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教学语言的情感性操作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3-03-17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教师语言的情感性具有动力性,是最为影响教学工作的动力因素,对教 学工作的进程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知活动都伴随 着一定的情感,又都是在情感的动力影响下进行的。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着 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对学生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活动产生重要 的作用。实践结果表明,教师富有情感的课堂语言,会激起学生相应的积极 的情绪体验,容易产生情绪共鸣,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和谐愉快的课 堂气氛,从而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情绪开始学习,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 行智力活动,在满足的情绪中解开知识之谜。相反,教师冷漠的态度,粗暴、 刻薄、训斥的语言,会阻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增大师生间情感上的距离, 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抑制或半抑制状态,成为妨碍学生学习的情感色彩。 要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一片爱心,体验到愉快、振奋的情感,积极主动地参与 学习活动。教师要恰当地利用表扬和批评去唤起学生相应的情绪体验,以巩 固、调整或校正他们的行为。 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教师讲课时,不能像不食人间烟火的菩萨。正襟危坐的卫道者、说教者的姿 态会令学生生厌。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但能使学生从 形式上,而且更有助于他们从内容上去感受知识。为此,教师要心动神随、 情绪饱满,运用语言、手势、面部表情、声调等变化,富有情感地体现讲课 的内容。或娓娓而谈,或悲愤深沉,或慷慨陈词,或嬉笑怒骂,使教学引人 入胜,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与真善美的共鸣。因为这种富 有情感的语言,不但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而且直接作用于他们的心灵。与此 相反,那种感情板滞或有气无力的无病呻吟,或矫揉造作、装腔作势以及不 恰当的嬉笑怒骂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不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师的教学语言的情感表达必须具备节奏性,即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要有 特殊的语言速度和声调变化。教师教学语言的节奏不同于其它任何一种职业 语言的节奏。这是因为学生对于教师课堂教学语言,从接收、辨析到理解、 记录,通常有一个特定量的时间过程。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节奏快慢,必 须充分注意这一特定时间量的把握。要随时观察语速节奏,给学生留有思考、 “咀嚼”的余地。有经验的教师,能恰到好处地掌握语速快慢,能根据教学 内容,艺术地处理语调节奏的顿挫变化。内容平缓时语气舒展,注入情感时 语调激昂;一般叙述、推理时速度、语调适中;重点、难点之处减速强化。 学生从教师的语速、语调节奏的变化中,受到暗示与指引,继而积极主动地 配合教师,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与要求。没有语速变化的教学语言,会使学生 感到单调乏味;没有语调高低变化的教学语言,同样会使学生听觉疲劳而“充 耳不闻”。
  本文标题:教学语言的情感性操作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371/19789.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71/19789.html

    标签:教学语言情感性操作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