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贵州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测试文综联考地理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05-06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阿克苏位于新疆苹果种植的优势产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沙性土壤,是我国本土苹果发源地之一,且其单产为全国最高。福山位于渤海湾产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土壤以棕壤土为主,是我国现代苹果产业发源地和苹果优势产区。读两地苹果始花期、展叶始期、芽开放期比较图(图中数字表示距1月1日的天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福山相比,阿克苏苹果生长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土壤肥沃

B.水源丰富

C.热量充足

D.光照较好

2.山东福山苹果生长的始花期、展叶始期、芽开放期均比新疆阿克苏晚的原因是( )

A.人工嫁接剪枝

B.沿海升温较慢

C.积雪融化吸热

D.云雾天气多发

3.近20年来的气候变暖,对两地苹果生长的影响表现在( )

A.果实生长发育期缩短.

B.果树全生育期缩短

C.落叶末期推迟

D.芽开放期推迟

【答案】1.D2.B3.C

【解析】

1.据材料可知,与福山相比,阿克苏苹果生长的热量条件较差,水源更少,土壤肥力较差,但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光照条件较好。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福山地处渤海湾,受海洋影响明显,自1月1日后陆地升温较阿克苏慢,造成苹果生长的始花期、展叶始期、芽开放期均比新疆阿克苏晚,B正确;与人工嫁接无关,A错误;积雪融化时间短,影响不大,C错误;春季干旱,云雾天气少,D错误。故选B。

3.近20年来的气候变暖,热量增加,造成苹果果实生长发育期和果树全生育期延长,落叶末期推迟,芽开放期提前。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阿克苏苹果又称加丽果,具有果面光滑细腻、色泽光亮、果肉细腻、果核透明、甘甜味厚、汁多无渣等特点。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纤维素、果胶等。而阿克苏苹果果核透明(俗称“糖心”)则是其区别于其他产地红富士苹果的显著标志。新疆阿克苏地区地处中纬度,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北高南低,日照丰富,热量适宜,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各地年日照时数2600小时以上,得天独厚的光能资源对红富士苹果品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光、水条件均比日本原产地和中国东部和西北东部苹果产区优越。

开发区是中国区域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已成为中国产业集聚的主要载体。以开发区为抓手,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与产业转移,推动城市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成为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读开发区的产业集群培育和产业有序转移理论模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若图中示意某区域产业集群培育过程的三个阶段,则ti阶段的发展特征是( )

A.开发区数量多且扎堆

B.产业发展能力精细化

C.以国家级开发区为主

D.相邻开发区没有联系

5.若甲、乙.丙是位于江苏省不同区域的开发区集群网络,则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甲一苏中、乙一苏南、丙一苏北

B.甲一苏南、乙一苏北、丙一苏中

C.甲一苏南、乙一苏中、丙一苏北

D.甲一苏北、乙一苏中、丙一苏南

6.若丙区域开发区的产业向乙和甲区域转移,则该产业最可能是( )

A.服装纺织

B.精密仪表

C.生物医药

D.智能制造

【答案】4.C5.D6.A

【解析】

4.由图可知,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早期阶段(t1),开发区数量不多且以国家级开发区为主,产业能级不高,多呈现“简单扎堆”现象,相邻开发区之间产业联系较弱。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由图可知,丙产业集群状况最好,发展水平最高,对应苏南;乙产业集群状况居中,发展水平居中,对应苏中;甲产业集群状况最差,发展水平最低,对应苏北。D正确,故选D。

6.由图可知,丙产业集群状况最好,发展水平最高,最有可能把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故服装纺织业最有可能从丙区域向乙和甲区域转移。A正确,精密仪器、生物制药、智能制造为高新技术产业,不太可能转移,BCD错误,故选A。

【点睛】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叫做产业转移。影响因素:1.劳动力因素;2.内部交易成本;3.市场因素;4.国家政策的调整;5.原生产地用地紧张;6.地价昂贵;7.环境污染;8.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等。

黄海冷水团是一个季节性冷水团,由冬季进入黄海的外海水与沿岸水混合而成,并因海面的冷却作用而下沉到深底层。它出现在海平面下20m左右处,与该海城渔场的形成密切相关。右图示意黄海冷水团底部平均温度(单位:℃)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黄海冷水团为该海域渔场的形成提供了( )

A.恒温条件

B.多样空间

C.静水环境

D.洁净水质

8.近年来该海域鱼类资源不断减少,主要原因有( )

环境污染较重

捕捞强度过大

暖流势力减弱

气候变暖

A.

B.

C.

D.

【答案】7.B8.A

【解析】

7.浅层冷水团在其他海域绝无仅有,为该海域渔场的形成提供了多样空间,B正确;该海域有寒暖流交汇难以形成静水环境,C错误;黄海冷水团与该海域海水水质的好坏和恒温无关联性,AD错误。故选B。

8.该海域被陆地包围,周边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对海洋环境污染大,且对海产品需求量大,捕捞强度过大,导致近年来该海域鱼类资源不断减少,正确;渔场的形成与冷水团密切相关,而冷水团形成主要与冷性水(寒流)关系大,与暖流的强弱关系不大,错误;气候变暖对水下冷水团的影响不大,错误。故选A。

【点睛】黄海冷水团亦称黄海中央水团,位于黄海中部洼地的深层和底部,只存在于夏秋季节,覆盖海域面积13万平方公里,拥有5000亿立方米的水体。黄海冷水团所在海域温跃层仅位于海面下20米-30米,远浅于海面下100米-200米的全球平均水平,使利用该区域浅源冷海水进行水产养殖的成本大大降低。黄海冷水团夏季底层水温在4.6℃-9.3℃,近底层水的溶解氧不低于每升5毫克,其他水质指标也符合养殖冷水鱼类的水质标准。

吴起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年均降水量为478.3mm。长期研究发现,植被根系分布深度、密度及植冠大小深刻影响土壤水分分布。下图示意该县某地草类、灌木、乔木三种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Ⅰ、Ⅱ、Ⅲ三种植被分别对应( )

A.草类、灌木、乔木

B.乔木、灌木、草类

C.灌木、乔木、草类

D.乔木、草类、灌木

10.三种植被的土壤含水量整体上均随深度递增而减少的原因是( )

A.地下水埋藏浅

B.浅层水蒸发量大

C.植被根系截留

D.植被覆盖率低

11.维持该区域稳定的土壤含水量宜( )

建立完整的植被演替系列

建立以灌木为主的植被系列

倡导植被的自然恢复

倡导植被的大规模种植

A.

B.

C.

D.

【答案】9.B10.C11.B

【解析】

9.三种植被相比,乔木根系最深,树冠最大,蒸腾作用最强,耗水量最大,且该地气候较干旱,林地植被覆盖度较差,透光性好,地表蒸发量大,土壤含水量小,Ⅰ含水量最少应为乔木;灌木根系较浅,蒸腾作用小于乔木,土壤湿度大于乔木小于草地,对应Ⅱ;草本植被根系较浅,地上植冠小,蒸腾作用小,耗水量小,土壤含水量最大,对应Ⅲ。B正确,故选B。

10.依据背景信息可知,植被根系分布深度、密度及植冠大小深刻影响土壤水分分布,植被根系主要集中于土壤表层,对地表水的下渗起到了截留作用,使浅层土壤含水量大,C正确;黄土高原沟壑区气候较干旱,地下水埋藏深,A错误;由于气候较干旱,浅层水蒸发量大,土壤表层含水量小,B错误;该地乔木高大,树冠大,植被覆盖率较低,而灌木、草类植被覆盖率大,D错误,故选C。

11.建立完整的植被演替系列,更有利于土壤含水量的维持,正确;植被种类少,生态系统难以稳定,错误;倡导植被的自然恢复,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小,利于土壤含水量的稳定,正确,错误,故选B。

【点睛】土壤水分状况不仅取决于气候和当地条件,而且与植被类型密切相关。植被与土壤水分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土壤渗透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根系生长和植物为土壤提供的大量有机质,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大了粗细孔隙,从而使降雨在土壤中的分配量增大,减少了地表径流量。加之植被及其枯枝落叶层覆盖于地表,减弱了雨滴对表土的冲刷作用,二是降雨停止后,对田间持水量以下土壤水分消退影响。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呼伦湖平均水深5.7m,最大水深8m左右,蓄水量为138.5X108m'。呼伦湖冻结时间一般从每年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开始,消融时间一般从4月中旬开始到5月上中旬结束,湖面年内有冰存在的时间为190天左右,整个湖面全部封冻的持续时间为154天左右,近30年来的气候变化对湖面封冻有显著影响。从空间上看,呼伦湖结冰过程是湖东岸最先结冰,然后迅速延伸到湖西岸,直至全部封冻。湖冰融化状态则相反,从湖西岸率先消融,然后向湖东岸逐渐融化。右图为呼伦湖地理位置图。

(1)说出呼伦湖冰情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2)指出近30年来湖区温度变化对呼伦湖冰期的影响。

(3)分析风速增大对呼伦湖冰情造成的影响。

【答案】

(1)气温、风速、风向及湖水矿化度。

(2)近30年来,气候变暖,湖区温度明显升高,湖冰封冻期缩短。

(3)风速增大会加快湖面空气对流,使湖面降温更加明显,带走湖冰形成时所产生的热量,使湖冰冻结和增厚的速率明显加快;风速增大,其动力作用常常会吹乱和破坏已冻结好的湖冰。

【解析】【分析】本题以呼伦湖相关图文材料为情景,涉及影响湖泊水文特征的因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1)由“近30年来的气候变化对湖面封冻有显著影响”可知,湖冰的变化受气温影响明显;由于冬季期间大风天气较多且以西北风为主,导致呼伦湖西北岸一带在初冰期刚结的冰被风吹到东南岸并大量累积,从而使东岸较西岸结冰早。同时在融冰期由于西北风的影响,使得北岸和西北岸的冰快速融化,而东岸的冰融化则相对较慢东西岸湖冰冻融时间差异,说明受风向、风速影响较大;读图可知,湖泊东侧有河流注入,盐度较西侧低,所以东侧湖东岸先结冰,西岸后结冰;所以湖水的矿化度也会影响湖泊结冰情况。

(2)近30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湖区的气温上升,湖冰冻结初始时间推迟,解冻时间提前,湖泊冻结的时间缩短。

(3)风速增大,加大湖面的水分蒸发,水分蒸发吸收湖冰热量,导致湖冰温度下降,加速湖冰冻结速度和厚度;风速增大,会将冻结的冰块吹走,使湖冰在空间上发生改变,可能导致湖冰冻结的时间在空间上出现差异(东岸冻结早于西岸)。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4年TCL波兰工厂开始运行,在2016年之前,TCL波兰工厂的原材料运输主要通过传统的海运方式完成。运抵的原材料一部分用于生产组装,产品以低成本的电视机为主,快速组装完的成品用于补充成品仓库,按市场和客户需求进行成品投放,当市场需求不足时,就形成成品仓库的积压;另一部分原材料则用于仓库的积压存储,以便满足市场需求量较大时的临时生产,以解决仓库中的成品短缺问题。2016年,TCL波兰工厂开始使用中欧.班列运输原材料,从原材料供应时效、库存、市场响应能力等多方面促进其生产组织方式的不断完善。图甲为TCL波兰工厂在2016年之前采用的传统的刚性大规模生产组织方式,图乙为2016年后TCL波兰工厂新型的生产组织方式——“全球流动的即时生产”。

(1)说明TCL波兰工厂在2016年之前采用传统的刚性大规模生产组织方式的弊端。

(2)说出中欧班列铁路集装箱运输的特点。

(3)分析中欧班列对TCL波兰工厂生产组织方式产生的影响。

(4)对TCL波兰工厂来说,中欧班列是其“移动的库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1)追求规模经济,不能及时满足欧洲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以电视机为主的产品类型较为单一,生产的灵活性和应变性较弱;零部件和成品的库存积压,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和空间浪费;成品积压时间过长,加之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也造成了部分积压成品的浪费。

(2)中欧班列铁路集装箱运输适用于体积或质量较大、附加值相对不高的产品准时化物流。

(3)降低原料配送时间成本,稳定和缩短了供应链时长;将所需原材料运抵波兰并进行及时生产,波兰工厂原材料存储仓库积压的现象得以解决,原来用于存储原材料的仓库转变为新的生产车间;中欧班列带来的原材料运输时间效益及零库存效益可以使工厂对市场需求产品快速做出响应,生产采用“准时化”和“精益化”的方式。

(4)TCL波兰工厂摒弃传统的以刚性大规模生产为主的生产组织方式,以中欧班列的高效、准时化运输为基本保障,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方式——“全球流动的即时生产”,在这种新型的生产组织方式中,中欧班列充当了零部件“移动仓储”的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以TCL波兰工厂为背景素材,从生产组织方式、铁路集装箱运输特点、中欧班列对TCL波兰工厂的影响及对“移动的库存”的理解等角度设问,考查了工业生产和铁路运输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及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1)TCL波兰工厂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主要依靠海运运输原材料,时效性差,因此需要加大批量来提高库存,并且在生产的每个阶段都要有工序间的原材料库存储备,从而造成大量原材料积压;产品以电视机为主,产品单一难以灵活适应市场需求,容易造成成品积压;零部件和产品的积压,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和空间浪费;产品积压时间过长,难以适应市场对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造成成品的浪费。

(2)铁路集装箱,体积大,火车载重量大,铁路运输受自然条件影响小,因此,中欧班列铁路集装箱运输适用于体积或质量较大且附加值不高的产品的准时运输。

(3)铁路运输相对海运,速度更快,更准时,中欧班列可以降低原料的运输时间,保证运输的时效;原材料的准时运输,保证工厂能及时生产,工厂原材料存储仓库积压的现象得以解决,原来用于存储原材料的仓库转变为新的生产车间,扩大了工厂的生产规模;中欧班列带来的原材料运输时间效益及零库存效益,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适应性,使生产可以采用“准时化”和“精益化”的方式。

(4)TCL波兰工厂摒弃传统的以刚性大规模生产为主的生产组织方式,原因中欧班列准时运输,保证其生产零部件的正常供应,使原来的大量库存变为零库存,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方式——“全球流动的即时生产”,因此,中欧班列充当了零部件“移动仓储”的作用。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花湖湿地地处川北高原,平均海拔约3500m,以其独特的高寒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及多样的野生动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花湖湿地景区自统一建设管理以来,营造了大型游客中心、观光木栈道。下图示意花湖湿地景区各类旅游设施的布局。

说明花湖景区游客中心和观光木栈道布局的合理性。

【答案】

游客中心临近外部公路,方便游客到达;游客中心布局在景区外围,不占用景区空间,对景区影响小;木栈道伸入花湖,又未进入核心区,既满足了游客亲近湿地的需求,又保护了核心区的生态环境;木栈道呈环状设计,可缩短返程的重复路线,减轻游客的疲劳感。

【命题意图】本题以花湖景区为背景素材,从游客中心和观光木栈道布局合理性的角度设问,考查了旅游规划的知识,旨在考查考生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及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解析】【分析】本题花湖景区旅游设施设置为背景,涉及旅游设施布局的合理性分析,考查学生获取和利用图文信息的能力。

【详解】游客中心设在外部公路另一侧,可扩展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不占用景区空间,在提高环境承载力的同时减少对保护区的干扰,同时方便游客到达;观光木栈道伸入花湖,但未进入核心区,既满足了游客亲近湿地的需求,又保护了核心区的生态环境,减少游客对景区野生动物的影响和保证游客人身安全;观光木栈道呈环状设计,一方面可以缩短返程的重复路线,另一方面又可减轻游客的疲劳感。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尔沁左翼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地理位置为121°30'E~12342'E,42°40'N~43*42'N。下图示意其各时期土地利用状况。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结论,并用图中信息予以论证。(要求:可就科尔沁左翼后旗前期(1992~2001年)和后期(2001~2014年)沙化土地面积变化得出结论,也可以综合得出结论;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

例:科尔沁左翼后旗沙化土地面积前期(1992~2001年)增加,后期(2001~2014年)减少。

论证:前期(1992~2001年)过度开垦、建设用地增加等因素,导致草地、林地、水域减少,耕地、沙化土地增加)后期(2001~2014年),防护林建设等政策的实施及对林地的管护力度加大,使得林地面积快速增加,耕地扩张规模变小,沙化严重的现象得到了一定控制,沙地面积减少。

【解析】【分析】本题以科尔沁左翼后旗土地结构的变化为背景,涉及土地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考查图表信息的获取与知识的调用能力。

【详解】本题可以根据图表的信息,根据土地结构的变化自拟结论。如:1992~2001年,科尔沁左翼后旗沙化土地面积增加;2001~2014年后期减少。论证:由图的可知,1992~2001年期间,草地、木林地面积减少,耕地增加,沙地增加,说明因为过度开垦、建设用地增加等因素,导致草地、林地、水域减少,耕地、沙化土地增加;2001~2014年期间,林地、水域增加、草地减少、沙地减少、由于防护林体系的实施,其生态效益显现,林地增加,水域增加,使生态环境趋向好转,土地沙化得到控制,沙地面积减少。

  本文标题:贵州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测试文综联考地理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7932.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7932.html

    标签:联考地理试题文综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