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高三地理微专题--岩层新老关系的判读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06-27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高考真题回顾】
【例1·2014年山东高考卷】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图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Ⅰ、Ⅱ        D.Ⅲ、Ⅱ、Ⅰ
【解析】由图b可知,地质剖面图是××向斜两翼中的东翼的地层关系,根据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的规律,可知Ⅱ沉积岩层年龄大于Ⅰ;Ⅲ在Ⅰ、Ⅱ上面,且连续,是向斜东翼被侵蚀后地壳下降沉积形成的,形成的年代最晚。图示如下:
textimage23.jpeg
【参考答案】B
 
【例2·2017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
A.1      B.2      C.3      D.4
【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壳运动。从该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可以看出,乙处岩层出现断裂、错位,为断层构造;丙为侵入型岩浆岩层,为岩浆侵入乙所在岩层形成的,丙岩层上方为侵蚀面,再往上才形成沉积岩层甲。所以B正确。
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未形成褶皱的沉积岩层应与地平面平行,而形成褶皱后沉积岩层发生弯曲变形。从该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中的岩层倾斜状况可以看出,甲、乙附近沉积岩层与地平面相比,发生倾斜,且甲、乙附近沉积岩层倾斜角度不同,因此该地区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两次褶皱,所以B正确。
【参考答案】(1)B (2)B 
 
【例3·2018年北京高考卷】如图所示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  )
18CXED1-169.TIF
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
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        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
【解析】据图可知,甲处为花岗岩,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的软流层,A错误;据图可知,花岗岩没有发生错动位移,说明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前,B错误;岩浆侵入会提供高温条件,可能导致接触部位乙处岩石变质,C正确;丙处的溶洞景观是因石灰岩岩体受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D错误。
【参考答案】C
 
【例4·2020年江苏高考卷】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A121.TIF
(1)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断层(  )
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                                     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
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                                     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
【解析】第(1)题,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的基础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读图可知,四处河谷中只有①河谷有可溶性的石灰岩,其他三处河谷的岩石都是不可溶蚀的,所以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①。
第(2)题,读图分析,图中断层切断了石灰岩和页岩,没有再切断后来形成的岩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之后没有一直活动;断层没有切穿花岗岩,但是花岗岩侵入了断层,说明断层形成的时间比花岗岩早;现代河谷下切是由于该地区地壳整体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侵蚀面覆盖在断层之上,断层没有切穿侵蚀面,说明断层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
【参考答案】(1)A  (2)D
 
【例5·2020年高考新课标Ⅲ卷】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1)~(2)题。
id:2147491545;FounderCES
(1)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
    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              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
    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              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
【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①为断层,②为砂砾石层,③为玄武岩,④为灰岩。②③覆盖在岩层上方,可知其形成时期较晚。图中①断层切断了原有的岩层,可知断层形成在灰岩和粉砂岩之后,④灰岩为最先形成的岩层。
第(2)题,读图可知,砂砾石层的下界面地表相对平坦,可知该地表遭受了侵蚀。该地有断层出现,但下界面相对平坦广阔,可知该地地壳运动较为稳定,没有出现较明显的地壳持续抬升和下降。
【参考答案】(1)D  (1)C
 
【规律知识解读】
☆☆☆【规律解读】三新三老
一般情况下,岩石(特别是沉积岩)是成层分布的,下面的岩层比上覆的岩层老。
若岩石间有切穿关系,则被切穿的岩石老,切入的岩石新。
背斜岩石中间老两翼新;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具体内容】
(1)若岩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2)若岩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岩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岩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
(3)若岩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岩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地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4)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该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若侵蚀面上部为风化壳,说明地壳上升后一直遭受外力侵蚀。
(5)若岩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在地质学里围岩的意思就是矿物或矿石周围的岩石,故称围岩 )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
 
【创新对点演练】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丁处为流动沙丘。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三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乙、甲、丙
2.图中发生过的地质作用不能确定的是(    )
A.水平拉伸作用      B.岩浆活动          C.变质作用          D.堆积作用
读某地层剖面结构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中地质过程按从早到晚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断层、恐龙残骸沉积、甲处岩浆侵入、三叶虫残骸沉积、大型哺乳动物化石
B.甲处岩浆侵入、三叶虫残骸沉积、恐龙残骸沉积、断层、大型哺乳动物化石
C.三叶虫残骸沉积、断层、恐龙残骸沉积、甲处岩浆侵入、大型哺乳动物化石
D.三叶虫残骸沉积、甲处岩浆侵入、恐龙残骸沉积、断层、大型哺乳动物化石
4.关于图中岩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处岩石一定为花岗岩              B.乙处岩石是由丁处岩石转化而来的
C.丙处岩石由沉积作用形成            D.乙处岩石形成于丙处岩石之后
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示地区各处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与②处接触,①处岩石易变质           B.②处岩石因高温高压而形成
C.③处岩石埋藏较浅,易变质                 D.④处岩石具有层理构造
6.关于图示地区地质作用先后顺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褶皱的形成晚于断层的形成                 B.水平岩层的形成晚于倾斜岩层的形成
C.沉积物的形成早于喷出岩的形成             D.岩浆岩的形成早于沉积岩的形成
7.下图为某地未倒置岩层的垂直剖面图,地表在甲地层之上,图中不同的图例和甲至辛的标示分别代表不同的岩层。丁层与庚层都为火成岩侵入岩层,其中丁岩层还包裹着一些来自丙层岩石的碎块。表示下图中岩层由老至新的正确顺序的选项是(    )

A.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B.辛→庚→己→戊→丁→丙→乙→甲
C.辛→庚→己→戊→丙→丁→乙→甲   D.辛→己→戊→丙→丁→庚→乙→甲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  )
A.断层①形成时间早于地层②           B.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相同
C.⑤受到挤压后隆起形成山地           D.岩层⑥断裂之后相对下降
9.图中区域(  )
A.a处地质构造具有良好的储水条件     B.b处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
C.c处有河流流经,适宜建坝蓄水       D.d区的石灰岩形成喀斯特地貌
下图为北美洲西部落基山脉中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断层①、②与岩层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
A.①③②④           B.③④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③④②
11.图中(  )
A.甲处断层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B.乙处物质直接来源于地表
C.丙处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                  D.丁处岩石由岩浆冷却形成
下图为某一出露地表的岩石,A-F为沉积岩,G为花岗岩,f为断层。B岩层中有三叶虫(5.6亿-2.4亿年)化石,E岩层中有恐龙(2.3亿年-6 500万年)化石,F层中有火山灰层T,T层中矿物的形成距今约300万年。据此完成12~13题。
96
12.岩层的走向为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断层的走向为断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则图中岩层A-E和断层f的走向分别为(  )
A.都为东北—西南走向                   B.都为西北—东南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东北—西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西北—东南走向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花岗岩G侵入在火山喷发T之后        B.断层f发生在花岗岩G侵入之前
C.a处岩石年龄最老,b处岩石年龄最新    D.花岗岩G的地质年龄可能为1 400万年
 
14.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第四章%20%20地表形态的塑造/第4章同步练习/容47.tif
(1)根据岩石的相互切割状况,判断图中A~E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从老到新):______________。
(2)可能存在生物化石的岩石有(填字母):________。
(3)如果B岩石为石灰岩,则E可能为________。该地区的古地理环境有何特点?
 
15.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断层、褶皱等各种地质现象,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了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我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读“某地区地层剖面图”,回答问题。

(1)已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根据该地层剖面岩层顺序,说明C层所处的海陆环境,并逐层分析从E层到G层海平面升降的变化过程。(6分)
 
 
 
(2)剖面图显示,该地区地层曾经发生过褶皱。据图分析,该区褶皱发生在哪一地层形成以后,哪一地层形成以前?(以字母指代地层)           
(3)比较断层M的左右两侧地层,写出左侧缺失的地层。(写出字母)                       
(4)据图判断断层M与地层O形成的先后关系。
                                          
(5)根据该地层剖面,归纳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外力地质作用的各种表现。(6分)
微专题29:你方唱罢我登场
——岩层新老关系的判读
【对点演练详解参考答案】
1.C  2.A解析:第1题,一般情况下下部的岩层先形成,即乙岩层先形成,而后形成丙岩层,甲岩层为花岗岩,花岗岩是岩浆侵入乙、丙两岩层形成的。
第2题,图中花岗岩从地壳深处向上侵入,说明有岩浆活动;岩层断裂,说明有地壳运动;图中岩浆岩与石灰岩等的交界处受岩浆的高温作用及地壳内部的高压作用,形成大理岩(变质岩),说明有变质作用;沙丘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不能确定图中是否发生了水平拉伸作用。
3.D  4.D解析:第3题,沉积地层下部岩石形成早,上部岩石形成晚,所以地质过程从早到晚为三叶虫残骸沉积、恐龙残骸沉积、大型哺乳动物化石。断层形成和岩浆侵入时间往往比被其切断或穿透的地层晚,但比上覆地层早。
第4题,乙处岩石为沉积岩,其下的丙处岩石是受岩浆影响变质而成的,形成时间早于乙处岩石。
5.A  6.B[解析] 第5题,读图可知,①处是沉积岩,与②处岩浆接触,①处岩石易变质;②处岩石是岩浆冷凝形成的岩浆岩;③处岩石埋藏较浅,不易变质;④处岩石是喷出岩,没有层理构造。
第6题,断层两侧岩层倾斜方向、角度相同,说明褶皱的形成早于断层的形成;图示水平岩层是褶皱发生后形成的,晚于倾斜岩层的形成;喷出岩一部分被埋在沉积物下面,说明沉积物的形成晚于喷出岩的形成;岩浆岩切断了沉积岩层,说明其形成晚于沉积岩的形成。
7.D 因岩层未倒置且辛、己、戊、丙依次由下到上,所以这四个岩层由老到新依次是辛>己>戊>丙。丁为侵入岩且包裹着一些丙层岩石的碎块,即丁侵入了丙,丁的形成年代晚于丙。庚为侵入岩且侵入了丁,判断庚形成的年代晚于丁。乙岩层与其下岩层有着明显的不平整的界面,说明乙岩层是在其下方岩层遭受了外力侵蚀后才形成的,推断出乙形成年代晚于其下方的岩层。甲在最上面,最后形成。
8.D  断层①使得地层②发生了断裂位移,形成时间晚于地层②,A项错误。③是变质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为变质作用,④是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内力作用为岩浆活动,故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不同,B项错误。⑤是岩浆喷发形成的山地,C项错误。岩层⑥断裂之后相对下降,D项正确。
9.D从图中可以看出,a处地质构造为背斜,具有良好的储油、储气条件,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A项错误。b处属于喷出型岩浆岩,为玄武岩,B项错误。c处位于断层处,地质结构不稳定,不适宜建坝蓄水,C项错误。d区石灰岩广布,易形成喀斯特地貌,D项正确。
10.A  断层①完整,没有切断其他岩层,说明断层①形成最早;断层②切断了岩层③,说明断层②形成晚于岩层③;岩层④最完整,覆盖于断层②和岩层③的上方,形成最晚。故A项正确。
11.B图示断层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乙处物质直接来源于地表,丙处位于向斜构造的顶部,丁处岩石先由外力沉积后因变质作用形成。
12.C 13.D  解析:第12题,由材料信息可知,A-F为沉积岩,G为花岗岩,f为断层,岩层的走向为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断层的走向为断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因此图中岩层A-E和断层f的走向分别为西北—东南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
第13题,花岗岩是侵入岩,所以先是岩浆侵入,然后地壳抬升,露出地表,被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最后形成该地貌,花岗岩G侵入在火山喷发T之前,断层f发生在花岗岩G侵入之后,花岗岩G的地质年龄可能为1 400万年,所以D正确。
14.(1)B—A—E—D—C
(2)B、C大理岩
(3)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
15.第(1)题,由题干和地层剖面图可知,C为砂岩,河湖沉积的产物,C层表示该区为陆地环境。而E层为石灰岩,F为砂岩,G为页岩,石灰岩为深海沉积,F为河湖沉积,陆地环境,G为浅海沉积,由此可判断该地从E层到G层海平面变化为,从E到F层,海平面下降,F为陆地沉积环境,从F到G层,海平面上升,G层为海洋沉积环境。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岩层在K地层之前的都发生倾斜变形,而N地层之后都呈水平状态,由此可以判断该地褶皱发生在K地层形成后,N地层形成以前。
第(3)题,M断层左右两侧,如果没有缺失,应该是一一对应的,由C开始比较可知,左侧缺失岩层有H、I、J、K等地层。
第(4)题,断层M形成,使O地层发生断层,由此可以判断O地层形成之后,才发生的断层。
【参考答案】(1)C层表示该区为陆地环境;从E层到F层海平面下降;从F层到G层海平面上升。
(2)褶皱发生在K地层形成后,N地层形成前。
(3)H、I、J、K地层缺失。
(4)地层O先形成,断层M后形成。
(5)内力作用表现为:褶皱、断层、地壳的升降运动(任答两点即可);
外力作用表现为:沉积地层、P层受侵蚀变薄、部分地层受侵蚀而缺失。(任答两点即可)
  本文标题:高三地理微专题--岩层新老关系的判读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8424.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8424.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