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地理教育研究之地理教育常规研究(3)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07-30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地理调查的程序一般包括:

  (1)明确调查目的。即要明确调查要解决的中心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搜集哪些资料等。

  (2)确定调查项目。调查项目要确切,使人一看就懂,而不致于产生误解。

  (3)设计调查表格。调查表格的内容包括:①被调查者项目,如被调查者的姓名、年龄、住址、编号等;②调查的项目,一般多采用选择或填充的形式;③调查者项目,包括调查者姓名、调查日期等。

  (4)实施调查。由于调查的条件比较复杂,调查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在所难免,因此在调查过程中时常要补充或修改原来的设计。同时,实施调查时一般是先做试点,取得初步经验并确定原设计可行之后,再全面开展调查。在进行规模较大的调查时,事前还要培训有关的调查人员,使调查人员明确调查目的、熟悉调查内容、标准和方法。

  (二)地理教育实验

  地理教育实验是指在严密控制非实验因子下,有计划地逐步变更实验因子,根据观察、记录、测定地理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相关变量来测定地理教育过程中各种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检验某一经验或假说的实际效果。

  1、地理教育实验的类型

  (1)前后对比实验

  这种实验是以不同的实验因子(如两种不同的地理教学方法)施于同一组实验对象(如一个班级),然后测量不同实验因子对研究对象所产生的不同变化,得出相应的结论。

  前后对比实验的优点在于它可以用原班进行,并可以让学生知道他们是实验的对象,减少了学生在实验期间的不自然状态。但这种实验的前一实验因子往往会影响后一实验因子在实验对象中所产生的变化。

  (2)对比班实验

  这种实验是同时抽出两级程度相同的实验对象(如同一年级的两个班级),将实验因子施于其中一组对象(实验组),然后同未施实验因子的另一组对象(控制组)进行对比研究,以总结实验所产生的变化和结果。这是一种比较简单、典型的实验方法。其优点在于能克服“前后对比实验”中前一实验因子影响后一实验因子的弊病,其不足之处是因不在同一个班级进行实验,实验效应难于评价。

  (3)“轮组”实验

  这种实验是把各实验因子一一轮换施于各组,然后根据每个实验因子所产生的变化的总和来考察实验的结果。如果实验因子增多,则实验组也应增多,每组仍对所有实验因子轮流实验一遍,并使每个实验因子的实验次序先后和机会均等。这种实验的优点在于,各个实验因子被实验的次数增多,可以提高实验的正确性和效应。同时,这种实验也不要求各实验组水平或程度的均等,这样实验既可以在优等班级进行也可以在差班中进行。

  2、地理教育实验的程序

  (1)确定实验的课题和目的;

  (2)选用实验对象(主要采用随机、机械、分层等抽样法);

  (3)处理实验变量和控制非实验变量。

  (三)地理教育统计

  地理教育统计是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在地理教育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它体现了地理教育中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为地理教育常规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1、集中量数

  集中量数是代表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量数。在地理教育研究中,应用最多的是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1)算术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或均数,用X表示。若X1,X2,X3…Xn代表变量X的观察值,N为视察的总次数,则

  

  算术平均数能从总体上评价两组变量的情况,例如对两个班级地理学习成绩的评价。但算术平均数将各变量的重要性等同对待,而实际上各变量对总体的重要性往往是不同的,应予区别对待。这样,就要采用加权的办法来解决。

  本文标题:地理教育研究之地理教育常规研究(3)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16/9325.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16/9325.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