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高三地理微专题--太阳辐射解读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06-25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高考真题回顾】
【例1·2020年高考北京地理卷】下图为我国某地立秋至处暑期间天气晴好条件下辐射量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代表太阳辐射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地最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河西走廊 C.松嫩平原 D.钓鱼岛
【解析】第(1)题,立秋至处暑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昼长夜短,早于当地时间6点日出,晚于当地时间18点日落。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太阳辐射量应为0,而不是大于0或小于0,随着日出,太阳辐射逐渐增大,到正午时刻达到最大,之后太阳辐射减小,读图可知,①②③④曲线中,只有曲线③满足该条件,故选C。
第(2)题,太阳辐射应在当地12点前后达到最大值,根据上题分析可知,③表示太阳辐射的变化曲线,该曲线达到最大值时,北京时间约在13~14点,所以当地的经度大约位于90°E~105°E,ACD错(注意珠江三角洲的经度大约位于110°E~120°E之间),B正确,故选B。
【参考答案】(1)C(2)B
【例2·201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太阳能光热电站(如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解析】
DT16.TIF
【参考答案】(1)A(2)C
【例3】(2015·安徽卷)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M日最接近(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  )
A.太阳高度 B.白昼长短 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
【解析】

【参考答案】(1)B (2)A
【规律知识总结】
一、我国年太阳辐射能的地区分布

a.总体特征: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
b.特例分析: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高值中心的原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二、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因素:
(1)纬度因素: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
(2)地势高低:地势高,空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3)天气状况: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4)昼长因素:一般昼长越长,太阳辐射越多;
【创新对点演练】
下图示意二分二至日和全年昆明市(25°N,102°45′E)竖直墙面不同方位上单位面积接受太阳辐射量的变化。读图完成1~2题。
高中试卷网 http://sj.fjjy.org
1.南墙接受年太阳辐射总量小于东南墙和西南墙,因为太阳照射南墙时,当地( )
A.日照时间短B.多阴雨天气
C.太阳高度小 D.太阳高度大
2.图中甲、乙、丙、丁四条曲线依次表示( )
A.冬至日、春分日、秋分日、夏至日B.冬至日、秋分日、春分日、夏至日
C.夏至日、秋分日、春分日、冬至日 D.夏至日、春分日、秋分日、冬至日
1.D【解析】昆明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由于太阳照射南墙时,接近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光线与墙面的夹角反而小,所以接受年太阳辐射总量小于东南墙和西南墙。
2.A【解析】甲曲线南面墙日太阳辐射量最大,说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太阳光线与垂直墙面的夹角反而最大,一年中太阳辐射最强,因此为冬至日。丁曲线南面墙日太阳辐射量最小,说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太阳光线与垂直墙面的夹角反而最小,一年中太阳辐射最弱,因此为夏至日。乙、丙为春、秋分日,由于昆明秋分日降水多于春分日,因此秋分日太阳辐射量低于春分日,所以乙为春分日,丙为秋分日。
如图为我国乌鲁木齐至广州一线地表获得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a、b、c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b地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比c地多 B.b地年降水量比a地大
C.a地气温年较差比c地大 D.a、b、c三地中,c地年降水量最小
4.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总量小的原因是该地处于洞庭湖平原,云雨天气多
B.乙地处于柴达木盆地,地势起伏大,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变化显著
C.甲地纬度较高,太阳高度小,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少
D.乙地处于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一年内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变化显著
3.A 4.D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b地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比c地多;b地远离海洋,故b地年降水量比a地小;a地位于沿海地区,降水量大,气候的海洋性强,所以a地气温年较差比c地小;a、b、c三地中,b地年降水量最小,因为从图中可知,a地、c地地表获得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b地小,所以a、c两地阴雨天气比b地多。
第4题,乌鲁木齐至广州一线,不会经过洞庭湖平原;甲地是四川盆地,云雨天气多,所以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总量小;乙地位于横断山区,地处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天气多变,一年内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变化显著。
(2021·广东惠州高三一模)下图示意我国某气象观测站点位置及其2019年观测所得的太阳辐射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说明: figure
5.该气象观测站位于我国()
A.陕西北部 B.内蒙古东部 C.新疆南部 D.黑龙江北部
6.与9月相比,8月份太阳总辐射偏低主要因为()
A.昼长偏短 B.太阳高度偏小
C.降水偏多 D.植被覆盖度偏大
7.该地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大值出现在北京时间()
A.11:00左右 B.12:00左右 C.13:00左右 D.14:00左右
【答案】5.B 6.C 7.B
【分析】5.由图可知,该气象站的地理坐标大致为(49°N,120°E)左右,据此可以确定该气象站位于我国内蒙古东部,故排除A、C、D三项,B项正确。
6.与9月相比,8月份太阳总辐射偏低主要因为8月份我国东北部地区正值雨季,降水较多,云量大,增强了大气的削弱作用,使该月太阳总辐射量偏低,所以C项正确;与9月相比,该地8月份昼长偏长,故A错;与9月相比,该地8月份太阳高度偏大,故B项错;由图可知,该气象站位于草地,植被覆盖度对太阳总辐射量影响不大,故排除D项。综合上述分析,本题C项正确。
7.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太阳高度角。由于该气象站的经度在120°E左右,所以该地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大致相同,该地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就是太阳高度角最大时刻,即:该地的地方时12:00左右,故本题A、C、D三项错误,B为正确选项。
(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图为近50年安徽省平均太阳辐射总量(MJ·m-2)空间分布图和皖南山区太阳辐射多年各月日平均值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说明: figure
8.导致安徽省南北地区太阳辐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 B.大气降水 C.海陆位置 D.洋流
9.皖南山区8月份太阳辐射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高度最大 B.白昼达到最长
C.天气干燥酷暑 D.硬化路面增加

【答案】8.B 9.C
【分析】8.由左图可看出,安徽北部太阳辐射总量多于南部。安徽北部,淮河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更长,获得的太阳辐射量更大,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更多,日照时间短,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小,B正确;仅考虑受地形影响,山地太阳辐射量应多于平原,安徽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山地为主,南部山区海拔高,获得的太阳辐射应多于北部的平原,A错误;安徽地处内陆,南北部受海陆位置、洋流影响都很小,CD错误。故选B。
9.皖南山区8月份受伏旱天气影响,天气炎热干燥,太阳辐射量大,C正确;皖南山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白昼达最长,AB错误;硬化路面增加与8月份太阳辐射量无关,D错误。故选C。
(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的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说明: figure
10.该地最可能位于()
A.武汉 B.哈尔滨 C.成都 D.乌鲁木齐
11.当天的日期和天气状况可能是()
A.3月1日、晴间多云 B.6月2日、晴天
C.10月7日、大雨 D.12月22日、雾霾
【答案】10.D 11.A
【分析】10.读图可知图中太阳辐射强度理论数值最高值岀现在北京时间14时左右,也即当地正午,而理论上最高值应在地方时12时。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2小时,根据相关15度相差1小时,两地相差经度30度,计算可得该地应位于90°E附近。故选D。
11.由该日太阳辐射强度变化看太阳辐射强度开始增强是在北京时间8时以后,降到最低是在18时左右,昼长约为11小时,昼短夜长说明该日在春分前或秋分后,但距离二分日比较近,排除B和D,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度的曰变化曲线应与理论变化曲线基本一致,而图示太阳辐射强度实测数值曲线起伏较大不规则,说明此日天空中可能有云层因此该日为多云天气,C错误。故选A。
(2021·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高三其他模拟)秦巴山区是指秦岭和大巴山及其毗邻地区,呈近东西向延伸。该区域地表太阳辐射辐射量呈现出较明显的时空差异。下图示意秦巴山区多年平均年内太阳辐射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说明: figure
12.导致秦巴山区年内太阳辐射量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类型差异 B.地势高低起伏 C.太阳直射点移动 D.天气状况的变化
13.推测秦巴山区地表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特征是()
A.区域内分布均匀 B.由南向北增加 C.由南向北递减 D.由东向西减
14.6月与5月地表太阳辐射量相当,主要是由于6月()
A.太阳高度角增大 B.大气中粉尘较多 C.白昼时间变长 D.降水量增加
【答案】12.C 13.B 14.D
【分析】12.据图可知,秦巴山夏季太阳辐射量最大,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秦巴山昼长夜短,日照时间长,C正确。地形地势要素比较稳定,不存在季节变化,A、B错误。夏季降水多,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量少,D错误。故选C。
13.已知秦巴山为东西走向,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少,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多,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丰富,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量少,所以空间分布特征是由南向北递增,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14.6月,秦巴山区进入雨季,降水较多,以阴雨天气为主,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量少,D正确;太阳高度角增大,太阳辐射越多,A错误;降水较多,大气中粉尘较少,太阳辐射应该增多,B错误;6月白昼时间增长,太阳辐射应该增多,C错误。所以选D。
(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读安徽省南部某山地山麓与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说明: figure
15.关于该地太阳辐射强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冬半年山麓大于山顶 B.夏半年山麓小于山顶
C.1-8月山麓直线上升 D.8-12月山顶整体趋势下降
16.该山地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月份及原因,正确的是()
A.8月,日照时间少 B.8月,晴天多
C.6月,纬度低 D.6月,阴雨天多
17.从山麓到山顶,太阳辐射强度()
A.5月随高度递增 B.6月同步上升
C.7月垂直变化最大 D.10月随高度递减
【答案】15.D 16.B 17.C
【分析】15.天文上以阳光直射点划分冬半年和夏半年,3.21-9.23阳光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9.23-次年3.21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为冬半年。读图可知:9月开始至次年3月,太阳辐射强度山麓小于山顶,A错;5-7月,太阳辐射强度山顶小于山麓,B错;1~8月山麓整体上升但速度不同,C错;8月~12月山顶整体趋势下降,故D正确。
16.由图可知,8月山麓山顶太阳辐射最强,C,D错;日照时间少,太阳辐射则少,A错误;8月份,我国锋面雨带通常移到华北,东北地区,该地区晴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度较大。故B正确。
17.读图可知5月山麓的太阳辐射强度大于山顶,随高度升高递减,A错;6月山顶太阳辐射强度略有下降或不变,B错;7月两者的垂直距离最大,垂直变化为最大,C对;10月山顶大于山麓,D错。故C正确。
(2021·浙江高三三模)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称为天文辐射,下图为天文辐射日总量(单位:MJ/㎡·d)等值分布图。完成下题。
说明: figure
18.天文辐射日总量()
A.全年累积量低纬小于高纬
B.二分日时全球差异最大
C.年变化随纬度升高而增大
D.二至日时全球差异较小
19.导致南极与北极天文辐射量最大值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A.日地距离
B.太阳高度
C.大气厚度
D.昼夜长短
【答案】18.C 19.A
【分析】18.根据图示信息,低纬地区年天文辐射日总量高于高纬地区,可以推断,全年累积量低纬大于高纬,A错误;二分日时全球差异较小,B、D错误;低纬地区的年天文辐射日总量差值最大值约为50MJ/㎡·d之间,高纬地区的差值约为60MJ/㎡·d,C正确。所以选C。
19.南极出现最大值的时间在12月—1月,此时,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日地距离较近;北极出现最大值的时间在6月左右,此时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日地距离较远,A正确。太阳高度、大气厚度、昼夜长短两者相差不大,BCD错误,所以选A。
(2021·广东实验中学高三月考)下图示意我国拉萨地区多年平均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年内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说明: figure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呈正相关 B.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
C.拉萨5~7月太阳辐射最丰富 D.拉萨日照时数夏季最高
21.拉萨8月与1月太阳辐射相差较大的主导因素是()
A.太阳高度 B.日照时数 C.天气状况 D.植被覆盖
【答案】20.C 21.A
【分析】20.读图,根据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分布规律可知,二者没有相关关系,AB错误;读太阳辐射柱状图可知,5、6、7三个月太阳辐射最丰富,C正确;日照时数在5、10两个月较高,不是夏季最高,D错误。故选C。
21.1月,拉萨处于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径长,被大气削弱得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8月,拉萨处于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径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因此拉萨8月与1月太阳辐射相差较大的主导因素是太阳高度;日照时数、天气状况及植被覆盖并不是主导因素。A正确,BCD错误。
(地理-学科网2020年高三11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卷(广东卷))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下图是北京、成都、昆明和上海四城市的太阳辐射年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说明: figure
22.图中表示上海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3.③线甲处太阳辐射强度较弱的原因是()
A.正午太阳高度小 B.阴雨天较多 C.白昼时间短 D.海拔高度小
24.④地乙处的太阳辐射强度高于丙处,但气温低于丙处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乙处()
A.地面辐射弱 B.大气辐射强 C.大气污染严重 D.气压较高
【答案】22.B 23.B 24.A
【详解】2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盆地为我国太阳辐射低值中心,故①为成都;上海雨水天气比北京多,故太阳辐射强度低于北京,昆明纬度比北京低,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大,且白昼时间长,冬季昆明的太阳辐射强度大于北京,故②为上海、③为北京,④为昆明。故选B。
23.③为北京,甲处正值7月,此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大、白昼时间长,A、C错;此时华北地区多雨,北京降雨天气多,太阳辐射弱,B对;海拔高低不影响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D错。故选B。
24.④为昆明,昆明春季太阳辐射强度高于夏季,但气温却低于夏季,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分析,大气的直接热量源于地面辐射,春季昆明的地面温度较低,地面辐射弱,导致其气温低于夏季。故选A。
(2021·陕西省彬县中学高三零模)海拔、坡度、坡向等会造成山区各部位接收的太阳辐射量有较大差异。下表示意贵州省内26.70N、坡度30、海拔1800m的东、南、西、北四个坡向复杂地形下太阳辐射量(单位:MJ/m2)的季节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坡向 1月 4月 7月 10月
198.8 413.8 496.3 262.6
200.7 416.4 496.3 264.2
210.9 429.9 498.8 269.3
西坡 197.5413.8 411.2 495.8 262.3

 

25.表中坡向①②③分别代表的是()
A.东坡北坡南坡 B.北坡东坡南坡
C.东坡南坡北坡 D.北坡南坡东坡
26.不同坡向的太阳辐射量差异中,1月明显大于7月,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势起伏 B.昼夜长短 C.天气状况 D.太阳方位
27.若坡度由10变为3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地南坡的年太阳辐射总量()
A.增多 B.减少 C.不变 D.夏增冬减
【答案】25.B 26.D 27.A
【分析】
25.该地位于贵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北,解题的关键是看1月份不同坡向的太阳辐射量,1月份,太阳直射点为南半球,北半球南坡获得太阳辐射最多,为阳坡;北坡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少,为阴坡。据此分析,1月份。①坡获得太阳辐射最少,因此为①为阴坡(北坡);③坡获得太阳辐射量最丰富,因此③为阳坡(南坡)。所以②为东坡,故选B。
26.1月,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多数时间内南坡接收的太阳辐射比北坡多,因此南、北坡太阳辐射量差异大;7月,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在西北方向落下,且南坡也能接收到太阳辐射,因此南、北坡太阳辐射量差异小。所以太阳方位是造成此差异的主导因素,因此D正确,而地势起伏在一年中没有变化,A错误;同一个1月份,不同坡向昼夜长短相同,B错误;虽然不同的坡向天气会有所差异,但是与太阳方位相比,影响较小,C错误,故选D。
27.考查坡度变化的影响,将坡度由1°变为3°,会增大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即太阳高度角增大,因此获得的太阳辐射总量增加。因此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1·辽宁高三一模)光伏农业是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型光伏系统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起伏 B.云量多少 C.风力强弱 D.土壤酸碱
29.光伏农业大棚内,太阳能杀虫灯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大棚夜间温度 B.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
C.捕杀害虫,保证食品安全 D.节能环保,方便夜间劳动
30.与传统农业大棚相比,光伏农业大棚的主要优势()
A.温度适宜,减轻作物冻害 B.水分适宜,提高土壤湿度
C.发电自给,并网增加收入 D.合理通风,提高作物产量
【答案】28.B 29.C 30.C
【分析】28.由材料可知,光伏农业大棚是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现代农业模式。光伏发电主要是利用太阳能产生电能,大棚农作物的生长也要依托太阳能,二者都与太阳能密切相关,因此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天气状况,即云量多少,B正确。地形起伏、风力强弱、土壤酸碱对光伏大棚农业影响不大,A、C、D错误。故选B。
29.太阳能杀虫灯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作为用电来源,其将白天太阳能发的电贮存起来,晚上放电给杀虫灯具,供其工作。太阳能杀虫灯节能环保、降低农药残留、提高产品品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C正确。太阳能杀虫灯的作用主要是杀虫,A、B、D错误。故选C。
30.传统农业大棚主要种植反季节作物,也能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可以减轻作物冻害,提高土壤湿度,提高作物产量,不是光伏农业大棚的主要优势,A、B、D错误。光伏农业大棚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达到能源自给自足,并把剩余的电能并入国家电网,从而增加农民收入。C正确。故选C。
读大别山山麓与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垂直变化率折线图,完成31~32题。

补加1-5.tif

31.有关该地太阳辐射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麓始终大于山顶 B.山顶始终大于山麓C.1~8月山麓一直增大D.9~12月山顶一直减小
32.该地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月份不是6月,而是8月,其主要原因可能为8月(  )
A.太阳高度大 B.白昼长 C.晴天多 D.阴雨天多
【答案】31.C 32.C
【解析】31.读图,根据图例判断,山麓只在夏季太阳辐射强度大于山顶,A、B错。1~8月山麓太阳辐射强度一直增大,C对。9~12月山顶太阳辐射强度波状减小,D错。
32.大别山由于地处江淮地区,6月份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阴雨连绵,多云雾,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8月受副高影响,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阳光动力二号”于2015年3月9日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启程,向东开始环球飞行,并于2016年7月26日抵达阿布扎比,成为第一架不使用化石燃料,仅凭借太阳能实现环球飞行的飞机。下图为世界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及“阳光动力2号”环球旅行线路示意图。

(1)描述世界年太阳总辐射量的空间分布特点。(6分)
在整个航程当中重庆段的飞行遇到了动力不足的挑战。
(2)分析重庆年太阳总辐射量低于塞维利亚的原因。(10分)
(3)“阳光动力二号”自夏威夷飞往纽约的途中,飞行员观测到日出越来越早,试分析其原因。(6分)
(4)说明与石油相比,太阳能作为飞行动力难于推广的主要原因。(4分)
33.(1)世界年太阳总辐射量由低纬向高纬地区递减;辐射总量最大的区域多分布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描述出极值区域即可);大部分地区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介于35至80(介于27至110之间即可得分)亿焦耳/米2·年。
(2)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强,重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阴雨天气多(或云量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少;
塞维利亚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晴天多(或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多;且重庆纬度低于塞维利亚,夏季日照时间更短。
(3)飞机自西向东飞行,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向偏北方向(较高纬度)飞行,夏半年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飞行时段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昼渐长。
(4)(2分)太阳能能量分散(难收集),能量不稳定(受天气和昼夜变化影响大);技术要求高,设备成本高(答对2点即可)
34.(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阳辐射是地球生态系统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更是气候形成和演变的基本动力,紫外线辐射是太阳辐射中的特殊波段,地球上的紫外线辐射占太阳总辐射比重的4.6%~5.9%。呼伦贝尔沙区位于我国东北大兴安岭森林与呼伦贝尔草原过渡带,独特的地理环境对呼伦贝尔沙地的太阳辐射量和紫外线辐射量影响大。呼伦贝尔沙地呈条带状沿海拉尔河、辉河、伊敏河及呼伦湖东岸分布,以固定和半固定沙地为主,流动沙地面积较小。下列左图为呼伦贝沙地分布图,右图为呼伦贝尔沙地紫外辐射、总辐射年变化统计图。

说明: figure说明: figure

(1)说出影响呼伦贝尔沙地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变化的因素。
(2)补充右图中紫外线辐射曲线6~12月的变化特征。
【答案】(1)太阳高度:昼长;云层厚度:沙尘天气。

(2)说明: figure

【分析】(1)呼伦贝尔沙地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冬半年平均太阳辐射量小,但下半年当地白昼时间较长,太阳辐射量较大;该地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使得7、8月云层较厚,此时,太阳辐射量较小;该地荒漠化严重,沙尘天气较多也会影响太阳辐射。故影响呼伦贝尔沙地地区年太阳辐射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高度、日照时间长短(昼长)、云层厚度和沙尘天气。
(2)可根据太阳总辐射量变化的趋势补充紫外线辐射量的变化曲线。根据已给出的曲线,可知紫外线的量小于太阳总辐射量。作图如下:

说明: figure

35.(2021·福建高三其他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浙江省太阳能资源空间分布总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分区,各分区资源量差异明显,浙东北的平原地带为Ⅰ级可利用区,也是全省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浙南的中部丘陵地带和浙西的西部山区为贫乏区,其他地区为Ⅱ级可利用区。浙江省中北部太阳总辐射的月际变化多为双峰型,7月出现一次高值,5月出现一个次高值,而6月则为一相对低值。下图示意浙江省太阳能资源区划。

(1)简述浙江省太阳能资源的分布特征。
(2)说明浙江省太阳能资源贫乏区的形成原因。
(3)分析浙江省中北部7月太阳总辐射为高值的形成原因。
【答案】(1)总体北多南少;平原及沿海多,山区、丘陵少;各分区集中分布。(答出两点即可)
(2)贫乏区多为丘陵地带或山区,受地形抬升作用影响,该区降水量较丰富,太阳辐射受云雨天气影响较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
(3)7月,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大气状况稳定,多晴朗天气;昼长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天文总辐射量也大,因此太阳总辐射值高。
【分析】(1)浙江省太阳能资源分布特征可以从图中直接读取,注意从整体分析及特殊分布点分析两大方面回答。太阳能资源年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两大特点:北多南少,以丽温丘陵地区最为显著,中东部变化较小,中部金衢盆地中的平原地带是一个大值区;同纬度地区相比,平原及沿海多,山区丘陵少。各分区集中分布。
(2)结合材料“浙南的中部丘陵地带和浙西的西部山区为贫乏区”进行分析。当地地处山区受地形抬升作用影响,海拔高温度降低极易形成降雨。太阳辐射受云雨天气影响较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3)7月当地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大气状况稳定,降水少,晴天多;7月北半球昼长夜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36.(2021·重庆高三其他模拟)(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般由太阳电池组件组成的光伏方阵、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蓄电池组、离网型逆变器、直流负载和交流负载等构成。光伏方阵在有光照的情况下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通过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给负载供电,同时给蓄电池组充电;在无光照时,通过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由蓄电池组给直流负载供电,同时蓄电池还要直接给独立逆变器供电,通过独立逆变器逆变成交流电,给交流负载供电,供家庭自用,多余电量由电网企业进行收购并入国家电网。在欧洲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占70%以上,而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占比不到20%,发展空间巨大。

(1)分析该发电方式的缺点。
(2)以西北地区为例,分析我国家庭太阳能发电发展空间巨大的原因。
【答案】(1)家庭电站建设投入大,投资回收周期长,发电成本高;受太阳辐射、昼夜长短、天气状况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大,发电量不稳定。
(2)西北地区降水较少,晴天多,太阳能资源充足;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充分利用空间,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分析】(1)家庭太阳能发电站投资成本较高,短期内无法获得收益,普及率较低;太阳能虽然能量巨大但分布密度较低,易受昼夜变化、天气变化等因素影响,太阳能的连续性较差,能量转换率较低,发电不稳定。
(2)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较远,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能丰富,发展太阳能发电的资源充足;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利用太阳能发电可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西北地区地广人稀,不适合开发的土地较多,土地利用率较低,利用太阳能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因此发展空间巨大。
  本文标题:高三地理微专题--太阳辐射解读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8400.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8400.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