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文综地理综合题材料信息的获取和解读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08-06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从历年的高考答卷看,考生综合题失分是因为在解题过程中存在诸多失误,其造成失误的主要原因是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较差,所以认真分析失分的原因,努力探索减少失误的办法,不断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是我们在高考复习中必须努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从文字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文字信息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基本的方式,不仅是指相对独立的文字资料,而且还包括图、表的引文或说明,以及题干中必要的限定或提示。所以,文字信息不只是给出解题的基础材料,还包含了考查的意图、内容和方法。从文字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实质上考查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取此类地理信息应关注二个方面:
  (1)试题所提供的背景文字材料都是经过精选的,对解题无效的信息或有一定干扰作用的信息一般没有,而对解题有用的信息相对比较完整,所以要充分地利用信息。

  (2)信息往往提示答题的范围、方向、解题的思路,因此解题时一定要对背景材料进行仔细阅读,把握有效的地理信息,抓住所有的关键字词,仔细推敲。
  【典例1】(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图8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
(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

(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
(4)说明尼罗河鲈鱼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信息获取和解读】“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说明维多利亚湖面积大,湖面广阔;“湖面海拔1134米”说明维多利亚湖湖面海拔高,不利于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丰富”说明维多利亚湖中供尼罗河鲈鱼食用的饵料丰富(或)充足;“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说明尼罗河鲈鱼食量大,且以其他鱼类为食,可能导致维多利亚湖中一些原有鱼类数量迅速减少甚至灭绝;“尼罗河鲈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说明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中没有天敌;“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可说明尼罗河鲈鱼捕捞将促进鲈鱼捕捞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传统鱼类捕捞业的衰落,尼罗河鲈鱼加工将促进鱼类加工工业的发展,同时也扩大了就业;“尼罗河鲈鱼多销往欧洲”说明尼罗河鲈鱼的外销将促进交通运输业、物流业、保鲜冷藏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扩大了就业;综合“尼罗河鲈鱼多销往欧洲”和“昂贵的美食”可说明尼罗河鲈鱼的价格高,尼罗河鲈鱼的出口有利于增加外汇收入。

二、从地图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1 近几年文科综合试卷中的地理综合题逐渐形成了“无图不地理”的试题命制风格,因此具备从地图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了考生的不二选择。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一张简单的地图所含有的信息量是惊人的,包括地物分布状况、符号及注记、经纬网、比例尺、图例等。从地图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时要注意两个方面:

  1)由于地图承载着非常丰富的地理信息,因此判读时要注意分清主次,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确定应该从地图上获取哪些方面的信息。如经纬度、大陆轮廓、国界线和省界线、等值线、特殊地名、特殊地理景观等。 (2)然后再按设问的要求进行分析,与设问无关的图形要素就可以暂时忽略,排除干扰,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当然随着高考命题的日趋成熟和稳定,就完整的一道题而言,出现在地图上的信息基本上都是有效的、有用的,因此考生在作答过程中,如果发现地图中的某些信息没有使用到,可说明答案存在一定的疏漏。

  【典例2】(2012·浙江卷)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图1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2为该国铁矿石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构成图,图3为图1中①—③三地的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0°韩国11%西欧2%①②20°北部地区日本25%中国台湾3%第36题图2中国59%西澳大利亚州南澳大利亚州30°35500400降300水(3528气温21(℃14)500400降300水(3528气温21(℃14)500400300水20010014710月份③0()降③120°铁矿130°沙28气温21(℃14)mm)20010014710月份①020010014710月份②第36图30mmmm城市漠7070)70铁矿石出口航线长流河间歇河第36图1自流井盆地铁矿石输出港口

(1)描述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地的地理分布,评价其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 (2)说明①、③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其成因。 (3)比较②地和③地水资源的异同点。

  【信息获取和解读】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知图示地区为澳大利亚中西部,地处南半球,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距离其铁矿石主要出口地——东亚近。图中的自然地理要素有铁矿石、沙漠、自流井盆地、长流河和间歇河;铁矿石集中(7个铁矿石注记分布密集)分布在西澳大利亚州的中西部(或西部、西北部);沙漠的分布面积广,说明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地表水缺乏,水资源总量少;自流井盆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丰富,但地下水的矿化度一般比较高,不适合人类直接饮用,但适宜牲畜饮用;长流河流经地区的年降水量比较多, 2 而间歇河地区的年降水量比较少,且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图中的人文地理要素有城市、铁矿石输出港口、铁矿石输出航线、行政区划;城市①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的沿海地区,城市②、③位于澳大利亚西部地区,两城市均位于自流井盆地中,但城市②位于沙漠地区,且距海较远、纬度较低;铁矿石输出港口距铁矿石产地非常近,有利于铁矿石的出口;两条铁矿石输出航线,向北的一条输往东亚(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向南的一条输往西欧;行政区划包括南澳大利亚州、西澳大利亚州、北部地区。

三、从试题的设问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设问是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设问中的逻辑性和条件限定,对问题回答有一个明确的规范指向,成了考生解题时明确试题要求和命题者考查意图的重要依据。因此解题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设问,从设问中获取对解题有用的地理信息,明确试题考查的具体知识点和要求回答的问题,理解命题的考查意图。如果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有效的地理信息,就会因为理解偏差导致解题出现较大的偏差。行为动词是设问中的关键信息,考生对行为动词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对考生的得分有着明显的影响。现将高考地理常见行为动词的具体要求总结如下:

  1.说明、分析、推测、比较是高考考查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最高体现。主要体现在结论要具有比较、综合、区域思维三大能力要求,答题语言必须具有因果关系,既要全面分析,又要通过具体的区域来例证因果关系中的果;

  2.简述、概述、综述等是考查地理思维能力的较高体现。体现在结论一般只要求具有比较和综合思维,不要求通过具体的区域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来论证结果,答题语言简单扼要即可,也不要求一定具有因果关系,但须把握要点;

  3.指出(说出、写出)、列举、归纳(概括)是考查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最低要求。指出(说出、写出)要求考生能材料中呈现的主要信息简明扼要的进行罗列,归纳(概括)则要求考生在获取材料信息的基础之上,结合所学知识使用学科术语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的提炼;

  4.描述要求对地图中呈现的某地理事物(或要素)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考查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要求用词精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5.评价一般要求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进行实施可行性评价或优势与不足评价,这需要平时树立科学的观点,具备正确的地理思想。

【典例3】(2012·北京卷)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

【参考答案】在滦河河口附近,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
【典例4】(2012·福建卷)下图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

【参考答案】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地处海陆交界地带,海水的顶托便堆积作用增强,在R河的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

【信息获取和解读】典例3中的行为动词是“简述”, 典例4中的行为动词是“分析”,两题虽然都是考查河口三角洲的形成原因,但是由于行为动词的不同,导致两题在组织答案的时候要求不同。“简述”要求答案的书写要尽量简洁,将要点叙述清楚即可,不要求一定具有因果关系;而“分析”则要求答案的书写必须要系统完整,而且要求答题语言必须具有因果关系。

4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3年8月28日公告称,截至8月26日,西气东输管道今年已向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三省市供气110.76亿立方米,不仅逐步驱散了长三角的工业烟尘,而且加快了当地工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对保护环境、改善民生起到巨大作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三线工程施工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2)试比较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和三线工程的主要差异。

(3)我国陆续修建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工程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答案 (1)生态环境脆弱、地质条件复杂,跨越大江大河。 (2)供气源地不同、目标市场不同、经过省区不同。

(3)①推动目标市场地区能源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②促进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④有效提高中国天然气供应调配灵活性、保障供气安全。

解析 第(1)题,结合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经过地区分析,中西部地区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生态环境脆弱,地质条件复杂;东部地区面临的主要困难是要跨越大江大河。第(2)题,差异可以从气源地、目标市场和经过省区进行比较。第(3)题,该工程进一步完善了中国能源战略通道和天然气骨干管网,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有效缓解中国中南和东南沿海各省天然气供需紧张的矛盾;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保障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节能减排,有效提高了中国天然气供应调配灵活性、保障供气安全。 新题预测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示意2010年上半年我国主要能源进口统计数据。

材料二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2013年2月27日发布的《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对于普通用户自建的发电设施所产生的清洁能源,公司将按国家规定电价予以全额收购。分布式电源是指位于用户建筑附近,单个装机容量不超过6兆瓦的以自发自用为主的发电设备,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所有清洁能源。 (1)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能源利用方面的特征。

(2)在我国不同地区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可利用的能源不合适的是

A.西北地区——风能资源B.南方低山丘陵区——水能资源 C.黄土高原——煤炭资源 D.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

(3)分析我国推广分布式电源的重要意义。

(4)评价分布式电源在新疆大规模建设可利用的主要资源类型及发展的条件。 答案 (1)我国能源进口量大,对外依存度较高;能源进口增长速度快。 (2)C (3)可增加我国的能源供应,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改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光伏产业等的发展。

(4)太阳能。气候干旱,光照充足,发电量大;新疆经济发展水平低,能源消费需求小,市场较小;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分布式电源设备的建设和电能的输送。

解析 第(1)题,材料一反映的主要是我国能源的进口总量和增长速度,可从这两方面进行描述。第(2)题,分布式能源系统使用的能源是清洁能源,煤炭属于常规能源,在黄土高原不适宜发展该系统。第(3)题,分布式电源利用的主要是清洁能源,大力推广可增加我国的能源供应,同时又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第(4)题,新疆气候干旱,太阳能资源丰富,资源利用条件好,但同时,新疆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分布式电源设备的建设和电能的输送。

2013年5月12日是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纪念日,五年前的地震给当地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近年来,地震及其衍生灾害对我国造成的影响不断加重。2010年8月13日四川映秀等多地发生了汶川地震后最大的泥石流;2011年7月5日四川映秀因泥石流一天内两次组织居民紧急疏散;2013年7月10日四川映秀连续发生两次泥石流,映秀通往汶川、成都的道路全部出现不同程度阻断,映秀镇暂时成为了“孤岛”。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推测“5·12”汶川地震发生时映秀、北川两地的灾情程度,并说明判读依据。 (2)运用灾害的关联性原理,简述“5·12”地震对“8·13”泥石流爆发的影响。

答案 (1)两地灾情严重。两地皆位于板块移动造成的地表破裂带附近,烈度在X级以上(烈度大)。

(2)灾害的发生具有关联性,一种或一次灾害的发生会引发其他灾害的发生。汶川地震使得山体大范围断裂松动,岩石破碎;并触发崩塌、滑坡,造成大量的碎屑物堆积于沟谷和坡麓,为本次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解析 (1)灾情程度主要看图中的地表破裂程度和烈度的大小。(2)主要分析地震对泥石流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新题预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6 材料 新浪网2013年8月12日消息:记者从中国地震局官网发布的《2013年中国及周边地区五级以上地震分布跟踪》统计表中发现,截至今天中午,我国大陆地区今年已经发生5级及以上地震26次,远超过往年年平均20次的水平。

在我国大陆地区今年已经发生的26次5级及以上地震中,发生次数排在前2位的是四川和西藏,其中四川发生6次,包括造成严重人员财产损失的雅安芦山7.0级地震。此外,西藏也有5次。

(1)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我国四川和西藏多地震?列举地震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 (2)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地震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

答案 (1)我国西南地区地处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 地震可能会引发火山喷发、海啸、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2)加强地震的监测预报;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完善应对地质灾害的预案;加强宣传,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等。

解析 (1)在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往往地震、火山多发,地震可能会引发火山喷发、海啸、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2)主要措施有:加强地震的监测预报、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完善应对地质灾害的预案、加强宣传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等。

(2013·海南地理)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武都(位臵见下图)素有“千年椒乡”之称,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据此完成1~2题。

1. 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生产花椒的气候条件优越的主要原因有

①纬度较高 ②海拔较高 ③位于夏季风迎风坡 ④年温差较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 目前,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不便B.人力成本上升 C.土质退化D.种植面积扩大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根据题目中的叙述:花椒的生长特征为:喜光,耐寒,耐旱。四川盆地为盆地地形,云量多,太阳辐射弱。而武都根据图示: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所以气温较低,光照较强。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第2题,根据题目叙述:花椒的果实需人工采摘,所以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的成本上升,花椒的生产成本上升。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新题预测

黄金玉米带即最适合玉米种植的黄金地带。吉林玉米带(40°N~42°N,125°E~128°E),与大致同纬度的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结合“吉林省玉米种植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吉林省的地形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地势由____向____倾斜。 (2)分析吉林省东部地区未形成黄金玉米带的原因。

(3)近年来,辽宁省北部、黑龙江省南部、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也在推广种植吉林玉米,并形成吉林黄金玉米带的延长带。你认为在这些地区大规模种植玉米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答案 (1)平原 山地 东 西

(2)多山地地形;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量偏多;年日照时数偏少;受地形、气候及成土母质等因素的影响,未形成黑土。

(3)合理:扩大生产规模,有利于实现农业专业化;上述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发展粮食生产的市场潜力大。不合理:上述地区湿地分布较为广泛,大规模种植玉米,会导致湿地面积减少,从而造成环境恶化。

解析 第(1)题,吉林省的地形特征可通过图中等高线的分布来确定。第(2)题,分析其他地区未形成黄金玉米带的原因,实质上就是对比该地与黄金玉米带自然条件的差异。第(3)题,黄金玉米带的周边地区是否可成为黄金玉米带的延长带,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2012年7月24日10时40分,海南省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三沙市永兴岛隆重举行。结合“三沙市、黄岩岛地理位臵示意图”,回答1~3题。

1. 当三沙市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隆重举行时,世界时为

A.24日18时40分B.24日2时40分 C.23日18时40分D.23日2时40分

2. 南沙群岛位于中国南疆的最南端。关于南沙群岛及其周边海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拥有丰富的水产、油气等矿产资源

B.地处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国际航道要冲 C.是我国海上石油和贸易的生命线

D.主权历代以来都属于中国,并一直为中国渔民所使用

3. 关于三沙市及其设立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中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城市 ②是中国目前地理纬度位置最南端的市 ③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无冬,气候暖热,湿润多雨 ④意味着中国在对南海各大群岛、岛礁有关领海的控制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 1.B 2.B 3.D 解析 第1题,世界时即伦敦时间,比北京时间慢8个小时,所以此时世界时为24日2时40分。第2题,南沙群岛及周边海域主权属于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扼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为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国际贸易航道。第3题,三沙市位于我国南海,是我国地理纬度位臵最南端的城市,其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也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城市。三沙市的设立,意味着中国在对南海各大群岛、岛礁有关领海的控制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新题预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其正式名称应该叫钓鱼岛列岛,面积4.383 8平方公里,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位于123°E~124°E、25°N~26°N,距我国台湾基隆约102海里,距日本那霸约230海里,其海域为沉积盆地,富藏石油。 材料二 我国东海部分地区海底地形图

(1)根据材料二图中等深线判断,甲地的海底地形为______,图中乙岛屿是我国的钓鱼岛,从海底地形说明其是我国的领土。 (2)下列关于钓鱼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球位于近日点时,钓鱼岛高温多雨
  C.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D.地处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

(3)钓鱼岛附近海域除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外,还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主要原因是

①大陆架宽广,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②大规模的人工鱼苗投放 ③附近有寒暖流交汇,使海水发生搅动 ④位于河流入海口,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A.①③B.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4)近年来,我国加强对钓鱼岛的执法力度,维护了我国的海洋权益。阐述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重大意义。

答案 (1)海沟 乙岛屿位于我国大陆架上;是我国大陆向海洋延伸的部分。

  (2)C
  (3)A
  (4)有利于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有利于增加我国资源和能源的保有量;有利于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有利于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解析 第(1)题,图示甲地等深线密集,故坡度大,表示海沟。从图示的等深线分布来看乙岛屿水深低于200米,位于我国沿海大陆架海域。第(2)题,根据海陆位臵和纬度位臵可知,钓鱼岛位于大陆东岸、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受季风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球位于近日点时,钓鱼岛处于冬季。第(3)题,钓鱼岛附近渔业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大陆架宽广、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附近有寒暖流交汇、海水发生搅动、饵料丰富、鱼群密集。本区不是大规模的人工鱼苗放养区,不是大河入海口。第(4)题,意义从政治、经济、环境等方面分析。

  本文标题:文综地理综合题材料信息的获取和解读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lunwen/9675.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lunwen/9675.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