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地区工业特征分析和主要指标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12-01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任何区域相对于其它区域而言都具有自己的特征。即使是地理学上所谓 的“同质区”,也同样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区域特征分析主要是揭示 某种或某组现象的数量、性质、功能在区域间的差异,进而概括一个区域区 别于其它区域的总体特征。 地区工业特征是长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地区诸条件在特定社会生产方式 下综合作用形成的,反过来,现有工业特征,又是地区工业今后发展的出发 点和条件之一。地区工业特征一般包括几个方面,现简介如下。
  (一)工业在全国工业和在区内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地区工业总产值与净产值 通常用的指标是地区工业总产值的绝对量及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 比重。总产值可以从价值形态上反映地区工业生产总量,并在一定程度上表 明地区的工业生产规模。但在计算形式上,它是通过价格综合的综合指数形 式,包括了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在内,从而转移价值大的产品越多,总产值 就越大,反之则小。又由于总产值是按“工厂法”计算的,一个地区内,企 业专业化程度越高,厂子越多,中间重复计算就越多,从而总产值也越大, 反之则小。所以地区总产值的大小并不能完全确切地反映地区产品实物的多 少及其在全国的地位。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可用工业净产值这个指标。因为 工业净产值扣除了物化劳动转移部分的价值,只计算活劳动创造的新增价 值,没有重复计算,受工业结构的影响也较小。用净产值指标计算的同用总 产值指标计算的结果有时是不一样的。即使两个地区,按总产值排序与按净 产值排序,在位次上都一致,但两地区工业实力的对比度也有较大差异。 用净产值反映地区工业的地位也有缺陷:(1)净产值中的利润部分(m) 受价格因素影响很大,在价格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会产生虚假现象;(2) 净产值中的活劳动部分(v)的大小,直接影响净产值的多少,在一定条件下, 有机构成低的部门、行业、企业的净产值可能更高;(3)净产值不能对地区 间的工业生产规模进行对比。 2.人均工业总产值与人均工业净产值 中国各地区人口数量相差很大,人口最多的省与最少的省区可相差 40 多倍。在这种情况下,用工业净产值或总产值来比较各地区工业在全国的地 位,是无法类比的,也无多大的现实意义。而用人均工业产值或人均工业净 产值这样的指标就比较实在。这类指标不受地区人口数量或地域规模的影 响。按人均工业产值或人均工业净产值来排列,同用工业总产值或净产值指 标来排列,各地区的顺序又会有所不同。如按工业总产值大小排序,居全国 前 6 位的省、市,依次为江苏、山东、上海、广东、辽宁、浙江,而北京居 12 位,天津居第 15 位。但按人均工业总产值排序,则居全国前 6 位的省、 市,依次为上海、天津、北京、辽宁、江苏、广东。 人均产值这个指标,在工业布局中很重要。工业均衡分布,其含义之一 就是要使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逐步趋于接近。这个接近,如果按工业总产值 或净产值来表示,那么西藏、青海、宁夏这类人口较少地区,要赶上辽宁、 江苏等人口大省那是很困难的,甚至在很长时期内也是办不到的。但如果用 人均产值这个指标来反映,那却是可能的。 3.工业比重 上述指标,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区工业在地区经济中的地位,但不 大确切。一般是采用工业占区内国民生产总产值的比重(简称“工业比重”)。 按照这个指标来排列顺序,也可反映地区在全国的地位。中国各省区排列的 结果是沪、津、京三大市工业比重最大,平均在 62%以上,这个比较特殊, 因为它们虽同省区一样都是省级行政区划,但它们却是大城市、大工业、小 农业,工业比重当然高;其次是辽、吉、黑 3 省,工业比重平均达 57.4%, 在全国各大地域单元中居第一位,反映了东北是中国第一个工业基地的雄厚 实力;藏、川、云、贵等省区,则是工业比重较低的、大的地域单元,平均 为 40%,反映出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工业发展水平还较低;陕、甘、宁、 青地区,按工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来排列,居于全国的最末位,但如按工业 比重来排列,在全国各大地域单元中,却高于川、贵、云、藏地区,工业比 重平均达 43.7%,表明经过这些年的建设,这个原来工业极其落后的农牧业 占绝对优势的地区,工业实力已有所加强。 4.工业职工人数所占比重 工业职工人数占区内劳动力总数比重、占全国工业职工总数的比重,是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衡量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中国,由于工 业职工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较大,用劳动生产率这个指标更能反映地区的 工业实际水平。计算劳动生产率,可以用实物指标,即平均每个工业职工全 年的实物产量;也可用价值指标,即平均每个工业职工全年创造工业产值或 净产值。前者只能用于按产品分别计算,后者则可反映一个地区整个工业的 劳动生产率情况,在此采用后一个指标来计算。计算的结果是:(1)中国的 沪、粤、京、津、苏、浙、鲁等省市在全国最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按 1980 年不变价格计)都超过 2 万元/人以上,其中又以上海最高,达 29142 元/人, 广东、北京分别为 26318 元/人和 26179 元/人;(2)闽、辽、鄂等省次之, 都在 15000 元/人以上;(3)最低的是藏、内蒙古、青、宁、皖、赣、川、 贵等省区。这同工业比重的顺序大体一致。但琼、桂、云全员劳动生产率的 位次高于其工业比重的位次,而辽、晋、吉、黑则低于其工业比重的位次。 这同该两类地区的工业结构特点有关,前一类地区,加工工业、轻工业的比 重较大,而后一类地区能源、原材料工业的比重较高。 5.城市化程度 城市化程度,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地区工业化的水平。其指标是城镇 人口占地区内总人口的比重、城市规模和城市工业产值。按城镇人口比重排 列,中国的京、津、沪三大市在全国最高,都在 60%以上;次为辽、吉、黑 等省,达 48.9%;其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还有鄂、浙、鲁、苏、粤等省。 按城市规模分,不计沪、津、京地区,中国 100 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有 55 个。它们高度集中于辽、黑、苏、冀 4 省。其中辽宁 8 个,黑龙江 7 个,江 苏 5 个,河北 4 个;粤、桂、晋、内蒙古、豫、皖、吉、浙、鲁、川各 2 个; 闽、赣、鄂、湘、云、贵、陕、甘、青、新各 1 个;琼、藏、宁、没有。按 城市市工业总产值划分,1989 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按 1980 年不变价格计) 在 50 亿元以上的城市(不计京、津、沪)共 42 个,主要分布在苏(6 个)、 粤(5 个)、辽(4 个)、鲁(3 个)、浙(3 个)5 个省,计 21 个,占 50 %,均处沿海地带;其次在吉、黑、冀、闽、豫、川(各有 2 个),计 12 个,占 28.6%;而内蒙古、桂、琼、藏、青、宁、新尚无 1 个。拥有工业产 值大的城市较多的地区,也正是全国工业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这较城市人口 比重和大城市数目更能反映地区工业在全国的地位。 (二)地区工业结构和地区专门化水平 地区工业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相互联系的有机体。地区工业结构是地区 内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也受区外某些因素的影响。反映地区工业结 构,既有量的分异,又有质的规定性。在量的分析中,包括多层次、多指标; 在质的规定性中,要分析合理化与否的标准及影响因素。根据中国情况,反 映地区工业结构有 3 个层次的指标:(1)地区内轻重工业的比例;(2)区 内重工业中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制造工业三者的比例关系,轻工业中以 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二者的比例关系;(3)40 个工业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各个层次的比例关系,通常是用总产值或净产 值构成来反映,也可用就业构成、固定资产构成等指标反映。如果再向下延 伸到产品结构,则可列为第四个层次。评价地区工业结构是否合理,有若干 一般性的评价标准,如:(1)能否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兼顾国家、 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2)能否比较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地区的各类资 源,并且维护和建立生态系统的平衡;(3)工业各部门之间、工业与地区内 其它国民经济部门之间、再生产各个环节之间是否在动态变化中得到综合平 衡、协调发展,从而保证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等等。但是,由于各地区 的具体条件很不相同,地区工业结构必然会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只要 是同地区具体条件大致相适应就基本合理,不能简单地认为这种结构模式就 是合理的,其它模式就一定不合理。例如,一般说来,凡是自然资源丰富、 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重工业比重较大;而矿产资源较少、 农业原料比较丰富、加工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轻工业比重相对要高一些, 这种地区差异一般说来是合理的。但需注意,工业布局的指导思想和建设方 针,对地区工业结构的合理与否也有很大影响,如在技术经济条件较好但原 材料资源缺乏的地区,过分发展耗能、耗料的加工工业,搞无米之炊,在矿 产资源丰富的地区,长期单一地发展采掘工业,而不注意有关加工工业的发 展;强调各地区一律以钢为纲,以重工业为中心,重复布点,重复建设,使 得各地区重工业比重提高将偏快,偏大,某些地区重工业比重过大,与地区 轻工业、农业过分不协调,这些都属不正常、不合理的工业结构。 合理的地区工业结构,还要考虑地区工业结构中,专门化部门的发展情 况反映地区专门化程度的指标,西方国家多用各工业部门职工人数作为衡量 的主要依据。在中国,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工业部门,或同一工业部门在不 同地区,职工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比西方发达国家大得多,职工人数多的工业 部门,不一定产量多、产值大,专门化程度高,所以中国一般不宜采用这种 指标。产品的区际调拨量及外调比,是衡量地区专门化程度的一个比较简明 而重要的指标,但这种资料,在西方国家,由于受商业秘密的限制,精确的 产品输出量或输出值数字不易获得;在中国,这种资料很零散,也不大确切; 而且中国许多产品的区际调拨,不完全是按照经济的客观联系来进行的,部 门分割、地区封锁,加上物资管理体制方面的缺陷,阻碍了产品的正常流通 渠道;还有为了保证重点,照顾全局,有些紧缺的产品,有些省区按区内的 需求来看,不能调出很多,但却需要按规定如数调出,有些全国供不应求的 原料产品,本来可以多留在区内发展专门化生产,多调出专门化产品,但为 了保证外区的需要,还得多调出原料,这些情况,都使得采用上述指标不能 精确反映地区专门化的程度。西方国家经常采用区位商这一指标。根据中国 情况,参考区位商指标,可以采用专门化率指标,计算专门化率有 3 个层次: (1)是按工业分类,分工业行业计算其在各地区的专门化率;(2)有些工 业行业,如纺织、食品、机械、化工、有色金属等 391 行业内部构成很复杂, 包括许多门类,这类行业可进一步分解为工业部类,分别计算其在各地区的 专门化率;(3)工业门类内,进一步分解为产品,分别计算代表性产品的专 门化率。分得越细,越能全面反映出地区工业的专门化程度。如按第一个层 次计算门类众多的机械工业行业,只在个别地区专门化率较高,如果将其分 解为工业设备制造、农用机械制造、建筑机械制造,在工业设备制造中,再 分解为动力机械、矿山机械、冶金设备、化工设备、纺织机械、轻工机械, 以至分解到主要机械产品,如汽车、飞机、船舶、机车车辆、拖拉机等等, 这样,机械工业在各地区能够达到专门化水平的就比较多。 地区专门化程度,同地区工业结构有无特色是一致的。衡量地区工业结 构特色,可用地区工业专门化指数和结构相似系数两个指标,如果说区位商 是反映区域工业结构中某个行业相对的倾斜度,那么,工业专门化指数则是 衡量区域工业结构的倾斜度。 上述各项指标的计算公式在第三章已有详述,这里不再重复。表 56 就是 按公式计算出的 1989 年中国各省市区工业专门化指数与结构相似系数。从表 中可见,中国多数地区,工业专门化指数偏低,而结构相似系数偏高,这两者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地区工业结构的趋 同,缺乏结构性特色,这是中国地域分工发展不足的一个重要表现。在现阶 段,中国地区工业结构的趋同,并不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在结构 高度化方向的趋同,而是在一种低层次上(如传统轻加工工业)的结构趋同, 或是在“虚高度化”(如靠引进支撑起来的家电工业)上的趋同,这就背离 了地域分工规律和发挥地区优势原则,其直接后果为:(1)损害规模经济和 集聚效益;(2)导致区域间的“过度竞争”,诱发资源大战、销售大战,破 坏市场规划,区际经济秩序混乱,直至地区封锁,市场分割,直接妨碍了生 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加大了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调整的难度,资源配置难以 优化,造成整体经济效益的下滑;(3)可能因产业生命周期的变动,使各区 域系统出现大面积的同步波动、涨落,引发大规模的经济震荡。一度出现的 全国性市场疲软,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就是这种苗头的显现。 3.反映区域工业特色的计算方法 一个区域的工业经济活动,常常由其中少数行业支撑。用区内各工业行 业的地位(即行业的功能强度)来反映区域工业特色,是区域特征分析的重 要方法之一。常用的计算方法有: (1)最大构成比法 即用工业结构中产值比最大的行业,来反映区域工业特色。这种方法只 适用于那些个别工业行业特别突出、产值比超过 50%的区域。事实上这种区 域很少。在中国省级区域,就没有一个有这种情况。它主要用于揭示区域工 业结构的畸形化。 (2)纳尔逊法(由美城市地理学家 Nelson.H.J.首先提出) 基本思想是以全国的工业行业构成比作为基准值,以此衡量各地区的工 业结构状况,并度量工业行业的功能强度。
(3)剩余法 从现代商品经济观点来看,一个区域的工业结构中,基础部门与非基础 部门的比例关系,既是反映区域工业结构特色的一个综合性指标,也是衡量 区域工业在全国所处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各种工业产品在区际间交换 的基础统计资料很难收集和系统化,因此区分基础部门与非基础部门非常困 难,根据基础部门与非基础部门的发展理论,常常是用剩余法来加以近似的 划分。 (三)地区企业规模结构及企业布置的集中度 评价企业规模结构的综合指标是大中小型工业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 比重。由于不同的工业部门,经济合理的企业规模有很大差异,因此光有上 述指标不够,还应有分部门的指标,一般采用大中小型企业产品产量占地区 内该部门产品总产量的比重,也可采用分部门计算企业的平均规模,其计算 公式是: 企业平均规模 部门总产值 或产品总产量 部门企业单位数 = ( ) 不同工业部门,企业规模大中小型的划分,一般都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 作了一些具体规定。但大型企业的上限与小型企业的下限多大合适,大中小 的比重多大合适,哪些部门适于以大型企业为主,哪些应以中小为主,整个 工业应选择什么样的规模结构,中国多年来对这些方面研究得不够。 企业的规模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中国国土大,人口多,底子薄, 积累少,技术水平较低,交通运输不便,因此,在全国企业规模结构中,小 企业比重大一些,企业的平均规模小一些是必要的。但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 是不问地区的条件特点,不顾各工业部门技术上工艺上的不同要求,片面强 调以中小为主,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小型为主,甚至认为愈小愈好。 这就使得中国的企业规模结构过分偏重于中小企业。根据中国的国情、国力, 参照国外的经验,从中国全国来看,大型企业产值所占比重,应不低于 40~ 50%。1990 年,中国工业总产值中,大型企业占 34.8%。中型企业占 20.2 %,小型企业占 45%。日本很强调扶持发展小型企业,中小企业很多,但中 小型企业合计也只占 50%,美国则不到 30%,中国高达 65.2%,显然偏高。 特别是分行业看,按技术发展规律和工艺特点,本应适当大型化的工业,如 汽车、集成电路、电冰箱、电视机、钢铁、乙烯等行业,企业规模都过小, 绝大多数、有的甚至是整个行业的企业都达不到经济规模,更不用说竞争规 模。企业之间专业化分工协作组织不好,资源配置效率长期处于低水平,产 品国际竞争能力弱。 分地区看,在中国企业大中小结构有较大差异,可明显区分为 3 级:(1) 东北的辽吉黑地区、西北的甘青宁地区,企业规模大,大型企业产值的比重 分别达 50.1%和 45.2%;(2)黄河下游的京津冀鲁地区及中游的内蒙古、 晋豫陕地区,大型企业产值比均为 37.1%;(3)东南沿海的闽粤桂琼地区 和长江下游的沪苏浙地区,企业规模普遍小,大型企业的产值比只有 25.7% 和 27.4%。企业规模结构的空间差异,与地区工业生产结构有直接联系:一 般说,工业生产结构较重的地区,大型企业比重较高,相反轻型结构地区就 低;企业规模结构同工业发展水平的关系远不及与农业发展水平的关系密 切。一般说,人口密度大、农业发达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快,数量多,因而 地区平均的企业规模小;而人口密度小、农业发展水平低的地区,乡镇工业 发展缓慢,地区内平均的企业规模就较大;地区工业资源的集中度,对地区 企业规模的影响更直接。这个因素的影响又是同地区工业生产结构因素密切 相关的。 企业规模与企业布置的集中化程度也有关。在一个地区内,总的工业规 模既定,工业点、工业企业布置集中化程度高的,企业规模就较大,反之就 较小。反映地区工业布置集中化程度的指标,常用的有集中指数、集中度的 绝对值指标和地理联系率。这些指标在第二章中已加以详细阐述,这里不再 重复。 工业的空间集中度,同工业的均衡度是一致的。区域内地区之间工业发 展不平稳,地区间工业产出的差距大,则区域的工业集中度就高,反之则较 低。

上表从不同角度共同反映出:中国工业空间集中度是东部高于西部,或 者说,区域内部的差异,是东部大于西部。这主要是由于 80 年代,东部内部 的浙、苏、粤、鲁工业超速发展,而津、沪、辽却相对停滞,因而区域内部 差异或不平衡度加大;而西部地区,各地工业的增长速度相差不大,因而区 域内部的差异和不平衡度相对较小。 (四)速度和效益 1.发展速度 发展速度反映地区工业的动态变化,从这种变化中可看出一个地区的活 力及发展趋势。反映发展速度,国内外常用的有以下指标: (1)总产值年平均增长(或下降)速度在一般正常情况下,两种方法计算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比较接近,但在出 现工业发展大起大落时,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差别较大。中国统计部门一般 都采用水平法。在计算过程中,为了扣除价格变动因素,以确切表示物量的 变化,需要采用不变价格(即用某一时期的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 格),来计算各个时期的产品产值。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产品价格水平的 变化,国家统计局先后 5 次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工业品不变价格,即:1949~ 1957 年使用 1952 年不变价格,1957~1971 年使用 1957 年不变价格,1971~ 1981 年使用 1970 年不变价格,1981~1991 年采用 1980 年不变价格,从 1991 年开始使用 1990 年不变价格。按不同年份的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工业总产值 是不能直接对比的,需要进行换算。 另外,也可按净产值计算年增长(或下降)速度,计算方法同上。 (2)利用定额净产值计算增长速度


(3)利用工业生产指数(也叫产品物量指数)计算年增长速度 工业生产指数是在全部工业产品中,选择对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社会需 要具有重大意义的主要产品(这些产品经济效益较好),作为代表性产品, 来计算工业生产指数

利用工业生产指数计算年平均增长率,可以克服总产值计算中重复计算 和物价波动所带来的影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各地区在同一时期内的工业发 展速度。西方各国普遍采用这一方法。中国则普遍采用总产值计算工业发展 速度,这主要是因为这样计算比较简便,使用了 30 多年,人们比较熟悉。 (4)用工业就业人数的增减来比较各地区工业的增长速度 西方国家经常使用这一指标。在中国,由于各地区、各行业职工劳动生 产率差别较大,工业职工增长速度较快的地区,其工业增长率不一定就比较 高,或者是工业增长率与职工人数增长率之间不完全成正比例。因此中国一 般不采用这个指标来对比分析各地区的工业发展速度。 由于生产要素的空间分布在客观上是不平衡的,各地区工业发展条件的 优劣不同,地区间的工业发展不可能是等速度的。一般说来,在工业化的初 期,工业发展速度的地区差异较大,而在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点基本 铺开以后,这种差异相对缩小;新开发地区发展速度较高,而老工业地区的 发展速度相对放慢。但这个发展变化过程,也可能因为区域开发政策和其它 一些社会政治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复杂的局面。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总体上看,中国各地区工业的增长速度都比较快, 但各地区的增长幅度明显不同。大体上,过去工业落后的地区,平均增长速 度高一些,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增长速度要慢一些。表 58 为全国及各地区 工业增长速度的排序。上表显示,纵观 40 多年来,工业增长速度最快的是西北宁、青、内蒙古 地区和沿海的浙、苏、京;增长较快的是沿海的闽、鲁、粤,中部的鄂、豫, 西北的陕、甘;增长速度最慢的是东北的辽、吉、黑,沿海的沪、津和西南 的云、藏地区。 (5)用波动系数来反映区域工业的增长态势 中国和各区域工业的增长,前 30 年波动较大;进入 80 年代以来,虽也 有起伏,但相对平稳。40 年总计,波动大于世界平均值和一些发达国家、地 区。这里可用波动系数和波幅表示。计算公式是:工业发展过程中出现周期性波动是不可避免的,世界各类型国家和地区 都是如此。但大起大落,波动过大,则既不利于工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持续 稳定的发展,也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2.经济效益 在地区工业发展过程中,速度应当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在国民经济统 计中,工业产品的产值指标,在单位产品价格既定的情况下,就表示为产品 的数量。产值增长速度高,表示增加的产品多,因此产值增长的快慢也就表 示经济效益的大小。在这里速度与效益是一致的。但速度只说明产品增产的 多少,不能表示生产这些产品时是否过多地消耗了活劳动与物化劳动,是否 浪费了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的平衡,是否适销对路,因此,速度与效益又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高速度、低效率,经济效益差,这种速度有水分,难以 持久,也没有多少实惠。但速度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是反映地区工 业发展特点的一个重要的动态指标。没有速度就没有活力,没有发展,也就 没有工业地区分布的改进。所以二者还是要尽可能统一起来,在不断提高经 济效益的前提下,争取较快的发展速度。 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很多,常用的有成本、利润及与此二者直接联系的 利润率。其中利润率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利润率又包括资金利润 率、工资利润率、成本利润率、产值利润率等。在中国,评价工业经济效益 的综合性指标,常用的是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的产值、利税,百元资金实 现的利税,百元工业产值实现的利税,百元销售收入实现的利润,可比产品 成本降低率。在此运用综合指数法,将上述 6 个指标综合成为 1 个工业经济 效益综合指数,从总体上比较中国各省市区的工业效益(见表 61)。 从表可见,中国各省市区的工业经济效益普遍偏低。30 个省市区中,综 合指数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只有前 10 个,其余 2/3 的省区均低于全国平均 水平,而全国的经济效益水平本身是偏低的。这是多年来,特别是 80 年代以 来困扰中国工业的一个首要问题。在居前 10 位的地区中,云南跃居首位,主要是因它以烟草加工为主的食 品工业,利税率特高,贵州也是因此而居于前 7 位。对比之下,天津屈居第 10 位,广东仅列第 16 位。辽宁主要因其工业结构一直未调整好,工业的利 税率低而处于后列。河北则主要是因销售收入利润率特低,其它指标也不好, 而排在最后。研究表明,现阶段中国各地区的工业经济效益,并不完全同其 工业实力和总产出水平呈正相关关系。部分工业实力和总产出水平居全国前 列的地区,其经济效益却偏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国工业总体经济效 益水平,是今后要认真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上述 6 个分指标中,资金利税率是一个关键性指标,而在 80 年代,全 国特别是沿海地区的这个指标却呈大幅度下降趋势。


上表显示 1990 年与 1980 年相比,全国工业资金利税率下降了 47%,30 个省市区中,有 25 个都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沪、京、黑、冀,降幅 均在 60%以上;上升的只有 5 个,按上升幅度依次为藏、云、贵、青、内蒙 古,而这些省区,工业资金总额有限,因而资金利税利率的上升,远不足以 弥补上述 4 省市的下降所造成的损失。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却可以说明,中 国的中、西部地区工业经济效益虽更低,但提高的潜力是大的。这 10 年里, 西部 9 省区中的云、贵已由 1980 年的后列跃居前列,陕西由第 23 位上升到 第 18 位,四川由第 18 位上升到第 16 位,甘肃由第 19 位上升到第 15 位;中 部 9 省区中,有 6 个效益排序提前,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与此相对照 的是,沿海 12 个省市区中,有 7 个效益位次后移,而且其中 5 个后移幅度还 较大,如天津由第二位后移到第 10 位,江苏由第五位后移到第 11 位,山东 由第七位后移到第 17 位,辽宁由第八位后移到第 20 位,河北由第 10 位后移 到第 22 位。只有闽、桂位次大幅度提前,前者由第 11 位前移到第七位,后 者由第 15 位前移到第五位。 中、西部工业效益有提高的潜力,东部则亟待扭转工业效益的下滑。由 速度型转变为效益速度型,是今后工业发展的中心任务。其关键是利用改革 开放的大好时机与已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坚决实行经济战略的转换,大力 调整工业以至整个产业的结构。 (五)区域工业增长因素分析 工业的增长,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合力。各因素对工业总量增长的作用不 同,但又是相互联系的。如何区分各因素对增长的贡献,是一个重要而又困 难的问题。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丹尼森(Denison),将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 (1)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包括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的增加(假定土地面 积不变,土地开发利用的改善,是由于投资增加和技术进步,因而土地不单 独计算)。劳动力的投入,以就业人数增加为主,用素质(如受教育年限、 劳动时间的缩短、年龄性别构成的变化)加以修正。这些指标均可从统计资 料中收集计算。(2)生产要素运用效率的提高。主要包括资源配置效率,规模 节约,知识进展。这些因素的贡献难以分离,丹尼森就将总量增长率减去要 素投入量的增长率,其差值即为生产要素运用效率提高的 3 个因素的贡献。 这 3 个因素中,丹尼森又用估计法,估计出资源配置改善和规模节约两个因 素对增长的贡献,余下的即为知识进展的贡献。丹尼森等人用此方法,计算 出一些国家与地区各因素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笔者在此将工业增长因素分为:(1)资金投入;(2)劳动力投入;(3)技术 开发能力;(4)国内需求;(5)工业结构素质。首先计算资金投入增长和劳动 力投入增长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其计算式为: 资金投入增长的贡献=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资金投入增长 率×资金产出弹性 劳动力投入增加的贡献=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职工人数增 长率×劳动力产出弹性 式中,资金产出弹性取 0.3;劳动力产出弹性取 0.7;资金为定 额流动资金和提取的折旧基金之和。 按照国内外常用的计算技术因素贡献的公式,将总产出的增长率减去上 述二因素的贡献,余下全算作技术因素的贡献,这样计算的前提是把影响增 长的因素仅归结为资金、劳力和技术 3 个,其它增长因素的贡献都算入技术 因素的贡献,这样必然扩大了技术因素的贡献。因此,笔者将资金、劳力的 贡献减去后,余下的部分,再用加权法,进一步分解为其它三因素的贡献。 技术开发能力、国内需求、结构素质三因素的权值,全国分别取 4、4、2。 由于各地区这 3 个因素的状况差别很大,有的地区技术开发能力强,有的是 国内需求量增长快,有的是工业结构素质较高,如都按全国一样取权值,就 不能如实反映这 3 个因素在各地区的实际贡献,因此先将这 3 个因素都分别 指数化,即技术开发能力综合指数、国内需求量年增长率指数、工业结构素 质指数,比照全国的权值,根据各地区各因素指数的大小进行调整,指数高 (大于 1)的因素权值较大(如 0.5),指数小(如小于 0.7)的因素权值较 小(如 0.1~0.2)。 这里讲的技术开发能力综合指数,系技术开发经费投入指数、科研人员 指数、科研成果指数、技术转让指数、新产品销售指数、新产品出口指数等 7 项分指标指数的综合;工业结构,系工业净产值增长率与工业总产值增长 率之比;国内需求,系投资额与消费额之和。指数,系地区值除以全国平均 值。工业总产值与各因素的年增长率是 1986~1990 年期间的年增长率。表 64 是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出的中国各省市区各因素对工业增长的贡献。


上表显示,在 1986~1990 年期间,各因素对工业增长的贡献,从总体上 看,以资金投入增长的贡献最大,次为劳动力投入的增加,这两个因素的贡 献一般占 60%左右。技术因素的贡献一般占第三位,但其比重尚偏低。而工 业结构素质的贡献一般为最小;技术贡献较大的地区是京、沪、浙、闽、粤、 陕,即主要在沿海地带。但沿海地带内部地区差异也很大,如津、辽、苏、 桂、琼技术因素的贡献比就很低;结构因素贡献比普遍低,表明中国的资源 配置问题较多,资源的运用效率低。但东南沿海省区和西南的云贵地区,结 构因素的贡献还较大。值得注意的是,中、西部有些以资源型工业为主的地 区,其结构因素对工业增长的贡献也较大,这主要是因为 80 年代后期,资源 型工业为主地区,重视了资源加工转换工业的发展,资源配置状况有所改善。 综合起来看,中国工业还处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带动工业增长的阶段,工业 增长速度相当高,但总体效益不高,在资金和人均资源拥有量都不足的情况 下,工业增长受到的制约将越来越大。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结构素质提高、 改善资源配置,取得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是今后中国工业发展的中 心任务。
  本文标题:地区工业特征分析和主要指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17/15026.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17/15026.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