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2022届湖南省衡阳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04-23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下图示意1995~2015年俄罗斯、巴西、埃塞俄比亚等三国的森林面积减少量、木材砍伐量和出口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分布代表的国家是( )

A.俄罗斯-巴西-埃塞俄比亚

B.巴西-俄罗斯-埃塞俄比亚

C.俄罗斯-埃塞俄比亚-巴西

D.埃塞俄比亚-俄罗斯-巴西

2.丙国森林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荒漠化

B.森林火灾

C.商业采伐

D.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答案】1.A2.D

【解析】

1.丙国木材砍伐量少,出口量非常少,砍伐的木材完全焚烧或当做薪炭,可以判断为埃塞俄比亚;巴西由于商业采伐、迁移农业以及开矿,热带雨林破坏严重,故乙国为巴西;俄罗斯木材砍伐量大,且木材多为工业用材,森林面积减少较少,故甲国为俄罗斯,因此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

2.埃塞俄比亚位于热带地区,以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经济相对落后,该地砍伐森林主要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因此森林面积减少较快,D选项正确。荒漠化不是森林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A选项错误。森林火灾一般是小范围影响,不会导致森林面积减少量很大,B选项错误。埃塞俄比亚木材量较少,木材砍伐量少,C选项错误。

【点睛】森林面积减少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人口增加、当地环境因素、政府发展农业开发土地的政策等,此外,森林火灾损失亦不可低估。但导致森林面积减少最主要的因素则是开发森林生产木材及林产品。

四姑娘山地处横断山区(图a),各坡向土壤垂直差异显著(图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甲坡为( )

A.东北坡

B.西北坡

C.东南坡

D.西南坡

4.下图能表示山地暗针叶林土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3.C4.A

【解析】

3.材料显示四姑娘山属于横断山区,结合图(a)可以看出,由于西侧高山阻挡,主要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故东南坡为迎风坡,水热条件最好,土壤垂直分异最复杂;b图中显示,植被垂直差异最大,故为迎风坡,因此甲坡为东南坡,排除ABD。答案选择C。

4.图A表示生物量较小,枯枝落叶较多;枯枝落叶流到土壤的能量少,说明生物分解作用弱,主要是由于气温低所致,为山地暗针叶林土,故A正确。B图生物量非常大,枯枝落叶和土壤的能量少,说明淋溶作用和分解作用非常强,为热带雨林砖红壤,故B错误。同理可判断C为温带草原黑土或黑钙上,D为亚热带森林红壤或黄壤,故CD错误。答案选择A。

【点睛】横断山区植被和土壤依气候、地势而变,从东南到西北,可划分为:边缘热带季雨林-红壤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带。暖温带、温带针阔叶林-褐色土、棕壤带。寒温带亚高山森林草甸-暗棕壤和亚高山草甸土带。

图(a)为某年7月21日至10月13日塔里木河下游河流两岸胡杨林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图,图(b)为上述日期中连续三天地下水埋藏深度日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影响该地地下水埋藏深度昼夜波动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光照

C.湿度

D.风速

6.8月14日后地下水水位显著上升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冰雪融水增加

B.植物蒸腾减弱

C.河流生态输水

D.生产用水减少

【答案】5.B6.C

【解析】

5.植被覆盖下的深层地下水水位变化,主要是日出后,随光照的增加,植物光合作用加强根系吸收水分增加,导致地下水位逐渐下降,日落后随光合作用减弱和地下水的补给,地下水位逐渐上升,B正确,胡杨林分布地区,降水少,且昼夜变化不大,A错误;胡杨林分布地区,空气湿度的变化不会导致地下水埋藏深度昼夜明显的波动C错误;胡杨林分布地区,昼夜的风速变化不会太大,D错误,所以选B。

6.8月14日后地下水位突然上升,冰雪融水和生产用水不会在该时段骤然增多或减少,AD错误;蒸腾作用也是渐变过程,B错误;河流生态输水,下渗,地下水位显著上升,C正确,所以选C。

【点睛】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叶绿体中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这个过程实现了能量的转换和物质的转换。条件是要有光能和叶绿体。

下图为“阿尔泰山区不同时期冰碛湖在各个坡向上的面积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1992~2013年,冰碛湖面积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消亡湖面积最大的朝向从NE变为SE

B.新生湖面积最大的朝向从SW变为W

C.扩张湖面积最大的朝向从SW变为E

D.退缩湖面积最大的朝向从E变为SE

8.关于阿尔泰山冰碛湖面积变化的原因,说法正确的( )

A.在同一方向,冰碛湖数量和面积的变化,完全取决于冰川的扩张或消退

B.2002~2013年,冰碛湖面积增加,表明阿尔泰山地区降水量增加

C.SW、W、NW方向上湖泊面积始终在增加,与地处迎风坡有关

D.SE、E、NE方向上的消亡湖面积始终较大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过度开采湖水

【答案】7.B8.C

【解析】

7.由图可知,冰碛湖在1992-2002年间消亡湖面积变化最大的应是SE方向,2002-2013年间消亡湖面积变化最大的应是W方向,因此A选项错误。在1992-2002年间新生湖面积变化最大的应是SW方向,2002-2013年间新生湖面积变化最大的应是W方向,因此新生湖面积最大的朝向从SW变为W,B选项正确。在1992-2002年间扩张湖面积变化最大的应是E方向,2002-2013年间扩张湖面积变化最大的应是SW方向,C选项错误。在1992-2002年间退缩湖面积变化最大的应是S和SE方向,2002-2013年间退缩湖面积变化最大的应是E和SW方向,D选项错误。

8.冰碛湖变化与冰川扩张或消退关系密切,但不是唯一因素,如冰湖溃决也可导致冰湖变化,A选项错误。冰湖面积在增加,并不一定降水量就有增加,如气温上升也可能导致面积增加,B选项错误。西风环流对阿尔泰山冰湖影响深远,偏西向坡面降水量充足,故偏西向冰碛湖则在收入大于支出的情况下扩张,C选项正确。目前人类活动对阿尔泰山冰湖水开采利用少,D选项错误。

【点睛】冰碛湖是冰川在末端消融后退时,挟带的砾石在地面堆积成四周高、中间低的洼地,或堵塞部分河床、积水形成的湖泊。它们一般海拔较高,因此湖体较小。我国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高海拔地区。

拗井是一种农业灌溉工程,位于浙江省诸暨市赵家镇(下图),2015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单。当地先民巧妙利用自然条件,汲取井水灌溉农田。水可下渗回流入井,以维持井水水位相对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拦河堰坝的主要作用是( )

A.防洪

B.航运

C.水产养殖

D.增加下渗

10.拗井发挥功效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9.D10.B

【解析】

9.根据材料与图中信息可知,拗井是一种农业灌溉工程,拦河堰坝设在拗井的上下游两侧,可判断拦河堰坝的主要作用是增加下渗提高地下水位,以维持井水水位相对稳定,保证水井的水量,D选项正确。处于丘陵地形区,防洪、航运不是主要作用,A、B选项错误。由材料可知,该地以农耕为主,水产养殖不是拦河堰坝的主要目的,C选项错误。

10.根据材料可知,拗井主要是用来灌溉的,夏季当地农作物生长旺盛季节,对水资源需求量大,同时在浙江省诸暨市赵家镇位于江淮地区,7、8的伏旱天气,降水少,需要井水灌溉。因此拗井发挥功效最大的季节应该是夏季,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

【点睛】拦水坝是拦截江河渠道水流以抬高水位或调节流量的挡水建筑物,可形成水库,抬高水位、调节径流、集中水头,用于防洪、供水、灌溉、水力发电、改善航运等。

下图是某国机场等地理要素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国机场分布广、数量多的原因是( )

A.地域辽阔

B.经济发达

C.地形起伏大

D.地质不稳定

12.从博卡拉沿最短航线飞往南昌,若飞机匀速、等高飞行,则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经度差( )

A.持续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

C.持续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11.C12.B

【解析】

11.读图判断该国为尼泊尔,其国土面积并不大,A错误。该国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比较落后,B错误。该国位于喜马拉雅山区,地势起伏大,陆路交通建设投资大、建设困难;再加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客货运量相对较少;建设小型机场、使用小型飞机能满足当地交通需求,因此该国呈现出机场分布广、数量多的特点,C正确。该国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基础不稳定,应该不利于机场建设,D错误。故选C。

12.首先确定两地最短航线方向,根据所学可知,博卡拉与南昌大致在同一纬度,南昌位于该地以东且经度间隔约30°,飞机沿最短航线飞行时,应该是先向东北飞,再向正东飞,然后向东南飞。其次,根据经纬网特点:纬度越高,1°经差的长度越短。由于飞机匀速等高飞行,所以单位时间内飞过的距离是相等的。这样在向东北飞时,随着纬度的升高,飞行方向逐渐与纬线平行,所以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经度差变大;在飞行达到最短航线最北点后逐渐转向东南低纬方向飞,速度方向与纬线方向夹角不断变大,因此在此段时间里飞机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经度差变小。因此应该是先变大,后变小,B正确,排除ACD。故选B。

【点睛】交通运输线、点的布局受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运输需求)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和人口的分布等,是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决定性因素,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水文等)影响选线选点,科技因素是克服不利地形因素的保证。

下图为“我国某市人口与支柱产业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图中最符合目前该城市现状的是( )

A.模式I

B.模式II

C.模式Ⅲ

D.模式IV

14.面对城市现状,该市宜( )

A.加快工业化进程

B.建设新城区吸引人口

C.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D.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答案】13.A14.D

【解析】

13.该城市依赖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现支柱产业(木材工业、钢铁工业)衰落及人口不断流失,与模式I特征最相符合,A正确;模式II是针对中心城市过度拥挤,建城市新区和卫星城,B错误;模式Ⅲ是制度响应失败导致的城市资本和人口的转移,C错误;模式IV是小城市的资本和人口快速向中心城市集中的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D错误,所以选A。

14.该城市出现资源枯竭、产业萎缩、人口流失,城市出现收缩。面对城市收缩,需要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D正确;业化进程的快慢,应当和经济发展的水平速度相协调,而不应该盲目加快I业化进程,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城镇人口总量下降,有可能出现了城市中心萎缩的现象,因此要加大城市中心的建设,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相城区集中,振兴中心城市,吸引农村人口要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就业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而并不是通过盲目建设新城区来吸引农村人口,B错误;由上图分析可知,该城市出现资源枯竭、产业萎缩,可开采量减少,无法加大资源开采力度来解决目前的困境,C错误,所以选D。

【点睛】城市化问题的对策: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立卫星城;台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扩大城市绿地面积,保护城市湿地;拓展交通,形成高效的交通运输系统;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立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处理废水。

波浪能是指海洋表而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下图为我国沿海局部海域波浪能密度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导致南、北部海域波浪能密度等值线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风速

B.洋流

C.海岸线走向

D.海水深度

16.目前波浪能开发规模小的主要原因是( )

A.稳定性差

B.资金缺乏

C.生态破坏严重

D.市场需求不足

【答案】15.D16.A

【解析】

15.由图中等值线分布可知,南部的波浪能密度较北部密集,南部波浪能密度大于北部,其原因受海域水深的影响,从等深线数值及分布分析,北部海域数值小,分布稀疏,表明北部海域大陆架宽、浅,海底摩擦作用较大,波浪能密度较小;南部海域水深,海底摩擦作用小,波浪能密度较大,D选项正确。而风速、洋流、海岸线走向南北差异不大,因此A、B、C选项错误。

16.波浪能主要是由风把能量传递给海洋而产生的,它实质上是吸收了风能而形成的,风能属于不稳定的能源,因此波浪能稳定性差,开发成本高,不适宜大规模开发,A选项正确。我国能源开发资金充足,B选项错误。波浪能属于清洁能源,对生态环境影响小,C选项错误。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大,D选项错误。

【点睛】波浪能的大小与波高与周期有关,波浪的波高和周期与该波浪形成地点的地理位置、常年风向、风力、潮汐时间、海水深度、海床形状、海床坡度等因素有关。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冷链物流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人工制冷技术为手段,以生产流通为衔接,以达到保持物流商品质量完好与安全的一个系统工程。下图是冷链供应链流程图。

材料二:据统计,我国每年有8000万吨果蔬腐烂,占果蔬总产量的20%-40%,浪费总资金达800亿人民币。冷链物流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流通体系、现代物流体系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一块短板。2021年12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确保在“十四五”时期实现基本建成我国现代冷链物流体系的目标。下图是当前我国果蔬冷链简化示意图。

(1)简析冷链物流业建设难度大的原因。

(2)以生鲜产品为例,说明我国需要大力建设冷链物流业的地理背景。

(3)针对我国冷链物流业的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投资大、运营成本高(冷链环节多、冷库建设和冷藏设备的购置需要大量资金);冷链物流中有流通、加工等众多环节,全程需温度控制,监控困难、技术要求高。

(2)物流中有流通、加工等众多环节,全程需温度控制,监控困难、技术要求高。其它国家生鲜产品交易频繁,交通运输距离远;冷链物流能减少生鲜产品损耗,减少经济损失;冷链物流能保障生鲜产品的品质,提升食品安全;生鲜产品交易量大,冷链物流市场需求大;冷链物流能有力支撑我国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3)政府完善法律、法规及冷链物流作业相关行业标准;大力发展先进的保鲜冷藏运输装备;大力发展独立于供给方和需求方的第三方物流,提高第三方物流的比重,推动冷链物流专业化发展;建立政府、行业组织和相关企业联动机制(政策支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冷链物流业的建设的背景及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识水平、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实践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1)根据材料“冷链物流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人工制冷技术为手段,以生产流通为衔接,以达到保持物流商品质量完好与安全的一个系统工程”可知,冷链环节多、冷库建设和冷藏设备的购置需要大量资金,冷链物流投资大、运营成本高。冷链物流中有流通、加工等众多环节;为保证物流商品质量完好与安全,全程需温度控制,监控困难、技术要求高。

(2)物流中有流通、加工等众多环节,全程需温度控制,监控困难、技术要求高。其它国家生鲜产品交易频繁,交通运输距离远;由材料“据统计,我国每年有8000万吨果蔬腐烂,占果蔬总产量的20%~40%,浪费总资金达800亿人民币”可知,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时机已经成熟,冷链物流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新鲜食品的需求,还能够使食物在运输途中尽量减少损失和浪费,减少经济损失;冷链物流能保障生鲜产品的品质,提升食品安全;我国农产品储藏保鲜技术迅速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农产品冷链物流得到较快发展。生鲜产品交易量大,冷链物流市场需求大。冷链物流是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浪费的重要手段;是支撑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3)我国此行业的标准落实不到位,很多企业没有按照国家标准执行,自律性差,行业发展举步维艰,政府完善法律、法规及冷链物流作业相关行业标准;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导致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大力发展先进的保鲜冷藏运输装备;充分调动冷链环节行为主体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独立于供给方和需求方的第三方物流,提高第三方物流的比重,推动冷链物流专业化发展;建立政府、行业组织和相关企业联动机制(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麻黄洞位于贵州省绥阳县温泉镇境内,是一种单入口水平洞穴。洞内CO2浓度表现出明显的夏高、冬低的周期性特征,下图为冬、夏季节洞内外通风情况。当地居民为治理石漠化,采用稻草秸秆覆盖种植毛竹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效果。

(1)判断图a、b对应的季节,并说明它们的通风差异。

(2)分析麻黄洞内CO2浓度夏高冬低的原因。

(3)说明用稻草秸秆覆盖方式种植毛竹的原因。

【答案】

(1)图a为夏季,图b为冬季;夏季限制性通风(通风弱),冬季积极性通风(通风强)

(2)夏季雨热同期,生物作用强,上覆土层中植物根系呼吸作用以及微生物活动作用释放大量C02,溶入水中随岩溶管道或基岩裂隙下渗进入洞穴中;夏季洞穴内生物呼吸作用强排出CO2多;夏季溶蚀作用强,洞穴内滴水脱气排出CO2多;夏季洞内外气流交换弱,C02积累多。

(3)喀斯特地貌难以保存地表水,不利于毛竹成活:稻草秸秆覆盖可减少地面蒸发;降水时稻草秸秆自动储水,提高土壤含水量;秸秆腐烂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秸秆覆盖抑制杂草生长。

【解析】【分析】该题以贵州省绥阳县温泉镇麻黄洞冬、夏季节洞内外通风情况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了3个小题,考查了热力环流、喀斯特地貌等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1)由图可知,a图洞内外大气流动是底部由洞内流向洞外,b图洞内外大气流动是底部由洞外流向洞内。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夏季洞内气温低于洞外,洞内气温低,形成高压,洞外气温高形成低压,高压流向低压,底部大气由洞内流向洞外,因此a为夏季;冬季洞内气温高于洞外,洞内气温高形成低压,洞外气温低形成高压,底部大气由洞外流向洞内,因此b为冬季。而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夏季凉爽,因此夏季洞内外温差较小,环流较弱,通风较弱;而冬季温差较大,环流较强,通风较强。

(2)根据所学知识,该洞应为喀斯特地貌区发生流水溶蚀作用而形成的地下溶洞,而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之一就是CO2丰富,贵州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夏季雨热同期,生物作用强,上覆土层中植物根系呼吸作用以及微生物活动作用释放大量C02,加之流水溶蚀作用的影响,CO2溶入水中随岩溶管道或基岩裂隙下渗进入洞穴中,在沉淀作用影响下,洞穴内的滴水脱气排除CO2多;此外,夏季洞穴内生物呼吸作用强排出CO2多;同时根据上题可知,夏季洞内外气流交换弱,C02积累多。

(3)喀斯特地貌区由于受到流水溶蚀作用影响,该区域地表水缺乏,且土层薄,土壤肥力低,对于毛竹生长不利。用稻草秸秆覆盖方式可减少地面蒸发,降水时稻草秸秆自动储水,提高土壤含水量,另外秸秆腐烂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秸秆覆盖也可抑制杂草生长。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流袭夺是指分水岭一侧的河流夺取了另一侧河流上游段的现象。通口河和古湔江均为涪江右岸支流,古都坝河沿映秀断裂带在曲山附近汇入古湔江、后通口河袭夺古都坝河和古湔江上游河段。成为涪江的重要支流、下图(a)(b)(c)示意该地区河流变迁过程。

(1)说明断裂带易发育河流的原因。

(2)说明通口河能够袭夺古都坝河的原因。

(3)分析通口河水系的形成过程。

【答案】

(1)断裂带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断裂带地势低,地表径流易汇聚。

(2)(相对于西北侧,)银屏口分水岭东南侧(通口河一侧)的岩性软弱、易被侵蚀;(为迎风坡,)降水较多,河流径流量大;坡度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侵蚀基准面更低。

(3)通口河溯源侵蚀,切穿银屏口分水岭,导致古都坝河上游河段在黄家坝附近汇入通口河,(黄家坝以下古都坝河河段成为断头河);由于凉风垭地区地壳抬升,(超过河流下切速度),曲山一擂鼓的古湔江段不能保持原来流向,古湔江在曲山镇附近沿已成断头河的古都坝河故道向东北方向流,在黄家坝附近注入通口河。

【解析】【分析】本题以涪江流域河流变迁过程为情境,涉及了河流的形成、河流袭夺及水系发育过程,重点考查了学生调动及运用地理知识、提取并解读信息的能力,体现了对学生综合思维素养考查。

(1)河流多沿断裂分布的原因,首先应该联想常识“水往低处流”,即断裂(带)沿线,地势较低,水源易汇聚形成河流。其次,断裂带(即断层线)上由于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出现岩体破碎现象,易受侵蚀(变低)形成河流。

(2)通口河能够袭夺古都坝河,说明通口河溯源侵蚀的能力强,可从地形地势、流量、流速等方面加以分析说明。银屏口分水岭的地势不高,加之岩性较软、易被侵蚀;通口河一侧的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逐级下降,由于暖湿气流顺地势爬升易凝结致雨,区域内降水量较大,河流流量较大,因坡度较大,通口河水流急,下蚀作用强,溯源侵蚀速度快,迫使分水岭不断向后迁移,导致河流袭夺现象的发生。

(3)对比图(a)(b)(c)该地区河流变迁过程可知。从(a)(b)过程,通口河溯源侵蚀,通口河袭夺古都坝河水系后,导致黄家坝以上的古都坝河落差增加,向下侵蚀作用加剧,而黄家坝以下古都坝河河段成为断头河,继续南流注入古湔江。在(b)(c)过程中,由于凉风垭地区地壳抬升,当古湔江下切侵蚀量不足以削低隆升量时,曲山一擂鼓段河水南流受阻,被迫沿来路回流,而这时袭夺了古都坝河上段的通口河,由于水量增加,下蚀作用增强,河床不断下降,南流受阻的古湔江由于水流的不断聚集,当古湔江聚集的水体水位高出古都坝河下段河床高度时,古湔江水流循古都坝河下段河床逆流,并经第一次袭夺地银屏口注入通口河,成为通口河的干流,通口河袭夺古湔江水系的全部过程结束,通口河水系的形成。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三亚是著名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每年吸引了大量来自东北三省、西北地区等地的“候鸟”老人在此过冬。三亚“候鸟”老人达41万人,约为三亚户籍人口总数的70%、但近年来昆明、南宁等城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候鸟”老人,三亚“候鸟”老人明显减少。

(1)简述三亚吸引“候鸟”老人的原因。

(2)请为三亚吸引更多“候鸟”老人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

(1)冬季气候温暖:空气质量好;风景优美:家庭团聚;与老年人相关的服务性产业相对完善。

(2)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如高质量的医疗设施、快捷的交通工具、便利的购物场所等;为候鸟”老人提供稳定的社会和情感支持,帮助他们在“第二故乡”建立起熟悉的社会网络;合理控制物价水平。

【解析】【分析】本题以三亚“候鸟”老人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了2个小题,涉及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等知识,重在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东北、西北纬度较高,属于温带气候区,冬季寒冷,而三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气候温暖。社会经济因素:城市规模及产业发展,三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环境优美,空气质量条件好,旅游业较发达,相关基础设施配件条件良好;交通的发展,相对减少了地区之间往来的时间,减少了人口流动的困难,促进人口流动;三亚政府鼓励发展老年人康养产业,因此与老年人相关的服务性产业相对完善。

(2)对于来到三亚的老人主要目的是需求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三亚要吸引“候鸟”老人,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要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要便捷,此外社区服务水平要提高,给予人文关怀,提供稳定的社会和情感支持,并且在食品健康以及物价水平方面要适宜老年人。合理化建议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依据“仿生学”原理,以接近自然地带性植被修复营造的“低覆盖度治沙体系”、把能够完全固定流沙的固沙林覆盖度从40%左右降到20%左右,是沙漠治理历史上的重大进步:“低覆盖度治沙”理论与“高覆盖度治沙”不同、始终遵循的原则就是:治沙一定要遵从自然规律,治沙并不等于消灭沙漠,不等于让所有的沙漠都变成绿洲。

(1)说明“低覆盖度治沙”的优点。

(2)指出低覆盖度治沙在植被恢复方面的具体做法。

【答案】

(1)节省人力、物力,降低治沙成本;减少水分消耗,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2)按照自然植被覆盖度,固沙造林时选用乡土树种;设计的固沙林在成林后覆盖度应尽量接近自然植被盖度;在确保完全固定流沙和林木健康生长的条件下,形成能够促进土壤与植被快速修复的乔、灌、草复层植被,构成防沙治沙体系。

【解析】【分析】该大题结合材料,设置两个小题,涉及沙漠化及其治理措施、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观。

(1)阅读材料可知,“低覆盖度治沙体系”将覆盖率降低至20%,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植物的购买数量,减少人力,节约了成本;且沙漠区域水资源缺乏,植被的减少可以减少水分的消耗,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2)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要因地制宜的选择当地乡土树种,按照植被覆盖率比例栽种;在对待植被覆盖的设计中,要考虑到树种生长成林后的固沙能力,尽量接近自然植被覆盖率;要保证在一个合理的、健康的、循环的基础,让土壤和植被之间的有机质转换趋近合理,能够快速修复灌乔木、草等植被,构建防沙治沙的体系。

  本文标题:2022届湖南省衡阳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7657.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7657.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