区存在着局部地形差异,影响局部的风向,A正确;同一山地地转偏向力对风向影响差别较小,排除B;谷岭间温差大小影响风力大小,对风向影响不大,排除C;植被覆盖率影响温差以及摩擦力,对风向影响较小,排除D。
13~15.13.B 14.D 15.A 解析第13题,读图可知,泻风范围在科迪勒拉山系东侧,故泻风来自山系西侧太平洋一侧,故选B。第14题,读图可知,泻风范围在2.5°N—10.5°N,夏半年,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偏转为西南季风,此时为自海洋吹向陆地的风,为泻风形成提供原始风向;夏半年的下午,海陆热力差异明显,此时海风势力较强,海风和西南季风背景风风向一致,叠加效应增强了自海洋吹向陆地的风的势力;下午太阳位于西侧,西科迪勒拉山脉西坡光照强,西坡和谷底热力差异明显,谷风更强,而山脉东坡光照减弱,温度先下降,谷风减弱并提前向山风转换,三者叠加,使西科迪勒拉山脉的泻风常出现在夏半年的下午。故选D。第15题,由图可知,科迪勒拉山脉对流云团由来自海洋的湿气流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与西科迪勒拉山脉相比,更高的中科迪勒拉山脉由于距太平洋更远,来自太平洋的气流越过西科迪勒拉山脉后,水汽减少,不利于对流云团的发展,①对,④错;与西科迪勒拉山脉相比,更高的中科迪勒拉山脉由于距太平洋更远,受海陆风环流影响小,不利于对流云团的发展,②对;读图,中科迪勒拉山脉东侧有来自陆地的干气流流入,且密度大、水汽少,抑制对流云团的发展,③对。故选A。
  本文标题: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地理试题热考2风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24280.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24280.html

    标签:地理试题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