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地理图表的阅读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3-03-22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1.图表的类型及读法 综观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大致可归纳下列几种重要的类型,现分析说明 如下: (1)比较型。这类插图是把两种属于同一范畴的地理现象加以比较,这 类成对的相异地理现象,有时表面现象容易混淆不清,而它们的性质和成因 是截然相反的,通过两张图的并列比较,一正一反,相得益彰。如气旋与反 气旋,冷锋与暖锋、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亚洲的冬季风与夏季风、背斜与 向斜、地垒和地堑等等。这类插图有的本身来自对自然界直观的素描,形象 生动逼真,如“地垒和地堑”通过插图解释成因,大大加强了科学效果。 对于这类比较型的一对插图要仔细对照从中找寻异同点。比如从表面现 象看,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都有降水过程,并且两图中都是暖气团在上,冷 气团在下。区别在于哪种气团“主动”,可让同学从冷气团箭头的指向,明 辨冷锋和暖锋的不同含意。 (2)演变型。这类插图反映的对象是呈动势的,有的是演变发展图,有 的是运动变化图。“地球的公转”一图是演变型插图的一例。在观察此图时, 要求同学注意下列几个问题:①地球公转的方向,②地球自转的方向,③地 轴倾斜的方向,④二分、二至的日期,⑤太阳直射点的变化,⑥北极圈内极 昼和极夜的变化。 其它如大陆漂移示意图和习题中的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边三根大理石柱 的升降变化情况图,都是演变型的插图。这些图类饶有兴趣,可以积极启发 同学思维,引起对大自然奥秘探索的兴趣。 (3)关联型。自然界各种地理现象,粗略一看,似乎杂乱无章,但是仔 细一看,稍加分析就可发现它是有规律的,有章可循、互为关联的。这类关 联型插图很重要,它把繁杂的内容通过图表简明扼要地表述清楚。如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一幸中,通过阅读“水分循环示意图”,对复杂的水分循环 便一目了然。这类图在课本中占有相当的篇幅。如第四章第二节中的地壳物 质循环简略图式,对内外各种力作用的相互关系通过箭头联系起来,把物质 循环规律模式和盘托出。又如生态系统的组成、池塘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 能量流动、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光化学烟雾的成因及危害示意图等 等。这些图都按顺序反映了前因后果、先后关联,这对理解和记忆课文的内 容,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均有很大的帮助。 (4)定量型。这类插图指含有绝对数值和比例数值的统计图表,数量虽 少,但启发同学积极思维,培养分析问题能力的作用不容低估。如第十章第 一节中,有一幅“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增长”的图表,光是单独看一些数字, 似乎显得枯燥无味,课本上也没有对此图做相应的直接说明。课堂上可让同 学对此图进行思考分析,并进行讨论。从中可发现,我国每增加 1 亿人口的 年数是越来越短了:建国初期从 1949 年到 1957 年增加 1 亿人口,要八年之 久,最近 1977 年到 1982 年增加近 1 亿人口,只有五年光景,从而看到我国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控制人口增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此外如我国农业产值构成示意图等,都是很好的定量分析图型。从“我 国农业产值构成示意图”中的几个百分比数字可以分析出下列几点:第一, 我国农业构成农、林、牧、副、渔齐全;第二,种植业在农业产值构成中占 绝对优势;第三,农业结构还不合理,农、林、牧、渔业没有全面发展,林 业和渔业比重大小。通过分析进一步理解我国农业生产存在着的利弊及努力 方向。 2.一般读图步骤指导 地图是地理课的“学具”。教会和学会读图是地理教学的任务之一。读 图时可以分为三步:一教二读三分析。即先教读图的基本功,再由浅入深逐 步发展读图方面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如用地图整理知识,分析地理 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组合特征,判断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等,把读图作为学生 理解、掌握和运用地理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具体地说,第一步要教给学生 认记的基本功,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地图知识。反复练习读不同比例尺的地图, 用比例尺量算距离,确定方向,看高程,会读出任何地点的经纬度数。第二 步教学生读图并初步分析图。第三步则要求能通过读图说明一般地理问题。 初读时让学生在图上找出“是什么?”“在哪里?”教师在教学挂图上示范。 例如:教读政区图,要求从沿海省市→边界省区→内地的顺序去记忆省区轮 廓和相关位置。读地形图,教学生读海拔和地势、地形种类,并与同比例尺 政区图叠加,找出某地形区所属行政区。读水系图要教学生追根求源,找出 发源地、归宿、分水岭、流经省区,读气候图则以等值线图为重点。出现多 种等值线图之后,应把该类图读法归纳,教给学生或启发同学自己归纳: 等值线图读法:找出等值线的数值幅度→看疏密情况→看等值线封闭与 否→等值线走向特点。 不同等值线图读法:等温线图——读出气温约度→各地温差大小→高 (低)温中心→分析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等。等降水量线→读出降水量约数 →各地降水量大小→多雨(干旱)中心→影响降水的主要原因等,逐步掌握 读等值线图的技能。 学习分区、分国地理是读图技能的综合训练、综合提高。在一系列的经 济图、矿产图、交通图面前,教师要教给学生由自然地理事实材料入手,分 析经济原因。引导学生将农业与气候、矿产与工业、城市与交通结合阅读。 如东北农业图中棉花分布在辽南与气候有关,内蒙古的工农业图中,自东向 西土地利用情况是森林、草原、戈壁、沙漠。要引导学生思考,此地区的地 形由山地到高原,干湿状况是由半湿润到干旱地区,因此得出土地利用与地 形、气候等自然因素有密切关系。 3.常用读图方法 提高读图质量和速度主要有四种方法:描述法、对应法、组合法和分析 法。 (1)描述法。多角度描述。在阅读各类地图时,离不开对地理事物的位 置描述和说明。而各种描述往往从多方面展开的,一般可以包括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地理范围以及各种相对位置。 ①按顺序描述。在指导学生阅读各类地图时,常遇到顺序问题。例如沿 我国陆疆线从辽宁省开始逆时针方向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哪些省区?秦岭山 脉由西向东跨越哪些省区?沿京广铁路自北向南有哪些省人民政府驻地?从 长江上游到下游沿岸有哪些大河港?在教学中要经常训练学生按一定的有序 性来读图。 ②特征描述。特征描述法有利于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有关的 地理概念,可以在“热带雨林”景观图上描述植物特点是:茂密、高大、常 绿、多层,其动物特点是:喜攀援或喜暖湿。 ③对比描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增强判断力。在教学中对比 项目的选择要有助于反映差异性,采用表格的形式,能使学生读图描述更鲜 明。 ④动态描述。适合于对隐含有动态变化的示意图、模式图进行描述。在 教学中要重视运用教具、电化手段,形成动态感,增强直观性。例如结合转 动天文伞或星空转盘来描述“九月星空”图中各星座绕北极星作逆时针运转 的情况,效果就比较好。 (2)对应法。对应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空间关系、地理形象、图例注记 的知觉感应能力,也有助于发展想象力。 ①图例对应。在地图上的图例中,标明表示农产品的象形符号、表示矿 产的几何符号等;地图上常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人口密度、人种等。 训练学生对常用图例、颜色意义等感知反应的速度。 ②多图对应。多图对应是通过多张地图的叠置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 待地理事物,特别是在因果联系方面能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如把行星风系 模式图与风海流形成示意图对应起来阅读,学生就容易理解风海流的成因及 流向。 ③平面剖面对应。例如,学习某地的地势特征,就应该运用平面地形图 与相应的剖面图对应的读图法。 ④变式对应。地图有不同的投影与表现方式,要引导学生在变式的地图 中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以“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图为例,指导学 生分别在一般的经纬地球图和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地球图上读出晨昏线与北 极圈相切、北极圈内阴影所表示的夜半球范围等情况,这样才是真正落实了 知识。 (3)组合法。组合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有意识记和有意注意教学活动的有 效性,适合于阅读各类地图和部分示意图。 ①镶嵌拼合。地图中的大洲、大洋、国家、政区都是有一定形状特点的,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拼图的游戏与竞赛,这样能锻炼学生对地理 事物的识记速度。 ②搭配组合。地理知识彼此之间是联系的,搭配组合法指导学生以地图 中的点线面为中心铺开,顺藤摸瓜,开展多记巧记的学习活动,培养地理记 忆力。a.点线搭配:如熟悉铁路枢纽城市位置,可以和所经过的铁路干线搭 配。b.线面搭配:如熟悉自然带分布,可以和重要纬线结合起来。c.点面搭 配:如熟悉百万人口城市的分布,可以和所在的工业区或农业区相结合。d. 点线面搭配:如熟悉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主要棉纺织工业城市的分布,可以 和铁路干线、棉花产区结合起来。 (4)分析法。 ①数量分析。例如读某河流量曲线图中的极值及其出现的月份,可归纳 流量特点,分析成因,判断补给类型,在“农业生产值构成示意图”中,读 出并比较各业产值所占比重数,可分析出我国农业结构不够合理的特点。 ②过程分析。在动态描述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研究地理事象的发展变 化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a.转动过程分析:例如地球公转产 生了哪些现象?运用天球仪的转动模拟能帮助认识地球公转示意图。b.循环 过程分析:对地壳特质循环、水循环等示意图的阅读,可采取边画箭头边分 析物理变化过程的做法。C.扩散过程分析:可在地图上或运用叠加投影的方 法,分析我国和其它一些国家工业分布地区变化的过程。 ③关系分析。a.因果关系分析:以“上海七月份气温日变化平均情况示 意图”为例,分析图中三条曲线对应情况,可知因果关系是太阳辐射→地面 辐射→大气辐射。b.输出输入关系分析:例如人与环境关系图、出口贸易货 物运输路线图都属于这一类。在这类图上用箭头表示方向、用箭头的粗细表 示数量、用颜色或符号表示性质等等。
  本文标题:地理图表的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372/2004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72/20041.html

    标签:地理图表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

    推荐地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