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高考地理知识归纳-海底地形、赤潮的危害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07-15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知识点

  • 海底地形

海底地形可以分为三类: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海沟等)、大洋盆地、大洋中脊,具体的地形如下:

①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坡度较缓,水深<200m;

②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延伸形成的陡坡,水深200~4000m;

③岛弧、海沟:主要分布在大陆边缘和洋盆的过渡地带,火山地震较多;

④洋盆:地形较为平坦,分布着海底火山、丘陵、山脉等,水深4000~6000m;

⑤洋中脊:中轴为裂谷,是海洋地壳的诞生地,板块的生长边界。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海底地形、赤潮的危害)

图1 海底地形的分类

 


例题

【海洋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太平洋西部部分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图。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海底地形、赤潮的危害)

 

材料二: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及自养细菌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以每年单位面积所固定的有机碳或能量来表示。海洋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光照、温度、营养盐、海水垂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材料三:海洋初级生产力决定了鱼虾蟹等海洋生物饵料的多少,进而影响海产品产量的高低。

(1)图示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点是_____。

(2)E地海洋初级生产力高的原因是:位于长江口附近,海水中的_____较为丰富;海底地形类型是____,深度较____,____较为充足。

(3)①、②、③地中,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_地,原因是_____。

(4)沿海易发生赤潮,其危害是_____。

答案:(1)由沿海向外海递减

(2)营养盐;大陆架;浅;光照

(3)③;海洋初级生产力较高,饵料丰富

(4)威胁海洋生物生存;破坏海域生态环境

精讲精析:(1)分析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①从材料一的图中可以看出,海洋初级生产力由沿海向外海逐渐递减;②由材料二可知,这主要是由于沿海地区,较多的河流注入海洋(例如E地),带去了丰富的营养盐,有利于浮游植物、底栖生物等的生长;③沿海地区为大陆架,海水深度较浅,光照充足,有利于浮游植物、底栖生物的光合作用,因此沿海地区的海洋初级生产力较高。

(2)分析渔业资源的分布、赤潮的危害。①由材料三可知,海洋初级生产力越高,越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图中的③地海洋初级生产力越高,因此鱼类饵料最丰富,渔业资源丰富。②赤潮会破坏海域的生态环境,破坏生态平衡,造成鱼类的缺氧,影响其他动植物的生长,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


总结

  • 赤潮

本节例题的难度较小,解题思路为:①根据题干,分析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并从营养盐、光照等方面,分析沿海地区海洋初级生产力较高的原因;②根据海洋初级生产力,推断渔业资源的分布,并分析赤潮对生态环境、海洋生物的危害。

赤潮,又称红潮,是因为海洋中浮游生物的爆发性繁殖,造成的海水颜色异常的现象。主要有两种成因:

①自然原因:水温高、水速慢、风力小、海域相对封闭;

②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向海洋中排放的污染物较多;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海水养殖业规模的扩大。

赤潮的危害主要有:

①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其他海洋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

②破坏渔业:造成鱼类饵料减少,引起鱼类窒息死亡,导致渔业减产;

③影响健康:有些赤潮生物分泌毒素,毒害鱼虾,并经过食物链在人体体内积累,危害人们健康。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海底地形、赤潮的危害)

图2 赤潮的形成过程


  本文标题:高考地理知识归纳-海底地形、赤潮的危害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870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8701.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