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工业布局目标取向的抉择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12-01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工业布局是多目标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效益与均衡。这里讲的效益,确 切地说,包括适度的速度和综合效益;均衡,不是意味着平均,而主要是指 各类区域在全国区域格局中发展机会的平等,也兼顾结果的相对平等。这两 大布局目标,既是相互促进的,又是相互矛盾的。它是经济学中“效率”与 “公平”这对矛盾的放大。
  (一)工业分布运动的几个观点 从工业分布运动的内在规律来看,在理论上应当如何认识这个问题。威 廉逊(J.G.Williamson)利用 24 个国家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总体增长 与区域均衡发展之间的倒“U”字形观点。认为,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差 别由小到大,趋向于不平衡增长,但总体增长速度较高;随着经济发展,区 间不平衡趋向稳定;当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区间差异缩小,趋向于平衡增长 (见图 5)。 早期阶段,区域差异趋于扩大是因为在这个阶段,条件较好地区,集聚 效益对资本吸引力大,而条件差的落后地区由于投资风险大,机会成本高, 对资本缺乏吸引力。而资本的本性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增值,因而大量投资流 向发达地区;早期阶段国家的主要目标是追求工业的高速增长,政府的公共 投资及有关政策法规都偏向于促进发达地区的发展;也正是这个阶段,发达 地区还处于极化为主状态,扩散能力还不大,区间的技术推移、信息交流缓 慢,从而不利于落后地区的发展。 一个国家由成长进入了成熟阶段,由于交通通讯系统的完善,区间联系 便捷,发达地区的扩散效应加大,这些都有利于促进技术、信息、人才向不 发达地区流动,加速了落后地区的开发和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发达地区人 口、产业高度密集,产生了一系列“膨胀病”,集聚经济变为集聚不经济, 投资效益下降,也是由于资本的本性,当高密度地区不能再提供可以接受的 利润时,资本就会转移走;在成熟阶段,工业总体速度趋于平缓,国家转而 追求区域的均衡发展,政府的政策、法令、公共投资向不发达地区倾斜,以 促进其发展,发达地区减速,不发达地区加速,区域差异缩小,趋于均衡。 根据这个观点,导出的结论是:在成熟阶段以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效益与均衡这两个目标是逆向运动,不可得兼的。要效益就得牺牲均衡,要 均衡就须牺牲效益。换句话说,区域不平衡发展及不平衡度的扩大,是国家 工业化长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经历时间的长短,直接取决 于国家工业化历程的长短。 从实际情况看,上述观点所揭示的现象的确是存在的,但并不具有规律 性。而且把这一过程完全看成是纯自然的历史过程,从而忽视了政府干预和 政策的影响力,也忽视了区域关系归根到底是物质利益关系,在激烈的市场 竞争条件下,占优势的往往是发达地区、而落后地区则处于十分不利地位这 样一些复杂的社会背景。因而理论所描绘的与实际并不完全一致。 意大利是早已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但至今南北差距仍然很大,南方工 业就业人口仍只占全国 24.3%,工业增加值只占全国 18.7%,进出口额只占 全国 7.2~7.4%①。工业的区域转移,区域的平衡发展,即使是在工业化国 家也同样是困难重重、步履维艰。由于工业发达地区,工业历史悠久,基础 雄厚,不仅配备了发展工业所必须的成套基础设施,而且还拥有大量熟练劳 动力和科技人才,人均收入高,消费需求大。因此,工业部门,尤其是设备 制造部门及其它采用新技术的技术密集型部门,除非国家有更强有力的干预 和完善的区域政策的调节,完全听任资本本性所要求的方向流动,就很难脱 离发达地区而转向其它地区,即使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很高也是如此。所以, 一直到现在,人口和产业的过分密集于国家的少数城市和地区,仍然是困扰 工业化国家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意大利如此,法、英、日也都是如此。美国、 原联邦德国区域差距相对较小,区域矛盾相对缓和,但萧条区的振兴问题, 也同样是政府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反过来,从中国的实践看,50 年代初,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刚刚起步阶段, 而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结果表明,这 5 年既是中国历次五年计划中工业总 产值年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也是东西差距缩小幅度最大的一个时期, 还是工业经济效益最好的一个时期。 上述实证分析,说明倒“U”字形相关观点,在理论上是不完善的。更为 复杂的是,上述观点提出的转折期如何确定?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速 增长时期,区域差距随之扩大,但成为经济大国进入低速增长时期以来,其 空间格局的变化还是很小,不平衡发展的趋势并未得到遏制。由此也引伸出: 在工业化过程中,效益与均衡是否必然是对立的?是否只能二者选一、而不 可得兼? 美国学者阿瑟·奥肯(A.Oken)指出:“如果平等与效率双方都有价值, 而且其中一方对另一方没有绝对的优先权,那么在它们的冲突的方面就应该 达成妥协。这时,为了效率就要牺牲某些平等,为了平等就要牺牲某些效率。 然而作为更多地获得另一方的必要手段(或者是获得某些其它有价值的社会 成果的可能性),无论哪一方的牺牲都是公正的。”① 这个观点较之倒“U”字形相关观点更接近于实际。但必须补充一点,即 在政策目标取向上,为了一方不能使另一方牺牲过大。在这里,掌握适当的 “度”和加强正确的宏观调控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在目标取向上,过度倾向 于一方,必然冲击另一方,使两个目标的冲突加剧,最终既不利于总体增长 和总体效益,也不利于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二)对中国工业布局目标取向的设想 笔者在此以中国为例,对中国工业布局进行较具体的剖析,从中得出笔 者的一些看法和结论。 1.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工业布局的回顾 从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业布局主要经历了 3 个重要阶段:(1) “一五”时期,以协调沿海与内地的关系为主线,开创工业布局的新局面;

(2)“三五”、“四五”大“三线建设”时期,以备战和建设战略后方为基调, 工业布局跳跃式地向西推进;(3)80 年代以争取总体速度、效益为目标,工 业布局大幅度地向东倾斜。3 个时期不同的目标取向,反映在全国基建投资 的地区分配从实践结果看,这 3 个时期的工业布局各有得失,但从总体上看,第一 个阶段的布局比较适度。投资的地区分配,既有重点倾斜,但倾斜度不大, 兼顾了地区间的总体协调,取得了速度、效益、地区差距稳步缩小三者的辨 证统一。事实表明,即使是在工业化初期,均衡与速度并不是一定逆向运动 的。“一五”以后,在布局决策上,有时对发达地区积累起来的生产力的利 用重视不够,对开发落后地区的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有时又对落后地 区的潜力和优势估计不足,对发达地区已积累下来的矛盾、问题认识不够, 在布局的目标取向上,有时片面强调均衡,有时又片面强调速度。 “三五”以至“四五”的大“三线建设”,是中国工业布局向西的一次 战略大转移,全国基建投资大幅度向西倾斜。在中、西部一些基本没有现代 文明的地区,较快形成了一批专门化率高、外辐射力强的重化工行业,构造 了一个以重工业为主体的现代工业基本框架,中、西部工业占全国的比重有 所提高,对东部的“静态不平衡差”进一步缩小,但总体速度和效益都相对 下降。 80 年代布局的目标取向发生了一个急转弯,以远比过去向西倾斜大得多 的幅度向东倾斜,加上外汇留成、财政上解等政策上的倾斜,其结果是,东 部沿海、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工业得以超速增长,从而使全国工业保持了 13.2%的高增长率,社会财富增多,国家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高新技术产 业及其开发区的兴起,对外开放地带的形成,给中国经济系统注入了新的因 素和活力,但整体效益却下降,特别是造成全国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的严重 失衡,已有生产能力的大量放空。而且东部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对中西部产 生预期的联动效应,东西差距以至南北差距全面拉大。上述 3 个时期,全国 工业的增长速度、工业经济效益及东西差距的变动。


中国的上述实践充分说明,在布局的目标取向上,偏向于一方,的确会 对另一方产生影响。问题在于如果倾斜度不大,两个目标是可以统一的,但 如果向一方倾斜度过大,则对另一方就会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从而会加剧 两者的矛盾。不能笼统地认为,这两个目标必然是绝对相互排斥的。根据中 国的国情,作为目标取向,效益与均衡之间,一般应以效益为主或效益优先, 但也要兼顾均衡。 2.对中国工业布局目标取向的设想 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区域差异很大的大国,由于各地 区客观条件和已有基础的巨大差异,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整齐划一地使各地 区都繁荣昌盛起来,只能是使一部分现有技术经济基础和综合条件较好的地 区,通过利用已有的优势,更上一层楼,先富裕起来,发挥其“骨干区域” 的作用,多交利税,较快地增强国家的财力和综合国力,不能从主观的善良 愿望出发,截长补短,一方面抑制、削弱发达地区的经济活力,一方面对不 发达、欠发达地区拔苗助长,以此强制拉平,求得低水平的区域均衡。这种 牺牲效益、缺乏物质基础的区域均衡,只能是各区域的共同贫穷,这当然是 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区域,也像生命有机体一样,有其生命周期。从 动态上考察,一个区域大体上都要经历以下发展过程:即由不发展阶段发展到成长阶段,由成长阶段进入成熟阶段,这是区域 发展的一个质变。到成熟阶段后期,又面临新的转折点:或者是由成熟走向 相对衰退以至绝对衰退,或者是二次创业,向更高阶段发展或延长其繁荣期。 不同区域经历某个发展阶段所需时间的长短是不同的,表现为区域间发展的 不平衡性:有的地区后来居上,有的从原来的领先地位变为相对落后,有的 则在一个长时期内没有多大起色,于是先进与落后、发达与不发达的区域排 序发生变化。因此,区域的超前发展是有可能的。但这种超前发展只是指某 些落后区域,在内部条件和外部机遇有效结合的作用下,有可能用较短时间 走完先进地区走过的道路,并不意味着区域发展可以跨越某个或某些发展阶 段而一步登天。否定区域发展客观存在的阶段性,从主观愿望出发,急于实 现区域均衡,只会事与愿违,欲速不达。但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下,区域发展又不是放任自流的(即使是在市场经济国家,对此也不是完全 放任自流的)。先富裕起来的发达地区,也应当在平等互利、互惠互补的基 础上,发挥自己的势能,带动、促进、支援不发达、欠发达地区,跟上发达 地区前进的步伐,在不同的起点上向前迈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地区 少数人富起来,多数地区多数人长期贫困落后,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 制度的优越性之一,就是共同富裕。因此,先富后富,共同富裕,是中国宏 观布局政策的正确目标取向,也是处理区域关系的战略指导思想。 在本世纪内,总体效益与区域均衡这两个政策目标合理的“结合区间” 应当是:区间的一端,以不影响 2000 年全国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为界限; 区间的另一端,以不致出现两极分化、保证社会安定为界限。即使东西差距 不再扩大或扩大的幅度控制在一个较低点上,也就是比 80 年代的扩幅有所缩 小。 为了把握这个“度”,笔者进行了初步的定量研究。以 1978 年(这是中 国正式有“国民生产总值”统计的第一年)为 100,按可比价格计,1980 年 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为 4162 亿元,1990 年为 9835 亿元(以下产值按均可比价 计)。假定 1991~2000 年年增长率为 7.2%,则 2000 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 可达 19670 亿元,为 1980 年的 4.73 倍,即翻两番还多。以此为参照系,笔 者提出 4 个设想。 (1)设想Ⅰ 东部年增 7.5%,2000 年国民生产总值达 10904 亿元;中、西部合计年 增 7.2%,2000 年国民生产总值达 9090 亿元。2000 年全国共 19994 亿元, 10 年年增 7.3%。 1990 年,中、西部对东部国民生产总值的静态不平衡差为 14.08。按上 述设想,到 2000 年,这个不平衡差变为 16.64,比 1990 年扩大了 2.56。东 西差距扩大的幅度相当于前 10 年扩大幅度(7.39)的 34.6%。 关于小康水平目标,如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 1000 美元为标志,由于人 民币折算成美元受汇率和货币实际购买力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很大,折算结果 大不相同:有的认为中国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只有 300 美元,有的则认 为已达 1000 美元以上,但一般认为比较切合实际的是 500~700 美元。1990 年按人民币计算,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 860.6 元/人,如相当于 500 美元, 则折算系数为 1.4343。2000 年要达到全国人均 1000 美元,折成人民币为 1450 元/人,为 1990 年的 1.6849 倍,10 年年增 5.4%。 按设想Ⅰ的全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规模及其地区分布,又据测算, 2000 年中国总人口达 127548 万人,其中东部 57227 万人,中、西部合计为 76321 万人①,那么到 2000 年,东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可达 1905 元/人,中、 西部合计达 1191 元/人,全国人均达 1568 元/人。因此,在总体水平上也可 达小康水平目标值。 1990 年,中、西部对东部人均产值的静态不平衡差为 39.40,按设想Ⅰ, 到 2000 年,这个差值为 37.49,比 1990 年缩小了 1.91。人均值的绝对差由 1990 年的 442 元/人扩大到 714 元/人,扩大了 272 元/人,但相对差由 1∶1.65 缩小为 1∶1.60(以中、西部合计为 1)。 (2)设想Ⅱ 后 10 年,东部国民生产总值年增 7.2%,2000 年达 10580 亿元;中、西 部合计年增 7.5%,2000 年达 9368 亿元;全国达到 19948 亿元,10 年年增 大体上也是 7.3%,也可达到总产值的增长目标。 在总产值的东西差距上,按此设想,2000 年,静态不平衡差为 11.46, 即比 1990 年缩小了 2.62。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东部为 1849 元/人,中、西部合计为 1227 元/人, 全国为 1564 元/人,也超过了预期的 1450 元/人的小康水平目标值。东西人 均国民生产总值的静态不平衡差为 33.64,比 1990 年缩小了 3.76,比设想Ⅰ 缩小幅度大。东西人均值的绝对差为 622 元/人,比 1990 年扩大 180 元/人, 而相对差由 1∶1.65 缩小到 1∶1.51,也比设想Ⅰ缩小的幅度大。 (3)设想Ⅲ 按 80 年代东、中西部年增长速度之比来考虑。1981~1990 年,东部国 民生产总值年增 9.6%,中、西部合计年增 8.7%,二者增长速度之比为 1∶ 1.03(中、西部为 1)。后 10 年,设想中、西部年增 7.2%,到 2000 年,国 民生产总值达 9090 亿元;则东部年增 7.9%,到 2000 年,总产值达 11315亿元;全国合计达 20405 亿元,10 年年增 7.5%,为 1980 年的 4.9 倍。 按此比例增长,到 2000 年,中、西部对东部总产值的静态不平衡差为 19.67,比 1990 年扩大了 5.59。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静态不平衡差为 39.76,比 1990 年缩小了 0.37;绝 对差达 786 元/人,比 1990 年扩大了 344 元/人;相对差为 1∶1.66,比 1990 年扩大了 0.6%。 (4)设想Ⅳ 设定 1991~2000 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增 10%,并按 80 年代东部与 中、西部的年增长速度之比(1∶1.03)来考虑,则后 10 年,东部国民生产 总值年增 10.9%,2000 年达 14865 亿元;中、西部合计年增 9%,2000 年达 10726 亿元;全国合计达 25591 亿元,为 1980 年的 6.15 倍,大大超过原定 2000 年翻两番的目标。 按此比例增长,到 2000 年,中、西部对东部总产值的静态不平衡差为 28.00,比 1990 年扩大了 13.92,此扩大幅度大于 80 年代扩大幅度的 88%, 或为 80 年代扩幅的 1.88 倍。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东部为 2598 元/人,中、西部合计为 1405 元/人, 静态不平衡差为 46.00,比 1990 年扩大了 13.92;绝对差为 1193 元/人,比 1990 年扩大了 751 元/人,扩大了 1.7 倍。这样,东部大大超过小康目标值 而进入富裕水平,中、西部则比上述小康目标值低 3%。 表 19 是上述 4 种设想主要指标对比。 (5)对 4 个设想的评价 上述 4 个设想中,前两个在 2000 年的总产出上相差有限,都可达到并略 超过原定的 2000 年比 1980 年翻两番的目标。其中设想Ⅱ比设想Ⅰ少 46 亿 元,这个差额,相对于 2000 年全国 19948 亿~19994 亿元的总规模而言是微 不足道的。在总产出的东、西差距上,设想Ⅰ比 1990 年有所扩大,但扩大幅 度在 3 以下;设想Ⅱ则可缩小 2.62。就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而言,2000 年全国 人均值都可达到 1500 元/人以上,即实现小康水平,东西间的绝对差都比1990年有所扩大,但扩幅大的设想Ⅰ,也只扩大了 272 元/人,设想Ⅱ只扩大了 180 元/人,而相对差两个设想则都比 1990 年有所缩小,以设想Ⅱ缩小的幅 度较大。 至于设想Ⅲ,到 2000 年,全国总产出只分别比设想Ⅰ和设想Ⅱ多 411 亿元和 457 亿元,或分别多 2.05%和 2.29%,即总量增加不多,但东、西总 产出的静态不平衡差,则分别比设想Ⅰ和设想Ⅱ大 18%和 71.6%;人均国民 生产总值的东西差距分别比设想Ⅰ和设想Ⅱ大 10.1%和 26%。全面权衡设想 Ⅲ劣于设想Ⅰ和设想Ⅱ。 设想Ⅳ,保持了 80 年代的增长势头,到 2000 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大大 超过 20 年翻两番的原定目标,但总产出的东西静态不平衡差扩大到 28.00, 10 年扩大了 13.92。1981~1990 年,中、西部对东部国民生产总值的静态不 平衡差扩大的幅度已偏大,扩幅达 7.39,在此基础上后 10 年再扩大 13.92, 比前 10 年的扩幅大 88%;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绝对差更扩大了 1.7 倍。 4 个设想比较起来,前两个都可满足兼顾总体效率与适当控制东西差距 扩大幅度的政策目标取向的要求;设想Ⅲ总产出增加有限,而东西差距扩大 的幅度却相当大;设想Ⅳ,速度最高,东西差距扩大的幅度也最大。因此, 全面权衡,可考虑在前两个设想中择其一。这两个设想中,从目标取向看, 第二个设想较优,但中西部要以快于东部的速度增长,难度较大,如将目标 和目标实现的可能性结合起来考虑,设想Ⅰ相对较优。如果目标取向更偏于 总体增长速度,而且中、西部合计也大体上可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值,尽管 差距扩大幅度大,但这是小康水平与趋于富裕水平的差距,在人们的心理上 还是可以承受的,因而设想Ⅳ也可作为备选方案之一。 总上所述,只要布局目标取向合理,工作做得好,效益与均衡这两个目 标是可以辨证统一的。 与上述布局政策目标取向相适应,中国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是:统筹规 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利益兼顾,共同富裕。在总体布局中, 要正确处理 3 个关系,即发挥地区优势与全国统筹规划的关系;资源富集地 区与加工工业集中地区的关系;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关系。其 基本精神是:承认地区差距的客观存在,从差距的实际出发,正确确定不同 地区在全国总体布局中的地位,针对不同地区的主要问题,采取有效的政策 投入和不同规模的资金投入,通过经济杠杆和宏观调节机制,引导生产要素 的空间流向,给各类地区创造各自发挥优势的宏观的经济环境,排除影响地 区优势发挥的障碍,从而能平等地获得发挥地区优势的机会,增强各类地区 的自组织能力,各地区的优势得以发挥,地区间的相对差距就会逐步缩小, 部分地区还可能后来居上;各地区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集各地 区的优势,也就可以形成国家的总体优势。这是使布局目标取向得以实现的 基本途径。
  本文标题:工业布局目标取向的抉择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17/15032.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17/15032.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