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新教材考前必备篇 专题七 人口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10-20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一、人口分布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1)纬度分布: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纬20°~50°地带最为集中。
(2)垂直分布: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3)海陆分布: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
2.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
 
人口
稠密区
主要分布范围 主要原因
东亚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中南部等地 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
南亚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
欧洲西部 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 经济发达,人口大多聚居在城市
北美东部 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

 

3.地区分布
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各国人口分布也不平衡。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
(1)气候:过于寒冷、干旱的地区和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因气候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
(2)地形: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
(3)水源: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人口较密集。
2.人文因素
(1)社会生产方式:农业社会人口主要分布在农业发达地区,工业社会人口向城镇聚集,在工业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城市带。
(2)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
(3)历史因素: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
(4)其他因素: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的定义、分类和影响
1.概念: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
2.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3.人口数量变化: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
 4.分类: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5.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类型 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
概念 人口变更定居地的空间移动 居住地没有变更的空间移动
区别 发生长期或永久居住地改变 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而不变更户籍的外出活动
举例 “闯关东”“下南洋”、北宋末年人口南迁 外出探亲、出国考察、长假出游、“民工流”

 

 
6.人口迁移的影响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因素 影响
气候 直接影响人类生存;通过影响人的生产、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
淡水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条件
土地 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
矿产资源 制造业的基础

 

2.人文因素
 
因素 影响
经济因素 主导因素。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也会造成大量人口迁移
交通通信 其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
文化教育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及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促进了人口迁移
婚姻家庭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口迁移起重要作用

 

 
3.其他因素
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也能影响人口的迁移。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1.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19世纪以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特点 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迁出地区 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 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
迁入地区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原因 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发现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意义 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调整了人力资源空间分布格局

 

 
2.国内人口迁移
阶段 迁移方向 原因 特点
古代 迁往社会环境及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农业经济的脆弱、频繁的战争和自然灾害 大批迁移
1949年
到改革
开放前
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东北、西北等地 国家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开发内地、建设边疆 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改革
开放后
至今
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镇,贫困区迁往发达区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剩余 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三、人口容量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1.概念:是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2.影响和制约因素: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水平等因素。
 
因素 相关性 影响
资源 正相关 是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资源越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反之越小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越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反之越小
消费水平 负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反之越大
地区的对外
开放程度
正相关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从其他区域调入资源,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反之越小
经济发达程度 正相关 经济越发达,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反之越小
人口受教育
水平
正相关 受教育水平越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反之越小

 

 
3.三种观点
(1)乐观者。
(2)悲观者。
(3)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
4.特性: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当前人类社会的人口问题
(1)主要表现:人口过快增长。
(2)影响:引发了严重的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
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公平的国际秩序,保证人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标题:新教材考前必备篇 专题七 人口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xuekao/12389.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xuekao/12389.html

    标签:人口考前必备篇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