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高三地理微专题--典型地貌的形成过程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06-28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高考真题回顾】
【例1·2016年高考北京卷】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下题。

1.平顶海山(    )
A.为褶皱山    B.由沉积岩构成   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阶段Ⅰ,海山是由岩浆喷发冷却凝结形成,因此该山是由岩浆岩构成的火山,A、B项错误;阶段Ⅰ至阶段Ⅱ火山顶部露出海面部分经外力侵蚀而消失,C项错误;图中显示岩石圈移动过程中该山不断下沉,最后被海洋淹没,形成平顶海山,D项正确。
【参考答案】D
 
【例2·2020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第37题】
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下图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
backup/A102.TIF
(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6分)
 
 
 
 
(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12分)
 
 
 
 
 
 
 
(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6分)
 
 
 
 
 
【解析】第(1)题,抓住“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这句话是解题的关键。玄武岩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但在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说明最初的平坦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且由台地变成平顶山之后变成了尖顶山,说明面积变小。
第(2)题,由材料可知,玄武岩最初形成的是平坦的地形单元,后经流水的侵蚀、切割,形成平顶山、尖顶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
第(3)题,据以上分析可知,通过保留的部分可以判断台地、平顶山、尖顶山形成的早晚,平顶山、尖顶山是较早形成的,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台地形成的时间较晚,也就是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故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
【参考答案】(1)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
(2)形成的先后次序: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
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
(3)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
 
【例3·2021年高考全国文综甲卷第9~11题】
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图2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1)~(3)题。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以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1)判断图示珊瑚礁的发育阶段依次是( )
A.②①④③    B.③①④②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2)上图所示④阶段珊瑚礁的形成过程中,海平面可能( )
A.先升后降    B.先降后升    C.持续上升    D.持续下降
(3)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也分布有珊瑚礁,主要原因是这里( )
A.岛屿众多    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受暖流影响    D.受东亚季风影响
【解析】(1)分析珊瑚礁的发育阶段。【1】在自然状态下,珊瑚礁逐渐生长,面积扩大增多;【2】图②表示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岛,此时没有珊瑚礁生长;图④表示珊瑚逐渐开始生长,此后随着地壳的升降(下降),珊瑚礁逐渐增多(图①),最后岛屿完全沉入海底,珊瑚礁仍然继续生长,厚度变厚(图③);【3】因此珊瑚礁的发育过程为②④①③,选项C正确。
(2)分析海平面的变化。【1】正常珊瑚礁则生长在距海面25m以内的区域,②图④所示的珊瑚礁有两个特点:最低处较低,最高处凸出海面较高,因此与海平面的升降有关;【2】珊瑚礁不会在海面上方继续生长,因此目前海面的珊瑚礁应该是位于海底,由于海平面下降而露出海面,因此最近发生的应该是“海平面下降”;【3】海底深处也有珊瑚礁,但实际上珊瑚礁只生活在距海面25m,因此深处的珊瑚礁之前应该位于浅海,由于海平面的上升而变得越来越深,因此此前应该发生过“海平面上升”;【4】因此图④所示的珊瑚礁,此前经历了海平面上升,最近经历了海平面下降,即“先升后降”,选项A正确。
(3)分析中纬度地区珊瑚礁分布的原因。【1】珊瑚礁主要分布在热带海域,需要充足的热量;【2】而太平洋西部的35°N地区,由于沿岸为日本暖流,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增加了海水的热量,为珊瑚礁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选项C正确。
【参考答案】(1)C(2)A(3)C
【必备知识推介】
【地貌的形成机制】

【典型(特殊)地貌的形成过程】
1.爬升沙丘
/Users/qudiyang/Library/Containers/com.tencent.xinWeChat/Data/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com.tencent.xinWeChat/2.0b4.0.9/a2f864df96a3a25b9924a8be2078032a/Message/MessageTemp/9e20f478899dc29eb19741386f9343c8/Image/111520603496_.pic_hd.jpg
地点:雅鲁藏布江中游强风口地段
形成过程:外力(主要是流水)搬运、沉积——河流枯水期,水位下降,河漫滩及低阶地出露——受风力作用,河漫滩及低阶地上沙丘随迎风坡抬升并在顶部附近堆积,后在重力崩塌作用下在背风坡滑落,形成陡峭的滑落面。
2.千湖沙漠

地点:巴西的东北端马拉尼昂州,拉克依斯马拉赫塞斯国家公园
形成过程:流水搬运(Parnaíba河与Preguiças河)——流水沉积(河口大量泥沙受流速减慢和海水顶托作用而阻滞)——风力搬运(干旱季节海风吹向陆地)——风力沉积,形成沙丘——1-6月的雨季,雨水或径流注入,形成泻湖——枯水季节,形成沙漠。
3.钙化池
/Users/qudiyang/Library/Containers/com.tencent.xinWeChat/Data/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com.tencent.xinWeChat/2.0b4.0.9/a2f864df96a3a25b9924a8be2078032a/Message/MessageTemp/9e20f478899dc29eb19741386f9343c8/Image/131520603611_.pic_hd.jpg
地点:四川黄龙
形成过程:古海洋环境,石灰岩沉积——地壳抬升,海陆变迁——冰雪融水和地表水沿着洞穴下渗入地下,在石灰岩层下部形成浅层潜流,携带碳酸氢钙物质——构造运动,岩层断裂,局部地下潜水通过泉眼、岩石裂隙等流出或渗透出地面合成地表溪流——水温升高及压力降低,二氧化碳气体溢出(特别是边坝处,由于薄水效应存在,二氧化碳最容易逸出),碳酸氢钙重新变成碳酸钙,即钙华。
4.辫状水系

地点:雅鲁藏布江局部
形成过程:河流的比降大,流速大,输沙强度大,洪水季节,流水从上游带来大量的泥沙,并沿许多深泓线堆积,形成水下浅滩——枯水季节,许多浅滩出露水面,成为沙岛,沙岛与沙岛之间是多股的河道,它们忽分忽合,交织如辫——洪水再来时,有些沙岛不被淹没,有些被淹没的可能被水流斜切而过,其上形成新的槽道。总之,沙与水互不相让地较量,丰水季节,水占上风,枯水季节,沙为主导。
5.嵌入式蛇曲

地点:黄河
形成过程:宽广、开阔的地区,河流侧蚀为主,形成弯曲河道——地壳快速隆升——河水下蚀将抬起的基岩侵蚀切割,形成嵌入式蛇曲。最终,隆升的地壳形成山地,而蛇曲则保持原形,嵌在山谷之中。
6.天津贝壳堤

地点:天津市滨海地区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形成过程:黄河改道或者上游植被覆盖率良好,流水作用不强,在天津出海的径流量和输沙量较少——海浪与潮汐作用相对较强海浪与潮汐将贝壳搬移到海岸堆积——随着贝壳的逐年加积,也就形成了独特的贝壳堤海岸——黄河回归,携带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形成新的海岸线——黄河改道,流水作用和输沙量减弱,海浪与潮汐作用增强,又形成新的贝壳堤。
7.北欧峡湾

地点:挪威
形成过程:冰川侵蚀成谷——后流水发育,受流水侵蚀,河谷继续发育——气候变暖,冰川后退——海水倒灌,形成峡湾。
7.伯利兹蓝洞
/Users/qudiyang/Library/Containers/com.tencent.xinWeChat/Data/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com.tencent.xinWeChat/2.0b4.0.9/a2f864df96a3a25b9924a8be2078032a/Message/MessageTemp/9e20f478899dc29eb19741386f9343c8/Image/191520603814_.pic_hd.jpg
地点:中美洲巴哈马
形成过程:石灰岩沉积——冰河时代,寒冷的气候导致海平面大幅下降——淡水和海水的交相侵蚀,石灰岩形成了许多岩溶空洞——多孔疏松的石灰质穹顶因重力及地震等原因而很巧合地坍塌,成为敞开的竖井——后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淹没,形成蓝洞。
9.桌状山

地点:四川大瓦山
形成过程: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形成石灰岩岩层——岩浆活动,岩浆喷出,覆盖玄武岩层——断裂上升,形成平顶山。
10.平顶海山

地点:太平洋海底局部
形成过程: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火山锥——波浪作用,火山锥被削平——随大洋板块一边移动一边下沉,消失在海平面以下。
证据:平顶海山顶部采集到磨圆的玄武岩砾石及浅水环境化石,如珊瑚。
【创新对点演练】
研究地质构造,可以科学地推断地层形成过程与地貌的关系。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完成1~2题。
id:2147506133;FounderCES
1.对岩石①②③形成的先后顺序的推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2.对岩石②形成后,地质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浆喷发—地壳下降—深海沉积—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
B.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水平挤压
C.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沉积作用
D.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岩浆喷发—水平挤压—沉积作用—外力侵蚀
和田玉是一种深埋在地下的白云岩变质而成的大理岩,再经岩浆活动形成的岩石(这种石包玉的石与玉界限清楚,可以分离)。当岩石露出地表,经风化、流水冲刷和搬运、沉积,石与玉则分离,这便形成鹅卵石状的籽料。据此完成3~4题。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3.籽料形成过程中的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是(  )
A.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地壳运动
B.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地壳运动—外力作用
C.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侵入—外力作用
D.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地壳运动
4.根据材料和图片信息。图中寻找籽料的最佳地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丹霞地貌形成示意图,回答5~6题。


5.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A.a→b→c→d→e→f           B.b→a→c→d→f→e
C.c→b→d→a→f→e          D.d→c→b→a→f→e
6.e图中“狗头石或骆驼石”属于(  )
A.花岗岩               B.沉积岩     C.大理岩     D.玄武岩
2016年11月下旬,一队探险登山爱好者在秘鲁古城库斯科附近威尼坎加国家公园徒步登山过程中,在海拔5 050米的地区发现一座砂岩丹霞山脉——“彩虹山”,一名队员站在蓝天白云下享受被“彩虹”包围的感动,且面向正北拍照留念(如下图)。据此回答7~8题。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7.登山运动员在攀登“彩虹山”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是(  )
①地形崎岖              ②大风暴雪  ③高寒缺氧                                       ④暴雨山洪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8.下列对“彩虹山”的形成过程推理正确的是(  )
A.流水沉积—挤压抬升—外力侵蚀     B.流水沉积—断裂抬升—外力侵蚀
C.挤压抬升—外力侵蚀—流水沉积     D.外力侵蚀—流水沉积—断裂抬升
下图是位于我国吉林松原市乾安县西部、大布苏湖(为盐碱湖)东岸的“泥林”景观,这里有两级阶地,整体高出湖面50米,沟壑纵横、泉水众多、锯齿狼牙、奇峰林立、气势磅礴,像一座森严的古城堡。垛口连绵,影若将士扶望守城,严阵以待。其景色奇特、千姿百态、变化莫测,是潜蚀地貌的典型代表。读图,回答9~10题。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9.潜蚀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生物作用                                   D.冰川作用
10.推测泥林景观形成及气候变化过程是(  )
A.流水沉积—地壳下沉—气候变湿—地壳抬升—形成阶地—潜蚀作用
B.地壳下沉—风力沉积—地壳抬升—形成台地—气候变干—潜蚀作用
C.地壳抬升—形成阶地—气候变湿—流水侵蚀—气候变干—潜蚀作用
D.地壳下沉—气候变湿—流水沉积—气候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变干—阶地裸露—潜蚀作用
11.读我国部分区域图,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
结合材料,说明阿拉善高原沙漠的沙土被搬运到黄河三角洲的过程。

 
 
 
 
12.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1)分析甲地地形形成的原因。(2分)
 
 
(2)丁地泥沙来源区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的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4分)
 
 
 
(3)请描述丙处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地貌特点。(4分)
 
 
(4)简述④环节对河谷地貌形成的作用。(4分)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西兰东南部(图甲)的摩拉基海滩上约有50个圆形巨石(图乙),最大直径逾两米,重达数吨,散布于海滩中部百余米的地方。据研究,圆石与珍珠的形成原因异曲同工,即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由围绕着核心物质(如贝壳、珊瑚碎片等)的钙和碳酸盐慢慢结晶,层层凝聚而成。直径两米左右的圆石至少需要400~550万年的时间形成,大约要覆盖10到50米厚的海泥才足以提供充分的矿物质。某些圆石长期暴露在水面之上的部分会开裂并逐渐形成龟甲状花纹(图丙)。
T427.TIF
(1)推测摩拉基圆石形成后出现在海滩的地质过程。(6分)
 
 
 
 
(2)说明圆石龟甲状花纹的形成机理。(6分)
 
 
 
 
(3)有人认为摩拉基圆石奇景终将彻底消失,请从自然地理方面为其提供依据。(6分)
 
 
 
 
 
(4)某游客欲在摩拉基海滩用手机尽可能多且清晰地拍摄圆石,请指出其应考虑的拍摄条件。(6分)
 
 
 
微专题37:典型地貌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
1.D 2.C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③所在岩层在①②所在岩层的下面,所以岩石③最早形成。①处曾经是个火山口,被后来形成的②覆盖,所以岩石②形成时间比①晚。D项正确。
第2题,据图可知,②上面有很厚的堆积物,说明其形成后,曾经历过地壳下降,堆积物沉积,后来地壳上升加上受到水平挤压,形成背斜,背斜顶部受到外力侵蚀形成谷地,后来由于沉积作用,形成了松散堆积物,C项正确。
3.B由材料可知:首先由白云岩变质形成大理岩;然后大理岩被岩浆侵入。且被包入岩浆中形成新岩石;“岩石露出地表”说明有地壳上升运动过程;最后经外力作用玉、石分离形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成籽料。
4.C由“流水冲刷和搬运、沉积”可知,籽料应位于河流落差由大变小的位置,图中③刚好位于出山口而符合条件。
5.C 6.B 解析:丹霞地貌是沉积岩经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结合六幅图可知其形成过程:先形成沉积岩(c→b),再在干热条件下氧化(d),再经抬升或倾斜(a)、节理、裂隙发育(f),最后经流水侵蚀,形成丹霞地貌。
7.C 11月下旬是南半球的夏季,该山海拔虽高,但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山上积雪大量融化,故登“彩虹山”过程中不会碰到大风暴雪;该地地处东南信风带,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山地降水较少,不会出现暴雨山洪;登“彩虹山”过程中地形崎岖,海拔高可能出现高寒缺氧现象。选C。
8.A由右图可知,岩层有层理构造,为沉积岩,且沉积岩层上拱,可判断为背斜,即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后受内力作用隆起抬升成山;再经外力作用剥蚀出露地表。选A。
9.B 根据材料信息,该地貌形成于河流阶地且区域内泉水多、沟壑纵横,是流水潜蚀地貌的表现,选B。
10.D 流水沿着泥土中的裂隙和孔隙下渗,进行潜蚀,使土粒流失,产生洞穴,最后引起地面崩塌,就形成了特有的潜蚀地貌。潜蚀发生于阶地形成之后;气候变干后河床裸露,阶地呈现;阶地源于流水沉积作用,说明曾经该区域地壳下沉,气候湿润,流水作用强烈,携带大量泥沙淤积于此,据此选D。
11.【解析】可以反推: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得益于黄河带来的泥沙的堆积,而黄河中的泥沙来自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的黄土来自于阿拉善高原沙漠。
【参考答案】西北风(沙尘暴)将粉尘继续向东(东南)方向搬运,途中受太行山、秦岭等山脉的阻挡,大量的粉尘被沉积在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大量被冲刷至黄河;沙被黄河携带至河口,由于流速减慢,泥沙逐渐淤积形成三角洲。
12.【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知甲处为向斜山地,其形成原因为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
第(2)题,丁地位于入海口附近,为河口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三角洲。结合其形成原因推测其泥沙来源区气象灾害类型。
第(3)题,丙为山前洪(冲)积扇,是河流流出出山口后泥沙淤积而成。
第(4)题,④环节为地表径流,在不同河段,由于其外力表现形式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河流地貌类型。
【参考答案】(1)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2分)
(2)暴雨、洪涝。暴雨和洪水对地表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4分)
(3)水流流出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水流速度变慢,泥沙淤积,形成冲积扇。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4分)
(4)在上游河谷形成流水侵蚀地貌,河谷呈“V”型,多峡谷、急流与瀑布;在下游河谷形成流水沉积地貌,河谷宽浅,河中多沙洲、江心岛,河口出现三角洲等。(4分)
13.【参考答案】(1)圆石存在于海底海泥之中;后来由于地壳抬升使海底升高;最终圆石上覆物质被侵蚀而出露。
(2)圆石长期暴露于水面之上易热胀冷缩或脱水收缩,导致圆石表面产生裂隙,这些裂隙又逐渐被其他物质填充。
(3)圆石遭受风化或侵蚀或搬运作用;海平面上升淹没圆石。
(4)选择在光照条件较好或晴朗的白天;退潮的时段;拍摄地点选择在高处或避免逆光的位置。

 

  本文标题:高三地理微专题--典型地貌的形成过程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8433.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8433.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