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城市道路网的格局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3-01-05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城市道路网的格局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现状条件和当 地建设条件下,为满足城市交通及其它各种要求而形成的。因此,没有 什么统一的格局,实际工作中更不能机械套用某一种形式,而必须根据 各地的具体条件,按道路网规划的基本要求进行合理组织。按已形成的 城市道路网格局,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1)方格式:
  又称棋盘式。其优点是设计简单,房屋朝向易于处理, 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城市交通拥挤。我国大部分旧城市和相当一部分新 城市均为棋盘式。美国除首都华盛顿外,其它大中城市亦多呈方格式。 国外新建的中小城市及居住区,为了建筑物布局之利,多以方格网状道 路布置。如英国伦敦市西北 80 公里的新城密尔顿凯内斯市。方 格道路网的缺点是城市两个对角端点间的距离加长。衡量街道系统的定 量指标是两个对角端点的非直线系数。苏州城不仅道路呈方格网状布置,河网也是网格配置的。
(2)放射式:
  其特点是城市有明显的市中心或广场,各条街道均通 向这里。单纯的放射式只有在小城镇才能适用,因为从城市的任一点到 另一点,都要绕经中心。
(3)环形放射式:
  即保持放射街道,但加上与市中心成同心圆的环 状街道,以避免单纯放射式的缺点。这种类型多在欧洲一些城市采用, 如伦敦、巴黎、莫斯科,但效果并不完全理想。因为实际上还 是人为造成了大的市中心交通拥挤区。另外,由于房屋朝向不好排列和 环形街道弯曲,在我国不太适用。某些受地形限制或职能较单纯的城市, 才可考虑采用。成都市是由八条放射路及两条环路组成的放射环状道路 网(图 100),环形放射式的非直线系数在 1.1~1.2 之间,这方面是有 利的。
(4)方格—环形—放射混合式:
  为使方格式格局的非直线系数降 低,早就提出了在方格系统中加入对角线街道的办法,但又出现了破坏 市内街坊整体性和使中心交通过于集中的缺点。我国东北伪满时期改建 的一些城市如长春,部分采用了这种形式。 在我国大中城市规划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种内方格外放射式的道路 网格局。其特点是城市主体地区采用方格式布局,以外设方形或多边形 环路,加放射对角线式直通道路。这既避免了将大量车流、人流引入中 心区,又缩短了各端点的走行距离,还有利于同对外公路以及小城镇、 郊区县镇联系。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道路规划,即按此格局进行, 已收到良好效果。 北京为了适应城市的扩大,交通量的增加及现代化交通工具的需 要,城区将建设横贯东西向的六条干道、改善纵贯南北的三条干道,同 时还将开辟和改建一些次干道与支路,修建立交、过街隧道或天桥,以 逐步改造城区原有的方格棋盘式道路系统。同时建立四个环道,九条主 要放射路和十四条次要放射路,疏导城区客货流,连络远近郊城镇,沟 通其它地区。这样,便形成了一个格局明朗,四通八达,市区、 郊区联系方便的城市道路网。 芝加哥市是美国较古老的特大城市,市区道路是方格状,并有六条 放射状高速路集中到市中心,并与半环路横切。还有七条地铁汇集在闹 市区的高架环形铁路上。
(5)自由式:
  没有一定格式。是位于地形复杂区域的城镇,考虑了 道路功能,又结合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加以组织而成的道路网形式。 其缺点为占地多,城市内任何两点之间道路的非直线系数都较大,我国 的青岛、重庆为其典型。英国坎巴诺德新城利用山丘谷地,做 到车行路与步行道路分别自成系统互不相交,保证汽车由高速公路驶入 市区不遇红灯相阻直到目的地。
  本文标题:城市道路网的格局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304/16215.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04/16215.html

    标签:城市道路网格局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