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3)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08-08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四十五、槟榔目(Arecales)

  本目仅槟榔科一科,形态特征同科。

  槟榔科(Arecaceae)[棕榈科(Palmae)] *♂:P3+3 A3+3 ♀:P3+3 G3,(3) K3 G3 A3+3 G3,(3)

  乔木或灌木,单干直立,多不分枝,稀为藤本。叶常绿,大形,互生,掌状分裂或为羽状复叶,芽时内向或外向折叠,多集生于树干顶部,形成“棕榈型”树冠,或在攀援的种类中散生。叶柄基部常扩大成纤维状的鞘。花小,通常淡黄绿色,两性或单性,同株或异株,基本上为3基数,整齐或有时稍不整齐,组成分枝或不分枝的肉穗花序,外为1至数枚大形的佛焰状总苞包着,生于叶丛中或叶鞘束下;花被片6,排成2轮,分离或合生;雄蕊6,2轮,稀为3或较多,花丝分离或基部联合成环,花药2室;心皮3,分离或不同程度联合;花粉2核,多数具单沟,也有具3沟或2沟,或具2孔;子房上位,1—3室,稀为4—7室,每室有1胚珠;花柱短,柱头3(图8-141)。果为核果或浆果,外果皮肉质或纤维质,有时覆盖以覆瓦状排列的鳞片。种子与内果皮分离或粘合,胚乳丰富,均匀或嚼烂状。染色体:X=13—18。

  约212属,2780余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美洲和热带亚洲为分布中心。我国有22属(包括栽培),约72种,主要分布于南部至东南部各省,多为重要纤维、油料、淀粉及观赏植物。

  1.棕榈属(Trachycarpus) 常绿乔木。叶掌状分裂;裂片多数顶端浅2裂。花常单性,异株,多分枝的肉穗状或圆锥状花序;佛焰苞显著。果实肾形或球形。常见的如棕榈[T.for-tunei(Hook.f.) H.Wendl.](图 8-142)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广泛栽培。树干可作亭柱、水槽、扇骨、木梳等;除供观赏外,叶鞘纤维可制绳索、地毯、床垫、蓑衣、刷子等;嫩叶可制扇、帽等。果实(名棕榈子)及叶鞘纤维(名陈棕)供药用。

  2.蒲葵属(Livistona) 乔木。叶柄长,边缘有刺;叶片掌状深裂至中部或不及中部,裂片条形,顶端渐失并分裂为2小裂片。花小,两性,黄绿色;佛焰苞片多数而套着花柄;雄蕊6,花丝合生成一环。核果球形或卵状椭圆形。蒲葵[L.chinensis(Jacq.) R. Br.],常绿乔木。叶大,宽肾状扇形,直径达1米,深裂至中部。产于我国南部。嫩叶制蒲扇;叶裂片的中脉可制牙签;种子入药。

  3.椰子属(Cocos),仅椰子(C.nucifera L.)1种,常绿乔木。叶羽状全裂或为羽状复叶。花雌雄同株,成分枝肉穗花序,雄花生于花序上、中部,每朵花具6片花被和6个雄蕊;雌花生于花序基部,具3室子房,每室1胚珠,但只1胚珠成熟。果实大型,外果皮革质,中果皮纤维质,内果皮(椰壳)骨质坚硬,近基部有3个萌发孔;种子1颗,种皮薄,内贴着1层白色的胚乳(椰肉),胚乳内有1大空腔,贮藏乳状汁液。椰子广布于热带海岸。用途很多,木材坚硬,可供建筑;叶可编篮、织席、盖屋;花期割伤花序的总轴,有汁液流出,内含多量糖分,可作饮料或酿酒;幼果内的汁液,鲜美可口;胚乳供生食或榨油,亦用于制糖果食品。椰子果皮纤维层很厚,在海上轻而易浮,能远播于热带海岸。

  近年来,从非洲热带引入栽培的油棕(Elaeis guineensis Jacq.),乔木。叶羽状全裂,为重要的油料植物。省藤(Calamus platyacanthoides Merr),粗壮藤本。分布于广东、广西。茎可编织多种藤器。鱼尾葵(Caryota ochlandra Hance),叶二回羽状全裂,顶端一片扇形,有不规则的齿缺,侧面的菱形而似鱼尾。分布于我国东南部至西南部。茎含大量淀粉,可做桄榔粉的代用品;边材坚硬,可制手杖和筷子等。槟榔(Areca cathecu L.),叶羽状全裂。原产马来西亚。我国广东和云南南部、台湾有栽培。种子含单宁和多种生物碱,供药用,能助消化和驱肠道寄生虫;果作嗜好品,当地居民把果切成薄片,涂以石灰少许,卷于篓叶(Piper betle L.)内嚼之,唾液即变为鲜红色,据说可助消化,固齿,并能防止痢疾。王棕 [Roystonea regia(H.B.K.)O.F.Cook],乔木。茎幼时基部明显膨大,老时中部膨大。叶聚生于茎顶,羽状全裂。原产古巴。我国广东、广西和台湾有栽培。通常作行道树,或植于庭园中。假槟榔(Archontophoenix alexandrae H. Wendl.et Drude),原产澳大利亚。我国南部有栽培。多植于庭园中或作行道树。

  本科重点特征 木本,树干不分枝,大型叶丛生于树干顶部。肉穗花序,花3基数。

  槟榔科连续出现的化石记录,可回溯到上白垩纪中期。现代的水椰属(Nypa)具有特色的花粉化石,也于近期在马斯特立喜坦(Maestrichtian)的岩石中找到。有人认为,从上白垩纪晚期,假定为原始的Costapalmate叶片开始的槟榔科的花粉和Megafossil的记录表明,槟榔科像禾草类一样,在单子叶植物的发展史中是发生较晚的。

  槟榔科是单子叶植物唯一兼有乔木状的习性,宽阔的叶片和很发达的维管束系统(整个营养器官都具导管)的一群。这些明显机能的综合特征,与木本双子叶植物近似。但槟榔科缺少充分的次生生长,而且从来没有发展落叶的习性,除少数种类外,它们不能适应温、寒带的气候。因此和木本双子叶植物相比,其生态变幅是有限的。它们在热带地区生长很好,而且是热带雨林下层林木的普通成分。本科的一些较小的植物,可能与巴拿马草科(Cyclanthaceae)来自一个共同的祖先。

  本文标题: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3)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44/9755.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44/9755.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