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第一节 佛教寺庙建筑和佛教文化(8)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3-02-21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五、塔
塔起源于印度,中国古代据梵文(Stupa)和巴利文(thupo)音译为“窣堵波”和“塔婆”,简称为塔,也称“佛图”、“浮屠”、“浮图”等。“窣堵波”的原意是“坟”或“宗庙”。释迦牟尼逝世后,各地弟子筑坟分藏他的舍利以为纪念,窣堵波遂成为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由于塔造型精美,佛教僧徒又曾用金、银、琉璃、玛瑙加以装饰,里面还藏有舍利(佛骨)等宝物,所以也称为“宝塔”。塔这种建筑形式,随着佛教的传播而传入,又受到我国建筑和文化传统的影响,而演变成一种新的建筑类型。
(一)塔的结构和布局
  中国塔一般由地宫、塔基、塔身和塔刹组成。地宫是受中国传统深葬制度影响而产生的,里面主要是一个石函及一些随葬物。石函中有层层函匣相套,内中安放舍利,俨然是一具小型的帝王陵寝的地宫。塔的下层是基座,在唐代以后向高大方向发展,明显地分为较低矮的基台和较高大华丽的基座两部分,象喇嘛塔的基座竟占塔高的三分之一,金刚宝座塔则已成为塔的主要部分,上面塔身反而小得多。这同我国古建筑中一贯重视台基作用有着密切关系。它不仅保证了上层建筑的坚固稳定,而且也收到庄严雄伟的艺术效果。塔身是塔的主体,塔级多为奇数,多为七级,所以有“七级浮屠”之说。塔顶是塔身向上收缩部位。塔顶上为塔刹,它是作为艺术处理的顶峰,以冠盖全塔的形象,一般由须弥座或仰莲座承托刹身,刹杆上套贯数目不等的相轮,上置华盖、仰月、宝珠等。这些形制是由窣堵波演化而来的。塔在早期佛教徒心目中是崇拜的主体,建于佛寺的中心位置。后来建佛殿供奉佛像,出现中轴线上塔、殿并重,或塔在殿前的布局。东晋出现双塔并列作为陪衬的布局。唐开始采取建塔院的作法。宋代将塔建在佛寺后面。元代以后多数佛寺只建殿堂而不建塔,塔在宗教中的重要性逐渐下降,被佛殿所取代。
(二)塔的历史演化和风格
  我国最早建塔都是木塔。东汉洛阳白马寺中仿印度大方塔就是木塔。因为木头可塑性大,塔檐可较大延伸,形成飞翔的活跃气势。线条流畅,形式多样,可施雕刻、彩绘,因此木塔气宇轩昂,金碧辉煌。但因易受到虫蛀、风灾和火毁,难以留存后世。北魏中期开始,我国随着砖产量的不断增加和辽代利用砖技术的发展,砖塔逐渐替代了木塔。并运用一种叫叠涩的砌筑方法,弥补了砖塔呆板单调的缺陷,使砖塔形成美观造型。河南嵩岳寺密檐式砖塔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塔,建于北魏神龟三年(520年),距今已有1477年历史。隋唐砖塔建筑技术已很成熟,出现了阁式塔。在外观上,它继承了四方的传统建筑风格,主体线条直中有折,方正而又有变化。各层外壁逐层收进,塔檐四角方中见圆,刚中带柔,层次明朗,显得简洁、古朴、端庄、厚重。内部结构呈上下贯通的空筒状,中间用木板划层,可以自由登临。最早的是天台山国清寺的六面九级隋塔。具有代表性的是西安兴教寺的玄奘塔、香积寺塔、慈恩寺的大雁塔、嵩山永泰寺塔和法王塔、朝阳市白塔。唐代密檐式塔建筑技术已得到提高,出现16级荐福寺的小雁塔和大理崇善寺千寻塔。宋代建塔技术达到新的水平,在平面上出现六角形、八角形和十边形,其中八角形最普遍。这种多角形楼阁式的塔,不仅建筑结构优美,显得圆浑、丰润、华丽,而且设计科学,符合结构力学原理。尤其是楼阁砖石塔,将我国传统古建筑中的楼、阁、阙、观等组合进行了新的创作,更突出地表现了“聚集、高显”的原意,同时,出现了用青石雕琢的石塔、金属塔和琉璃塔。如南京栖霞寺的舍利石塔、杭州灵隐寺的石塔、福建泉州开元寺双塔、浙江天台赤城塔、开封佑国寺塔(铁色琉璃塔)、苏州北寺塔等。元代,统治阶级把西藏喇嘛教作为主要宗教,使政权和宗教紧密结合起来,喇嘛教建筑得到了发展,出现了许多喇嘛塔。如北京妙应寺白塔、北海白塔、内蒙古大昭寺塔,拉萨喇嘛塔,青海塔尔寺塔等。明清继承了元代的传统,喇嘛塔屡有所建,并出现了金刚宝座塔新形式。金刚宝座塔的台基广阔厚实,台基上雕有五塔。如北京正觉寺金刚宝座塔和香山碧云寺金刚宝座塔。与此同时,还出现高层楼阁塔,如安庆振风塔,山西洪洞县的飞虹塔,陕西泾阳县的崇文塔。明清之际,缅甸式佛塔传入我国,如云南傣族地区的曼飞龙白塔和八角亭塔。明清在中原和南方造塔之风盛行,伴随着科举和风水之风,出现大量与佛教无关的文风塔。如太原的文笔塔,承德避暑山庄的风水塔,扬州的文峰塔,无锡的灵光塔。同时纪念性塔也已出现,如易水的荆轲塔,吐鲁番的额敏塔等。我国古塔现存有3000多座。早期塔多为中间大,两端小,曲线圆和,韵律自如,以密檐式塔为主;晚期塔,则挺拔刚直,轮廓分明,隽雅秀丽,雕刻装璜日趋精美,以能够登临的楼阁式砖塔为主。在地区间亦有差别,北方塔,雄伟稳重,多简洁豪放;南方塔,玲珑精细,轻巧秀气。在塔的组合上有单塔、双塔、三塔、五塔和群塔。塔是我国古文化、古建筑中一朵灿烂的奇葩。
  本文标题:第一节 佛教寺庙建筑和佛教文化(8)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360/19120.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60/19120.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